① 孫中山生平簡介
1866年孫中山出生於翠亨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少年出國留學,17歲時回國。1886年至1892年先後在廣州、香港學醫,畢業後,在澳門、廣州行醫,並致力於救國的政治活動。
1894年上書李鴻章遭到拒絕,遂再赴檀香山,創立興中會,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 1905年在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系統地提出其三民主義思想。
1895年至1911年策劃多次反清武裝起義,屢遭挫折而鬥志彌堅。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得到各省響應,導致清朝專制統治的覆滅,是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政體。袁世凱陰謀復辟,孫中山於1913年反袁。1914年在日本組織成立中華革命黨。
1919年改組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擔任總理,1923年,孫中山接受蘇俄和中國共產黨的建議,決定國共兩黨實行合作,以推進國民革命。
1924年1月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改組了國民黨,重新解釋其三民主義,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不治,逝世於北京。
(1)上海信託劉興華簡歷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尊其為國父、中國國民黨尊其為總理,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稱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他的一生都在為革命事業奔波操勞,毛澤東評價這位偉人為:「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他生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不平凡的思想以及對於民主自由的追求、一腔愛國救國的熱情。
可以說,孫中山,其一生都在為祖國的獨立和富強而奮斗,也正因此,在他的帶領下,引領了一大批那個時代的愛國青年和革命家,為中國革命走出一條光明之路。
在他的引領下中國革命成功了,中華民族繼承孫中山遺志,取得全世界矚目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