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族信託可以規避離婚財產分割嗎
從法律上來講,財產是與夫妻雙方有隔離的,離婚不分割。
Ⅱ 中國銀行上海私人銀行境內家族信託資產如何劃分
按家族信託持有的不同資產來劃分,家族信託可分為金融資產類(含資金類)家族信託,藝術品家族信託,不動產家族產信託,股權類家族信託等等。在與合作信託公司開展家族信託業務過程中,以推廣金融資產類(含資金類)家族信託為主,其他類家族信託為輔。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Ⅲ 家族信託對財產如何管理和保護
家族信託在中國還不成熟,在歐洲,家族信託投資范圍很廣,並分散投資。主要是針對委託人對信託回報率的預期要求而設置不同比例的投資方向。家族信託並不以財產的倍增為目的,而更看重財產的保值與增值。所以,在分散投資過程中,信託管理人會對相對收益穩健的投資標的加大投資權重。國內家族信託還在探索階段,招商銀行去年發行了第一筆家族信託,起步資金5000萬。
Ⅳ 家族信託怎麼當事人死後還會發生財產問題
優點:
1、A身故或信託到期,分配給受益人B
2、委託人A自行做投資決策
3、一次雙錄,到期前均不用雙錄
4、保證優先認購權
5、投資+傳承+受益人風險隔離
6、靈活終止、可升級為定製型、幾乎免費的家族信託體驗版
歡迎您更多咨詢:
一夫妻共同財產怎麼辦?
二信託公司破產怎麼辦?
三家族信託避稅嗎?
你的問題不夠清晰,抱歉沒法正面回答,更多家族信託咨詢可以私信於我!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Ⅳ 富翁的「家族信託基金「是怎麼回事
家族信託基金就是把家族(或家族企業)的財產設立信託基金,委託具備專業知識的專門機構或者個人(受託人)依據擬設立家族信託基金人(委託人)的指令,設立專屬於家族的信託基金,進行專業的管理和運用,避免財產被分割或侵奪.,保護受益人的利益。 家族信託,資產的所有權與收益權相分離,富人一旦把資產委託給信託公司打理,該資產的所有權就不再歸他本人,但相應的收益依然根據他的意願收取和分配。富人如果離婚分家產、意外死亡或被人追債,這筆錢都將獨立存在,不受影響。
相對於傳統的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家族信託的優勢是比較明顯的,能夠實現破產風險隔離機制等合理規避風險功能。在制定和變更受益人(遺囑繼承人)方面,家族信託的安排也更加靈活。
Ⅵ 什麼是家族信託 家族信託的法律問題
「家族信託」在中國還不是一個法律概念,就字面意思上看,」家族信託」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第一,它是一種以家族內部人為受益人的信託;第二,它是有一定規模的信託,一般適用在家族企業上。
我國在信託發展的現階段當然沒有《家族信託法》,規范家族信託關系的主要還是《信託法》。《信託法》15條關於「委託人死亡後,信託存續,信託財產不作為其遺產或者清算財產」的規定,對家族信託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家族信託承擔財富傳承功能的基礎。有了《信託法》特別是其15條,理論上在中國可以設定家族信託,信託合同中可以約定家人照料和保護信託的條款(如果受託人同意,並有可能執行的話)。
家族信託的受託人實質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為家族信託的時限很長(會超出自然人終生范圍),受託人如果是自然人執行信託事務可能有困難,並且自然人的財產管理能力也比較有限,所以,家族信託最有可能的受託人是信託公司。所以,有關信託公司的《信託公司管理辦法》也是重要的。《信託公司管理辦法》7條第2款規定,未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信託業務,任何經營單位不得在其名稱中使用「信託公司」字樣。第2條第2款又規定,本辦法所稱信託業務,是指信託公司以營業和收取報酬為目的,以受託人身份承諾信託和處理信託事務的經營行為。因為沒有自然人或非信託公司從事受託行為的司法解釋,民事信託的范圍受到了「以信託為業」這個模糊邊界的擠壓。再加之家族信託本身的原因,家族信託的受託人在很長時間內都將主要是信託公司。
家族信託的信託財產也受到限制。最主要的限制是不動產信託。因為《信託法》10條規定,信託財產,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登記手續的,應當依法辦理信託登記;未依照前款規定辦理信託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手續;不補辦的,該信託不產生效力。加之,相關配套登記制度沒有健全,所以在我國目前不動產信託的登記是很困難的。類似的,其他需要登記的財產信託也會遇到這個問題。
家族信託受到限制還來自於稅制安排。
雖然,《信託法》2條規定,本法所稱信託,是指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但是,關於信託財產的歸屬,史尚寬先生說,受託人受財產權之移轉處分,該財產權歸屬於受託人。因為受託人之管理處分財產,非管理處分他人之財產,乃自己管理處分屬於自己之財產。但受託人管理處分信託財產,非為自己利益而管理處分自己之財產,乃系依一定目的為他人利益而管理處分該財產。[18]還說,不動產所有權之信託,委託人不能不將該不動產之所有權移轉於委託人。[19]雖然,江平先生接受了「委託給」這種讓步的立法方案,但也對日本和韓國信託法中「信託財產屬於受託人所有」的觀念,一直深信不疑。[20]
如果我國稅法不對信託做出特殊安排,所有權轉移的信託可能會帶來很多稅務上的問題o比如,房產的轉移要繳納印花稅、契稅,還可能要繳納營業稅、個人所得稅。並且,這種繳納是雙向的,即信託設立時,委託人向受託人轉移要繳納一次,信託終止時,受託人按約定向委託人、受益人或其他人轉移時還要繳納一次。在信託受益繳稅的問題上,公司作為受益人時,江蘇省地方稅務局認為,「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的規定,外匯、有價證券、期貨等金融商品買賣業務,以賣出價減去買人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若企業認購的信託產品屬於金融商品的范圍,對外轉讓信託產品時,以賣出價減去買入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申報繳納營業稅。」而對於個人來說,國稅函[2005]424號指出,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精神,個人取得信託產品收益,應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雖然,當前並沒有信託公司執行代收代繳的義務,但並不否認以後有按受益繳納的可能性。而信託受益在信託計劃的執行中,都已經依法納稅。這就又涉及雙重征稅的問題。
Ⅶ 家族信託基金是怎樣保全個人財產的
信託只有財產的獨立性,這就決定了信託一旦設立信託財產獨立於受託人的財產和其他信託財產,委託人在進行破產清算時,其設立的信託資產不會包含在內,委託人的債務也不會轉移給信託資產的受益人,法院對於信託資產也無強制追償的效力。此外,由於家族信託指定受益人和受益范圍,因此婚姻關系的破裂也不會影響財富的完整傳承。當家族企業傳承到三代甚至四代時,如果通過分割家族企業股權進行傳承,將股權分給眾多家族成員後,鬆散的股權可能令企業的所有權面臨極大挑戰,設立家族信託可以保護家族企業控制權。
家族信託可以根據委託人的要求靈活設置各種條款,如設立期限、資產配置方式、突發情況時財產的處置等。優脈成立伊始即致力於為中國家族辦公室篩選全球投資機會、提供個性化資產管理解決方案、家族辦公室創設及運營支持。
Ⅷ 國內家族信託可以做到財產隔離嗎
家族信託在財產隔離方面,相關的法律規定明確,不存在不確定因素。
2001年10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下稱《信託法》)是目前國內家族信託的主要法律依據。
其中第15條明確規定了信託財產的獨立性:除特定情形(包括信託本身的債務、稅款、設立信託前債權人已對信託財產享有優先受償權且依法行使等)外,信託財產不得強制執行。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目前就信託財產登記,尚無明確的規定。信託財產登記制度的缺失,導致以股權和房產作為信託財產時,其所有權人無法向公眾明示此類財產為信託財產。
同樣的問題也會出現在商事信託上。
但綜合國內現有的有關商事信託的判例,法院基本會結合信託等相關文件的基礎上,認可登記在「XX信託公司」名下的相應財產為信託財產。
所以盡管國內無信託財產登記制度,但股權、房產等財產作為信託財產的話,家族信託的財產隔離作用也是切實存在而無不確定因素的。
A2:為確保家族信託的合法有效,避免家族信託受到任何有關效力方面的挑戰,客戶應當注意以下幾點事項。
一是確保信託財產的合法性,並且,委託人有權處置此類信託財產。
信託法明確要求設立的信託財產必須是委託人的合法財產,這里有兩層含義:
首先,用於設立家族信託的財產必須是委託人所有的。在設立家族信託前,有必要梳理不同財產的所有權人,確保信託財產在法律上的所有權人是委託人個人,而非其所控制的公司等法人實體。
其次,用於設立家族信託的財產必須是合法的財產。
目前有些所謂專業人士過分誇大了家族信託的資產隔離效果,認為只要設立了家族信託,即便該等信託財產是灰色財產,甚至是非法財產,家族信託仍然能夠予以保護。這從法律的角度來說,若私人利益侵犯了公眾利益,則私人利益一般會被認定為非法、無效的。所以說,若委託人的財產是非法所得,那麼這部分財產所設立的家族信託,會被認定為無效。
同時,由於目前國內家族信託的委託人只能是單一的自然人;而用以設立家族信託的財產,大多是委託人的夫妻共同財產。根據婚姻法的相關規定,共同財產的重大處置,需要徵得另一方的同意。所以,委託人在設立家族信託時,需要配偶對設立該家族信託的書面同意,以明確委託人有權處置用以設立信託的共同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