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港交所的發展歷程
香港的證券交易歷史悠久,早於19世紀香港開埠初期已出現,香港最早的證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香港第一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於1891年成立。
1914年,改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又成立了第二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經紀人協會。
1947年,這兩家交易所合並為香港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到60年代後期,香港原有的一家交易所已滿足不了股票市場繁榮和發展的需要,
1969年以後相繼成立了遠東、金銀、九龍三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四家交易所並存的所謂「四會時代」。香港原四家交易所及創立時間:香港證券交易所創立於1947年,遠東證券交易所創立於1969年12月17日。金銀證券交易所創立於1971年9月15日,九龍證券交易所創立於1972年。
當時的香港證券交易所主要由英國人管理,上市公司也多屬英資企業。1960年代末,香港經濟起飛,華資公司對上市集資的需求越來越大,促成更多以華資擁有及管理的交易所開業,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先後創立。
1973-1974年的股市暴跌,充分暴露了香港證券市場四會並存局面所引致的各種弊端。
1980年,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
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正式合並組成香港聯合交易所。
1986年4月2日,聯交所開業,並開始享有在香港建立,經營和維護證券市場的專營權。聯合交易所開始運作,並成為香港唯一的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一個新時代。聯交所交易大堂設於香港交易廣場,採用電腦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證券買賣。
1986年9月22日,聯交所獲接納成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成員。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證券市場漸趨成熟。
1999年,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公布,為香港證券及期貨市場進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及迎接市場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建議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與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實行股份化並與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香港結算)合並,由單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擁有,當時聯交所共有570家會員公司。
2000年3月6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成立,全資擁有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三家附屬公司。三家機構完成合並。
2000年6月27日,香港交易所(HKEx: 00388)以介紹形式在聯交所上市。
截至2007年首季業績,香港交易所資產總值為435億港元,資產凈值為62億港元,純利為9.2億港元同比增長93%,每日成交529億港元。
截至2007年9月11日,香港特區政府是香港交易所單一最大股東,持有5.88%的股份。其次是摩根大通:5.54%,花旗銀行:4.13%,Horizontal Asset:2.30%。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共465家,占上市企業總數的37%,市值約61,610億港元,占總市值約60%。自1993年至2008年底,內地企業在香港籌集資金逾12萬億港元。
2011年8月11日,香港交易所發放上市公司資訊的「披露易」網站,上午受到黑客入侵,無法顯示訊息。包括匯控的7隻股份及1隻債券,下午被迫停牌。港交部已就事件報警。
2011年10月,巴西證券期貨交易所、俄羅斯莫斯科銀行間外匯交易所、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和南非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在南非舉行的國際證券交易所聯會會議上宣布成立金磚國家交易所聯盟。
2011年10月21日,香港交易所正式與中關村簽署協議推動企業海外上市,作為策略備忘錄。
2012年4月1日,成為首家獲批在內地上海設立「數據站」的交易所,日後可為內地市場直接提供最快最新的港股報價。
2012年6月15日,以13.88億英鎊成功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
2012年9月26日與滬深交易所成立合資公司「中華證券交易服務有限公司」,計劃2012年底推出全新跨境指數系列,2013年首季推出相關指數產品。
2012年11月29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宣布,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已批准香港交易所取得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控制權。
2013年9月及10月期間,港交所亦舉辦了一連12場的半日研討會。 2013年11月13日,港交所宣布,已捐出30萬元(港幣 下同)予香港紅十字會支持台風「海燕」的賑災工作。
2014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宣布,將於4月7日起在收市後交易時段推出人民幣貨幣期貨交易。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將為內地及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做好准備。
根據最新安排,港交所每天下午5時至11時的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交易、結算及風險管理措施將適用於人民幣貨幣期貨交易。上下波幅限定在各合約月份在日間交易時段最後成交價的3%。若合約月份在日間交易無成交,將採用前一日的結算價為參考價。
另外,港交所同日起為人民幣期貨合約推出第4個季月的合約月份,使合約月份增加至8個,合約期最長達16個月。港交所正在評估延長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至午夜的可行性,期望與美國市場有更長的重疊時間。
B. 倫敦金屬交易所的股東有哪些股東持股比例分別是多少謝謝!
你好,有300放20交易日就好了
C. 香港交易所為什麼並購倫敦金屬交易所
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簡稱LME)是全球最大的基本金屬及其他金屬的期貨、期權市場。倫敦金屬交易所提供了從交易日開始到3個月到期的合約,還有長至123個月的合約,它同時還允許現貨交易。它同時提供了商品對沖,世界范圍內的參考價格,以及現貨交割方式來了結合約的期權。2012年6月15日,香港交易所以13.88億英鎊成功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目前在倫敦金屬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交易品種有:錫、鋁、銅、鉛、鋅、鎳、鋁合金等。
D. 倫敦金到底在哪個交易所交易的
倫敦金有狹義和廣義的兩種解釋,狹義的解釋就是由題目所說的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發行的金磚。
通俗來講:黃金自古以來就是硬通貨,又是財富的象徵,保值能力無出其右,因此有人有錢了就像買黃金留著傳家也好,自己收藏也好,就想購買黃金,來彰顯自己的財富。
有人買就有人賣。但是大量的黃金都掌握在大財閥和ZF的手上,為了吸收民間的資金,於是ZF和財閥一合計,就乾脆成立一個交易所,我們來發行黃金,有需要的人來買,有人賣也可以從我們這賣,我們也收。但是要先定一個市場價,市場價會隨著交易波動,你們賣了也好,買了也好,我們都照單全收,自負盈虧(當然,他們是賺的)。這種方式最早起源於倫敦,這種交易的方式也叫做倫敦金交易。這是最早對於倫敦金的解釋。這種方式大大促進了資本之間的流通,加快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但是黃金是很昂貴的東西,不是人人都可以參與參與交易的,參加的人少,交易量不活躍這對交易市場意味著什麼,我們都懂。為了能讓廣大的人民群眾都參與進來,於是有一個東西就被發明了出來,那就是——杠桿。(阿基米德:mmp,明明是老子發明的)。這個又是資本社會的一項「偉大發明」。
阿基米德的杠桿我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倫敦金的杠桿又是什麼呢?
舉個栗子:假如一克黃金是100元,沒有杠桿的話,小明就要花一百塊去買一克黃金,但是小明只有一塊錢就買不起啊。這個時候就是杠桿發揮作的時候了。
小明:我只有一塊錢,我想買你那個一百塊的東西。
一般商人:滾!
倫敦金交易商:好,沒問題。剩下的九十九塊我幫你出了。
小明:真的?這么好?不會騙我吧?我可是小學畢業了的!
小明心裡美滋滋,想著一塊錢就可以買一百塊的東西,這交易商怕不是腦kuo進水了哦。
倫敦金交易商:當然是真的。不過我們要簽一個合約。
小明:mmp,我就知道沒那沒簡單。什麼合約?
倫敦金交易商:簽了合約之後,99塊我們幫你出,但是東西得放我們這兒,你不能拿走。如果你到時候想賣了的話,可以拿合約來跟我們交易,賺的都是你的,我們收點手續費就好了。嘿嘿!如果你補足剩餘的99塊,東西也可以拿回家。
小明想著,這樣確實也不錯,黃金這個玩意除了做首飾,拿著也沒用,到時候還是要賣了換錢。於是的拿出一塊錢,買了一紙倫敦金交易合約,高高興興的回家了。(其實還涉及到保證金制度,太過復雜,略過不講,這里主要講杠桿的作用。)
這就是倫敦金交易的杠桿,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極大的促進社會資金的流通,有利於經濟的發展。而且當時的英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也將這種交易模式帶到了全世界。各個地方也紛紛效仿,採用這種模式交易黃金,因此又誕生了一個新的名字——現貨黃金。於是,我們就經常看到倫敦金就是現貨黃金這一說法,這也是廣義上的倫敦金。
E. 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的批准收購LME
2012年11月29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宣布,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已批准港交所取得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控制權。
港交所29日於收市後發表公告稱,港交所董事會欣然宣布,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已批准港交所透過其間接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按英國《公司法》進行協議計劃及削減股本的方式取得LME的控制權。
港交所表示,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給予批准後,英格蘭及韋爾斯高等法院就批准計劃及確認相關的削減LME股本而進行的呈請聆訊預期將於12月5日召開。倘取得法院的批准及確認,以及相關的法院命令妥為存檔,預期計劃將約於12月6日成為無條件並生效。
倫敦金屬交易所是全球基礎金屬期貨及期權合約交易方面首屈一指的交易所,估計約佔全球市場比重80%。去年成交量達1.466億手,合約價值超逾15萬億美元。
港交所29日表示,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商品業務發展是香港及港交所發展的兩大重要機遇。港交所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將港交所業務范圍朝商品交易方面擴展。港交所能幫助倫敦金屬交易所打通中國和亞洲市場,並最終引入人民幣訂價的金屬交易合約。
倫敦金屬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金屬交易所,處理全球超過80%的金屬交易。雖然中國目前佔全球金屬消費總量的42%,但中國只佔倫敦金屬交易所交易量20%。
成功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後,首先能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建立亞洲交易時段,讓亞洲的投資者可以更積極參與在倫敦的金屬交易;長遠來說是希望能建立亞洲交易中心以處理亞洲交易時段的交易,並提供清算服務,最終能發展人民幣訂價的金屬交易合約,消除匯率風險,以幫助中國企業和投資者管理風險。
F. 路孚特是被倫敦證券交易所收購了嗎
是的。
路孚特(Refinitiv)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數據和基礎設施供應商之一,為超過190個國家的4萬多家機構提供服務,它可以幫助把握全球金融市場的重大機遇,更明智、更迅速地展開交易,克服監管挑戰。路孚特原來是湯森路透旗下處理金融與風險業務的部門,黑石集團收購多數股權之後,成立了獨立運作的新公司,2019年下半年被倫敦證券交易所收購,成為了跨國企業。
G. 「香港交易所」自身也是香港上市公司
你說對了,港交所本身也是上市的
港交所經營證券和衍生產品市場,還有相關的結算所,為香港上市公司的前線監管機構,旗下成員包括世界首屈一指的基本金屬市場──英國的London Metal Exchange(倫敦金屬交易所)
港交所全資的附屬公司包括香港聯合交易所和香港期貨交易所。
H. 倫敦金可以在香港大手印交易所交易嗎
知道什麼是倫敦金嗎?就是在倫敦金屬交易所里進行交易的東西,那麼如果這樣東西換了一個交易所,還能叫倫敦金嗎?
I. 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香港交易所收購
香港交易所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的交易已經正式完成,多名LME及母公司董事卸任,而港交所主席周松崗、行政總裁李小加等將加入管理層,香港證監會已批准港交所配股計劃,開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