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第一家證劵交易所成立在哪裡
1918年6月6日,北京證券交易所開業,這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早在1892年,西人設立了上海股份公所,1906年,又設立上海眾業公所,從事證券、物品交易。但那隻是外國人辦的交易所。
光緒末年,梁啟超首倡組織交易所性質的股份公司,未獲批准。其後,袁子庄等人再度奔走呼號,主張開辦證券交易所。
1916年,孫中山為籌措革命經費,聯合虞洽卿等人呈請農商部,要求在上海開辦交易所,北京政府卻以證券、物品不能同時交易為借口,拒絕批准。後經多方努力,北京政府才最終應允國人自辦證券交易所。
新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是上海證劵交易所,1990年11月26日在上海成立,同年12月19日開業。
『貳』 證券交易所成立的條件
設立證券交易所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審核,由國務院決定。申請設立證券交易所應提交申請書、章程和主要業務規則草案、擬加入會員名單、理事會候選人名單、場地、設備及資金情況說明和擬任用管理人員的情況說明等文件。
根據《證券法》相關規定:
第九十五條 證券交易所是提供證券集中競價交易場所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
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和解散,由國務院決定。 (見上面所述)
第九十六條 設立證券交易所必須制定章程。
證券交易所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第九十七條 證券交易所必須在其名稱中標明證券交易所字樣。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使用證券交易所或者近似的名稱。
第九十八條 證券交易所可以自行支配的各項費用收入,應當首先用於保證其證券交易場所和設施的正常運行並逐步改善。
證券交易所的積累歸會員所有,其權益由會員共同享有,在其存續期間,不得將其積累分配給會員。
『叄』 如何成立交易所,交易所注冊辦理條件及要求
貴金屬交易所可不是個人想成立就成立的了的。你能搞定國務院和央行的話那就有戲。
『肆』 成立交易所怎麼辦手續需要准備什麼交易所利潤從哪來
不知道你在塘沽哪兒?我們樓下就有一個剛開的,五棟樓知道么?就是杭州道時代名居底商那兒就有。
杭州道醫院跟前
79418614
『伍』 中國四大交易所成立立日期
上海期貨交易所
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上市交易的有銅、鋁、天然橡膠、燃料油、黃金、白銀、鋅、鉛、螺紋鋼、線材。
鄭州商品交易所
成立於1990年10月12日,交易的品種有強筋小麥、普通小麥、PTA、棉花、白糖、菜籽油、早秈稻等期貨品種。
大連商品交易所
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掛牌交易的品種有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聚乙烯、棕櫚油、焦炭。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於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交易品種:股指期貨。
希望採納!謝謝!
『陸』 如何開辦股票證券交易所我想辦一個可以嗎
不允許個人開辦
『柒』 證劵交易所成立的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設立證券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公司章程;(二)主要股東具有持續盈利能力,信譽良好,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違紀記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二億元;(三)有符合本法規定的注冊資本;(四)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具備任職資格,從業人員具有證券從業資格;(五)有完善的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六)有合格的經營場所和業務設施;(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
『捌』 證券交易所怎麼辦理
證券交易所
證券交易所是從事買賣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的場所,通常被稱為「二級證券市場」。證券交易所訂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來制約各個成員的交易活動,對於違反章程者給予開除、停止交易等紀律處分。各國政府還制定了有關法令,對各類證券交易進行控制。證券交易所並不直接從事股票買賣,只負責提供交易的便利,公布交易額和牌價,促進掛牌股票的交易。證券交易所的收益來自會員們繳納的會費、掛牌費和專項服務費,如電話費。行情自動記錄機使用費。這種收入用於解決交易所和各項開支或聘用人員的薪金。
從國外的經驗來持,開辦證券交易所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前提條件。
第一,要有穩定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經濟環境。投資者對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往往十分敏感,他們需要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戰爭。國內動亂,以及重大的邊境沖突等政治變動,都會給國內的經濟活動造成不利的影響,並導致投資者發生心理恐慌。社會政治的長期穩定和經濟的迅速發展,不僅會促進開辟新市場,吸引企業家拓展新業務,而且能使投資者產生安全和信任感,激起投資的慾望。所以,穩定的政治局勢和良好經濟環境,對證券交易所的開辦至關重要。
第二,要對股票有相當大的需求。投資者只有對股票有所需求,才會願意購買。一般投資者可分為個人投資者和集團投資者,個人投資者需求量的大少,取決於他的實際收入水平,分對股票的股票市場的了解認識程度,以及對投資方式的選擇等因素。個人投資者對股票市場的形成有著很大的影響,但集團投資者對股票市場的發展也有不可忽視的力量。因為集團往往擁有大量的資金,並且願意購買長期股票,在股票交易中蘊藏著巨大的潛力,例如紐約交易所,盡管個人投資者的數量在不斷增加,約有4000多人,但其所佔的比重卻逐漸減少,而集團投資者(包括公司、銀行、各種基金會、保險機構等)則日益占居主導地位。其它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一樣,如英國集團投資者佔有的股權達77%,日本達73%。但是,也要防止市場被集團投資者壟斷,否則市場將會變得沒有生氣。所以,在股票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中,個人和集團對股票的需求都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第三,要有足夠數量的、符合上市條件的股票存在,並可以自由轉讓和買賣,因為股票數量的多汪對其價格的穩定有很大影響。如果股票數量大小,會使很多的投資者追逐很少的股票,從而導致價格劇烈波動。例如韓國、泰國、約旦的股票市場,在初創階段至少有20家公司,每家有25%的資本額上市發行股票,以便進行交易。在活躍的股票市場,登記上市的股票為數更多。
第四,要對投資者利益加以保護。建立證券交易所,必須使投資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尤其是公司以外的投資者,更需要加以保護,以防止內部人員(主要股東、董事和經理)操縱股票,私分收益。同時,還要為經紀人、包銷人建立較高的職業標准,防止由於市場謠言等因素引起的過分投機活動。否則,股票舞弊或詐騙的暴露,將會使 投資者失去對市場的信賴。
此外,開辦證券交易所,還需要一支訓練有素的職員隊伍和一批經營股票業務的經紀人;同時,國家在稅收上對股票投資應該和其它投資方式一樣,給以同等的待遇。從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證券交易所可以是字辦字管的,也可以是民辦民管的,可以是營利性的,也可以是非營利性的。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以及日本和大多數西文國家的證券交易所,都是協會性質的。他們從會員中產生董事會,由董事會行使管理交易所的全部權力,制訂交易所章程,規定交易所成員的業務行為准則等。這些交易所不是營利單位,也不中政府壟斷企業,它們是靠優良的服務,在投資者之間和其它交易所之間展開競爭的。
『玖』 開辦交易所的結果如何
本所股投機風起雲涌,再加上華商銀行、錢庄「套頭」活動,市場上一方面是大批交易所嚴重虧損,股票價格普遍暴跌,賣出的多,吃進的少,交割時付不出鈔票,賣出的交不出現貨,另一方面是本所股虛假升水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