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未來一個月有哪些大事件對股市有重大影響
1、1990年台灣股災
1987年到1990年,台灣股指從1000點一路飆升到12682點,整整上漲了12倍。當時台灣經濟已實現連續40年平均9%的高增長,台幣兌換美元更從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執照開放等,都是熱錢湧入的重要原因,當時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由於新台幣的升值預期,海外「熱錢」大量湧入島內,在居民財富增長作用下,一時間台灣土地和房地產價格在短時間內翻了兩番,當時,島內可以說完全是資金泛濫,巨大的資金流貪婪地尋找各種投資機會。1989年最後一個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達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場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1990年2月,指數從最高點12682點一路崩盤,一直跌到2485點才止住,8個月的時間跌掉一萬點。從12000點的下跌過程中,許多人屢次抄底,屢次套牢,從12000點回到8000點以下,有人開始進行買進,7000點買進,6000點買進,5000點更是買進,日後是一路跌到了2485點。
2、中國式股災
中國股市發展歷程較為短暫,但依然經歷了兩次驚心動魄的股災。
一次發生在1996年。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從4月1日到12月9日,上證綜合指數漲幅達120%,深證成份指數漲幅達340%。證監會連續發布了後來被稱作「12道金牌」的各種規定和通知,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給股市定性:「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漲勢終於被遏止。上證指數開盤就到達跌停位置,除個別小盤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體持倉股民三天前的紙上富貴全部蒸發。
3、另一次發生在2001年。當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滬指跌32.55點。到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隻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縮水了40%,而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 與國外股災相比,中國股災的發生原因不盡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勢大大脫離經濟的基本面,因此註定難以持續,一有風吹草動,便全線潰敗,而股市中人則投機心態過盛,或風雨將至仍勉力為止,或追漲賣跌全憑感覺,終不免悲慘收場。
4、20世紀末的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1月份,以喬治·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機商開始對覬覦已久的東南亞金融市場發動攻擊,開始拋售泰銖,買進美元。泰銖直線下跌。其目的很明確: 攪亂東南亞金融市場,以圖渾水摸魚,狠撈一筆。而東南亞一些國家房地產、外匯儲備、金融市場管理的混亂與失控,給投機者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吃柿子挑軟的拿,索羅斯的如意算盤是:先從最不堪一擊的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入手,進而攪亂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韓國、中國台灣,最後攻佔香港,以圖造成他們無堅不摧的印象,擊潰市場信心,引發"群羊"心理。索羅斯認為,只要擊垮一個國家的金融市場,其它國家就不可避免一個接著一個倒下,這就是所謂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5、2008-2009全球金融危機
全球金融系統正面臨自1929年以來的最大危機。始於美國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癬疥之疾,如今釀成了全球性的深重危機。
1.危機愈演愈烈 全球聯手應對
2008年10月8日,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外的街頭交談。全球主要央行同步實行降息以防止金融危機升級為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但此舉未能緩解投資者對經濟基本面的憂慮情緒,當日紐約股市波動劇烈,收盤時三大股指連續第六天下跌。 西方主要經濟體中央銀行8日採取聯合行動同時降低利率,努力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和恢復市場信心。當天,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歐洲中央銀行以及英國、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國的央行均宣布將基準利率降低0.5個百分點。 隨著危機向南美地區蔓延,8日墨西哥和巴西採取措施干預外匯市場,防止本國貨幣對美元匯率大幅下跌。墨西哥央行宣布,從該國外匯儲備中拿出25億美元進行拍賣,以阻止墨西哥比索對美元比價持續下跌。當天,墨西哥比索對美元比價一度跌至14比1,創歷史最低紀錄。在墨西哥央行宣布採取上述措施後,墨西哥比索對美元比價回升至12比1。 墨西哥央行行長吉列爾莫·奧爾蒂斯說,墨西哥外匯市場6日出現自1995年該國銀行業危機以來的最劇烈動盪。但他同時強調,墨西哥的銀行機構仍比較穩固。 墨西哥央行還宣布,如果今後單一交易日墨西哥比索對美元比價下跌幅度超過2%,墨西哥央行還將在該交易日再拍賣4億美元。墨西哥外匯儲備總額目前約為840億美元。 此外,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龍還建議,出台一個總額達530億比索(約合43億美元)的緊急計劃,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墨西哥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 2008年10月8日,巴西央行為了遏制巴西雷亞爾對美元快速貶值的勢頭,開始在現貨市場上拋售美元。這是巴西央行最近5年來首次採取這種做法。7日,巴西雷亞爾對美元比價下跌5.09%,跌至2.31比1,為2005年下半年以來的最低點。8日,在巴西央行的干預下,巴西雷亞爾對美元比價略為上漲,為2.29比1。 巴西央行沒有公布所拍賣美元的具體數額,但外界估計至少超過10億美元。巴西央行行長梅雷萊斯日前曾表示,巴西擁有超過2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只要市場有需要,央行肯定將介入救市。 在歐洲方面,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2008年10月8日在巴黎呼籲,在市場劇烈動盪的背景下,投資者應「保持鎮定」,過度悲觀不可取。 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8日召開緊急內閣會議,討論金融危機對義大利經濟的不利影響。他隨後宣布,義大利政府准備購買陷入困境的銀行的股份。義大利政府官員表示,受援助銀行可以利用政府提供的資金充實資本,或者用來購買其他處於困境的銀行。 俄羅斯莫斯科股市2008年10月8日開盤後不到一小時即大幅下挫,相關部門隨即停止了股市交易。為避免股市暴跌,俄羅斯股市9日休市一天。過去幾周,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莫斯科股市劇烈動盪,交易多次被暫停。 在亞洲方面,日本央行2008年10月9日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短期金(203,5.85,2.97%,吧)融市場投放2萬億日元資金。至此,日本央行在連續17個工作日內共向短期金融市場投放30.6萬億日元資金。 當天,在日本短期金融市場,外資銀行間籌資難的狀況還在持續,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在0.55%到0.6%之間浮動,略高於日本央行0.5%的政策利率水平。因此,日本央行認為有必要繼續向短期金融市場投放資金,以緩解外資銀行面臨的困境和穩定市場。 韓國中央銀行——韓國銀行行長李成太9日宣布,將銀行基準利率從原來的5.25%下調到5%,以穩定韓國金融市場,防止經濟出現嚴重萎縮。這是韓國央行自2004年11月以來,首次下調銀行基準利率。 李成太在當天舉行的韓國金融貨幣委員會會議後說,未來影響韓國金融貨幣政策最大的因素是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韓國央行將不斷對其金融貨幣政策進行調整。他表示,韓國央行今後有可能繼續降息。 由於投資者擔心美國金融動盪影響到韓國經濟,2008年9月末以來韓元匯率和首爾股市綜合指數一路暴跌。8日,韓元對美元比價為1395比1,創下10年來新低,首爾股市綜合指數也跌破1300點大關。9日首爾外匯市場開盤後,韓元對美元比價一度暴跌至1480比1,後在韓國政府入市干預後有所回升。 為遏制韓元匯率和股市連日暴跌的勢頭,韓國金融監督院8日下午曾表示,韓國政府正密切關注匯市和股市變化,並計劃採取「非常措施」穩定外匯市場。 2008年10月8日,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股市主要股指開盤後一度大跌10.4%,隨後相關部門宣布暫停股市交易。為避免股市進一步動盪,2008年10月9日印尼股市繼續暫停交易。
2.金融風暴對中國的影響
雖然中國並非主要受沖擊的國家,但它至少能從以下三個方面感受這次危機帶來的影響: 首先,美國金融機構的脆弱性使全球金融體系發生了動搖,在失去伸展性的同時,也面臨更大風險。由於中國官方所持有的主要是美國國債,而在證券資產中,國債的風險性又是最低的,因此,中國外匯儲備受到的影響會較有限。 與中國官方的投資方向不同,中國商業銀行所持有的,大部分是美國公司債券或股票。以目前投資美國雷曼公司金額最多的中國建設銀行為例,其持有的雷曼公司相關債券共計1.914億美元(其中次級債券僅0.5億美元),約佔2008年6月30日建行總資產的0.019%。由此不難看出,雷曼等美國金融機構的倒塌對中國金融機構的影響有限,更難對中國的金融體系形成較大沖擊。 第二,在所有的金融市場上,對公司的資本估值已經縮水,而這會產生連帶效應。不僅公司融資難度加大,融資成本也將大幅增加。 不過,比起以上兩點,消費需求的萎縮,將是中國在本次金融風暴中面臨的最大問題。美國作為中國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其經濟衰退所導致的民眾信心不足,及購買力的萎縮,會使中國的出口面臨需求下降的局面。中國海關總署在9月22日發布的分析報告中指出,今年1到7月,中國對美國出口額為1403.9億美元,增長9.9%,增速下滑8.1個百分點。這是自2002年以來,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速首次回落至個位數。盡管消費需求萎縮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短時間內不會顯露,但它遲早會到來。因此,中國公司最好根據兩年或更長的時間跨度,來調整對美國出口的預測。此外,由於美國市場的表現勢必會影響到其他國家,全世界的消費開支都可能隨之下降,並對中國公司產生額外的壓力。 總的說來,有人預計金融風暴的影響將持續三至五年,由於與發達國家市場的聯系較小,一些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及一些東南亞或非洲國家)所受到美國金融風暴的沖擊也將更小。尤其是中國,根據我對她這么多年的了解和研究,中國的金融政策是十分穩健、安全的,因此,此次由華爾街而始的金融風暴對中國產生的影響將是有限的。當務之急,中國公司應該對發展中國家的市場投以更多的關注,以努力彌補因美國市場萎縮造成的損失。
6、創業板上市
7、股指期貨、融資融券推出
8、2010年債務危機陰雲籠罩歐洲
9、中國股市七次牛市熊市盤點
1 特點:波動極大
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
上交所正式開業以後,歷時兩年半的持續上揚,終於在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高位。
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
2 特點:上漲極快
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漲更爽,半年的跌幅,3個月就全部漲回來。386點到1558點,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
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上海老八股宣布擴容,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股指回到325點。
3 特點:出台利好救市
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
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1.年內暫停新股發行與上市;2.嚴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規模;3.採取措施擴大入市資金範圍,一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達200%,最高達1052點。
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4 特點:牛市極短
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
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的影響,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
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輪行情條件具備。
5 特點:績優股帶頭
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
崇尚績優開始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在深發展等股票的帶領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點。從1996年4月1日算起,至12月12日,上證綜指漲幅達124%,深成指漲幅達346%,漲幅達5倍以上的股票超過百種。兩只領頭羊深發展從6元到20.50元,四川長虹(5.21,0.07,1.36%,吧)從7元至27.45元。
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最知名的當屬《人民日報》發表《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指出對於證券市場的嚴重過度投機和可能造成的風險,要予以高度警惕。文章發表當天,配合漲跌停板制度的出台,市場暴跌。
6 特點:一度歷史最高
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
這次的牛市俗稱「5·19」行情,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將上證指數推高到了2245點的歷史最高點。「5·19」行情直接的爆發點是上海證券報記者李威的《網路股能否成為領頭羊——關於中國上市公司進軍網路產業的思考》,一開市領頭的是東方明珠(10.59,-0.27,-2.49%,吧)、廣電股份、深桑達等網路股。
這一次,《人民日報》再次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規范發展》,重申股市是恢復性上漲,要求各方面堅定信心。就是在這輪行情中億安科技破了百元大關,但最終成為一樁丑聞。
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問題。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四年時間股指下跌超過50%。
7 特點:調整時間歷史最長
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
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這一輪牛熊市目前波瀾起伏,從998點到6124點的新高,讓無數新股民做了一場一夜暴富的黃粱美夢,而夢醒時分,卻在三千點的沼澤地里痛苦掙扎。這一次牛熊市我們經歷了上半場,下半場的走勢又將會如何呢?
2009牛市 今年是我國經濟復甦階段,人們對股市充滿希望
㈡ 未來交易所怎麼樣
香港CEO交易所是越做越大了
㈢ 未來哥預測原帖
http://tieba..com/f?kz=797481906
快看吧 昨天這個貼被短暫刪除了 很難說以後會不會再被刪···
首先我們需要排除未來穿越的可能性。先假設x真的來自未來,那麼x必定經歷了一個與我們不同的"過去"世界,最直接的是x的世界的2012貼吧根本不會有發帖預測世界盃決賽的事件。而x穿越後在我們的世界製造了這一事件,那麼就改變了過去和未來,並顯得十分矛盾。因為在邏輯世界的你我根本就不會知曉這一事件,而現在你我都知道。這說明了x事件已經廣泛的改變了未來的狀態,並且造成了矛盾的結果。假設其成立,那麼看到神帖的所有人都被改變,並分化成兩個不同的世界屬性。那麼對此,x又該屬於哪個世界呢?
很明顯,x即屬於我們的"改變"世界,又屬於假設出來的邏輯世界。同時,他也不屬於這兩個世界。他的屬性是真實的"虛假"。這是矛盾的結果和邏輯。所以,x根本就不是來自什麼未來,這是最可笑的悖論。下面我來告訴你真相,怎麼製造一個發貼預言事件
首先我們需要揣摩一點:就是x的目的。最直接的是x想證明其來自未來這一情況,並有主觀造成轟動效應的意願。也就是讓最廣泛的人知道,造成最廣泛的影響。。現實的情況也達到了其目的。但請問為什麼偏偏在網路貼吧發呢。為什麼不在mop天涯呢。。網路當然樂見。
因為給他們帶來了推廣效應,帶來了經濟效應。
(有經濟利益的驅動,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變會堂而皇之的發生.比如鳳姐的炒作..)
我們現在需要再作一個假設-----如果是網路聯合某個專業網路炒作團隊攜手製造這一事件呢!!!
在這里說一點,我是某個大學網站論壇站長,擔任兩年有餘.所以我比較了解論壇貼吧的一些管理功能.比如可以毫無痕跡的更改一個帖子的內容,標題,我甚至還可以更改回帖的內容.
利用這個功能,我們將實現"完美的預言"
在假設的情況下,我的操作流程是:首先我在6月13日在網路較具煽動性如2012的貼吧預先發一個帖子.發帖ID也煽動點吧,就叫"X來自未來".
然後我發一個無意義的帖子,甚至是水貼.因為我知道一個月後我可以再更改這個帖子的內容和標題,所以6月13號發什麼內容,我無所謂.
然後等到世界盃決賽入圍隊伍明朗後,又是我的出場時間了.我會立馬對一個月前發的帖子,利用最高許可權更改其內容和標題.
我的標題被更改為:來自不遠的將來,願意了解的請進
內容為:我來自不遠的未來,我知道很多人只會把我的話當是個玩笑,我願意先給大家一點事實的證據。
............
然後我隨隨便便找幾個馬甲把這個帖子頂出來就行了.
那麼神級般的預言帖子就出爐了.
下面:
我用我的大學論壇一個帖子來重復這個過程,請看:
http://www.cwnu.org/viewthread.php?tid=62856
看來很多人要前一個假設吧.
那好,我直接問你們,X是怎麼來到我們的世界的。為什麼會有2個世界。
大部分的童鞋會說:因為宇宙存在平行世界,平行世界就是兩個一樣的世界,打破了某個漏洞而來到另一個世界
但你們要知道「過去」世界和「邏輯」世界依然不同了,既然現在的你我和X世界的你我都不一樣了。
不一樣的世界還能謂之平行世界?
現在炒作者已經達到了目的了,而他們的目的就是火.因為具有很大的經濟利益在裡面.
而至於決賽時是不是2;1,是不是是施內德要進球.已經不重要了.胡編都可以.
因為我的目的達到了.
而我的目的不是來預言的!!
㈣ 未來事件表
您要我回答什麼:
1;服務時間
2;間隔時間
3;服務員有做蔽時間
4;還是理發館系統問題
㈤ 幾個預言都神預測了2020年的病毒爆發,未來真能被預知嗎
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未來是可以被預知的,可是這種預知只是廣義上的預知,言外之意就是我們只能夠大概的把握事情發展的走向,想要知道具體的細節是不可能的,就比如說這次新冠狀病毒的災難,預言只是說2020年會發生病毒爆發,但是並沒有詳細的說病毒爆發的時間和地點,所以這種預言對於我們來說只能起到警示的作用,想要採取具體的措施來規避它是很難的,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說一下未來可以被預知的依據。三:從玄學的角度來看,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一個輪回,而我們正處在這個輪回之中,所以靠著這個輪回,我們就可以知道未來將會發生什麼事情。
按照玄學的理念,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的輪回和周轉的,在這個周轉的過程當中,我們會遇到相似的人和相似的事,就比如說玄學裡面有這樣一種說法,“一甲子,大事生,萬物一輪回”,這句話的意思是每過12年將會有一件大事發生,並且這種大事有可能會讓世間萬物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而縱觀以前的歷史,有的事情確實符合這個說法,就比如說08年的大地震和今年的大疫情,中間正好隔了12年。
㈥ 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發展歷史
台灣證券交易所是主掌台灣股票市場的商業機構。1961年10月23日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被批准成立,1962年2月9日起正式對外營業。在成立初期,證交所的辦公場所是向民間企業承租而來,當上市公司數目逐漸增加之後(尤其在1980年代後期尤其激增),交易場所開始不敷使用,使得台證所被迫在台北市區各地分散辦公。這個問題在2005年遷入台北101後才獲解決。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最高決策機構為股東大會,下設董事會,由13名董事組成,從中推舉產生5名常務董事,一名董事長。
㈦ 連勝文的個人經歷
連勝文曾就讀於再興中學,於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赴美留學,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碩士及博士學位。畢業後曾任職美國瑞士信貸。
1998年加盟摩根史坦利公司,2001年到美國通用電氣(GE)集團任職,後任GE亞太科技創投公司(GE創投)執行董事。
2005年9月,連勝文開始從政,中國國民黨黨代表大會上,高票當選中國國民黨中常委,成為台灣的政治新秀。
2007年12月14日,中共促統組織澳贛台青年交流協會成立,連勝文當選名譽會長,是1949年以來的首例。
2008年8月21日,時任台北市長的郝龍斌正式宣布由連勝文擔任悠遊卡公司的官派董事,於董事會上推舉為悠遊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9年10月11日,連勝文當選中國國民黨第十八屆第一任中央常務委員。
2010年5月,連勝文因健康因素請辭悠遊卡董事長一職,他決定給40歲的自己一個生日禮物,就是「好好陪伴家人」
2010年11月26日,連勝文在為郝龍斌拉選票時,頭部中彈,送院救治。傷勢恢復返家後的連勝文發表聲明指出,遭受槍擊那一夜,他感覺到「生與死距離很小」。連勝文說,上天留下他,就是要他做好人,他會繼續努力。
2011年2月17日,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連勝文自遭槍擊復出後,首次亮相大陸,在第一視頻董事局主席張力軍、網站事業部CEO的陪同下,參觀了第一視頻網站。 2012年6月,傳出國民黨主席連戰長子連勝文有意與江宜樺角逐2014年台北市長黨內提名的消息,兩人已展開地方拜會。對此,連勝文友人說,確實地方有不少勸進聲,而且已致電邀約,但連勝文尚無參選規劃。台北市黨部黨工不諱言表示,連勝文若出來,所向披靡。
2012年6月24日,證實台北市長選舉在國民黨黨內初選階段除了已經表態參選的台北市議員楊實秋外,有可能加入初選的還包括連勝文、江宜樺、丁守中、蔣孝嚴、林郁芳等。
2014年2月24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宣布參選台北市長,競選主軸主打財經牌,訴求振興台北市工商、創造就業,並提出台北平衡概念,復興西區。台灣「立法院長」王金平、台中市長胡志強都給予支持和鼓勵。
台灣「未來事件交易所」預測,連勝文以52%的出線幾率遙遙領先,有馬英九力挺的江宜樺以16%緊隨其後,蔣孝嚴、丁守中分別以11%和9%的出線幾率排三、四位,至於最早宣布參選的楊實秋實力最弱,出線看好度僅為2%。
中國國民黨台北市黨部2014年4月19日晚宣布,台北市長參選人中國國民黨黨內初選結果由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勝出。2014年4月23日提報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代表國民黨參選年底的台北市長選舉。
為擺脫權貴形象,連勝文在初選時承諾,一旦選上台北市長,未來薪水將全數捐作公益,且部分薪水也將用來作為市府員工創意獎金,鼓勵市府員工創意發想。2014年11月,台北市長選戰越來越激烈,9日,連營表示,連勝文初選提出的「不支薪」承諾至今未變,期許做一位公益市長。 2013年8月17日,中國國民黨第19屆中央委員選舉揭曉,連勝文、吳志剛等成功當選。
2013年9月7日,國民黨改選中常委,由中委選出32席票選中常委。 不過,連勝文放棄了此次中常委選舉資格。
2014年4月19日,贏得台北市長黨內初選,代表國民黨參與台北市長選舉。2014年11月29日傍晚連勝文面對支持者為落選道歉,他稱,「很抱歉欠沒有達到期望」,他希望藍軍不要氣餒,繼續為下一次選戰奮斗。連勝文向台下支持者揮手致謝,並六度鞠躬道歉,台下也有支持者感動落淚。 連勝文2014年12月6日公開表示,他沒有想到要做什麼,未來將擔任國民黨的義工。但有人建議他參選國民黨主席,也有人建議他去參選台南「立委」。
國民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敗選後,各界關注下一步。連勝文好友、國民黨中常委李德維說,連勝文「百分之一千不可能」參選黨主席。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辦公室主任丁遠超也說,雖有人建議連勝文到台南艱困選「立法委員」,但多數均認為應先沉澱、思考再說。
2014年12月7日,李德維表示,連勝文無意選黨主席,釋放這個訊息的人「只是想害連勝文」,讓連勝文重新站上火線成為爭議人物;連勝文不是百分之百不可能選黨主席,是百分之一千不可能選。
丁遠超表示,不論選黨主席或「立委」都不適宜,連戰也建議連勝文應先沉潛、檢討。丁遠超說,連勝文想做國民黨義工方向是好的,畢竟成功不必在我,連勝文一定會傾全力輔選黨提名的參選人。
李德維說,連勝文不要說要選「立委」,他連是否要留在政壇都還未決定;連勝文選後指「後會有期」,是強調不會因敗選懷憂喪志。連勝文還沒有任何打算。
對於連勝文是否參選台南「立委」?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說,連勝文到地方磨練應予以尊重,但連勝文參選台北市長第一步已經挫敗,又要去艱困選區開拓,顯然是被發配藍軍邊疆,看起來像政敵建議,「是在害他吧?」
但國民黨「立委」黃昭順認為,這不失為一個可行辦法,畢竟2014年對連是殘酷的一年,若認真經營台灣中南部,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國民黨「立委」林國正說,2008年國民黨就在喊台灣中南部是艱困選區,若連勝文願意經營艱困選區也是不錯選擇。
㈧ 台灣末來交易所測國民黨主席誰勝出
洪秀柱勝出的機率高一點,但不管誰贏,國民黨選後多半會走向分裂。
㈨ 能夠看未來大事件的炒股軟體
同花順炒股軟體,有大盤信息雷,還有各種信息!還有未來的經濟新聞
㈩ 未來事件交易所的影響
不可否認,「未來事件交易所」的數據也會因某些人操控價格而失去准確性。比如,某個候選人陣營會利用「期貨部隊」操作價格打壓對手;另外,就目前該網站的「成交量」看來,民眾偏好的「下單」標的偏向台灣北部選區,部分中、南部選區仍無成交紀錄,顯示熟悉並使用「未來事件交易所」民眾,可能以台灣北部為多數。這些地區偏差也會對准確性產生一定的影響。
不過,總體而言,台灣目前流行的民調是以受訪者的政治傾向為判斷依據,而「未來事件交易所」的交易根據的不是個人主觀政治偏好,而是參與者對未來情勢的預估,絕大部分玩家是以賺點數為目的,因此更具一定的客觀性。
同民調一樣,隨著,政治、經濟形勢與社會氛圍的變化,「未來事件交易所」對同一事件的預測數據也會發生漲跌。顯然,作為一種新的預測方式,「未來事件交易所」提供的預測數據正在對台灣的政治生活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