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內控審計要求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內控審計要求

發布時間: 2021-05-25 03:13:47

⑴ 急!急!急!內部控制審核報告

建議去視野論壇,審計業務或內部審計版塊進行搜索或提問.

⑵ 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內容應該有哪些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
第三條 在本所上市的公司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以及本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以下簡稱內控制度),保證內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實施的有效性,以提高公司經營的效果與效率,增強公司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確保公司行為合法合規。
第四條 公司董事會對公司內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有效實施及其檢查監督負責,董事會及其全體成員應保證內部控制相關信息披露內容的真實、准確、完整。
第三十條 公司在內部控制的檢查監督中如發現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或存在重大風險,應及時向董事會報告。公司董事會應及時向本所報告該事項。經本所認定,公司董事會應及時發布公告。公司應在公告中說明內部控制出現缺陷的環節、後果、相關責任追究以及擬採取的補救措施。
第三十一條 董事會應根據內部控制檢查監督工作報告及相關信息,評價公司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情況,形成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公司董事會應在審議年度財務報告等事項的同時,對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形成決議。公司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的,可由審計委員會編制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草案並報董事會審議。
第三十二條 公司董事會應在年度報告披露的同時,披露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並披露會計師事務所對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的核實評價意見。
第三十三條 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至少應包括如下內容:
(一) 內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
(二) 內控制度是否有效實施;
(三) 內部控制檢查監督工作的情況;
(四) 內控制度及其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重大風險及其處理情況;
(五) 對本年度內部控制檢查監督工作計劃完成情況的評價;
(六) 完善內控制度的有關措施;
(七) 下一年度內部控制有關工作計劃。會計師事務所應參照主管部門有關規定對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進行核實評價。

⑶ 怎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查找上市公司的財務審計資料

天鑒仙您好:上交所上市公司有關資料查詢路徑,1、登錄上交所官網。2、點擊並打開「市場數據」欄。3、在「個股行情查詢」中輸入您需要查詢股票的公司代碼後點擊「查行情」或按回車鍵,在界面顯示該股的實時行情後,您就可以在「公司概況 股本結構 籌資情況 利潤分配 成交概況 行情圖表 公司公告 公告摘要 公司章程 治理細則 股東大會資料 高管人員 」12個欄目中查看您需要的具體內容了。僅供參考。

⑷ 內部控制評價報告需要披露的8項內容是什麼

四、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企業應當根據內部控制評價結果和整改情況,編制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內部控制評價報告至少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組織實施內部控制評價的總體情況;
(2)內部控制責任主體的聲明;
(3)內部控制評價的范圍和內容;
(4)內部控制評價的標准和依據;
(5)內部控制評價的程序和方法;
(6)內部控制重大缺陷及其認定情況;
(7)內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整改措施及責任追究情況;
(8)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結論;
存在一個或多個內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應當作出內部控制無效的結論。
《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自我評價報告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1)對照本指引及有關規定,說明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和有效運行,是否存在缺陷;
(2)說明本指引重點關注的控制活動的自查和評估情況;
(3)說明內部控制缺陷和異常事項的改進措施(如適用);
(4)說明上一年度的內部控制缺陷及異常事項的改善進展情況(如適用)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至少應包括如下內容:
(1)內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
(2)內控制度是否有效實施;
(3)內部控制檢查監督工作的情況;
(4)內控制度及其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重大風險及其處理情況;
(5)對本年度內部控制檢查監督工作計劃完成情況的評價;
(6)完善內控制度的有關措施;
(7)下一年度內部控制有關工作計劃

⑸ 中小板塊上市公司是不是必須披露內部審計制度,有無文件要求

外部審計都有造假的 公司的內部審計是其自言其說 就更沒法相信了 有誰會說自己有問題

⑹ 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如何進行

加兩個假設前提:上市公司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內部審計是由該公司內審部門進行的。
如是,建議參照2010年4月26日,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五部委聯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進行審計。該配套指引包括18項《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和《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
該指引的實施時間表: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擴大到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礎上,擇機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時,鼓勵非上市大中型企業提前執行。
其中,《應用指引》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制定標准,同時也是企業內部審計人員評價企業內部控制的依據。《應用指引》中的各項業務風險點,可視為業務流程中的關鍵控制點,作為內審工作的重點關注。
《評價指引》對「五要素」模型的評價方法和解決方案,對內控評價具有重要意義,內部控制評價報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⑺ 2012年1月1日起,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的時間為()(

可以擔任上市公司董事會下設的審計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負責人是( )
A 、董事長 B、獨立董事 C、總經理 D、總會計師

⑻ 內部控制審計的法律依據

(一)《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5]第43號)第149條;
(二)《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財會[2008]7號);
(三)《證券公司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1] 第5號)第31條;
(四)《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3]第17號);
(五)《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證監公司字[2007]212號)第9條;
(六)《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