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美國的金屬期貨交易所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美國的金屬期貨交易所

發布時間: 2021-05-24 17:51:07

㈠ 誰有「紐約商品交易所」的歷史簡介,謝謝

紐約商業交易所是美國第三大期貨交易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實物商品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於 1872 年,坐落於曼哈頓市中心,為能源和金屬提供期貨和期權交易,其中以能源產品和金屬為主,產生的價格是全球市場上的基準價格。
該交易所在紐約的商業、城市、和文化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為金融服務業以及工業聯盟提供了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並且通過其自身成立的慈善基金會支援市內社區的文化和社會服務項目,拓展其為大都市的慈善事業所作出的努力。
在 NYMEX 分部,通過公開競價來進行交易的期貨和期權合約有原油、汽油、燃油、天然氣、電力,有煤、丙烷、鈀的期貨合約,該交易所的歐洲布倫特原油和汽油也是通過公開競價的方式來交易的。在該交易所上市的還有 e-miNY 能源期貨、部分輕質低硫原油、和天然氣期貨合約,在能源市場中作為一種有效的參與手段為小投資者和商人提供了機遇。合約通過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 GLOBEX? 電子貿易系統進行交易,通過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的票據交換所清算。
在 COMEX 分部上市的有金、銀、銅、鋁的期貨和期權合約。
在交易場地關閉的 18 個小時里, NYMEX 分部和 COMEX 分部的能源和金屬合約可以通過建立在互聯網上的 NYMEX ACCESS? 電子交易系統來進行交易,這樣就可以使日本、新加坡、香港、倫敦、以及瑞士的參與者們在他們的正常工作時間內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能源和金屬期貨市場。
市場的誠信是通過市場、交易和財務監督系統來保證的。票據交換所作為每一筆交易的最終交易對象,面對賣主時它扮演著買主的角色,而面對買主時又扮演著賣主的角色。通過票據交換所的保證金制度,減輕了市場參與者在交易所進行交易時交易雙方的信譽風險。
• 輕質低硫原油
原油是全球交易最為活躍的商品, NYMEX 推出的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合約是目前流動性最大的原油交易平台,也是是目前世界上成交量最大的商品期貨品種之一。其流動性良好和價格透明,促使該合約價格成為全球原油定價的基準價格。此外交易所還推出了一系列其他風險控制和交易機會的產品 : 期權交易、期權差價交易、取暖油和原油間的煉油毛利期權交易、汽油和原油間的煉油毛利期權交易以及平均價格期權交易。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合約交易單位是每手 1000 桶,交割地點在庫欣、俄克拉荷馬州,通過管道運輸可以將原油運輸到全球現貨市場。交割品質設定了國內和國際交易原油的幾個等級,滿足了現貨市場的不同需要。
• 天然氣
天然氣幾乎佔美國能源消費的四分之一, NYMEX 的天然氣期貨合約價格被廣泛的作為天然氣的基準價格。合約的交易單位為每手 10000MMBtu (百萬英國熱量單位)。交割地點是路易斯安那州的 Henry Hub, 該地連接了 16 個州和州際的天然氣管道系統,將這些地區沉積層中的天然氣輸送出去。這些管道輸送系統橫穿美國東海岸、墨西哥灣以及中西部地區,直至加拿大邊境。同時交易所還推出期權交易和期權差價交易作為風險管理工具。天然氣期價與電力期價的差價,也可以作為電力市場價格風險管理的工具。由於天然氣價格的易變性,市場需要發展 Henry Hub 和美國、加拿大進口天然氣市場的價格關系。由此交易所推出一系列互換期貨合約,以應付 Henry Hub 和約 30 個天然氣價格中心的價格差異。
在 NYMEX 的 ClearPorts 交易平台上,合約交易單位為每手 2,500 mmBtu 。同時也有場外交易,場外交易情況需要遞交交易所,通過 NYMEX 的 ClearPort 清算網站清算,可以通過實物交割方式清算也可以通過交換成期貨頭寸清算。 e-miNY 天然氣期貨合約是為投資組合設計的,相量於 5000mmBtu 天然氣,約占標准天然氣期貨合約 50 %的量,該合約可以通過 CME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 GLOBEX 電子交易平台交易,由紐約商品交易所清算機構清算。
• 取暖油
取暖油,也就是 2 號燃料油,其收率為 25% ,是繼汽油之後的第二大成品油。取暖油期貨合約交易單位為每手 42000 加侖( 1000 桶),交割地是美國的金融中心——紐約港。同時交易所還推出了期權交易、期權差價交易、煉油毛利期權交易以及平均價格期權交易,為市場參與者的管理價格風險提供了更大的彈性空間。取暖油期貨合約還可以作為柴油和噴氣燃油的套期保值工具,交割方式為現金交割,即在 NYMEX 的取暖油期貨價格加上升貼水交割。通過 NYMEX 的 ClearPort 系統,還可以完成基於煉油毛利、地區價差以及紐約港取暖油與噴氣燃油和柴油價差的取暖油互換期貨交易,這些交易都是場外交易,通過 NYMEX ClearPort 的清算網站清算。
• 布倫特原油
布倫特原油出產於北海的輕質低硫原油,同樣是基準品質,被廣泛交易,有別於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合約。布倫特原油日產量約 500000 桶,產地為捨得蘭群島的 Sullom Voe 。主要在北歐加工提煉,也有小部分在北國東海岸以及地中海地區加工,這些生產商大部分仍是以非標准化的現貨方式交易。
為了提高布倫特原油和 WTI 原油差價交易有效性、流動性和實現成本控制, NYMEX 將布倫特原油期貨交易的公開報價設定在都柏林的交易大廳,其餘時間在 NYMEX ACCESS 電子系統平台上交易。公開叫價時間為都柏林時間上午 10 點至下午 7 : 30 , NYMEX ACCESS 系統電子交易時間為都柏林時間下午 8:15 至上午 9:30 。
在提高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實用性的同時,交易所推出了自動報價、價格報告、以及布倫特原油與 WTI 原油差價的交易平台,對 NYMEX 的布倫特原油以及輕質低硫原油分別進行清算,這是市場的一個重要發展,因為通過該平台可以完成兩個不同市場的套利交易,使之逐步成為一個價格透明、競爭交易、操作簡單的流動性市場。
交易所認為套利交易是一筆交易,這樣對於操作者而言可以最大效果的利用保證金,也可以有效減少交易費用。當多頭頭寸抵消了空頭頭寸,交易所認為套利操作減少了市場風險,特別是布倫特原油期貨和 WTI 原油得套利,因為兩個期貨合約有很好的相關性,交易所為一對一 Brent/WTI 套利交易提供 95% 保證金賒欠 . 交易所還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提供成本控制計劃,為市場參與者縮減了大量的運作開支,詳細信息,點擊此處。
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採用現金結算方式,以 ISIS LOR 、 Argus 以及路透在都柏林的公開叫價平台收集的市場數據作為指數。布倫特原油期貨交易由交易所專門的清算機構負責清算,確保了資金的安全,其中立性、流動性以及市場透明度成為了 NYMEX 的特點。
• 柴油
歐洲中西部地區的柴油期貨合約,是歐洲精煉油、初級分餾油、取暖油以及噴氣燃油市場的基準價格。結算價格是以交割月現貨月合約的最後交易日的結算價格為基準,在歐洲 100 公噸的合約規模只代表普通是市場規模,合約可以進行實物交割,確保交易終止時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一致。公開叫價通過 NYMEX-Europe 交易平台,其他時間通過 NYMEX ACCESS 電子交易系統交易。 NYMEX ACCESS 交易系統是一個網際網路系統。所有頭寸通過 SPAN 系統匯總並依據風險估值分類,對沖頭寸保證金抵消可以減少保證金的負擔。
• 電力期貨
PJM 網路 , LLC 掌管著全球最大的電力市場,服務了包括的特拉華州、伊利諾斯州、肯塔基州、馬里蘭州、密歇根州、新澤西州、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田納西州、弗吉尼亞州、西弗吉尼亞州以及華盛頓在內的 4.4 千萬客戶。這些能源公司運作著超過 1000 個發電站,產能達到 137000 兆干瓦,以天然氣、石油、煤炭、核能已經水利作為能源動力。發電輸送網路遍布中西部地區、紐約州以及大西洋中海岸的各個州。
近年來電力行業改革使得能源市場發生結構性調整並由此提高了市場競爭力,提供了市場機遇,但由此也產生的價格波動和市場風險。期貨市場引進了電力期貨。一個成功的期貨市場它必須要滿足三個條件:價格波動、市場龐大,可以容納大量的買家和賣家;可以實物替代。
PJM 西部網路中心有 111 個運輸點組成,主要是賓夕法尼亞電力公司和波拖馬可河電力公司的運輸系統。此外還推出了 PJM 期貨合約的期權交易,作為附加的風險控制手段和交易機會。
交易高峰日的浮動價格是 PJM 西部網路中心高峰日中 16 個交易高峰時的當地邊際價格的加權平均,交易高峰時段是 PJM 當地時間上午 7 : 00 至下午 11 點。高峰日是周日至周五,不包括北美電力協會 (NERC) 的假期。
非高峰時段是從周一至周五的午夜至上午 7 : 00 ,以及下午 11 點至午夜,還包括整個周六和周日以及北美電力協會的假日,所有時間都是按照當地時間。當地邊際價格是指在網路中某地每增加一個單位需求所需要增加供應的邊際成本。運輸系統中需要考慮邊際成本以及實際情況。
在 NYMEX 的 ClearPort 電子交易平台可以進行該期貨合約的交易,場外交易的合約可以單獨做結算。期權交易時間是在公開叫價時段,交易可單獨提交給 NYMEX 的 ClearPort 電子交易系統進行結算。
• 丙烷
丙烷是天然氣處理以及石油提煉過程中的副產品。美國的需求是大約是取暖油的三分一,丙烷可以用於不同市場:廚房燃料、農作物乾燥、傢具或工業取暖以及重要石化產品的生產。天然氣用戶儲備甲烷以便應付消費高峰期。 NYMEX 推出了甲烷期貨合約,交易單位是每手 42000 加侖( 1000 桶)。這給液態氣體行業提供了有效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這是 NYMEX 在推出原油、取暖油、汽油以及天然氣期貨合約一個重要的補充。
• 煤炭
煤炭是美國發電所必須的基本燃料,占電力生產的 55 %。美國有高於其它國家品質的煤炭,約佔全球含瀝煤炭以及無煙煤炭儲量的 30 %。美國是全球煤炭產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其出口占較大的世界出口比重 . 煤炭期貨合約交易單位為每手 1550 噸。它是全天 24 小時在 NYMEX 的 ClearPort 電子交易系統進行交易。場外交易也可以通過 NYMEX 的 ClearPort 系統中的結算網站進行結算。煤炭期貨合約為煤礦以及發電行業提供風險管理的手段。
• 黃金
全球或許沒有哪個市場象黃金市場那樣具有吸引力。幾百年來,黃金以其獨有的稀缺、美麗以及幾乎不滅的特點而被人覬覦。國家的財富儲備就是收儲黃金,黃金是國際硬通貨。個人擁有黃金以保值,可以隨時兌換紙幣。
紐約商品交易所( COMEX )的黃金期貨和期權交易給市場提供了重要的投資渠道。黃金期貨合約也是商業生產者和金屬消費者重要的貿易工具。黃金分布的范圍很廣:存在銅和鉛礦中,存在石英礦中,存在河流的沙礫中以及在硫化礦中(硫化鐵)。海水也有驚人的金礦含量,但是海水中採集黃金是不經濟的。
最早的冶煉黃金熱潮是從哥倫布首次航行之後出現。從 1492 年到 1600 年,美國的中部和南部以及加勒比海在全球黃金貿易佔了大部分。哥倫比亞、秘魯、厄瓜多、巴拿馬和海地在 17 世紀全球新發現的黃金中佔了 17 %, 18 世紀,他們的供應量達到 80 %。
加利福尼亞的黃金在 1848 年被發現,從 1850 年到 1875 年美國北部成為全球主要的黃金供應地,比 350 年前發現的黃金還多。 1890 年,阿拉斯加阿和 Yukon 的金礦成為主要的供應地,很快,非洲的 Transvaal 發現的黃金蘊藏量超過了這些地區。目前,主要的黃金生產國包括南非,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印尼和俄羅斯。
美國在 1792 年首次賦予黃金為正式貨幣。國會制定全國貨幣流通金本位制,包括黃金和白銀。 1930 年經濟大蕭條期,大部分國家被迫中止黃金流通試圖穩定經濟。黃金重新進入全球貨幣體系是在 1944 年,當時布雷頓森林協定確定全球的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與黃金掛鉤。這個協定一直執行到 1971 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廢除了美元與黃金掛鉤體系。今天,黃金價格波動與供應和需求變化一致,政治和經濟事件很快就會在黃金價格波動上反應出來。
黃金是重要的工業日用品,黃金是極好的導電體,抗腐蝕力很強,化學特性非常穩定,可以製成精密的電子和其他高科技產品。
黃金行業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從采礦公司到產品生產的公司都可以利用 COMEX 的黃金期貨和期權進行套期保值,規避風險。此外,黃金作為傳統的投資品種,黃金期貨和期權都能擔當很好的投資角色。
• 白銀
人們在數千年前就對白銀感興趣了。在遠古時期,白銀蘊藏豐富或者接近地球表面,古代的出土文物包括珠寶,宗教器物和食物容器的加工都用持久耐用、可鍛造的金屬白銀。
1792 年,白銀一度在美國貨幣體現中擔當主要角色,美國國會貨幣流通以白銀為基礎,與固定的黃金掛鉤。白銀在國家的造幣中被使用直到 1965 年停止。經過百年的演變,白銀被賦予更多的重要的經濟功能,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今天,白銀成為貴重的工業日用品以及誘人的投資品種。白銀主要用在照相、珠寶和電子工業中。
主要的消息來源是供需狀況,墨西哥,美國和秘魯主要的白銀生產國。其次的消息來源包括鑄造硬幣,廢料的提煉以及國家拋售庫存等。白銀價格對第二類消息反應敏感。
采礦公司,生產者以及白銀消費商都能利用 COMEX 的白銀期貨和期權進行套期保值,規避風險。作為貴金屬,白銀也是很好的投資品種。
• 銅
銅是人們最早知道的日用品之一 , 產量豐富,是直接反映世界經濟狀況的一種產品。銅是世界排行第三的最廣泛使用的金屬,排在鐵和鋁之後,而且主要用於高度循環的產業 , 如建築和機器製造業 . 銅礦的利潤主要依靠低成本、高產量的采礦技術,那些受政府計劃控制的銅礦對政治形勢反應敏感。由此銅確立了具有商業價值的日用品。
在 1800 年中期,英國憑借上好的熔煉技術,控制了超過世界銅貿易的四分之三,當礦石的品位下降的時候,冶煉廠和精煉廠靠近礦區變的更為經濟,而且直接將產品裝船運送到市場上銷售, 19 世紀,主要的銅礦在北美,智利和澳大利亞被發現,英國的超強地位受到挑戰。 20 世紀初,新的采礦和冶煉技術應用,美國的低品位礦石加工獲得發展,致使全球銅市場迅速擴張。自從 1950 年以來,時常處於升水期的銅市場進入了一個長時期的貼水期。
銅市場參於者通過利用 COMEX 高級銅期貨和期權交易可以規避價格風險,銅期貨合約也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品種。
• 鋁
鋁是 21 世紀經濟的象徵,是重量輕,耐腐蝕的金屬,分布廣泛。用於宇宙航空領域,廣泛用於如建築材料,包裝,汽車,鐵路和數以千計的其他領域。
運輸業是最大的單一消費領域,消費量佔美國鋁產量的 30 %,包裝和鋁容器消費占 20 %,建築領域消費了 10 %,從國家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輸電高壓線路通常是用鋁做的。
今天鋁的廢料可以很容易得到利用,在美國,鋁罐子的循環使用自身能產生 10 億美元的市場貿易額。實際上目前美國用鋁製造的所有飲料容器有三分之二被循環利用。一個罐子進入循環使用的箱櫃,精練、製造以及再回到貨架上的循環時間僅有 60 天而已。鋁的生產主要依靠強大不間斷的電能供應,電能是最主要的成本。
COMEX 的鋁期貨和期權合約給每年 35 億美元的美國鋁生產和出口者提供了透明的價格。價格的風險貫穿於鋁的熔煉到終端產品的全部生產環節,所以價格風險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COMEX 鋁的期貨和期權為市場提供了價格上漲和下跌的風險管理工具, COMEX 期貨價格是北美市場的基準價,利用期貨合約,鋁的買家可以預先鎖定成本,鋁的賣家能夠鎖定銷售價格。期貨合約的交割立足於美國中西部市場。
• 鉑
鉑是六種金屬組中的最主要一種,其他的金屬是鈀,銠,釕,鋨和銥。他們都有獨特的化學和物理特性,使他們成為重要的工業原料。珠寶是鉑的最大需求,占鉑消費的 51 %,推進催化劑占 29 %,化學和石油精煉催化劑占 13 %。
由於鉑是優良的導體,耐腐蝕,比其他金屬有更低的反應度,因而鉑被用於計算機和其他高科技電子領域,這個領域占鉑消費的 7 %左右。
鉑是稀有金屬,一年的新礦產量大約總計只有 500 萬盎司。與此鮮明對比的是,金礦每年的產量達到 8200 萬盎司。銀每年的產量大約有五億四千七百萬盎司。
鉑的供應主要集中在南非,大約占 80 %,俄羅斯占 11 %,北美佔 6 %。因為是工業原料的貴金屬,相應的低產量以及供應量的稀少,價格波動振盪,因此鉑是一個非常誘人的投資品種。
• 鈀鉑合金
鈀鉑合金是白金家族中另一個主要的品種。其與鉑是共生礦,與鉑有很多相似之處,然而這兩種金屬還是有很大不同。鈀鉑合金也是鎳礦的副產品。俄羅斯佔全球總供應量的 67 %,南非占 23 %,北美佔 8 %。每年的產量大約在 810 萬盎司。
汽車催化劑是鈀鉑合金最大的消費領域,占 63 %,電子儀器占鈀鉑合金消費的 21 %,假牙消費占據 12 %,珠寶消費占 4 %。

㈡ 全球重要期貨交易所有哪些

紐交所,芝加哥交易所,港交所,歐交所等等

㈢ 美國有哪些期貨交易所

共有3間。
以下詳細介紹:
1、國際期貨交易所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是美國最大的期貨交易所,也是世界上第二大買賣期貨和期貨期權合約的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向投資者提供多項金融和農產品交易。
2、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當前世界上交易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19世紀初期,芝加哥是美國最大的穀物集散地,隨著穀物交易的不斷集中和遠期交易方式的發展,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後,對交易規則不斷加以完善,於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除廠提供玉米,大豆、小麥等農產品期貨交易外,還為中、長期美國政府債券股票指數、市政債券指數、黃金和白銀等商品提供期貨交易市場,並提供農產品、金融及金屬的期權交易。
3、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是美國第三大期貨交易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實物商品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於 1872年,坐落於曼哈頓市中心,為能源和金屬提供期貨和期權交易,其中以能源產品和金屬為主,產生的價格是全球市場上的基準價格。合約通過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GLOBEX電子貿易系統進行交易,通過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的票據交換所清算。

㈣ 美國有多少家期貨交易所

  1. 共有3間。

  2. 以下詳細介紹:

  3. 國際期貨交易所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是美國最大的期貨交易所,也是世界上第二大買賣期貨和期貨期權合約的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向投資者提供多項金融和農產品交易。

  4.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當前世界上交易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19世紀初期,芝加哥是美國最大的穀物集散地,隨著穀物交易的不斷集中和遠期交易方式的發展,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後,對交易規則不斷加以完善,於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除廠提供玉米,大豆、小麥等農產品期貨交易外,還為中、長期美國政府債券、股票指數、市政債券指數、黃金和白銀等商品提供期貨交易市場,並提供農產品、金融及金屬的期權交易。

  5.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是美國第三大期貨交易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實物商品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於 1872年,坐落於曼哈頓市中心,為能源和金屬提供期貨和期權交易,其中以能源產品和金屬為主,產生的價格是全球市場上的基準價格。合約通過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GLOBEX電子貿易系統進行交易,通過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的票據交換所清算。


㈤ 全球有哪些黃金期貨市場

全球黃金市場主要分布在歐、亞、北美三個區域。歐洲以倫敦、蘇黎士黃金市場為代表;北美主要以紐約、芝加哥為代表;亞洲主要以日本東京、中國香港為代表。
1、美國黃金市場
美國黃金市場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是1977年後,美元貶值,美國人(主要是以法人團體為主)為了套期保值和投資增值獲利發展起來的。美國黃金市場經過了一系列合並整合,如今以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以下簡稱CME)集團下屬的COMEX交易所為主。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成立於1898年,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美國最大的期貨交易所、世界上最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和第二大期貨期權合約的交易所。
美國黃金市場以做黃金期貨交易為主,目前紐約黃金市場已成為世界上交易量最大和最活躍的期金市場。1974 年12 月31日,COMEX 市場上開始進行黃金交易。1994年8 月3日,NYMEX 和COMEX 正式合並。合並後的名稱仍為紐約商品交易所,而原先的COMEX 則作為分部。合並後的交易所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期貨交易所。2007年和2008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分別收購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以下簡稱CBOT)和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COMEX),成為全球規模最大且多元化的交易所集團。根據CME集團的界定,它的黃金期貨交易歸下屬的COMEX交易所負責。COMEX目前交易的品種有黃金期貨、迷你期貨、微型期貨、以及期權和基金。COMEX黃金期貨每宗交易量為100金衡制盎司,最小波動價格為0.1美元/金衡制盎司,交易標的為99.5%的成色金。迷你黃金期貨,每宗交易量為50金衡制盎司,最小波動價格為0.25美元/金衡制盎司。微型黃金期貨,每宗交易量為10金衡制盎司,最小波動價格為0.25美元/金衡制盎司。COMEX的黃金交易往往可以主導全球金價的走向,實際黃金實物的交收占很少的比例。參與COMEX黃金買賣以大型的對沖基金及機構投資者為主,他們的買賣對金市產生極大的交易動力;龐大的交易量吸引了眾多投機者加入,整個黃金期貨交易市場有很高的市場流動性。
2、倫敦黃金市場
倫敦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其發展歷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1804年,倫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為世界黃金交易的中心。1919年倫敦金市正式成立,每天進行上午和下午的兩次黃金定價。由五大金行(巴克萊、德意志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匯豐、法國興業銀行)定出當日的黃金市場價格,該價格一直影響紐約和中國香港的交易。但德意志銀行宣布在2014年5月退出定盤價機制後,有著117年歷史之久的倫敦白銀定盤價於2014年8月終結。2015年3月20日,有倫敦黃金定盤價被LBMA黃金價格取代,新定價機制仍然每天兩次定價(倫敦當地時間10:30和15:00),但與之前少數銀行通過電話定價方法不同,這是一個電子和可交易的拍賣過程,獨立管理,買賣集合競價並實時發布,參與者數量可以盡可能地多。倫敦金銀市場協會是金銀基準價知識產權的所有者,黃金基準定價由洲際交易所(ICE))旗下的ICE Benchmark Administration(IBA)提供定價管理,白銀基準定價則由芝加哥交易所集團(CME Group Inc)和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 Corp)共同管理。
倫敦黃金市場的交易制度比較特別。狹義地說,倫敦黃金市場主要指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ondon Bullion Market Association,簡稱LBMA),該市場不是以交易所形式存在,而是OTC市場。LBMA充當的角色是其會員與交易對手的協調者,其主要職責是作為時常與規則制定者之間的橋梁,通過其職員及委員會的工作,確保倫敦始終能夠滿足全球金銀市場革新的需求。
LBMA的運作方式是通過無形方式——會員的業務網路來完成,市場監管主要以自律為主。LBMA的會員主要有兩類:作市商和普通會員。作市商均為知名投行,如巴克萊銀行、匯豐銀行、高盛國際、瑞銀、摩根大通等。LBMA黃金的最小交易量為1金衡制盎司,標准金成色為99.5%。
3、蘇黎士黃金市場
蘇黎士黃金市場是二戰後發展起來的世界黃金市場。由於瑞士特殊的銀行體系和輔助性的黃金交易服務體系,為黃金買賣者提供了一個既自由又保密的環境。瑞士與南非也有優惠協議,獲得了80%的南非金,前蘇聯的黃金也聚集於此,使得瑞士不僅是世界上新增黃金的最大中轉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黃金的存儲與借貸中心。蘇黎士黃金市場在世界黃金市場上的地位僅次於倫敦。
蘇黎世黃金市場沒有正式組織結構,由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和瑞士信貸銀行負責結算結賬。這兩大銀行不僅可為客戶代行交易,而且黃金交易也是這兩家銀行本身的主要業務,提供優良安全的保險櫃和黃金賬戶。蘇黎士黃金總庫(Zurich Gold Pool)建立在瑞士兩大銀行非正式協商的基礎上,不受政府管轄,作為交易商的聯合體與清算系統混合體在市場上起中介作用。
蘇黎士黃金市場無金價定盤制度,在每個交易日特定時間,根據供需狀況議定當日交易金價,這一價格為蘇黎士黃金官價。全日金價在此基礎上的波動無漲停板限制。蘇黎士金市的金條規格與倫敦金市相同,可方便參與者同時利用倫敦市場,增加流通性,其交易為99.5%的成色金,交割地點為蘇黎士的黃金庫或其他指定保管庫。
4、東京黃金市場
日本黃金交易所成立於1981年4月。1982年開設期貨。是日本政府正式批準的唯一黃金期貨市場,為日本的黃金業者提供了一個具有透明度和有效率的交易平台。之後在1984與東京橡膠交易所等合並為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於2013年2月更名為東京商品交易所。]。1991年4月,東京工業品交易所將黃金市場原有的日本傳統的定盤交易方式改為與世界主要市場一樣的自動盤交易,同時引進電子屏幕交易系統,該系統完全實現了電子操作,遠程式控制制。交易所又在配備全新系統的基礎上,採用全電子化連續交易技術。2004年,黃金期權獲准上市,日本的黃金期貨市場更加活躍。據統計,2004年國外投資者在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所佔份額為12.50%,在黃金這個品種上國外投資者所佔比重為13.67%。在24小時的黃金交易市場中,東京市場成為倫敦、紐約交易時間外的亞洲時段的重要交易市場。日本市場與歐美市場的不同之處在於,歐美的黃金市場以美元/金衡制盎司計而日本市場以日元/克計,每宗交易合約為1000克,交收純度為99.99%的金錠,在指定的交割地點交割。
5、中國黃金市場
(1)中國香港黃金市場
香港黃金市場起源可以追溯至1910年香港金銀業行成立。其發展歷史已逾百年。雖然較之倫敦黃金市場,香港市場起步晚得多,但是,由於在1974年當時的香港政府撤銷了對黃金進出口的管制,香港金市開始快速發展;又因為香港黃金市場在時差上剛好填補了紐約、芝加哥市場收市和倫敦開市前的空檔,可以連貫亞、歐、美,形成完整的世界黃金市場,具備了「地利」和「人和」的條件,於是倫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銀行等紛紛來到香港設立分公司,他們將在倫敦交易的買賣活動帶到香港,形成了一個無形的「倫敦金市場」。此後,香港交易所成立,黃金期貨合約推出,倫敦金標准合約在金銀貿易場推出,眾多舉措使香港發展成為世界五大黃金交易市場之一。目前香港最重要的黃金交易市場有香港金銀貿易場、倫敦金市場以及期貨市場。更多相關知識關注點匯之鑰自主交易培訓。
(2)中國大陸黃金市場
20 世紀30 年代,上海金業交易所曾是遠東最大的黃金交易中心之一,炒金是當時極為流行的投資方式。
新中國建立後,政府對黃金實行統一管理,1950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下發《金銀管理辦法》,凍結民間金銀買賣,明確規定國內的金銀買賣統一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營管理。
1983年6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其基本內容是國家對金銀實行統一管理、統收統配的政策,即對黃金實行市場管制,國家管理金銀的主管機關為中國人民銀行。
1993年,我國黃金市場啟動改革,這一年國務院63號函確立了黃金市場化方向。
2001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宣布取消黃金「統購統配」的計劃管理體制,在上海組建黃金交易所。2002年10月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標志著中國的黃金業開始走向市場化。
2008年1月9日,經國務院同意和中國證監會批准,黃金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
目前,我國黃金市場體系基本建成,初步形成了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業務、商業銀行黃金業務和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業務共同發展的市場格局,形成了與黃金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㈥ COMEX,LME,CBOT,NYMEX,ICE都是哪的交易所

COMEX是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是紐約商品交易所,LME是倫敦金屬交易所,CBOT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ICE是美國洲際交易所。

CBOT(Chicago Board of Trade)成立於1848年,是一個具有領導地位的期貨與期權交易所。通過交易所的公開喊價和電子交易系統,超過3600個CBOT會員交易50種不同的期貨與期權產品。在2003年,交易所成交量達到創紀錄的4.54億張合約。

在nymex原油交易所上市的還有e-miNY能源期貨、部分輕質低硫原油、和天然氣期貨合約,在能源市場中作為一種有效的參與手段為小投資者和商人提供了機遇。合約通過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GLOBEX電子貿易系統進行交易,通過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的票據交換所清算。

(6)美國的金屬期貨交易所擴展閱讀:

世界上第一個證券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Amsterdam Stock Exchange,AEX) 於1609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誕生,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阿姆斯特丹銀行也是在這一年誕生,大約比英國銀行早一百年。

第一隻可上市交易股份公司是是荷蘭的東印度聯合公司。1602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聯合股份公司。通過向全社會融資的方式,東印度公司成功地將社會分散的財富,變成了自己對外擴張的資本。

建立東印度公司的目的是為了派遣商船前往南洋,通過買賣交易換回當時歐洲沒有的貨物,如瓷器、香料、紡織品等等,這些物品在當時的歐洲可以賣到很高的價錢,但是沒有人能單獨提供大筆巨資為船隊准備航海和貿易。

所以人們通過發行股票來籌集所需的資金,對於買了東印度公司股票的人來說,所獲得的利潤既可以以黃金、貨幣或者貨款的形式支付。

㈦ 全球有哪些期貨交易所

你好,近年來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交易所之間出現了多次的合並和重組。如今最有影響力的期貨交易所包括:
⑴ 美國市場
以芝加哥和紐約為主: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以農產品和國債期貨見長)、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以畜產品、短期利率歐洲美元產品以及股指期貨出名)、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以指數期權和個股期權最為成功);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以石油和貴金屬最為出名)、國際證券交易所(ISE:新興的股票期權交易所)。
2007年6月,CME和CBOT的合並計劃獲得美國司法部的批准,2007年7月9日,CME和CBOT股東投票決議通過兩家公司合並,CME成為全球最大的期貨交易所。
⑵ 歐洲市場
主要是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主要交易德國國債和歐元區股指期貨)和泛歐交易所(Euronext:主要交易歐元區短期利率期貨和股指期貨等),另外還有兩家倫敦的商品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主要交易基礎金屬)、洲際交易所(ICE:主要交易布倫特原油等能源產品)。
⑶ 亞太期貨市場
以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亞、中國的內地以及香港和台灣地區為主。
日本期貨市場主要包括以東京工業品交易所(主要是能源和貴金屬期貨)、東京穀物交易所(主要是農產品期貨)等為主的商品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主要交易國債期貨和股指期貨)、大阪證券交易所(主要交易日經225指數期貨)和東京金融期貨交易所(主要交易短期利率期貨)為主的期貨交易所。韓國期貨市場近年來發展迅速,最著名的是韓國交易所集團下的KOSPI

200指數期貨與期權,交易量近幾年名列全球第一。新加坡交易所集團下的期貨市場上市的主要是離岸的股指期貨,如摩根台指期貨、日經225指數期貨等。印度主要期貨品種包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指期貨和個股期貨以及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商品期貨。澳大利亞期貨市場主要是當地的股指和利率期貨。中國內地目前有上海期貨交易所(主要交易金屬、能源、橡膠等期貨)、大連商品交易所(交易大豆、玉米等期貨)以及鄭州商品交易所(交易小麥、棉花、白糖等期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中金所)將上市金融期貨品種,首先將上市滬深300股指期貨。香港地區的期貨市場主要是以香港交易所集團下的恆生指數期貨、H股指數期貨為主。台灣地區的期貨市場主要包括在台灣期貨交易所上市的股指期貨與期權。
⑷ 中南美及非洲期貨市場
中南美主要是墨西哥衍生品交易所(主要交易利率、匯率期貨)和巴西期貨交易所(交易各類金融和商品期貨)。非洲期貨市場主要是南非的證券交易所下屬的期貨市場,上市當地金融期貨品種。

㈧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交易時間

交易時間周一至周五9:30 a.m. - 1:15 p.m.芝加哥時間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當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1848年,由83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2006年10月17日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宣布已經就合並事宜達成最終協議,兩家交易所合並成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集團。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當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 - CBOT)是一個具有領導地位的期貨與期權交易所。通過交易所的公開喊價和電子交易系統,超過3600個CBOT會員交易50種不同的期貨與期權產品。在2003年,交易所成交量達到創紀錄的4.54億張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