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個人投資者參與定向增發的風險是什麼與信託相比,哪個更穩妥
首先,先了解一下是否有監管,其次風控擔保措施,盡量是國家政府銀行批准認可的項目,建議在品種選擇上以穩定收益,風險低為主,因為但凡投資都是有風險的,自己要了解清楚,不要被高收益誘惑,淡定冷靜~~
❷ 定向增發信託和普通信託有和區別,風險高嗎
目前,信託公司參與的定增產品主要是一年期的,涉及到的合規問題主要包括:
《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證監發行字[2007]302號)第八條第三款規定:「信託公司作為發行對象的,只能以自有資金認購」。因此,信託公司參與定增項目,一般會選擇基金專戶、資管計劃、有限合夥作(2009年末監管機構放行合夥企業開通證券賬戶參與定增,不過合夥企業的相關政策不太明朗,而且可能面臨較高的稅費負擔)為通道來間接參與。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通道的選擇以基金專戶為主。
關聯交易。一年期定增產品,發行人和主承銷商的非關聯方可以審慎參與,允許結構化產品參與,但是發行人關聯方不能通過資管產品等通道認購。這也就意味著信託公司參與的定增項目不能是與自身有關聯關系的上市公司,一般來說信託公司的關聯方需要在相關合同中列出(比如《投資操作協議》),並錄入投資交易系統。
同時,信託公司如果以固有資金認購的,屬於信託財產來源信託公司關聯方的「正向關聯」業務,根據《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信託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銀監辦發【2014】99號),及信託公司注冊地銀監局的相關規定(如《北京銀監局辦公室關於優化信託項目報告流程的通知》(京銀監辦發【2015】23號)),需要向當地銀監局進行事前報告。
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2014年A股定增市場規模增長迅速,私募產品「白條式」認購現象頻出,2015年證監會推出了非公開發行監管新動向,要求參與非公開發行的私募產品必須完成基金備案,有限合夥企業被視為私募產品同樣要求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手續。信託公司如果通過私募產品、有限合夥來完成定增的,私募、有限合夥需要首先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
5%的舉牌紅線。受託資產持有單只股票達到已發行股份的5%時,需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3日內向監管機構、交易所書面報告,通知上市公司,並予以公告;在上述期限內將不得再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發生上述情況時,在買入該股票後12個月內不得賣出),在實際操作中信託公司會設立多個信託計劃,通過多個基金專戶產品來進行投資,以規避5%的紅線(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以其管理的2隻以上基金認購的,視為一個發行對象)。
關於信託公司參與定增,與你說的信託公司的「普通信託」相比,因為你沒有定義什麼是普通信託,假定是固定收益的政信、基礎設施、企業貸款等等。這個相關風險,我覺得還是要看具體項目的評估。一個優質的定增對比一個還款能力、再融資能力比較差的固定收益,這其實是沒有什麼可比性的,幾乎可以說多數人都認為定增安全。所以形式不是最重要的,要看底層資產究竟是什麼,他的安全性、收益、管理人等等狀況。
❸ 信託和定融哪個更安全
你的問題有些不全面,但我知道你說的是什麼,我直接回答
同等融資人的條件下,信託更安全,因為信託是金融機構發的產品,受銀保監會監管,而定融(政府私募債)是直接融資方式,雖然本質上沒有區別,但沒有實質性的管理人,如果發生極端情況下,信託作為管理人有義務,也有能力去要錢,追債,而定融只能是投資者自發形式去追債,以上說的是同等融資人的情況下,大部分定融的融資方都比較弱,
所以肯定的回答,定融風險更高一些,別忘了,定融的門檻更低,收益高,這是優勢,所以不能完全做比對,如果你在詳細了解,可以發我你感興趣的信託和定融,我給你做個分析,不能一概而論,要看具體項目
❹ 萬向信託與平安信託 哪個更安全
首先,信託公司都是受到銀監會監管的金融機構,信託公司對於自家發行的產品具有剛性兌付的傳統在中國社會已經延續多年。您的問題本質上和興業銀行與浦發銀行哪個更安全類似。
對比信託公司其實和對比銀行的情況是一樣的,一家信託公司的安全性在於其凈資產的大小,還要考察他的股東背景,凈資產大的信託公司相對來說抵抗風險的能力更強一些。2018年度綜合實力排名中,平安信託以綜合193.83分排名第三,則萬向信託以72.73分排名第51名,可見綜合實力平安信託更具一籌。
此外,綜合實力更強的信託公司發行的產品投資回報率也會相對低一些,這就是四大行和商業銀行,和地方銀行的區別了,但總體我國的金融機構在政府的監管下合規性都較好,風險總體來說較低
我和金融機構打交道比較多,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到您,望採納,謝謝!
❺ 請問信託、資管、定向融資計劃區別
從四方面介紹信託、資管、定向融資計劃三者的區別:
1、管理人角色不同:
定向融資計劃與信託、資管明顯區別是管理人角色。
傳統意義上信託、資管及私募產品的管理人核心職責和義務是按照約定為合格投資者實現投資收益,並嚴格遵守相關法規提出的相應的規范性要求。具有較強的自主性、主動性和管理性。
而定向融資計劃中核心部分是資產交易平台,不得自主處理資金。其更側重於是一種交易通道,合格投資者直接借錢給發行方,定向融資計劃的安全性取決於發行方的資信情況和增信方的擔保能力。
因為最終的融資主體都是一樣的。除往往和其他類型的產品一樣,要求融資主體辦理抵質押相關風控措施,定向融資計劃還常要求被各大評級機構評為AA+的關聯主體和實際控制人出函保障本息安全,為產品如期兌付提供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擔保。
2、三者的規模大小不同:
全國目前有68家信託公司持有銀監會頒發的信託牌照,資產管理公司(均為基金公司旗下子公司,由證監會授予牌照)目前40餘家;
100萬-300萬以下的個人投資者,每個信託計劃只有50個,資管計劃可以有200個。
3、三者的監管方不同:
信託公司由銀監會監管,資產管理公司由證監會監管;
信託募集結束,款項交至託管銀行即可成立;資管計劃募集完畢後,需交由證監會驗資,驗資完畢方可成立。
未來資產管理計劃份額可通過交易所向其他投資者轉讓;信託份額轉讓需雙方同時去信託公司辦理。
4、職能不同:
信託基本職能是財產管理職能。體現在:
① 管理內容上的廣泛性:一切財產,無形資產,有形資產;自然人、法人、其他依法成立的組織、國家。
② 管理目的的特定性:為受益人的利益。
③ 管理行為的責任性:發生損失,只要符合信託合同規定,受託人不承擔責任;如違反規定的受託人的重大過失導致的損失,受託人有賠償責任。
④ 管理方法的限制性:受託人管理處分信託財產,只能按信託目的來進行,不能按自己需要隨意利用信託財產。
信託派生職能:
① 金融職能即融通資金。信託財產多數表現為貨幣形態。同時為使信託財產保值增值,信託投資公司必然派生出金融功能。
② 溝通和協調經濟關系職能。即代理和咨詢。信託業務具有多邊經濟關系,受託人作為委託人與受益人的中介,是天然的橫向經濟 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可與經營各方建立互動關系,提供可靠的經濟信息,為委託人的財產尋找投資場所,從而加強經濟聯系與溝通。包括:見證、擔保、代理、咨詢、監督職能。
③ 社會投資職能。指受託人運用信託業務手段參與社會投資活動的職能,它通過信託投資業務和證券投資業務得到體現。
④ 為社會公益事業服務的職能。指信託業可以為捐助或資助社會公益事業的委託人服務,以實現其特定目的功能。
❻ 信託和資管,哪個更安全
從整體來看肯定是信託,首先監管也是信託更加嚴格,其次從公司的注冊資本以及營業范圍對於項目的把控來說也是信託公司更加有資本,因此信託相對於資管更加安全
❼ 信託和理財還有存銀行哪個安全性和風險最好
安全和風險比最好的是銀行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有很多種,如果想要穩健收益的話,最好選擇以貨幣類基金為主的理財產品,一般這種理財產品的利率會高於銀行利率。信託的話,門檻很高,沒有100萬資金是不帶你玩的。好的信託產品收益很高,但也存在風險。
❽ 定向資產管理計劃比信託更安全嗎
一般的開放式基金都能做拆分,包括股票型、債券型、混合型。拆分只是基金份額和凈值的一種簡單的數字游戲,對基金資產總值不影響。
打個比方:某基金,凈值2元,份額10000份。拆分後變成凈值1元,份額變成20000份。對基金資產總值沒有影響,至於為什麼要拆,有種說法是有些人會覺得比起2元的基金,更傾向於買1元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