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企業用信託融資的貸款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企業用信託融資的貸款

發布時間: 2021-05-24 03:06:42

信託融資和信託貸款是一回事嗎

信託融資是間接融資的一種形式,是通過金融機構的媒介,由最後信託公司向最後貸款人進行的融資活動。
信託貸款屬於直接金融產品。信託貸款受到信託目的特定化的約束,資金從委託人到受託人到融資人手中,處於環行封閉運行狀態,風險傳遞是線性,不同信託項目之間風險互不交叉利益互不滲透。
望採納,恩美路演

❷ 信託融資相比銀行貸款有什麼優勢

相對於銀行,信託公司可以採取更為靈活的方式向企業提供融資,但融資成本也較銀行高。同樣的,如果企業條件比較差的話,可能只能找民間融資途徑,融資成本就更高了。
原則上,如果能夠從銀行直接取得貸款,企業都會選擇向銀行貸款,在企業無法從銀行取得貸款的情形下,企業會選擇其他融資渠道,信託公司是企業融資的選擇之一。

❸ 信託可以直接發貸款給企業嗎

信託可以直接發貸款給企業嗎?

——信澤金理財:完全可以,案例多多。

信託為什麼總是通過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從而發放貸款給企業,難道自己不能發貸款嗎?

——信澤金理財:信託公司完全可以自己發行並放貸。但與銀行合作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銀行主動要求與信託合作為銀行自己的客戶發放貸款;二是信託與銀行合作所獲得的資金成本比較低。

信託公司為什麼不直接貸款給企業,而要通過銀行,還要給銀行手續費?

——信澤金理財:信託公司是直接貸款給企業的,但通常把貸後管理的事務交由銀行來處理,這主要是因為很多客戶本來就是銀行的,銀行要求如此。信託給銀行手續費,是因為銀行把客戶和資金拿出來與信託公司合作,損失了一定的貸款利息,但由信託支付手續費的方式彌補了利息收入,並獲得了中間業務收入。

❹ 什麼是企業信託貸款

http://ke..com/view/636319.htm?fr=ala0_1

❺ 企業找信託 貸款和找銀行貸款有什麼區別

外行能不能別亂講啊,誤導廣大群眾啊,首先銀行是固定利息,信託也是固定收益,只不過信託合同中會有約定(與出資方簽署的合同)不保證投資人的收益率,這是銀監會要求的,但是私下裡信託都是保本保息的,就是說如果收益率達不到合同中約定的標准,信託會補上,這也是最近幾年信託一直這么火的原因。從審批上說,那個滿意回答者,你肯定不是信託從業人員了,我猜你應該也不在銀行工作,你知道銀行的流程有多麻煩嗎?銀行審批一個項目最少2到3個月,信託1個月就能搞定,這也是為什麼信託的利息那麼高企業還會找信託的原因,因為企業急用錢,另外說什麼「信託公司審完你的項目後,要配擔保方為項目擔保,這樣才好募集資金」就更是沒有的事,信託要求企業有第三方擔保,怎麼個擔保法,你知道嗎?把《保證合同》簽完就有效力了,簽個合同很費事嗎?第三點,以前是信託產品由銀行代賣,後來被銀監會斃了,現在都是找銀行推薦大客戶,在找資金方面信託確實不如銀行,因為銀行網點多啊,信託不讓設立專門的銷售網點,不讓在報紙電視上做廣告,所以拿出2-3個點來給銀行,銀行就介紹點客戶,銀行的錢很好賺,募集不到根本就不可能的情況,你知道信託理財產品多火嗎?現在銀行發行的年化4%-5%收益率的都搶著買,信託去年最高的時候13%,現在最低還有9.5%,要是你你買不?100萬起是沒問題,但是有錢人多得是,我們公司幾個億的產品3天賣完沒懸念,當然有銀行推薦的客戶在裡面。

❻ 企業為何不通過銀行貸款而是通過信託公司融資

1、時間快,銀行要很長的過會時間,信託公司只要有足夠質押物,一般一兩個月就可以了
2、審批要求。銀行的審批要求企業的各項資質很嚴,信託公司松一點
3、銀行貸款往往先給關系戶,有時間政策嚴了有錢都壓著不給貸款
其實可以的話,大部分公司都想從銀行走的,成本低啊

❼ 企業借款給信託公司是否合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的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中明確規定,企業借貸合同違反有關金融法規,屬無效合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貸款通則》第61條規定,企業之間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辦理借貸或者變相借貸融資業務。第73條規定,企業之間擅自辦理借貸或者變相借貸的,由中國人民銀行對出借方按違章收入處1倍以上至5倍以下罰款。由此可見,企業之間的借貸是違法的。
企業之間的相互借貸之所以為法律所禁止,除了違反國家有關金融貨幣專營的規定外,還因為:第一,信貸杠桿是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如果允許企業之間借貸,而人民銀行又無法對這種借貸進行管理監督,信貸杠桿的宏觀調控作用便會大為削弱。第二,資金市場的發展規模及資金這種特殊資源按市場規則的優化配置,與國家經濟建設的全局有極大關系。資金市場的主體歷來都是銀行,並且歷來由國家通過制訂和執行金融法規政策調控。企業之間的借貸行為使資金脫離銀行控制而形成「體外循環」,形成不受國家金融法規政策調控和不受人民銀行監督管理的地下資金市場。其發展結果必然使資金市場規模失控,並且使資金不能按市場規則優化配置,這對市場經濟的健康發育和有序運轉及國民經濟的健康均衡發展十分不利。第三,無論是從事商品生產、商品流通的企業還是從事其他服務業的企業,他們制定企業章程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他們的營業范圍時,不可能批准該企業可以從事借貸活動。因此,企業之間的借貸行為也違反企業設立的宗旨和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規。
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的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中明確規定,企業借貸合同違反有關金融法規,屬無效合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貸款通則》第61條規定,企業之間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辦理借貸或者變相借貸融資業務。第73條規定,企業之間擅自辦理借貸或者變相借貸的,由中國人民銀行對出借方按違章收入處1倍以上至5倍以下罰款。由此可見,企業之間的借貸是違法的。

❽ 銀行貸款與信託貸款有什麼區別

信託和銀行信貸都是一種信用方式,但兩者多有不同。
1、經濟關系不同
信託是按照「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經營宗旨來融通資金、管理財產,涉及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三個當事人,其信託行為體現的是多邊的信用關系。而銀行信貸則是作為「信用中介」籌集和調節資金供求,是銀行與存款人、與貸款人之間發生的雙邊信用關系。
2、行為主體不同
信託業務的行為主體是委託人。在信託行為中,受託人要按照委託人的意旨開展業務,為受益人服務,其整個過程,委託人都佔主動地位,受託人被動地履行信託契約,受委託人意旨的制約。而銀行信貸的行為主體是銀行,銀行自主地發放貸款,進行經營,其行為既不受存款人意旨的制約,也不受借款人意旨的強求。

3、承擔風險不同
信託一般按委託人的意圖經營管理信託財產,信託的經營風險一般由委託人或受益人承擔,信託投資公司只收取手續費和傭金,不保證信託本金不受損失和最低收益。而銀行信貸則是根據國家規定的存放款利率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自主經營,因而銀行承擔整個信貸資金的營運風險,只要不破產,對存款要保本付息、按期支付。
4、清算方式不同
銀行破產時,存、貸款作為破產清算財產統一參與清算;而信託投資公司終止時,信託財產不屬於清算財產,由新的受託人承接繼續管理,保護信託財產免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