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慈善信託存在哪些問題
目前慈善信託的幾個特點讓我們感受到離這個距離有點遠。我們會看到受託人有大量的信託公司,慈善組織很少,或者只作為雙受託人之一。有些慈善組織的加入是作為慈善信託的項目執行人或受益人,或作為一個管道實現免稅功能,因為慈善信託按照當下的稅法,還不能享受公益捐贈抵扣的優惠,慈善組織的存在成了尋求稅收利益的必然選擇。慈善信託從本意上來講應該就是免稅的。又比如說慈善信託財產規模比較小,所有的慈善信託資金加在一起都不如一個集合信託計劃,可能品牌效應對信託公司來講大於公益效應。再者慈善信託的期限都是以固定期限為主,財產種類是貨幣為主,現在市場上僅僅是有一單的是股權形式,接下來還有幾單的出現還在觀望中。以上問題的出現不僅僅是在業界,更重要的是在政策的不明朗,或者有些政策存在大的誤區。
商業能解決社會問題,而慈善是起步於商業止步之處,就是說商業無法解決的問題才是慈善大有作為的空間。講究公益績效是對的,但是僅僅關注公益績效而忽視過程的慈善就犯了大忌,因為過程與目的不相吻合。
最後我以十三世紀波斯詩人的一句詩來結束今天的發言,「所有的人類都來自於同一軀體,最初是來自共同的精髓。如果時光用痛苦折磨一條手臂,那麼另一條手臂也甭想安然休息。」
B. 什麼是」慈善信託「
公益信託是指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使整個社會或社會公眾的一個顯著重要的部分受益而設立的信託。(公益信託是英美的慈善信託(charitable trust)翻譯過來的。但嚴格來說,英美的慈善信託與公共信託(public trust)還是有區別的,有些公共信託不能構成慈善信託。而且,慈善信託較好地表現了現代公益信託的起源。)
C. 慈善信託新鮮出爐,都有哪些優劣勢
(一)有效保證慈善信託財產安全
信託制度的獨特優勢可以將信託財產的所有權分割為名義上的所有權和實質上的所有權,使得信託財產獨立於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的固有財產,這一點是公益法人和非法人社團所無法比擬的。慈善信託一般為不可撤銷信託,委託人一旦設置慈善信託,信託財產即從委託人和受託人的自有財產中分離出來。一方面委託人當即喪失其對該財產的權利,另一方面受託人的任何經濟糾紛乃至破產都不會影響財產的存在和使用,使得信託財產得以與委託人及受託人各自的債權人實現有效隔離。
(二)結構簡單,操作靈活
相較與公益法人,慈善信託在設立和管理上更為簡單、操作更為靈活、形式更為多樣。第一,慈善信託在設立上比較容易,僅須經特定主管機關許可,受託人要求比較寬泛。第二,慈善信託不屬於法人,沒有常設機構,具體運營由受託機構負責,無需支付額外成本。第三,慈善信託比較彈性,沒有存續期限的限制,可以提供較為彈性的選擇。由於慈善信託的委託人追求的是公益目的而非投資回報,因此不應按照現有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管理,包括不適用禁止利用媒體進行宣傳的限制,不適用合格投資者的規定,不適用對自然人委託人的人數限制,不適用對機構委託人的委託金額起點的限制,不適用對信託合同面簽和雙錄的要求,而應該鼓勵信託公司和慈善組織進行廣泛宣傳,面向廣大人群,不限金額、不限次數、不限人數、不限時間、不限地點地募集慈善信託資金。這一點正好與互聯網金融所固有的分散、小額、多筆、遠程、隨時、隨地等特點相契合,因此,慈善信託有望成為互聯網信託的試驗田。
(三)對受益人提供特殊的制度保護
信託監察人是對慈善信託受託人的活動進行監督的人,其行為目的是為了保護受益人之利益。信託監察人是慈善信託的特有制度,因為慈善信託的受益人是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在慈善信託設定之前並不確定,因此,要讓不特定且不確定的廣大受益人直接行使信託法賦予受益人監督信託之權利,在操作上不可行;而僅依賴委託人來監督來保護慈善信託受益人的利益,在法律上亦不足夠。因此,信託監察人之設計正是針對慈善信託的特點,以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方式對慈善信託進行有效監督。
D. 香港信託協會在哪裡,怎麼去
香港信託協會開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上海陸家嘴那裡,地鐵2號線,鑫風口回答
E. 綠專資本:內地和香港信託發展的區別與聯系
功能定位
與香港為了更好地執行個人遺囑而引入信託機制不同,內地信託機制的引入則是為了解決在改革開放之初為國家經濟建設引入急需的資金和技術。
由於內地和香港在引入原因和法律來源方面的巨大差異,導致了今天二者在信託業功能定位上的巨大不同。其中內地信託主要涉及企業信託業務為,即為企業/政府解決融資問題。香港信託業主要分為企業信託、退休金計劃、私人信託和慈善信託。對公,以信託服務提供商為主,如作為強制公積金的託管人對基金公司起到監管的義務;對私,主要以財富管理為主,負責辦理家族信託進行遺產規劃服務。相對而言,香港信託業的發展更加靠近國外的信託行業發展軌跡,而內地的信託業則更側重於作為投融資平台。
發展現狀
香港信託業主要負責為四個方面的資金管理提供服務:企業信託、退休金計劃、私人信託和慈善信託。
企業信託:在企業信託方面,主要提供的服務包括設立信託,管理信託,擔任託管人。其功能定位是為了服務於批發和零售投資產品的金融機構(如基金公司)。
退休計劃:強積金是以信託架構設立,其中受託人對強積金計劃承擔重大的受信責任,同時也承擔整體的管理工作。雖然投資決策是由基金經理決定,但受託人負有確保投資決策符合信託契約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的重大責任。此外,強積金核准受託人對強積金計劃的營銷人員(即強積金中介人)負有監督和管理的責任。
私人信託:私人信託在財富管理中的主要用途是財富和遺產規劃。超高資產客戶對這些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他們需要這些服務來管理財富的世代相傳,實施家族企業的傳承計劃,並追求長期的慈善目標。由於富裕群體不斷擴大,香港第二和第三線富裕客群對財富和遺產規劃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慈善信託:慈善信託只佔香港整體信託業的一小部分。慈善信託是四種可用作設立慈善機構的架構之一(此四種架構為:法定組織、注冊公司、慈善信託和社團)。與香港其他信託以離岸形式為主不同,香港的慈善信託是根據香港法律成立。
相比較於內地金融業的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總體思路來說,香港信託行業是作為一個集合概念出現,這不僅僅體現在其業務范圍上,也決定了香港對於信託行業的功能定位。同時,這也為香港信託行業上的監管提出不小的難題,使得信託行業的監管重疊和監管空白現象頻發。
內地的信託業主要業務為企業信託,其中私人信託和公益信託較少涉及。而對於我國的養老基金投資管理主要是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作為受託人,理事會的主要成員為基金公司和券商。作為主要業務的企業信託又按照投資領域的不同可以分為房地產、基礎設施、金融、證券、其他信託。而在這個資金流向的過程中,作為受託人接受委託人委託時更多處於一個通道地位,並未發揮出其受託人的主要職能。
聯系及發展趨勢
首先對於香港信託業來說,內地市場是其未來關鍵增長來源,特別是針對於內地發展較為緩慢的私人信託業務。
其次對於內地信託業來說,在轉型過程中,不管是對於信託的理解,還是在其功能地位上,都在逐漸向香港信託業靠攏。
處於轉型期間的內地信託行業,其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在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和專業性水平,以及積極創新的前提下,逐漸從過去的產品導向向客戶導向發展,利用自身在資金配置上的靈活性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的財富管理方案。
F. 香港信託公司好還是大陸的信託公司好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對於高凈值人士,投資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海外誰還沒有點資產呢?那麼,如果在有大量海外資產的情況下,如何繼承更為高效?怎樣傳承更能節約成本呢?答案就是——信託!不錯,在歐美國家和香港等地,信託就是一種遺產規劃和財富傳承的工具。那麼,國內信託和離岸信託(指在中國內地以外設立的信託)有哪些不同?哪個才是當下富豪們的心中所愛?
香港信託PK國內信託:發展歷史
《中國信託法》由2001年4月頒布,同年10月1日正式起施行,距今為止只有17年歷史。
而香港則承襲英國信託法,不僅歷史更為悠長,而且擁有與信託相匹配的完善法律體系。
香港信託PK國內信託:產品功能
國內信託機制早期引入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在改革開放之初國家經濟建設急需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以營業信託為主,民事信託和慈善信託為輔,營業信託本質是投資理財產品,民事信託本質是財產管理,但缺乏法規指引,在缺乏健全法律框架保護的環境下,容易引起紛爭,一旦出現問題就是費時、費力、費錢!
香港信託設立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執行財富隔離與傳承。以明示私人信託為主,法定信託和慈善信託為輔,明示私人信託本質是設立人為私人利益根據明示聲明而設立,不僅可以有效防止資產被吞噬,同時也能為後代精心打理未來,完成家業傳承,達至基業長青的願景。
香港信託PK國內信託:財產隔離和安全
因為國內與英美法系不同,所以信託資產不具有雙重所有權,如果要實行財富隔離,設立人在國內往往需要花費更多成本以及建設更復雜的信託架構,才能完成這個目標,這也是為什麼國內民事信託遲遲不能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
香港信託則是委託給受託人管理財產,每份文件都需由律師認證,信託公司收取的資產必須須分開保存及分開記帳,確保無論在任何時間,均不會成為公司總資產的一部分或與公司的總資產混合,且資產名義法定所有權歸受託人,資產受益所有權歸受益人所有。不僅可有效地控制受益人的揮霍行為的同時,也能不讓財富遭到債主、惡意索償人以及離婚的影響。
香港信託PK國內信託:隱私保護
國內民事信託需要通過信託公示才可以生效,首先需要公示委託人將自己合法財產轉給受託人,然後公示信託成立,這樣的信託隱私盪然無存,完全起不到隱私保護的作用。
而香港信託受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保護,契約內容、條款及財產都是嚴格保密的,且絕不對外公開,極大程度的保障了客戶的私隱。
關於信託的有關問題我們就介紹到這里,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為我們點贊及關注我們,謝謝。
G. 如何設立香港信託公司
香港信託業由四類主要的信託結構組成,包括公司信託、私人信託、養老金計劃和慈善信託。
公司信託:
公司信託供應商提供核心的受託人服務及關鍵的配套服務,包括設立及管理信託和擔當託管人。這些服務供應商對香港的基金管理業產生重要作用。
公司受託人向批發及零售投資產品提供專業服務,而該產品一般利用單位信託結構成立,向投資者提供了他們平時無法在公開市場買賣的資產或股票,及同時帶來風險分散的作用。
H. 如何在香港成立基金會
1 、提供全新公司名 → 查名 → 15分鍾出結果、即告知該名稱可否在香港申請注冊登記
2 、提供股東身份證或護照復印件(至少 1 位,年滿 18 歲,任何國籍關系或企業都可以)
3 、注冊資本(不用驗資,如注冊資金超過 1 萬元以外按政府收取 0.1% 厘印稅即國內印花稅)例如: 10 萬元 付 100 元厘印稅 100 萬元 付 1000 元厘印稅(注 :按此推算另計 )
4 、確定公司董事主席、股東的股份分配比例 .
5 、填寫股東及董事國內的常用聯系地址及電話、手機、郵箱
註:如公司股東超出 2 個以外,第3位每位股東收 200 元文件手續費
免費咨詢鴻球國際商務,將有資深顧問為您專業解答,提供專業方案,為您切切實實帶來效益。
I. 什麼是公益信託或慈善信託
看門狗財富為您解答。
慈善信託作為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新型方式和重要載體,慈善法中將「慈善信託」作為重點,專章列入。據了解,慈善信託具有獨立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等特徵,可以滿足財富總量大、類型復雜、傳承周期長的慈善信託委託人在風險隔離、利益分配、信息保密和連續穩定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對於鼓勵社會力量尤其是先富階層長期持續地參與慈善事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