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稅收籌劃的成本包括哪些
說到成本有隱性和顯性兩種,顯性是在籌劃過程中所付出的一些成本,比如辦稅人員的開支、辦稅費用、資料費用。
如果採用稅務代理,也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還有就是籌劃者本身的服務費用,這個服務費用可能會比較高,按照節稅來計算的。
納稅人賬目清楚,納稅申報正確,稅款繳納及時、足額,不會出現任何關於稅收方面的處罰,即在稅收方面沒有任何風險,或風險極小可以忽略不計的一種狀態。
這種狀態的實現,雖然不能使納稅人直接獲取稅收上的好處,但卻能間接地獲取一定的經濟利益,而且這種狀態的實現,更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與規模擴大。
(1)上海市奉賢上市公司稅收籌劃價格擴展閱讀:
在法律法規的許可范圍內進行的,是納稅人在遵守國家法律及稅收法規的前提下,在多種納稅方案中,做出選擇稅收利益最大化方案的決策,具有合法性。
納稅人賬目清楚,納稅申報正確,稅款繳納及時、足額,不會出現任何關於稅收方面的處罰,即在稅收方面沒有任何風險,或風險極小可以忽略不計的一種狀態。
這種狀態的實現,雖然不能使納稅人直接獲取稅收上的好處,但卻能間接地獲取一定的經濟利益,而且這種狀態的實現,更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與規模擴大。
『貳』 上市公司對別的上市公司進行投資是要繳納多少稅收
上市公司對外投資不需要繳稅,收回投資且有收益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叄』 公司稅收籌劃的話怎麼收費喃
稅收籌劃不是賣月餅,得根據公司情況分析,沒法一概而論
『肆』 稅收籌劃公司多不多哪家做的比較好
這方面的公司其實蠻多的,你可以多搜多看看,主要是對比,找專業度高的,經驗豐富的公司,服務也要好的,給你推薦仲企,稅務籌劃這塊是非常擅長的,很滿意的,推薦去了解下。
『伍』 上市公司稅收籌劃重點有哪些
1、項目投資。一般來說上市公司所從事的經營項目都是符合稅收法律法規的,並且可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也是多種多樣的。公司在投資的時候,如果能夠享受優惠政策,那麼不僅可以提高企業投資回報率,而且對於企業市場競爭力以及增強產業轉型的動力,都會有重要的調節作用。
2、並購重組。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之外,通過交易的方式實現自身股權、資產及業務等調整的行為被成為並購重組。通常表現為以一定的代價獲得其他企業控制權或者資產經營權的行為。需要了解的是:並購重組是上市公司做大做強的重要途徑之一。
3、股權激勵。企業員工股票期權(以下簡稱股票期權)是指上市公司按照規定的程序授予本公司及其控股企業員工的一項權利,該權利允許被授權員工在未來時間內以某一特定價格購買本公司一定數量的股票。
『陸』 企業怎麼合理避稅上海哪家稅收籌劃公司好
企業或者個人可以通過稅法的靈活運用,合理規劃自己的經營行為,在不違背法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實現利潤最大化,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不違背稅法的前提下把稅負降到最低。上海這邊稅務籌劃的話個人覺得易橋雲稅還不錯,稅籌的產品也很多,選擇餘地大。
『柒』 上市公司的稅收籌劃如何進行
一、爭取特殊性稅務處理,遞延納稅
最新頒布實施的《關於促進企業重組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4]109號)將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的股權收購和資產收購比例由不低於75%調整為不低於50%,因此,滿足以下條件可申請特殊性稅務處理,暫時不用繳納稅款:
(1)具有合理的商業目的,且不以減少、免除或者推遲繳納稅款為主要目的。
(2)被收購、合並或分立部分的資產或股權比例符合本通知規定的比例。(50%)
(3)企業重組後的連續12個月內不改變重組資產原來的實質性經營活動。
(4)重組交易對價中涉及股權支付金額符合本通知規定比例。(85%)
(5)企業重組中取得股權支付的原主要股東,在重組後連續12個月內,不得轉讓所取得的股權。
二、資產收購與股權收購的選擇
三、資產與債權、債務等「打包轉讓」的運用
根據《關於納稅人資產重組有關增值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13號)規定:納稅人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並、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負債和勞動力一並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屬於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其中涉及的貨物轉讓,不徵收增值稅。
同時,根據《關於納稅人資產重組有關營業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51號)規定,納稅人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並、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債務和勞動力一並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行為,不屬於營業稅徵收范圍,其中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
四、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的處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第三條「關於股權轉讓所得確認和計算問題」規定,轉讓股權收入扣除為取得該股權所發生的成本後,為股權轉讓所得。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
同時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第五條規定,投資企業從被投資企業撤回或減少投資,其取得的資產中,相當於被投資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按減少實收資本比例計算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股息所得為「免稅收入」,因此,在股權轉讓前,可以先分配股東留存收益。
五、成本「核定」的使用
根據最新實施的《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第十七條規定:「個人轉讓股權未提供完整、准確的股權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股權原值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股權原值。」
從之前部分地區實踐來看,比如,海南省按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的一定比例(15%)核定計稅成本。因此,對於部分近年來迅猛發展的行業而言(如房地產等),如果按照上述方式進行核定的成本大於實際成本,可以適用這一方法進行稅務籌劃,以降低應納稅所得額。
六、變更公司注冊地址
為了招商引資,發展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國家及地方層面都出台了一系列的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多數經濟開發區都出台了財政返還政策。各地出台的區域性的稅收優惠政策或財政返還政策,實際上是降低了實際的稅負率。
2010年以來,針對上市公司限售股減持,更是一度出現了所謂的「鷹潭模式」、「林芝模式」等,一大批股權轉讓方實現了成功避稅,涉及金額高達數十億元。
七、「過橋資金」的引入
諸如房地產等近年來快速發展的行業在股權轉讓過程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企業的資產增值過大,相比較而言,賬面的「原值」過小,從而帶來高昂的稅負成本,甚至迫使並購重組交易的終止。
實踐中,為了提高被轉讓股權的「原值」,可以通過引入「過橋資金」,變債權為股權,從而實現轉讓收益的的降低,減少稅負成本。
八、分期繳納稅款的爭取
根據《關於非貨幣性資產投資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4]116號)的規定,「居民企業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確認的非貨幣性資產轉讓所得,可在不超過5年期限內,分期均勻計入相應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按規定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對於個人股東在並購重組過程中存在的納稅金額過大,缺少必要資金的現實問題,實踐中,部分地區稅務機關採取了與個人簽署協議,分期繳納稅款的做法,並購企業及個人也可以善加利用。
九、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籌劃
根據國稅函【2010】79號文件規定:企業轉讓股權收入,應於轉讓協議生效、且完成股權變更手續時,確認收入的實現。根據《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應當依法在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一)受讓方已支付或部分支付股權轉讓價款的;
(二)股權轉讓協議已簽訂生效的;
(三)受讓方已經實際履行股東職責或者享受股東權益的;
(四)國家有關部門判決、登記或公告生效的;
(五)本辦法第三條第四至第七項行為已完成的;
(六)稅務機關認定的其他有證據表明股權已發生轉移的情形。」
可見,無論是股權轉讓合同的簽訂或是價款的支付都會影響納稅義務的產生,需要事先籌劃,推遲納稅義務的產生。
『捌』 企業稅收籌劃
1、先進先出法:結轉成本為(2000+3000)*400=200萬 2、加權平均法:單價成本=(1000+*400+2000*400+4000*500+1000*600)/(1000+2000+4000+1000)=3800000/8000=475元,結轉成本為(2000+3000)*475=237.5萬; 3、移動加權平均法:庫存3000時,單價400,此時結轉成本2000*400=80萬;餘1000,購入4000,則移動單位成本,(1000*400+4000*500)/(1000+4000)=480元;銷售3000時,此時結轉成本3000*480=144萬,這種方法結轉成本合計224萬; 通過以上計算得出,第二種加權平均法有利於節稅
『玖』 稅收籌劃對公司影響哪些及收費標准
稅收籌劃雖然不斷受到重視,然而其風險性亦難以規避,因而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的的時候,應當認識到機會面對的風險,踴躍地利用有效的承受途徑,阻止風險產生,升高稅收籌劃的收益。
建立照章交稅的觀點,照章交稅是企業開拓稅收籌劃的前提,繳稅人有照章交稅的責任,也有合理地進行稅收籌劃、科學合理籌劃盈餘的優惠。
企業要開拓稅收籌劃也一定要以合理為根源和前提,合理的採用繳稅人的優惠,而不許用鑽律法空子謀取收益為目的,要不然即為違法行為,會受到律法的制裁。
伴著稅務代理機構的完整,聘用專業化的備案稅務師、稅收籌劃資深進行計劃已經被為繳稅人所同意。
這樣能夠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的計劃鞭策,另外還能夠減輕繳稅人犯罪風險,然而,在確認稅收籌劃鞭策時肯定與繳稅人的生產經營相關,因而,在稅收籌劃人員中,肯定設置相應的熟悉企業創造程序以及經營狀況的人員。
與稅收執法機關及時詢問,源於在稅收上的角度不同的,稅收籌劃鞭策的制定和實施能不能得到本地主管稅務機關的同意是進行稅收籌劃的重要。
因而,提升與本地稅務機關的聯系,獲得稅務機關的理解和支助,並及時獲得稅收政策變動的最新數據就表現的至關重要。
源於稅收籌劃的經濟波動是在律法的邊界生產,稅收籌劃人員很難靠譜了解其確切的界限,這就要求擬利用稅收籌劃的繳稅人在熟悉所涉及的稅收政策的除此,還得全部熟識本地稅務機關征管的性質和各類的要求。
盡量使繳稅人對稅務法政策的明白與主管稅務機關相一致,以減少故意避稅的嫌疑與風險。
在使用費用獲益法評估計劃鞭策的經濟效益時,不許只有考慮稅額的減輕,而疏忽因該計劃鞭策的實施造成的別的成本的增多或是整體盈利的減少,還有,企業還得重視經濟、政策、環境變化裡面的涉稅風險,唯有綜合考慮各原因的影響和相互作用,才能夠達到企業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