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分懸賞!!!中國零售業上市公司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研究 開題報告
網路——文庫。OK
㈡ 零售的發展趨勢
中國零售業曾以每年翻番的門店擴張速度,開啟了中國零售業高速增長的「黃金十年」。但經歷一番粗放式的野蠻增長後,傳統零售業遭遇瓶頸。隨著電子商務的沖擊,靠傳統店鋪物理網路布局的零售模式已經行不通了。而隨著中國經濟下行,零售企業擴張店鋪的模式開始暴露風險,整個傳統零售業呈現增速放緩、利潤下滑的趨勢。
從2011年第四季度開始,整個零售行業銷售業績下滑,不僅銷售額有所下降,利潤也在下滑。2012年前三季度,商業零售行業共實現營業收入4870.74億元,同比增長13.12%,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近11個百分點;實現凈利潤134.83億元,同比下降15.39%。
通過對零售上市公司進行統計,前三季度僅有一半業績增長。業績同比下降的公司中,有六成業績降幅在20%以上。約八成公司第三季度業績環比下降。其中,在港交所上市的國美電器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下降22%;凈利潤虧損5億元,1-3季度虧損增至近7億元,與之相比,蘇寧電器上半年的凈利潤也下滑近30%,2012年前三季度業績繼續下滑超過三成。
造成傳統零售業的困境不是偶然的,分析原因,可歸納為資本對零售業的興趣下降、電子商務的沖擊、傳統零售業模式弊端漸顯、成本增加四個方面。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跌宕起伏,貿易保護主義和反區域一體化的逐步抬頭,實體經濟面臨錯綜復雜的環境,世界經濟前景難以樂觀,我國經濟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除成本、資金等因素外,我們面臨的壓力有3方面:一是項目重復建設、扎堆上馬;二是需求萎縮、市場低迷;三是國際競爭對手的打壓。面對嚴峻形勢,我國必須實現經濟轉型升級。
當前各個行業及省市都在抓緊制定轉型升級戰略,零售百貨行業也應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培育和健全企業創新機制。同時,加大研發投入和人才儲備,提升創新能力,重點突破制約產業價值鏈提升的關鍵環節,加快發展研發、設計、標准、物流、營銷等生產性服務環節,促進生產服務化和服務知識化。同時,通過「創造性破壞」,建立新的技術和生產體系,以生產效率的提升抵消、對沖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
未來五年,我國零售百貨行業發展的著力點不在於追求更高的增速,而在於正確處理好增長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環境保護等的重大關系,改善和提升產業整體素質,著力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2012年1月,國務院正式發布了《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個把整個工業作為規劃對象,並且由國務院發布實施的綜合性中長期規劃,指導未來五年我國工業發展方式轉變方向。
隨著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零售企業間並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零售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產業發展環境和消費者購買行為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零售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零售行業中的翹楚! 一、批發市場建設開始進入一個相對的低潮。
隨著超市、百貨、專業店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批發市場不斷受到挑戰。消費升級、批發商轉型,批發市場過多等等問題將進一步尖銳。批發市場的建設和發展相對進入一個停滯甚至開始萎縮。
二、百貨業向超市業學習,開始走自營商品的道路。
百貨業在我國遠比超市業歷史悠久,但是發展相對緩慢。原因有二:第一,百貨業近10幾年來水平不是高了,而是低了。從自營逐步轉向為物業管理商,降低了百貨業從業人員的能力要求和負擔,從而最終降低了對於商品、市場的分析和掌控能力。第二,百貨業連鎖管理的能力,復制的能力,規范化管理的能力相對於超市業落後,也嚴重製約了百貨業的發展。
從提升自我的管理水平,應對市場要求,以及規模化、連鎖化、集約化運作的要求來看,百貨業將不得不向超市學習,逐步開始自營商品。消費升級將成為百貨業的機遇。
三、大城市超市並購加劇,小城市成為爭奪重點市場。
一、二類城市因為大型超市布點過密,導致單店銷售和贏利能力無法提升,最終的結果就是重新的並購和整合,優勢向資金大、規模大、管理水平高的企業集中。最終可能形成幾個國際品牌和極少數國內品牌占據市場的結果。
三、四級城市(沿海縣級城市和內地地級或以下城市)因為還有一定的市場和贏利空間,所以會成為爭奪的目標。因為其市場空間有限,中等規模(3000~7000平方米以內的超市將成為主流)。
四、便利店進入一個相對上升的階段。
消費升級的一個特點就是人們對於性要求上升和對於價格敏感度的降低。隨著收入的增加和城市交通的成本增高以及時間成本變得越來越高,便利店會相對進入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時期。但是便利店經營的復雜性將成為經營中最大的障礙。如果不解決好這個問題,那便利店的贏利能力將受到非常大的限制。
五、專業店將進入第二個發展高潮。
類似國美、蘇寧的專業店將進入第二個發展高潮。形態將更加多元化。比如服裝超市、辦公用品超市、食品超市、洗化用品超市等等將不斷出現和壯大。他們通常將扮演「價格殺手」的形象,而且具有很強的渠道整合能力,形成對於大型綜合超市和百貨的強有力的挑戰。新的商業巨頭很可能將在專業店領域產生。
六、資本市場將更多的投資零售業。
IT產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工業企業受經濟不景氣而更多的尋求銷售渠道等等,導致零售業作為銷售終端的能力進一步強化。零售終端。這個情況將進一步加劇。經歷了本輪金融動盪的資本市場將更多看重穩定而具有高成長性,且有巨大現金流的零售終端。金融業、風險投資、房地產業和零售商的聯合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雖然世界和我國經濟目前處於一個低潮,但是零售業的發展總體將仍然保持高於GDP的速度增長。以上所述六個方向有望將成為今後5年或者更長時間零售業的發展的趨勢.
㈢ 2019年電商零售行業怎麼樣
看過相關報道,風險投資公司Goat Ventures 首席執行官 Shaveer Mirpuri 預計,2019年技術將會在零售行業發揮更大的作用。APICloud 服務過大量電商、零售客戶,尤其在多樣化支付、多樣化營銷模式、直播+購物、數據統計等功能開發上具有突出的開 發優勢,能處理好電商多端應用中多樣的核心問題。
㈣ 北京零售業重點上市公司有幾家北京零售業面臨的發展機遇
北京零售業重點上市公司
北京物美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客隆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單商場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華聯綜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北京零售業在營銷和服務兩方面雙管齊下,完成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蛻變,最終邁入成熟。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北京零售業上演改頭換面的好戲。各個零售商一改過去小型經銷店或百貨商場的模式,跳過零售業傳統發展歷程中較大規模超市的過渡階段,一下子變身為大型超市或倉儲超市。北京零售業最近又出現回歸趨勢,便利店和高檔超市成為新增長點。
在加入世貿組織、籌辦奧運會等歷史機遇下,北京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功能的准確定位,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奧運會的經濟效應,使北京現代零售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預計到2010年,北京市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將達到4200億元,其中連鎖零售佔50%的份額,達到2100億元。
中國投資網2009-2012年北京零售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㈤ 2017年中國零售百強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情況如何
2018年6月21日,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主任王耀解讀2017年度中國零售百強名單稱,百強中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由負轉正。外資零售企業市場份額繼續下降,門店調整力度加大。
王耀說,2017年,百強中電商保持較快增長,實體零售企業整體回升。7家電商的銷售規模達3.57萬億元,同比增長41.2%。87家實體零售企業銷售規模達1.87萬億元,同比增長7.5%。6家「實體+電商」型零售企業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5.5%。
百強中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由負轉正。2017年,零售百強企業中26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長率中位數為24.9%,增速較上年提高38.5個百分點。
外資零售企業市場份額繼續下降,門店調整力度加大。王耀說,2017年,進入百強的21家外資零售企業實現銷售額4858.18億元,佔百強銷售總額的比重為8%,較2016年下滑1個百分點。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卜蜂蓮花、麥德龍、歐尚、永旺等7個主要外資零售企業門店調整力度加大,2017年新開店數合計77家,較上年增加5家;關店數39家,較上年增加14家。
㈥ 零售業上市公司有哪些
有蘇寧電器,王府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