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處置超額虧損子公司案例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處置超額虧損子公司案例

發布時間: 2021-04-14 14:10:18

❶ 求上市公司重大投資虧損案例~~

中國鐵建投資沙特項目http://www.enicn.com/2011/0629/13569_2.shtml

❷ 超額虧損子公司當期損益對合並利潤表的影響是怎樣的

1、-100時
合並利潤表中歸屬母公司利潤為0、少數股東損益的影響分別是0
2、0
合並利潤表中歸屬母公司利潤為0、少數股東損益的影響分別是0
3、100
合並利潤表中歸屬母公司利潤為0、少數股東損益的影響分別是0
4、300
合並利潤表中歸屬母公司利潤為70、少數股東損益的影響分別是30
依據:在確認應分擔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虧損時,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和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因此不在考慮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時,年初凈資產為-200萬元,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已經減為0。被投資單位以後期間實現凈利潤的,本公司在收益分享額彌補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後,恢復確認收益分享額。
1)在被投資企業繼續虧損時,母公司長投已經為0,不再繼續確認損失,因此1和2均確認為0
2)在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時,應先彌補為確認的虧損分擔額。事項3中盈利100不足以彌補虧損額,因此不確認損益。
4)實現4實現300,彌補累計虧損200後,還有100盈利,因此母公司應確認投資收益100*70%,少數股東確認100*30%

❸ 請問,全資子公司發生超額虧損,母公司出資彌補其超額虧損,那麼母,子公司如何做會計處理

你好,這取決於母公司是以投資的形式還是增加子公司的注冊基本的形式,不同的情況不一樣

❹ 關於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下,超額虧損沖回問題

一、虧損時,應做被投資單位盈利時的相反分錄

借:投資收益 12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20

二、舉個例子,A投資B 30% 有重大影響,A長投的賬面價值是200萬,A還有應收B的款項50完,根據合同約定,A在B虧損時額外承擔25萬的損失,第一年B虧損1000萬,第二年盈利700萬

第一年:

借:投資收益 3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00

長期應收款 50

預計負債 25

剩餘的25帳外備查

第二年 盈利份額為210 要先將帳外的25沖抵,還剩185

借:預計負債 25

長期應收款 50

長期股權投資 110

貸:投資收益 185

三、對於被投資方出現超額虧損和投資方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發生減值不是一個事項,兩者並沒有直接的聯系。對於長期股權投資如果有證據表明其發生了減值,此時是要計提減值准備的,與被投資方是獲利還是虧損沒有直接關系。

可能是該事務所審計時候,發現長期股權投資發生了減值跡象,是需要計提減值的,這還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4)上市公司處置超額虧損子公司案例擴展閱讀:

一長期股權投資在取得時,應按實際成本作為投資成本。

(一)以現金購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按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包括支付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作為投資成本。

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應按實際支付的價款減去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後的差額,作為投資的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金額,借記「應收股利」科目,按實際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實收資本」等科目。

二、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賬務處理。

(一)採用成本法核算時,除追加或收回投資外,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一般應當保持不變。

(二)股權持有期間內,企業應於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時確認投資收益。按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中屬於應由本企業享有的部分,借記「應收股息」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收到現金股利或利潤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股息」科目。

❺ 合並會計報表彌補子公司虧損會計分錄處理

不論母公司或子公司,都要根據其自身會計報表的凈利潤來分配,而不能根據合並報表的合並凈利潤來分配。

一、新准則會計處理
不需要做任何會計分錄。
根據新會計准則規定,對子公司的投資要按成本法核算。如果各子公司均是全資控股,就全按成本法核算,不確認投資收益。由子公司利潤合計為
1100-300=800
而「報表合並後凈利潤800萬元」,說明母公司沒有利潤,按照公司法「無利不分」原則,母公司不得分配利潤。
你說的「報表合並後凈利潤800萬元」我認為有誤。編制合並報表前,要按權益法對子公司的長期投資進行調整,增加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和投資收益。但合並時,又要編制抵消分錄對其進行抵消,抵消後合並凈利潤為0。

二、舊准則會計處理
1、母公司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800
貸:投資收益:800
如果子公司沒有對母公司分配現金利潤,不需要作納稅調整,則凈利潤為800萬元,可以按800萬元分配利潤。但根據新的規定,公司已不需要計得公益金。既然董事會決議分配公益金10%,可將其視為任意公積。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80(800*10%)
______-提取任意盈餘公積:160(800*20%)
貸: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80
______-任意盈餘公積:160

❻ 關於新准則對於合並報表中超額虧損的處理

你好。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的規定:子公司少數股東分擔的當期虧損超過了少數股東在該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其餘額應當分別下列情況進行處理:
(一)公司章程或協議規定少數股東有義務承擔,並且少數股東有能力予以彌補的,該項余額應當沖減少數股東權益;
(二)公司章程或協議未規定少數股東有義務承擔的,該項余額應當沖減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該子公司以後期間實現的利潤,在彌補了由母公司所有者權益所承擔的屬於少數股東的損失之前,應當全部歸屬於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

因此,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下編制的合並財務報表,如沿用原准則(制度)下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思路,即採用按權益法調整後再抵銷調整的方法的,則與原准則(制度)下編制合並報表的抵銷分錄相比:

1、原貸記的「未確認的投資損失」項目,可按母公司、少數股東分擔情況,轉為貸記「未分配利潤」項目及「少數股東收益」項目;

2、原借記的「累計未確認的投資損失」項目,可按母公司、少數股東分擔情況,轉為借記「未分配利潤」項目及「少數股東損益」項目,但是,歸屬於母公司承擔的、以前年度「累計未確認的投資損失」部分,應轉為借記「期初未分配利潤」項目。

關於補充問題。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的有關規定,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所有子公司,母公司持有其股權而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均採用成本法核算。

因此,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不再採用權益法核算。該些權益法核算內容,移至合並財務報表工作底稿中進行處理。在進行權益法調整之後,再按原方法進行合並抵銷調整分錄的編制。

由於原「未確認的投資損失」不再單獨列示,轉而由母公司、少數股東按規定分別承擔,因此,順著原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思路,分析得出上述正文的抵銷分錄的調整辦法。

總之,在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下:
1、母公司個別報表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
2、合並財務報表中,因「超額虧損」所導致的「未確認的投資損失」不再存在,通常情況下應沖減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只有在「公司章程或協議規定少數股東有義務承擔,並且少數股東有能力予以彌補的」,才沖減少數股東權益。

❼ 子公司破產清算母公司合並報表應怎麼處理

在我國,資不抵債並不一定意味著破產清算,上市公司中許多ST和PT公司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但仍然持續經營。對於母公司及其控制的關聯企業而言,資不抵債的子公司可能是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商、經銷商或配套廠家,或者具有「殼資源」重組價值,迫使母公司傾其全力支撐這類子公司持續經營。鑒於此,如何對資不抵債但仍持續經營子公司的報表進行合並,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本文擬對此所涉及的若干問題進行探討。 一、處理超額虧損存在的誤區 對資不抵債子公司的報表進行合並,其核心問題在於如何處理子公司的超額虧損,即子公司凈資產虧空超過股東投資的金額。這一問題緣於母公司對資不抵債子公司的投資減記至零,導致母公司的長期投資與子公司凈資產巨額虧空缺乏對應關系。盡管《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要求將資不抵債但仍持續經營的子公司納入合並范圍,但具體如何處理子公司的超額虧損尚無明確規定,唯一涉及這方面的是財政部財會函(1999)10號《關於資不抵債公司合並報表問題請示的復函》。按照該復函,在合並資不抵債子公司的報表時,應當增設「未確認的投資損失」這一科目,以反映母公司尚未確認的對子公司超額虧損的分擔額。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上,「未確認的投資損失」作為一個減項,列示於「未分配利潤」項目之前;在合並利潤表上,「未確認投資損失」作為一個加項,列示於「少數股東損益」項目之後。對此規定持贊成意見的一種觀點(《合並會計報表研究》課題組,2001)認為,應分別設置「累計未確認投資損失」和「本年未確認投資損失」來處理子公司的超額虧損,其中「累計未確認投資損失」作為合並股東權益的一個減項,「本年未確認投資損失」則作為合並利潤表上的一個加項。按照這種觀點,子公司的超額虧損並沒有納入合並報表,因為「本年未確認投資損失」作為合並利潤表上的一個加項,結轉後必然增加合並未分配利潤,與「累計未確認投資損失」這一減項正好相互抵銷,合並股東權益並沒有因此受到子公司超額虧損的影響,合並凈利潤也不會因子公司的超額虧損而減少。 不論是復函,還是上述觀點所提議的處理方法,實質上都是基於「有限責任觀」,即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母公司只對子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子公司虧空的凈資產無需由母公司承擔,因而在合並報表上不需要體現子公司的超額虧損。從個別主體的角度看,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但從合並報表的角度看,這種做法顯然有悖於合並報表的編制目的。眾所周知,編制合並報表的目的,是為了反映企業集團所控制的經濟資源和經營業績。這里所說的經濟資源和經營業績,既包括正資源和正業績,理所當然地也包括負資源(凈資產為負數)和負業績(凈利潤為負數)。如果以有限責任為由,不將超額虧損反映在合並報表上,顯然有失公允,且極不穩健,也容易誘導母公司向資不抵債的子公司「傾倒虧損」,據此誇大合並凈利潤和合並凈資產。此外,合並報表本來就與「有限責任觀」格格不入,如果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以「有限責任觀」作為至高無上的准繩,那麼,「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就毫無意義,合並報表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二、國際會計准則的規定 子公司的超額虧損到底應如何處理呢?事實上,第27號國際會計准則(IAS27)對此早有規定。IAS27第27段指出: 「歸屬於合並子公司少數股東的損失,有可能超過少數股東在該子公司的權益。超出金額以及歸屬於少數股東的進一步虧損,除非少數股東有義務且有能力予以彌補,均應沖減多數股東權益。如果該子公司嗣後報告利潤,在多數股東吸收少數股東的虧損份額補齊之前,所有這類利潤均應分攤給多數股東權益。」(IASC,2001) 上述規定意味著,子公司的超額虧損必須通過合並資產負債表和合並利潤表予以反映,而且在多數情況下超額虧損全部由多數股東承擔,只有當合同或章程明確要求子公司的少數股東承擔彌補超額虧損的義務,且少數股東有能力彌補這種損失時,才可將超額虧損分攤給少數股東。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的這一規定可謂用心良苦,其根本目的在於防止母公司通過將資不抵債的子公司排除在合並范圍之外,或者通過不合並超額虧損進行盈餘操縱。試想,倘若超額虧損可以不合並,在採用不完全權益法(確認投資損益時不消除母子公司之間交易的未實現利潤)的情況下,母公司便可輕而易舉地通過內部交易將成本、費用及不良資產轉嫁給子公司承擔,從而人為地誇大企業集團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可見,只有將子公司的超額虧損全部合並,才可抑制母公司將資不抵債的子公司作為藏污納詬、粉飾報表「工具箱」的企圖。出自:上海會計師事務所

❽ 超額虧損的處理。但是我沒找出繼續確認的投資損失,求解答多出的30萬哪來的。謝謝!

剛回答過了的說,分錄1及分錄2的軋底數

❾ 同一控制下與超額虧損企業的合並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合並接收前應對發生的超額債務通過與債權人的協商達成一致採取債務重組來減輕合並後的債務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