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只有上市公司才需要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嗎一般的企業需要嗎
一般是只有外資企業、股份制企業才需要年終審計,這需要你們當地的工商部門的文件,需要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或審核報告,按照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年終時聘請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並出具審計報告。
大概是這個樣子了!回答完畢!
『貳』 上市公司財報裡面哪裡有寫標准無保留審計報告
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是指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依照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進行審查後,確認被審計單位採用的會計處理方法遵循了會計准則及有關規定。會計報表反映的內容符合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會計報表內容完整,表達清楚,無重要遺漏;報表項目的分類和編制方法符合規定要求,因而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無保留地表示滿意。
意思就是
如果認為財務報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注冊會計師應當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1)財務報表已經按照適用的會計准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2)注冊會計師已經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的規定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在審計過程中未受到限制。
當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時,注冊會計師應當以「我們認為」作為意見段的開頭,並使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等術語。
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意味著,注冊會計師通過實施審計工作,認為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的編制符合合法性和公允性的要求,合理保證財務報表不存在重大錯報。
實際操作中,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並不會出現「無保留意見」的字眼,而是在「三、審計意見」那有這樣的描述:「我們認為,xx公司的財務報表符合《企業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的規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貴公司200×年12月31日的財務狀況和該年度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情況,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遵循了一貫性原則。」
『叄』 中國證卷市場上第一份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案例具體是什麼
ST華光(600076)
會計師事務所首次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ST華光成為首家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
作者:王凱 來源: 字數:590
本報訊ST華光由於審計范圍受限及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被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這是會計師事務所首次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而ST華光也成為2008年年報披露以來,首家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
中注協近日發布2008年報審計情況快報說,截至3月20日,會計師事務所共為431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審計報告,其中標准審計報告415份,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14份,保留意見審計報告1份,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1份。
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是ST華光,出具報告的時間是在3月14日-3月20日的一周內。這也是首家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
而中電廣通因法律訴訟所涉及款項的可回收性及相關合同能否繼續履行尚存在不確定性被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ST湖科、SST張股因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被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蘭太實業因其參股公司的重整對其長期股權投資價值有重大影響被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這份快報還說,截至3月20日,130家上市公司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多數因國資委實行招標或根據國資委輪換的有關規定變更事務所。
『肆』 注冊會計師對於上市公司進行審計,已經實施了必要的措施和程序,並保持了足夠的謹慎性
我覺得應算是無過失。
所謂過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缺少應具有的合理的謹慎。評價注冊會計師的過失,是以其他合格注冊會計師在相同條件下可做到的謹慎為標準的。通常將過失按其程度不同分為普通過失和重大過失。
1.普通過失。普通過失(也有的稱「一般過失」)通常是指沒有保持職業上應有的合理的謹慎;對注冊會計師則是指沒有完全遵循專業准則的要求。比如,未按特定審計項目取得必要和充分的審計證據就出具審計報告的情況,可視為一般過失。
2.重大過失。重大過失是指連起碼的職業謹慎都不保持,對業務或事務不加考慮,滿不在乎;對注冊會計師而言,則是指根本沒有遵循專業准則或沒有按專業准則的基本要求執行審計。
注冊會計師對於上市公司進行審計,已經實施了必要的措施和程序,並保持了足夠的謹慎性,所以我覺得應算無過失。
『伍』 審計報告導致保留意見對企業沒關系嗎
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一般是審計機構對公司某些業務或某些處理方式表示不認可,因此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基本等同於未通過完全審計,有審計爭議。屬於有潛在風險的一種披露方式。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這屬於重大影響。對於一般公司來說,屬於有潛在風險,稅務、稽查等等其他需要關注審計報告的單位,都會因為這份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而對企業有特別關注。
因此,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對企業經營影響很大。
『陸』 保留審計報告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對公司有影響
1.呈獻給外界的是,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可能無法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變現資產,清償債務,公司信譽大打折扣;
2.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會對公司產生負面影響,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貫性大打折扣,導致合作方對公司信任度降低;
3.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是對審計有爭議,相當於沒有完全通過審計。對於一些需要關注審計報告的國家機構,都會因為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而對企業有特別的關注,潛在風險很大;
『柒』 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請問上市公司半年報需要審計嗎
你好,在股票市場中,上市公司半年報可以不經審計。但是,上市公司如果在下半年進行利潤分配、公積金轉增股本或者彌補虧損的就需要進行審計。如果中國證監會或者交易所認為上市公司應當進行審計的其他情形也需要進行審計。
通常情況下,股票半年報未經審計的公司應當註明「未經審計」字樣。半年報已經審計的,上市公司應當披露審計意見類型。如果被出具帶有強調事項段或其他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應當就所涉及事項作出說明。如果被注冊會計師出具非標准審計報告,上市公司還應當披露審計報告正文,董事會、監事會應當對涉及事項作出說明。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捌』 審計報告被出具保留意見的企業可以發行企業債嗎
樓主問的是企業債券還是公司債券啊,企業債券似乎沒有這方面硬性規定。公司債券的話,上市公司肯定不行,《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第八條對財務狀況有要求:「(二)最近三年及一期財務報表未被注冊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被注冊會計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所涉及的事項對發行人無重大不利影響或者在發行前重大不利影響已經消除」
『玖』 如何解讀上市公司審計報告
上市公司審計報告是注冊會計師根據審計結果,對上市公司會計報告是否符合國家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發表的審計意見。那麼,審計報告能夠說明什麼問題?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該如何解讀上市公司的審計報告,才能避免投資損失呢? 審計報告的意見類型 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具體准則第7號-審計報告》中規定:審計報告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獨立審計准則的要求,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被審計單位年度會計報表發表意見的書面文件。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中清楚地表達對會計報表整體的意見,並對出具的審計報告負責。審計報告的意見段應當說明會計報表是否符合國家頌布的企業會計准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審計結論,出具下列類型之一的審計報告: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原拒絕表示意見類型)。 1、如果認為會計報表同時符合下列情形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1)會計報表符合國家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2)注冊會計師已經按照獨立審計准則計劃和實施了審計工作,在審計過程中未受到限制; (3)不存在應當調整或披露而被審計單位未予調整或披露的重要事項。 2、如果認為會計報表就其整體而言是公允的,但還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1)會計政策的選用、會計估計的作出或會計報表的披露不符合國家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雖影響重大,但不至於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2)因審計范圍受到限制,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雖影響重大,但不至於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3、如果認為會計報表不符合國家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未能從整體上公允反映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注冊會計師應當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4、如果審計范圍受到限制可能產生的影響非常重大和廣泛,不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至無法對會計報表發表意見,注冊會計師應當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當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在意見段之前增加說明段,清楚地說明導致所發表意見或無法發表意見的所有原因,並在可能情況下,指出其對會計報表的影響程度。 當存在可能導致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可能對會計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不確定事項,且均不影響已發表的意見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的意見段之後增加強調事項段對此予以強調。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強調事項段中指明,該段內容僅用於提醒會計報表使用人關注,並不影響已發表的意見。除這兩種情形外,注冊會計師不應在審計報告的意見段之後增加強調事項段或任何解釋性段落,以免會計報表使用人產生誤解。 解讀不同意見類型審計報告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