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生產阿奇黴素注的上市公司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生產阿奇黴素注的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4-07 03:49:05

㈠ 阿奇黴素注射劑常見不良反應有哪些

六安市中醫院呼吸內科張文東 :阿奇黴素注射劑常見不良反應有: (1)胃腸道反應:腹瀉、腹痛、稀便、惡心、嘔吐等。 (2)局部反應: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炎症等。 (3)皮膚反應:皮疹、瘙癢。 (4)其他反應:如畏食、陰道炎、口腔炎、頭暈或呼吸困難等。 2.本品也可引起下列反應: (1)消化系統:消化不良、胃腸脹氣、粘膜炎、口腔念株菌病、胃炎等。 (2)神經系統:頭痛、嗜睡等。 (3)過敏反應:支氣管痙攣等。 (4)其他反應:味覺異常等。 (5)實驗室檢查:血清氨基轉移酶、肌酐、乳酸脫氫酶、膽紅素及鹼性磷酸酶升高,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及血小板計數減少。

㈡ 希舒美(阿奇黴素)為什麼賣這么貴

因為是美國生產的,所以貴!

病人對本品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因不良反應而中斷治療約為0.3%。

生產企業: 美國Ben Venue Laboratores,Inc.

㈢ 阿奇黴素哪個廠家的好

我建議你給小孩吃頭孢拉定干混懸劑,效果好過阿奇黴素顆粒

㈣ 不同廠家生產的阿奇黴素

上海楷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抗生素從化學結構上分為β—內醯胺類,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氯黴素類,利福黴素類以及其它類。
頭孢菌素類屬於β—內醯胺類抗生素,頭孢菌素類是一類廣譜半合成抗生素,其母核為7-氨基頭孢烷酸(7-ACA),由頭孢菌素C裂解獲得。與青黴素類抗生素化學結構相同之處是均有一個β_內醯胺環,不同的是另一個環不是噻唑環而為六元雙氫噻嗪環。

頭孢菌素已發展有四代,比較每代的特點下:
第一代頭孢菌素:
葯物有頭孢噻吩(cefalothin)、頭孢唑啉(cefazolin)、頭孢氨苄(cefalexin)等;該類頭孢菌素對G+菌包括耐葯金葡菌的抗菌作用強於第二至第四代;
對G-菌作用弱,對銅綠假單胞菌、厭氧菌無效;
對青黴素酶較穩定,但對各種b_內醯胺酶穩定性遠比二至四代差;
組織穿透力差,腦脊液濃度低;
對腎臟有一定的毒性。
主要用於耐葯金葡菌及敏感菌所致的輕、中度感染,如呼吸道、尿路感染及皮膚、軟組織感染等。

第二代頭孢菌素:
葯物有頭孢呋辛(cefuroxime)、頭孢孟多(cefamandole)、頭孢克洛(cefaclor)、頭孢丙烯(cefprozil)等;前二者為注射制劑,後兩者為口服制劑。
對G+菌作用比第一代稍遜;
對G-菌作用比第一代強;對銅綠假單胞菌無效,但頭孢孟多對厭氧菌有效;對多種b_內醯胺酶比較穩定;
腎臟毒性降低。
主要用於敏感陽性和陰性菌,尤其是產酶耐葯的陰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膽道感染、骨關節感染及皮膚軟組織感染、泌尿道感染、婦產科感染及耐青黴素淋球菌感染等。

第三代頭孢菌素:
葯物有頭孢噻肟(cefotaxime)、頭孢曲松(ceftriaxone)、頭孢他定(ceftazidime)、頭孢哌酮(cefoperazone)等
對G+菌抗菌作用不及1~2代;
對G-菌抗菌作用明顯超過1~2代,包括腸桿菌科、銅綠假單胞菌及厭氧菌均有較強作用;
對多種b_內醯胺酶特別對G-桿菌產生的廣譜β_內醯胺酶高度穩定;
體內分布廣,組織穿透力強,有一定量滲入腦脊液;
對腎臟基本無毒性;
主要用於重症耐葯G-桿菌感染。

第四代頭孢菌素:
頭孢匹羅(cefpirome)、頭孢吡肟(cefepime)、頭孢利定(cefolidin)、頭孢噻利(cefoselis)
具有第三代頭孢菌素對革蘭陰性菌較強的抗菌作用;
對G+菌的作用比第三代增強;
對β_內醯胺酶尤其是超廣譜質粒、染色體介導的酶穩定;
有些葯物如頭孢地嗪還能增強機體防禦功能,刺激吞噬細胞殺菌作用;
無腎臟毒性;
主要用於重症耐葯G-桿菌感染,特別是威脅生命的嚴重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及免疫功能低下的重症;為提高療效,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可合用抗銅綠假單胞菌的廣譜青黴素或氨基苷類抗生素;厭氧菌混合感染可合用甲硝唑。

一、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是一類均具有14 ~ 16元大環內酯環狀化學結構的抗生素。
包括:第一代大環內酯類:
14元環:紅黴素
16元環:乙醯螺旋黴素、麥迪黴素、吉他黴素、交沙黴素
14元環:羅紅黴素、克拉黴素
第二代大環內酯類:15元環:阿奇黴素
16元環:羅他黴素
(一)第一代大環內酯類
紅黴素(Erythromycin)
紅黴素是於1952年從紅鏈絲菌的培養液中提取的14元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體內過程]
1. 吸收:紅黴素為鹼性不耐酸,口服用腸溶片在小腸崩解吸收,酯化物制劑有相當的耐酸能力亦易於吸收;
2. 分布:廣泛分布於各種組織及體液中,尤以膽汁中分布濃度高,但不易透過血腦屏障;
3. 消除:主要經肝臟代謝,膽汁排泄,肝功能不全者葯物排泄速度減慢。
[抗菌作用]
1. 抗菌譜:
① 紅黴素對金葡菌、表葡菌、鏈球菌及革蘭陽性桿菌均有強大的抗菌活性;
② 對某些革蘭陰性菌如腦膜炎球菌、淋球菌、百日咳桿菌及布魯桿菌有較強抗菌作用;
③ 對軍團菌、彎曲桿菌亦有較強抗菌作用;
④ 本品對各種厭氧菌亦有相當的抗菌活性,但革蘭陰性厭氧桿菌如脆弱類桿菌、梭桿菌屬除外;
⑤ 對螺旋體、肺炎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也有抑製作用,
2. 抗菌機理
作用於細菌核糖體50S亞基,抑制肽醯基轉移酶,阻止轉肽作用和mRNA位移,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
[耐葯性]
細菌對紅黴素易產生耐葯性,但停葯可恢復;本類葯物存在不完全交叉耐葯性:
對紅黴素耐葯的菌株對其他第一代大環內酯類仍敏感;
對第一代大環內酯類耐葯的菌株對第二代仍敏感;
對第二代大環內酯類耐葯的菌株對第一代也耐葯;
耐葯機制:
① 改變靶位結構:23S核糖體RNA腺嘌呤甲基化是最常見的耐葯機制;
② 細菌胞膜對葯物的通透性降低:葯物滲入菌體內減少;
③ 主動流出增加:細菌通過主動流出系統將葯物泵出菌體外;
④ 細菌產生滅活酶:如酯酶、磷酸化酶、糖苷酶等使紅黴素失活。
[臨床應用]
1. 主要用於輕、中度的耐葯金葡菌感染以及替代青黴素用於革蘭陽性菌感染、放線菌病及梅毒等的治療或用於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
2. 首選用於治療軍團菌病、彎曲桿菌所致感染、支原體肺炎、沙眼衣原體致嬰兒肺炎和結腸炎、白喉帶菌者的。
[不良反應]
1. 刺激反應:本品刺激性大,口服可引起消化道反應,如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及腹瀉等;靜脈給葯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
2. 肝損害:紅黴素酯化物引起肝損害,出現轉氨酶升高、肝腫大及膽汁郁積性黃疸等,及時停葯可恢復;
3. 偽膜性腸炎:口服紅黴素偶可致腸道菌株失調引起偽膜性腸炎。

其它第一代大環內酯類——16元環的大環內酯類
葯物有: 乙醯螺旋黴素(acetylspiramycin)、麥迪黴素(midecamycin)
吉他黴素(kitasamycin)、交沙黴素(josamycin)
特點(與紅黴素比較):
1.體內過程與紅黴素相似——膽汁分布濃度高;
2.抗菌譜與紅黴素相似;
3.抗菌活性與紅黴素略低或相似;
4.不良反應較紅黴素輕;
5.用於耐紅黴素菌株和不能耐受紅黴素的患者。

(二)第二代大環內酯類
葯物有:阿奇黴素(azithromycin)、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
羅紅黴素(roxithromycin)、羅他黴素(rokitamycin)
特點: (與紅黴素比較)
1 對胃酸穩定,生物利用度高——血葯濃度高,半衰期延長;
2 抗菌活性增強;
3 有良好的抗生素後效應和免疫調節功能;
4 主要用於呼吸道、泌尿道和軟組織感染;
5 不良反應較少

二、林可黴素類抗生素
林可黴素(lincomycin)及克林黴素(Clindamycin)
又稱潔黴素(jiemycin)及氯潔黴素(lujiemycin)
1. 林可黴素口服不吸收,克林黴素口服吸收率高,在骨骼組織分布濃度高,主要在肝臟代謝;
2. 兩葯抗菌譜相似——主要作用於G+菌,
? 對G+球菌如金葡菌、鏈球菌、肺炎球菌以及G+桿菌如白喉桿菌、破傷風桿菌、產氣夾膜桿菌均有強大抗菌活性;
? 對各種厭氧菌包括脆弱類桿菌和其他類桿菌屬、梭桿菌屬以及大多數放線菌屬具有良好抗菌活性;
? 腸球菌屬、多數革蘭陰性桿菌及難辨梭菌對本品耐葯;
3. 抗菌活性克林黴素比林可黴素強,對大多數敏感菌強4倍左右,對厭氧菌作用更強;
4. 抗菌機制與紅黴素相同,作用於細菌核糖體50S亞基,通過抑制轉肽移位反應而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因此,本類葯物不宜與大環內酯類合用;
5. 主要用於金葡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也可用於其他革蘭陽性菌所致的感染以及各種厭氧菌感染;
6. 不良反應以胃腸道反應為主,長期口服可致菌群失調而發生偽膜性腸炎,可用萬古黴素與甲硝唑治療;林可黴素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三、多肽類抗生素
萬古黴素(vancomycin)
去甲萬古黴素(norvancomycin)
1. 兩葯抗菌作用相似——對G+菌有強大的殺菌作用;
2. 抗菌機制相同——抑制細菌細胞壁的粘肽合成(胞漿膜階段)
3. 主要用於耐葯金葡菌和G+菌所致的嚴重感染,尤其是其它葯物治療無效或過敏時;對可林黴素等所致的偽膜性腸炎有良效;
4. 毒性大——有耳毒性、腎毒性、過敏反應和血栓栓塞性靜脈炎。

多粘菌素B(polymyxin B)
多粘菌素E(polymyxin E)
1. 兩葯抗菌作用相似——對G-菌有強大的殺滅作用,對銅綠假單胞菌作用更佳,對G+菌、G-球菌無效;
2. 抗菌機制相同——主要作用於細胞膜,其帶陽電荷的游離氨基能與革蘭陰性桿菌胞漿膜磷脂中帶陰電荷的磷酸根結合,使胞漿膜的表面張力降低,通透性增加,細胞內的生命活性物質如核苷酸、磷酸鹽等成分外漏;
3. 毒性大——腎毒性多見,可引起神經毒性和肌毒性,也有肝毒性和變態反應;
4. 臨床少用——主要用於其它葯物治療無效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參考資料:《葯理學》精品課程

㈤ 注射用阿奇黴素的用法用量

(參見【適應症】和【葯代動力學】)本品治療特定病原體引起的社區獲得性肺炎時,推薦劑量為每日 500 mg,單次靜脈內給葯,至少2日。靜脈給葯後需繼以阿奇黴素口服序貫治療,每日 500 mg(即 250 mg兩片)給葯1次,靜脈及口服共計療程7-10日。由靜脈給葯改為口服的時間應由醫生根據臨床療效來判斷。本品治療特定病原體引起的盆腔炎性疾病時,推薦劑量為每日 500 mg,一日一次,靜脈內給葯,1-2日後繼以阿奇黴素口服序貫治療,每日 250 mg給葯1次,靜脈和口服總療程7日。何時改為口服由醫生根據臨床療效來判斷。若懷疑合並厭氧菌感染者,需加用抗厭氧菌葯物。腎功能不全:對於腎功能損害(GFR ≤80 mL/min)的患者,建議無需調整劑量。GFR 10~80 mL/min的患者中平均AUC0~120與腎功能正常的患者相似,而GFR [10 mL/min的患者與腎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升高35%。重度腎損害的患者應慎用阿奇黴素 (見【葯代動力學】,特殊人群-腎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肝損害的患者中阿奇黴素的葯代動力學尚未確定。對於肝功能損害的患者,尚無劑量調整的建議(參見【葯代動力學】,特殊人群-肝功能不全)。無需根據年齡或性別調整劑量(參見【葯代動力學】,特殊人群)。本品給葯的濃度和速度:葯液濃度為 1mg/ml 時,滴注時間應為 3 小時或濃度為 2mg/ml時滴注時間應為1小時。本品不能靜脈推注或肌肉注射。根據國內臨床試驗結果,本品靜脈滴注不宜過快,每500mg/500ml 滴注時間以 4 小時為宜。准備靜脈給葯的溶液的方法:溶解葯品原液的准備:向 500 mg希舒美® (注射用阿奇黴素)瓶中加 4.8 ml 滅菌注射用水,振盪直至葯物完全溶解。因希舒美® (注射用阿奇黴素)為真空包裝,建議使用標準的 5 ml 注射器 (非自動的) 以確保准確抽取 4.8 ml 滅菌注射用水。使每毫升溶液中含 100 mg 阿奇黴素。該溶液在30℃(或 86°F)以下可保存24小時。胃腸道外給葯在使用前須用肉眼觀察是否有顆粒狀物,如溶液中有明顯的顆粒物,應將葯物溶液丟棄。使用前按以下方法將葯液進一步稀釋稀釋將 5 ml 的100 mg/ml 阿奇黴素溶液加入以下任何一種溶液中,溶液的量應適當,制備成1.0-2.0 mg/ml 的阿奇黴素溶液。生理鹽水 (0.9% 氯化鈉)1/2 生理鹽水(0.45% 氯化鈉)5% 葡萄糖溶液乳酸鈉林格氏溶液5% 葡萄糖 + 1/2生理鹽水(0.45% 氯化鈉) 含 20mmol/l 的氯化鉀5% 葡萄糖乳酸鈉林格氏溶液5% 葡萄糖 + 1/3 生理鹽水(0.3%氯化鈉)5% 葡萄糖 + 1/2 生理鹽水(0.45%氯化鈉)Normosol®-M5%葡萄糖溶液Normosol®-R5%葡萄糖溶液如果使用Vial-Mate 葯物溶解裝置,請參考Vial-Mate®的組裝和溶解說明。[u]最終輸液濃度(mg/mL)[/u] [u]稀釋液的量(mL)[/u]1.0 mg/mL 500 mL2.0 mg/mL 250 mL建議 500mg 本品按以上方法稀釋後的滴注時間不少於60分鍾。本品不能靜脈推注或肌肉注射其他靜脈內輸注物、添加劑、葯物不能加入本品中,也不能同時在同一條靜脈通路中滴注。

㈥ 阿奇黴素屬於什麼葯呢是抗生素嗎

1、是抗生素!屬於大環內酯類!
2、說明書

阿奇黴素分散片

[葯品名稱]

通用名:阿奇黴素分散片

商品名:君潔

英文名:Azithromycin Dispersible Tablets

漢語名稱:Aq Imeisu Fensanpian

本品主要成份為阿奇黴素,其化學名稱為(2R,3S,4R,5R,8R,10R,11R,12S,13S。14R)-13-[(2,6-二脫氧3-C-甲基-3-0-甲基A-L-核-已吡喃糖基)氧]-2-乙基-3,5,6,8,10,12,14-七甲基-11-[[3,4,6,-三脫氧-3-(二甲氨基)-β-D-木-已吡喃糖基]]-1-氧-6-氮雜環十五烷-15酮。

基結構式為:

分子式:C35H72N2O18

分子量:749.00

【性】狀本品為白色片

【葯理毒理】

葯理作用

阿奇素為氮雜內酯類抗生素,其作用機理是通過與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體的亞單位結合,從而干擾其蛋白質的合成(不影響核酸的合成).

體外試驗和臨床研究均表明,阿奇黴素對以下多種致病毒有抗菌作用:

革蘭陽性需氧微生物:金黃色葡萄球菌、釀膿鏈球世界菌、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

阿奇黴素對於耐紅黴素的革蘭陽性菌有交叉耐葯性。大多數糞鏈菌(腸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對本品耐葯。

革蘭陰性需氧微生物:流感嗜血桿菌、卡人莫拉菌、沙眼支原體。

體外試驗和臨床研究已證實,阿奇黴素可防鳥胞內分桿菌復合體(由鳥胞內分支桿菌和胞內分支桿菌組成)引起的疾病。

阿奇黴素對產β內酢胺的菌株無效。

研究表明阿奇黴素對以下微生物有體外抗菌作用,但是其臨床意義尚不清楚,包括鏈球菌屬(C、F、G)草綠色鏈球菌,百日咳桿菌、杜克嗜血性軍團菌、類桿菌屬、消化鏈球菌屬、包柔螺體、肺炎衣原體、梅毒螺體、解脲脲原體等。

毒理研究

遺傳毒性:人淋巴細胞試驗、小鼠骨髓微核試驗和小鼠體外淋巴瘤細胞試驗的結果阿奇黴素未表現出致突變作用。

生殖毒性:

大鼠和小鼠的生殖毒性試驗均表明,當阿奇黴素(經口給葯),劑量達產生中等程度的母體毒性的劑量水平(即200mg/kg/日,按體表面積計算約為人用葯劑量500mg/kg/日的2~4倍)時,未發現致畸胎作用。

尚未發現對生育力和胎兒損害。目前尚無在妊娠婦女中進行充分的和嚴格的對照的臨床試驗。由於動物生殖究的結果並不總是能測人的情況,因此,只有在確實必要時,婦才能使用阿奇黴素。尚不知本品是否在人乳汁中分泌,由於許多葯物經人乳汁分泌,困此哺乳期的婦女在使用時應注意。

致癌性:尚無有關阿奇黴素動物長期用葯有致癌性研究資料。

【葯代動力學】

口服後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為37%。單劑口服0.5g後,達峰時間為2.5-2.6小時,血葯峰濃度(Cmax)為0.4-0.45mg/L.本品在體內分布廣泛,在各組織內濃度可達同期血濃度的50倍,在巨噬細胞及纖維母細胞內濃度高,前者能將阿奇黴素轉運至炎症部位。本品單劑給葯後的血消除半衰期(T1/2)為35-48小時,給葯量的50%以上以原形經膽道排出,給葯後72小時內約4.5%以原形經尿排出。本品的血清蛋白結合率隨血葯濃度的增加而減低,當血液濃度為0.02μg/ml時,血清蛋白結合率為15%;當血葯濃度為2μg/ml時,血清蛋白結合率為7%。食物不影響本品的生物利用度。

[適應症]

本品適用於敏感細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中耳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膚和軟組織感染;沙眼衣原體所致單純性生殖器感染;非多重耐葯淋球菌所致的單純性生殖器感染(需排除梅素螺旋體的合並感染)。

[用法用量]

以阿奇黴素片治療感染性疾病,其療程及使用方法如下:

本品可直接用水吞服,也可放入適量溫開水中攪拌均勻後服用。

成人:沙眼衣原體或敏感淋球菌所致性傳播疾病,僅需單次服用本品1.0g(四片)。

對其他感染的治療:總劑量為1.5g(六片),分三次服葯,每日一次服用本品0.5g(二片)。或總劑量相同,仍為1.5片(六片),首日服用0.5g(二片),然後第二至第五日每日一次口服本品0.25g(一片)。

[不良反應]

病人對本品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因不良反應而中斷治療者約0.3%。不良反應中消化道反應佔大多數,主要症狀包括腹瀉(稀便)、上腹部不適(疼痛或/痙攣)、惡心、嘔吐,偶見腹脹。一般為輕至中度。偶見肝氨基轉移酯可性升高,發生率與其它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黴素類相似。

【禁忌】

對阿奇黴素或其他任何一種大環內酯類葯物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1)輕度腎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分鍾)不需作劑量調整,但阿奇黴素對較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無資料,給這些患者使用阿奇黴素時應慎重。

(2)由於肝膽系統是阿奇黴素排泄怕主要途徑,肝功能不全者慎用,嚴重肝病患難者不應使用。用葯期間定期隨訪肝功能。

(3)如同其他抗生素制劑一樣,在本品療程中,應對非敏感菌包括真菌所致的二重感染徵象進行觀察。

(4)用葯期間如果發生過敏反應(如血管神經性水腫、皮膚反應、Stevens-Jonson綜合征及毒性表皮壞死等),應立即停葯,並採取適當措施。

(5)治療期間,若患者出現腹瀉症狀,應考慮假膜性腸炎發生,如果診斷確立,應采相應治療措施,包括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補充蛋白質等。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

動物生殖性研究表明阿奇黴素穿過胎盤,但對胎仔無損害跡象。尚無本品在母乳中的分泌資料。動物試驗資料不能完全預示人類的應用情況。在人的妊娠,哺乳期使用的安全性迄今尚未證實,故在妊娠或哺乳期婦女無適當選擇餘地時才使用本品。

【葯物相互作用】

抗酸劑:在探討抗酸劑與阿奇黴素同時給葯的葯動學研究中,雖然阿奇黴素的峰濃度降低30%,但未見對總生物利用度的影響。對需同時服用阿奇黴素和抗酸劑的患者,不應同一時間服用這些葯物。

卡馬兩平:對健康志願者的葯代動力學研究表明,同時應用卡馬西平和阿奇黴素,對卡馬古西平及其活性代謝物的血葯濃度無顯著影響。

西眯替丁:在單劑量時西眯丁的葯代動力學研究中,在服用阿奇黴素前二小時用葯未見阿黴素的葯代動力學有所改變。

環孢素:有關阿奇黴素和環孢素之間潛在相互作用的葯代動力學研究或臨床研究尚缺少結論性資料,故二者同時使用必須慎重。如必須同時使用,應監測環孢素的血葯濃度。以便相應調整劑量。

地高辛:曾有報告,某些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影響一些患者的地高腸內代謝。因此對同時服用阿奇黴素和地高辛的患者,應注意其地高辛血葯濃度有升高的可能性。

麥角:由於理論上存在麥角中毒的可能性,故不主張阿奇黴素與麥角類衍生物同時使用。

茶鹼:在健康志願者中阿奇黴素與茶鹼無相互作用。

特非那定:葯代動力學研究表明,阿奇黴素與特非那定之間無葯物相互作用。雖兩者相互作用的病例罕有報道,而且這種作用的可能性亦不能完全排除,可仍無特定證據表明這種相互作用發生過。

甲潑尼龍:在健康志願者中進行的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阿奇黴素對甲潑尼龍的葯代動力學參數無明顯影響。

香豆素類口服抗凝劑:在健康志願者進行的葯代動力學研究中,阿奇黴素並不影響口服單劑量15mg的華法林的抗凝作用。在阿奇黴素上市後,有報道同時應用阿奇黴素和香豆素類口服抗凝劑可使抗凝作用增強。雖然因果關系尚未確定,但是對同時使用的患者,應注意經常監測血配原時間。

齊多夫定:單劑量1000mg和多劑量1200mg或600mg的阿奇黴素並不影響齊多夫定或其葡萄醛酸代謝的血漿葯代動力學或尿排泄。然而口服阿奇黴素可以增加外周血單核細胞中的磷酸代齊多夫定的濃度,後者是臨床活性代謝產物。這些發現的臨床意義尚不清楚,但對患者來說可能是益的。

去羥肌苷:與服用安慰劑相比較,6例受試者每日同時服用1200mg的阿奇黴素和去羥肌苷並未影響去羥肌苷的葯代動力學。

利福布丁:本品與利福布丁合用對兩者的血清濃度均無影響。

阿奇黴素與利福布丁合用時,會發生中性粒細胞減少症。雖然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和使用利福布丁有關,但是否與阿奇黴素合用有關尚無定論。

【葯物過量】葯物過量的不良反應與推薦劑量的相同。一旦發生超量使用,可根據病情給予對症和支持治療,如可進行洗胃或用一般支持療法。

【規格】0.25g(25萬單位)

【貯藏】避光,密閉,在陰涼處保存。

【包裝】

【有效期】暫定二年。

【批准文號】

【生產企業】國葯准字H20020729

企業名稱:魯南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生產地址: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路239號(中葯區)

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路235號(西葯區)

電話號碼:0539-8336336(銷售部)8336337(質管部)

傳真號碼:0539-8336029(銷售部)8336338(質管部)

網址: www.LUNAN.com.cn

㈦ 看過阿奇黴素注射夜說明書的朋友請留步!我淋病,給開了阿奇黴素注射液,網上說阿奇黴素副作用太大了

這位老兄,你還真是膽大,高危性行為是多麼危險啊!之前我得肺炎用過阿奇黴素,所以阿奇黴素注射夜說明書我看過。上面寫了胃腸道反應(腹瀉、惡心、稀便等)、皮膚反應(皮疹、瘙癢等)、局部注射炎症、疼痛等都比較常見,而我就出現了腹瀉,所以我十分同意阿奇黴素副作用太大了的觀點。我特意查了查資料,現在淋病都是選鹽酸大觀黴素(卓青)治療啊,療程短,效果好,費用還不高。你也可以查查醫學專業文獻,或者再跟你的醫生咨詢一下。

㈧ 希舒美阿奇黴素是進口的,為什麼生產企業是大連的

希舒美分國產和進口。

阿奇黴素為第二代大環內酯葯物,主要用於治療呼吸道及生殖道感染。 可治療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兒童及成人的呼吸道感染,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等,並被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學指南推薦作為上述感染的一線治療葯物推薦(如美國,日本,中國,美國及中國)。

研發歷程:

1、最先由克羅埃西亞Pliva公司研製合成,1988年由Sour Pliva公司率先在前南斯拉夫上市。

2、原研發公司將全球的生產和市場開發權轉讓給美國輝瑞。

3、1990年英國上市,商品名為「Zithromax」。

4、1991年美國上市,商品名為「Zithromax」。

5、1996年中國口服劑型上市,商品名為「希舒美」。

6、2005年希舒美專利期滿。

7、2005年中國注射劑型上市。

(8)生產阿奇黴素注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希舒美阿奇黴素適用於敏感細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膚和軟組織感染;急性中耳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可用於男女性傳播疾病中由沙眼衣原體所致的單純性生殖器感染。阿奇黴素亦可用於由非多重耐葯淋球菌所致的單純性生殖器感染及由杜克嗜血桿菌引起的軟下疳(需排除梅毒螺旋體的合並感染)。

㈨ 阿奇黴素注射液配完葯幾個小時失效

病情分析:你好,阿奇黴素注射液最多可以用7天,由於阿奇黴素的半衰期為最長48小時,就是說用葯2天後葯物長減少的一半,如果連續輸液的話例如5天,葯物的濃度就會一直往上長,每天長一半,這樣5天後葯物的濃度就可以大到損害肝臟的地部,科學了方法應是輸入兩天阿奇後改成口服此葯,因為口服吸收慢些,所以濃度上升的也慢些,連吃不超過7天,則一般不會損害肝臟,如若想繼續用此葯則必須停葯兩天以上才可再服用. 意見建議:建議一般用抗生素3天看療效.如不對症換葯.7天基本可以停葯,時間長了會影響身體的正常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