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的類型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的類型

發布時間: 2021-04-06 09:06:30

1. 證券市場有哪些常見的違法行為

根據我國《證券法》規定我國證券市場主要有以下四種證券欺詐行為即內幕交易,操縱市場、欺詐客戶、虛假陳述。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違規行為存在即擅自發行證券、為股票交易違規提供融資及透支交易、上市公司違規買賣本公司股票和上市公司擅自改變募股資金用途等。

2. 如何看證監會專項行動嚴打五類非法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昨日表示,針對當前市場違法違規易發多發態勢,證監會決定近期部署開展「2015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集中力量對市場反映強烈、嚴重危害市場秩序的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實施專項打擊,第一批主要針對五類違法違規行為集中打擊。
上述五類違法違規行為包括:一是並購重組過程中上市公司及並購對象的財務造假、舞弊行為;二是以市值管理名義內外勾結、集中資金優勢和信息優勢操縱市場行為;三是與多種違法違規行為交織的及新三板市場發生的內幕交易行為;四是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行為;五是集中資金、持倉優勢操縱期貨交易價格行為。下一步,證監會還將針對新股發行、並購重組、市值管理、新三板、中介服務等特定領域典型重大違法違規行為部署開展分類型專項打擊行動,持續保持高壓態勢,遏制違法違規活動,凈化市場環境。
張曉軍表示,近年來,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伴隨著《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實施,資本市場創新發展潛能被激活釋放,新產品、新業務、新交易機制不斷涌現,市場參與者不斷增多,市場的廣度、深度發生重大變化,資本市場促進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和作用更加顯現。但是,在新的市場條件下,一方面,虛假陳述、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伴隨著牟利模式的改變,在新股發行、並購重組、重大信息披露及市值管理等環節變換手法、不斷演變,且交織發生,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另一方面,在私募市場、新三板、融資融券、期貨市場、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實施重大改革創新過程中,一些手法新型、隱蔽性強、規避監管的違法違規行為也以不同的形式和面目出現,影響和危害市場創新發展。
他指出,針對當前市場違法違規易發多發態勢,證監會在強化常規方式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的同時,決定近期部署開展「2015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集中力量對市場反映強烈、嚴重危害市場秩序的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實施專項打擊,專項執法行動將創新案件查處方式,集中優勢執法資源統一部署、統一行動,以高效的執法行動和強大的執法威懾遏制相關案件發生,注重強化與公安機關等部門的執法協作,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及時有效打擊涉嫌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提升執法效果。
張曉軍強調,依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是證監會的重要法定職責,是一項必須始終強化的重點工作,證監會將一如既往在加強監管執法的同時,不斷推進資本市場重大改革創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3. 中國證券市場主要有哪些違規行為

一,證券欺詐行為。指在發行、交易、管理或者具他相關活動中發生的內幕交易,操縱市場、欺詐客戶、虛假陳述等行為。

①內幕交易。指內幕人員和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內幕信息的其他人員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泄漏內幕信息,根據內幕信息買賣證券或者向他人提出買賣證券的行為。

②操縱市場。指以獲取利益或者減少損失為目的,利用資金、信息等優勢或者濫用職權,影響證券市場價格,製造證券市場假象,誘導投資者在不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做出證券投資決定,擾亂證券市場秩序的行為。

③欺詐客戶。指證券經營機構,證券登記、清算機構及證券發行人或者發行代理人等在證券發行、交易及其相關活動中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以及其他違背客戶真實意願、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

④虛假陳述。指行為人對證券發行、交易及具相關活動的事實、性質、前景、法律等事項做出不實、嚴重誤導或者有重大遺漏的陳述或者誘導,致使投資者在不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做出證券投資決定的行為。

二,其他違規行為。證券市場違規行為還有其他多種表現形式。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違規行為還會出現新形式,呈現新特點。目前,我國證券市場常見的其他違現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擅自發行證券。指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擅自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的行為。「未經批准」既包括根本未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也包括雖提出申請,但山了不符合條件或者其他原因未經批准;還包括批准後發現不符合條件,又予以撤銷的:以及個按照批準的方式、范圍、額度等發行股票或公司、企業債券的行為。

②為股票交易違規提供融資及透支交易,為股票交易迷規提供融資是指證券經營等金融機構違反國家有關法規,為股票交易提供融資的行為。透支交易又稱信用交易,是指證券經營機構以鼓勵或默許的方式,允許投資者透支購買證券或延長交割時間,然後收取高額利息的行為。

③上市公司違規買賣本公司股票。指上市公司違反《公司法》的有關規定,未經有關部門批准,擅自回購、買賣本公司股票的行為。

④上市公司擅自改變募股資金用途。指上市公司根據招股說明書募集到資金後,未經法定程序。將所募資金改變用途,挪作他用的行為。

⑤銀行資金違規人市。指銀行為了追求高額利潤,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為他人的股票申購、交易提供融資的行為。

4. 證券違法違規案件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處罰原則上由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國務院各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做出具體規定。國務院可以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直屬機構依照上述要求硯定行政處罰。
根據行政處罰設定的原則和要求,《公司法》、《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證券、期貨投資咨詢管理暫行辦法》、《禁止證券欺詐行為暫行規定》等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性文件對證券中場違法違規行為的行政處罰做了明確規定,主要種類有。
(1)警告,即證券監管機構對違法違規的羊位和個人給予的警示和告戒。警告不涉及被處罰人的實體權利,只是對被處罰人精神上的一種懲戒。警告可以獨立行使,也可以和其他罰則合並運用。
(2)罰款,即證券監管機構要求違法違規的單位和個人強制繳納一定數量貨幣。罰款是對被處罰人的一種經濟制裁。罰款的數額必須嚴格按照法律和行政法硯的規定來確定。
(3)責令遲還非法所籌股款、基金資金,即證券監管機構對於未經批准擅自或變相發行股票,基金等證券的,要求有定責任單位或個人退還非法所籌集的股款和基金資金及其利息。
(4)役收非法所得,即證券監管機構將違法違規行為單位和個人的非法所得,包括非法獲取的股票、基金等證券,依法收歸國有。
(5)停止股票發行資格,即證券監管機構依法取消違法違規的有關公司發行股票的資格,該公司不能向社會發行股票。
(6)暫停證券業經營、從業許可,即證券監管機構對違法違規的證券經營機構及其他證券從業機構,依法停止其定期限內證券業務經營、從業的圩可,證券經營機構及其他證券從業機構在規定期限內不能進行證券業務經營、從業活動。
(7)撤銷證券業務經營、從業許可,即證券監管機構對違法違規的證券經營機構及其他證券從業機構,依法撤銷其證券業務經營,從業資格,證券經營機構和其他證券從業機構不得進行證券業務經營、從業活動。
(8)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在我國,上市公司不能買賣本公司的股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明確規定:「公司不得收購本公司的股票,但為減少公司資本而注銷股份或者與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並時除外。公司依照前款規定收購本公司的股票後,必須在十口內注銷該部分股份,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辦理變更登記,並公告。」《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也規定「未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准、股份有限公司不得收購其發行在外的股票」。
不允許上市公司買賣本公司股票,目的是為了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維護證券市場的正常秩序,具體來說,主要是為了防止上市公司通過買賣、炒作本公司股票的方式進行內幕交易。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職員或主要股東,由於其地位、職務等便利,在獲取有關公司經營與發展的內部消息方面比一般投資者有優勢。如果允許上市公司買賣本公司股票,他們很可能會通過這種方式利用內幕消息來牟取非法收益。因此,不允許上市公司買賣本公司股票是防止內幕交易的重要措施之一。

5. 證券上市中有哪些主要違法犯罪行為

在目前我國的證券市場上主要的犯罪行為有
(1)騙取上市資格;(2)上市推薦人違法推薦;(3)申請上市過程 中的行賄、受賄;(4)違法境外上市。
(一) 騙取上市資格
騙取上市資格往往就是騙取股票發行資格,只是在以往股份制試點階段成立的一些定向募集的股份公司為了將原發行的股份上市才實施的單獨的騙取上市資格的行為。東方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公司)是1988年由東方鍋爐廠以部分生產經營性賬面資產折為國家股,獨家發起設立的股份 制企業,1988年8月和1989年3月向社會公眾改造3000萬元和2400萬元社會個人股。東方公司為盡快上市,進行了編造虛假文件、虛增利潤等 一系列違法行為。首先為了達到 股票上市的目的 ,東方公司夥同有關機構弄虛作假,將注冊時間 和成為試點企業的時間 提前,還編造了股東大會決議和分紅方案,騙取了國家有關部門同意 其作為「遺留」公司而「繼續進行股份制試點」的資格。1999年10 月,中國證監 會對東方公司進行了虛假資格的調查,並決定對東方公司處心警告的處理。
(二) 上市推薦人違法推薦
根據滬、深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規則,股票申請上市需要有一至兩家推薦人推薦。上市推薦人應履行下列義務:確認發行人符合上市條件;確保發行人的董事了解其所擔負責任的性質,並需承擔交易所上市規則及上市協議所列明的責任;向交易所提交上市推薦書;確保上市文件 真實、准確、完整,符合規定要求,文件內所載的資料均經過核實等等。兩交易 所規定 上市推薦人制度,核心是為了上市推薦 人對申請上市公司是否符合上市條件進行審查,並確保出具上市推薦書的申請人符合規定條件。但有些推薦人只求謀利,不履行審查和確保上市文件真實、准確、完整的義務,甚至與發行人勾結共同弄虛作假出具錯誤的上市推薦書。

6. 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能非公開發行股票並購嗎

不能。依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
第三十九條上市公司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非公開發行股票:
(一)本次發行申請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二)上市公司的權益被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嚴重損害且尚未消除;
(三)上市公司及其附屬公司違規對外提供擔保且尚未解除;
(四)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最近三十六個月內受到過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或者最近十二個月內受到過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
(五)上市公司或其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或涉嫌違法違規正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六)最近一年及一期財務報表被注冊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所涉及事項的重大影響已經消除或者本次發行涉及重大重組的除外;
(七)嚴重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

7. 證券市場的違規行為有哪些

我國證券市場有哪些主要違法違規行為:
證券市場讓法違硯行為是指證券市場的參與者和管理者違反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在從事證券的發行、交易、管理或街其他相關活動中,擾亂證券市場秩序,僵擊投資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下行為。
(1)證券欺詐行為。指在發行、交易、管理或者具他相關活動中發生的內幕交易,操縱市場、欺詐客戶、虛假陳述等行為。
①內幕交易。指內幕人員和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內幕信息的其他人員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泄漏內幕信息,根據內幕信息買賣證券或者向他人提出買賣證券的行為。
②操縱市場。指以獲取利益或者減少損失為目的,利用資金、信息等優勢或者濫用職權,影響證券市場價格,製造證券市場假象,誘導投資者在不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做出證券投資決定,擾亂證券市場秩序的行為。
③欺詐客戶。指證券經營機構,證券登記、清算機構及證券發行人或者發行代理人等在證券發行、交易及其相關活動中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以及其他違背客戶真實意願、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
④虛假陳述。指行為人對證券發行、交易及具相關活動的事實、性質、前景、法律等事項做出不實、嚴重誤導或者有重大遺漏的陳述或者誘導,致使投資者在不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做出證券投資決定的行為。
(2)其他違規行為。證券市場違規行為還有其他多種表現形式。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違規行為還會出現新形式,呈現新特點。目前,我國證券市場常見的其他違現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擅自發行證券。指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擅自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的行為。「未經批准」既包括根本未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也包括雖提出申請,但山了不符合條件或者其他原因未經批准;還包括批准後發現不符合條件,又予以撤銷的:以及個按照批準的方式、范圍、額度等發行股票或公司、企業債券的行為。
②為股票交易違規提供融資及透支交易,為股票交易迷規提供融資是指證券經營等金融機構違反國家有關法規,為股票交易提供融資的行為。透支交易又稱信用交易,是指證券經營機構以鼓勵或默許的方式,允許投資者透支購買證券或延長交割時間,然後收取高額利息的行為。
③上市公司違規買賣本公司股票。指上市公司違反《公司法》的有關規定,未經有關部門批准,擅自回購、買賣本公司股票的行為。
④上市公司擅自改變募股資金用途。指上市公司根據招股說明書募集到資金後,未經法定程序。將所募資金改變用途,挪作他用的行為。
⑤銀行資金違規人市。指銀行為了追求高額利潤,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為他人的股票申購、交易提供融資的行為。

8. 什麼是上市公司違規購買股票,具體指哪些行為

上市公司違規買賣股票是指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員掌握著公司的秘密和敏感信息,他們有可能在消息公布前或知道內幕消息的情況下,提前對本公司的股票進行操作,從中獲取不法的利益。具體是指他們可以直接進行股票的交易操作,也可以將消息透露給特定的人,間接的從中獲取利益。

9. 請問證券違法行為的種類謝謝

證券違法行為的種類
1)虛假陳述是指任何單位和個人對證券發行,交易及其相關活動的事實,性質,前景,法律等事項作出不實,嚴重誤導或者含有重大遺漏的,任何形式的虛假陳述或者誘導,致使投資者在不了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作出證券投資決定的行為。
證券發行人未按照有關規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有重大遺漏的,有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材料,偽證,變造或者銷毀交易記錄,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社會中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或者證券業協會,證券監督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證券交易中作出虛假陳述或者信息誤導等。
2)內幕交易是指內幕人員和以不正當手段獲得內幕消息的其他人員違反法律規定,泄露內幕信息,根據內幕信息買賣股票或者向他人提出買賣股票的建議的行為。
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內幕信息的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的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買出該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購買該證券等。
3)操縱市場是指利用手中掌握的資金,信息等優勢或者濫用職權影響證券市場價格,編造並且傳播影響證券交易的虛假信息,或者製造證券交易的虛假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獲取不正當的利益或者轉嫁風險,擾亂證券市場秩序的行為。
4)空買交易是指投資者在不持有錢款或債券的情形下,向金融機構或證券經營機構融資或融券,從事證券買入或買出。以期謀取私利的行為。
未經法定的機關核准或審批,擅自發行證券的,或者製造虛假的發行文件發行證券的,證券公司承銷或者代理買賣未經批准或者審批擅自發行證券的;為客戶買賣其帳戶上未實有的證券或者融資為客戶買入證券;
5)違規運作
非法開設證券交易所;挪用公款買賣證券;當日接受客戶的委託或者自營買入證券又於當日將證券買出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