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是國企多還是民企多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是國企多還是民企多

發布時間: 2021-06-08 10:58:12

⑴ A股上市公司國企的數量,民營企業的數量,從哪查

選擇版塊就行,有國企概念板塊,其餘的就是民企了

⑵ 中國上市公司都是國有企業嗎如果不是,國企佔多少

上市企業90%是國企,
當然私企也有一部分比例,

⑶ 國企老總有錢還是私企老總有錢還是上市公司老總有錢

國企老總吃吃喝喝,玩的是公款,納稅人的錢不心疼,最牛B;私企老總吃吃喝喝,吃的還是自己的,吃跨了別人也沒資格說,上市企業老總只能拿自己工資吃吃喝喝,有時候商務招待還有自己墊付,不敢亂用公司一分錢,最可憐。

⑷ 請問私企和國內上市公司有什麼區別

1、條件不同:企業可以將之改造成上市公司,可以經過改制轉化為現代化的股份制的企業;不管是民營企業,還是國企,選擇工作,主要是關注所處行業的地位、公司的經營業績和公司的成長性,然後再看其可能有的工作條件、工資待遇等方面;

2、規模不同:與私企業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特點在於可利用證券市場進行籌資,廣泛地吸收社會上的閑散資金,從而迅速擴大企業規模,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

3、優勢不同:其中,比如所處行業,如果是朝陽行業、高科技企業就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自動化、電子化、信息化、互聯網化,以及現代物流,代表著企業界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並不是一般傳統的製造業企業所能夠比擬的。這就是企業所處行業的優勢所在。

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簡單來理解就是,上市公司是有公開發售股票的,他們的股票是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買賣的。

⑸ 上市公司中多少國企

實際控制人為地方國資委/國資委的785家上市公司

i問財選股

⑹ 上市公司,國企和私企該該怎麼選

如果有人脈關系就選擇國企吧,有提升空間,如果只是平頭老百姓,那麼最好是選擇私企吧,只有幾十人的私企,在里頭很容易受到重視,安排一個好的跳板鍛煉自己,如果老闆能力足,會拼出一片天地的,如果老闆能力不足,私企倒閉或被兼並,這樣自己跳槽因為之前有過鍛煉經歷也很容易被其他公司看中的。

⑺ 上市公司和國企有什麼區別

國企是國家控制股份,但是沒有在二級市場交易,上市公司是所有自然人控制股份,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

國有企業在國際慣例中僅指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或聯邦政府投資或參與控制的企業。在中國,國有企業還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資參與控制的企業。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
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同時具有營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點。其營利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體現為國有企業的設立通常是為了實現國家調節經濟的目標,起著調和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的作用。

⑻ 滬深上市企業民營企業占%多少

截至2011年7月份,滬深上市的A股企業中,民營企業僅佔6.97%。而在259家創業板企業中,民營企業共有233家,佔比90%。在58家已經發行上市的創業板公司中,54家是民營企業,佔比93%。截至目前,已登陸創業板的54家民營企業共融資金333億元,佔全部58家企業實際募集資金的92%。
經過26年的發展,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前進的重要力量。超過70%的城鎮人口在民營企業就業,約50%的GDP由民營經濟創造。而在國內證券市場,民營上市公司的比例不到20%,截至2010年底直接上市的民企比例僅為6.97%。民營企業在我國證券市場的地位與其對GDP的貢獻存在巨大反差。大量優質民企沒有融入我國證券市場,這不僅阻礙了民營企業自身的進一步發展,也不利於增強我國證券市場的吸引力,對我國國有資本的戰略調整也將產生消極影響。融資制度制約國內的上市融資制度在近年來取得了顯著的改善,但無論是從企業上市融資制度的橫向國際比較,還是國企與民企面臨的不同融資制約來看,我國民企的上市融資環境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據統計,2010年民營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約為48.5%.民營經濟在城鎮中的就業比重已經超過70%。2001年民營工業企業的凈資產回報率約為12.8%,而同期國有工業企業僅為6.7%。民營經濟在部分地區已成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2010年,在經濟發達的浙江省,非公企業入庫稅收佔地方稅收比重為60.2%,在欠發達地區的縣域經濟中,民營經濟上繳的稅收占縣級財政的比重一般也在50%以上。2011年,浙江民營經濟占生產總值比重將達到70.1%,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佔57.4%;民營外貿出口佔36.5%.其中,個私經濟200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8271億元,銷售總額6899億元,社會銷售品零售總額3124億元,出口創匯額1211億元,這四項指標已經連續6年居全國第一。在產值和就業比重方面浙江比全國平均比重高出23和16個百分點。境內上市增多隨著近幾年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上市公司數量不斷增多,民企上市公司也逐漸增多。從1993年到2010年,首發民營上市公司占當年新增上市公司的比例介於0與28.4%之間,從總量來看,截至2010年底,通過首發上市的民營上市公司佔全體上市公司的比重僅為6.97%,遠遠低於當前民營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與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及貢獻有很大的差距。民營企業改制或上市具備了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