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雷軍參股的上市公司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雷軍參股的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5-31 17:18:21

❶ 小米合夥人的背景都那麼厲害,但為什麼雷軍可以擁有最多股份

當時,馬雲和馬化騰都在尋找雷軍的投資。小米成立前,雷軍在經濟上是自由的。其他幾位聯合創始人在財力、能力和人脈方面都與雷軍相去甚遠。

因此,雷軍對搭檔有很多選擇,但他的搭檔沒有很多選擇。雷軍是給機會的人,夥伴是抓住機會的人。雷軍可以再選擇六個搭檔做小米。離開雷軍的那六個夥伴不敢保證做小米。

❷ 小米斥資2億元成立創投公司,雷軍要干什麼大事了

6月5日,小米斥資2億元,成立了一家創投公司。時隔15年,雷軍的投資人身份或將再次活躍起來。

以創業的方式做投資2004年,雷軍忍痛將卓越網賣給了亞馬遜。手握卓越網換來的750萬美元,他有些迷茫。經過長久的思考,他決定拿這筆錢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既然自己的創業夢想受挫了,那不如試著幫助別人實現夢想。於是,雷軍做起了天使投資。當時,天使投資在國內還是一個新名詞,也沒有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成功率不足10%。投什麼好呢?雷軍有一句名言,創業要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

據不完全統計,順為資本共完成300餘起投資,其中有9家企業去年成功上市,包括51talk、趣頭條、蔚來汽車、愛奇藝等明星企業。

❸ 雷軍或迎來第三家上市公司,身價又要增11億了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7日電(吳亦涵)今日,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將審議金山辦公的上市申請。根據科創板的上市流程,如果金山辦公的審議通過,那麼證監會將在20個工作日之內決定該公司是否能夠在科創板注冊上市。招股書顯示,雷軍間接持有金山辦公11.99%的股權,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這也意味著,如果金山辦公成功上市,那麼雷軍將迎來自己實際控制的第三家上市公司,另外兩家上市公司為金山軟體與小米集團,均已在港股上市。根據招股書,如果金山辦公成功登陸科創板,雷軍手中的資產或將增加超11億元。

分析認為,如今,在其他5家還未上市的科創板申報企業中,金山辦公上市的可能性最大,這也是上述8家企業中雷軍所持股份比例最大的一家。招股書顯示,如果金山辦公成功登陸科創板,雷軍手中的資產,或將增加超11億元。招股書顯示,金山辦公擬發行不超過1.01億股(占發行後的21.91%,且不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募集資金20.5億元。以此計算,如果金山辦公達到擬募資額,那麼公司的總市值將達到93.56億元。而雷軍所間接持有的11.99%股權的市值將達到11.22億元。

這意味著,若金山辦公成功上市,那麼雷軍所持有這三家公司股份的市值將達到583.67億元,如果考慮到科創板企業上市後普遍大漲的情況,那麼這一數據將有可能接近600億元。

❹ 小米的股份構成,最大的股東是誰啊

最大股東是雷軍

小米的股份構成就需要從小米的創業歷史開始了

小米號稱八大創始人,其中的七位:雷軍、林斌(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周光平(原摩托羅拉中心高級總監,主持設計「明」系列手機)、劉德(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黎萬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黃江吉(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以及洪峰(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

另外一個人是王川,多看創始人,也是雷軍天使的項目,專注於改良Kindle的閱讀系統,創立多看之前開發了一套被國內大部分KTV採用的點播系統,所以對於開發Linux系統以及Android很有心得,在多看的時候就著手開發電視盒子——小米盒子的雛形。

小米在2010年創立時,規模是含7位合夥人的14人團隊,就是「上樑山喝小米粥」的14個人。王川是後來被小米收購成為合夥人及重要一支。按照小米團隊扁平化的思路,團隊僅為三層:合夥人、核心管理層及基層員工。

因為沒有任何公開資料,只能根據坊間傳聞及行業慣例得到一些信息。最初雷軍的股份在40%左右,其餘的合夥人在5%左右,留給員工的期權池在10-20%。所以看到雷軍的股份是其餘任何一位合夥人的5-10倍之間,甚至超過其餘合夥人的總和。

創立小米時,雷軍的身家在幾十億人民幣左右,遠超其餘所有人的總和,是其餘任何一個合夥人的10-100倍甚至更多。

因為雷軍在當時已經名滿天下,不僅是成功的職業經理人+半創業人(做過金山的CEO),還是成功的創業人(和陳年一起倒騰了卓越並成功在2004年賣給Amazon,估價為7500萬美元),還是成功的天使投資人(投資估值曾高達30億美元的凡客,後來上市的YY和獵豹等等,以及若干沒上市的明星項目)。

其他人真的很出色,然而只是優秀的職業經理人而已。雖說創業只是有限公司和有限兜底,不是拿自己的身家做抵押。但在投資人的眼中,間接或者直接就是和創業者的身家有關系,身家越高,投資人願意賭你。

小米作為互聯網初創企業是沒有天使投資人的,因為雷軍本人就是,他也參與了後續融資。在小米創業時,其它合夥人的資產加一起可能只有雷軍的百分之幾。雷軍既出錢又親自出任創始人CEO當然股份佔比很高。


(4)雷軍參股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小米的成績

小米公司自創辦以來,小米公司在2012年全年售出手機719萬台,2013年售出手機1870萬台,2014年售出手機6112萬台,2015年售出手機超過7000萬台,2017年Q2季度出貨量2316萬台 ,2017年全年售出手機9240萬台 。2018年售出手機超過1.2億台 。

2015 年、2016 年及 2017 年,小米分別有 6.1%、13.4% 及 28.0% 的收入來自全球其他地區,小米的海外收入每年保持一倍以上的增長。相比於小米 2016 年 91 億元的海外市場收入,2017 年達到了 321 億元。

2017年,小米集團收入11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5%,與全球收入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且盈利的上市公司相比,按收入增長速度計算,小米在互聯網公司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公司中排名第二。

2017年第四季度,在全球手機銷量的排行中,小米列世界第四,而且創造了97.4%的增長,中國區的增長是57.6%。

IDC 數據顯示,2018 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機在西歐地區的出貨量為 62.1 萬台,成為西歐地區銷量排名第六的手機品牌。小米在希臘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 24%,超過蘋果和三星排名第一。小米在西班牙的市場份額為 12%,排名第四。

2018年7月2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聯合發布了2018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小米排名第十。

2018年9月20日,小米集團的精準扶貧殘疾人,共圓美麗中國夢項目榮獲2018年第三屆「CSR中國教育獎」CSR China TOP 100以及最佳社會貢獻獎。

2018年10月9日,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宣布,小米8旗艦系列取得了發布4個月出貨量超過600萬台的成績。

2018年10月25日,小米宣布提前完成2018年1億部手機的全年出貨目標。

2019年1月31日,IDC發布了2018年四季度智能手機市場報告,小米2018年出貨量1.2億台以上,佔比8.7%,排名全球第四、中國廠商第二,逆勢上揚32.2%。

❺ 如何看待雷軍坐擁四家上市公司,身家 1 天增百億,成中國第九富豪

雷軍是這個大環境中普通人靠勤勉努力能達到的上限。

雷軍大學時期兩年修完所有學分,28歲任金山總經理,帶領金山對抗微軟,讓wps成為國民軟體,在金山上市後功成身退。

雷軍40歲創辦小米,掀起移動互聯網潮流。這些普通人難以實現其一的光輝事跡,都集中在了一個人身上,更何況這個人出身普通、沒有背景。

雷總靠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顛覆了大大小小數百個行業,影響著數億人的生活。作為個人而言,雷總是難以用小米創始人這樣一個身份來概括的,也不應該僅僅與小米綁定在一起。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他是一個成功的典範,告訴人們即使是在這個內卷程度和馬太效應不斷加深的社會環境下,保持奮斗永遠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可行途徑。

(5)雷軍參股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雷軍的投資法則:

雷軍做天使投資有三條原則,第一是不熟不投,第二是只投人不投項目,第三是幫忙不添亂。

雷軍在選擇投資項目時,通常考慮四個必備條件:大方向很好,小方向被驗證,團隊出色,投資回報率高。

只投熟人是雷軍投資的最大特點,他的投資只限於「朋友」和「朋友的朋友」——最多不超過兩層關系。

❻ 雷軍持股27%,馬化騰8.6%,馬雲6.2%,為什麼都可以控制公司

網路科技公司作為新經濟代表,從創業開始到上市,基本是一路融資。在這個過程中,公司創始人為了公司發展,勢必要不斷稀釋股權,換取資金,讓公司得以快速發展。另外還要激勵公司高管和核心員工,創始人勢必也要出讓股權,最終熬到上市那一天,創始人大多已經不是公司大股東。比如國內幾家有代表性的企業: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小米集團為例,現在股權結構差異就非常大;雷軍是小米大股東,持股比例很高,自然是公司控制人;馬雲和馬化騰都不是大股東,持股比例還不到兩位數,但還是控制公司,所以公司控制人並非一定要大股東。

雖然馬雲和馬化騰都不是公司大股東,但不妨礙各自控制公司。馬雲通過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控制阿里巴巴董事會,而馬雲和蔡崇信是永久合夥人,這使得馬雲有足夠話語權對公司施加影響。至於騰訊,按照有關約定,創始人可以提名一半董事,這實際上和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有異曲同工之妙。雷軍從無論是股權還是投票權,都是公司最終控制人,顯得無可爭議。至於南非MIH和日本軟銀,雖然是騰訊、阿里巴巴大股東,但他們更看重投資收益,所以是否可以控制公司並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放手讓創始人(或者代理人)來管理公司,符合各方利益。

❼ 雷軍參股的a股公司簡介

雷軍參股了華策影視。
公司是一家規模大、實力強的民營影視文化企業,也是經國家商務部、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四部委批準的首批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公司主要致力於生產、發行影視產品。公司整合了業界頂尖創作力量和優質影視資源,與國內眾多頂級編劇、導演、演員有過合作並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已形成了電視劇集較大的年產量,主要作品《娛樂沒有圈》、《佳期如夢》等。

❽ 小米公司是否是上市公司

小米公司是上市公司,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團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2019年3月19日,小米公布上市後首份年報。2018年實現總營收1749億元,同比增長52.6%,經調整利潤86億元,同比增長59.5%。

(8)雷軍參股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小米公司自創辦以來,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小米公司在2012年全年售出手機719萬台,2013年售出手機1870萬台,2014年售出手機6112萬台,2015年售出手機超過7000萬台,2017年Q2季度出貨量2316萬台,2017年全年售出手機9240萬台 。

2015 年、2016 年及 2017 年,小米分別有 6.1%、13.4% 及 28.0% 的收入來自全球其他地區,小米的海外收入每年保持一倍以上的增長。相比於小米 2016 年 91 億元的海外市場收入,2017 年達到了 321 億元。

2017年,小米集團收入11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5%,與全球收入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且盈利的上市公司相比,按收入增長速度計算,小米在互聯網公司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公司中排名第二。

2017年第四季度,在全球手機銷量的排行中,小米列世界第四,而且創造了97.4%的增長,中國區的增長是57.6%。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❾ 為什麼同樣是企業家,雷軍的公司數是任正非的10倍多

雷軍的公司數量之所以多,是因為它投資了很多企業。對於雷軍很多人其實並沒有真正的了解,很多人只知道雷軍是小米的創始人。公開數據顯示,雷軍擔任法人的企業有15家,擔任股東的有48家,擔任高管的有76家,加起來共有139家公司。這一百多家雷軍系的公司,涵蓋手機、支付、金融、電子商務、貿易、投資、傳媒等多個行業但雷軍除了是一個知名的企業家之外,他還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投資人。目前雷軍旗下有很多企業股權,他還是多家上市公司的老總,此外通過旗下的順為投資,還掌握了很多企業的股份。



縱觀目前中國投資界,很多成功的投資者其實都是從創業開始的,當大家把企業做到一定程度之後完成了資本積累,然後就開始兼顧做投資人,實現這種轉變的不只是雷軍一個人,還有很多人。所以目前創業成功之後開始投資其他企業是非常普遍的,不管是成功的企業家還是普通的創業者這種現象都很多,我們列舉幾個很出名的投資人就知道。

❿ 小米擬投資百億造車,哪些上市公司會從中獲益呢

小米入場造智能汽車,首先個人觀點從小米的生態鏈上,像全志科技公司,和卓翼科技公司是最能在從中獲利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是因為小米入場造車生態鏈中必定會使用到晶元、電子元件、電路板、以及智能設備等這些造車必備的供應商。

就例如全志科技,就是小米生態鏈上一家核心的智能晶元公司,小米造車消息公布不久,直接就上漲了20%。全志科技它主要是做超大規模系統晶元的,其中全志科技公司名下就有一款壞R系列的晶元,像小米的小愛同學,網路公司的小度,以及騰訊和京東等很多智能設備用的都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