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國債排行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國債排行

發布時間: 2021-03-20 03:00:27

A. 2019持有美國國債排名

1、日本 2、中國
截至6月底,日本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增至1.1229萬億美元,是連續第二個月增持;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增至1.1125萬億美元,是連續3個月減持後的首次增持。當月,中日兩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仍占外國債權人持有美國國債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
截至2019年6月底,外國債權人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約為6.6363萬億美元,較前一個月上升972億美元。

B. 中國國債世界排名是怎樣的

世界排名第三

中國作為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從2000年開始就一直在購買美國的國債,而且中國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其擁有的美債數量高達1.1389萬億美元。每一年中國購買美債的數額也是一直在擴大,而另一方面,自從2010年之後中國所增購的美債數量也是一直縮水,開始拋售美債,到了2016年,中國已經拋售了美債1880億美元。

美國國債始終處於變化之中,各國持有美債的總額也是不斷變化的;一般主要看中國和日本持有美債的數量就可以反映美國國債的走勢。2015年3月,中國持有1.2237萬億美元的美債,比1月減少了154億美元。中國2月再度減持154億美元美國國債,持有量排名跌至第二。日本重新奪回了2008年被中國搶走的美國頭號債權國的位置。

C. 最全面的理財產品排行

理財產品多種多樣,具體要看每個人的性格和自身情況來定,所以理財產品沒有什麼排行,有的人比較謹慎不想冒大風險,那就可以把錢存銀行或者買國債,有的人可能膽子大,喜歡刺激,那就可以用來做風險投資。你可以看看你屬於那種情況,或者你可以看看華夏銀行的龍盈理財。

你先了解一下主要產品及服務:
「穩盈」
以銀行間債券市場上流通的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和中央銀行票據,或由金融機構擔保的企業債券等為投資標的的理財產品。

「增盈」
以國債、金融債、債券遠期以及高信用級別的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等為投資標的或通過信託計劃投資於可轉換債券、可分離債、交易所債券的理財產品。

「創盈」
以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債券回購、債券遠期、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信託計劃等資產或金融工具為投資標的的理財產品。

「慧盈」
以人民幣或外幣作為基礎投資貨幣,為投資者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投資契機、追蹤熱點市場、分散投資風險,實現資產國際化配置的理財產品。

「金盈」--代理個人黃金投資交易
作為上海黃金交易所金融類會員單位,接受個人客戶的委託,代理其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系統進行貴金屬交易、資金清算和實物交割的行為。代理個人客戶貴金屬投資交易業務分為現貨交易和延期交收交易。

D. 2020年最熱門的理財產品排行榜前十有哪些

不同銀行不同金融平台的理財產品,投資性質、風險和收益都有所不同,建議您在購買前詳細了解產品的資金投資方向、風險類型等基本情況,看是否符合您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資產管理需求再決定購買與否。若要投資,平安銀行有推出多種理財產品以滿足投資者需求,不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投資方向,風險均不一樣,按是否保本分為保本理財和非保本理財。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理財,搜索理財產品名稱或代碼查看詳細的產品說明書進行了解及購買。

溫馨提示:您在購買理財產品前,您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理財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審慎評估理財產品的資金投資方向、風險類型等基本情況,在慎重考慮後自行決定購買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資產管理需求匹配的理財產品。
應答時間:2020-12-0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E. 世界上有錢排名前十名的是哪些人

樓上的單位是億,我的答案的單位是 萬億

羅斯切爾德家族-歐洲唯一的強權

"只要我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
梅耶.羅斯切爾德
當國際媒體成天炒作身家500億美元的比爾.蓋茨,蟬聯世界首富寶座的時候,如果你信以為真,你就上當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所謂富豪排行榜上,你根本找不到"大道無形"的超級富豪們的身影,因為他們早已嚴密地控制了西方主要的媒體。

所謂"大隱,隱於朝",羅斯切爾德家族今天仍在經營著銀行業務,但是如果我們隨機在北京或上海的街頭問100個中國人,其中可能有99個知道美國花旗銀行,而不見得有1個知道羅斯切爾德銀行。

究竟誰是羅斯切爾德?如果一個從事金融行業的人,從來沒有聽說過"羅斯切爾德"(Rothschild)這個名字,就如同一個軍人不知道拿破崙,研究物理學的人不知道愛因斯坦一樣不可思議。奇怪卻並不意外的是,這個名字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但它對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影響力是如此的巨大,而其知名度卻是如此之低,其隱身能力讓人嘆為觀止。

羅斯切爾德家族究竟擁有多少財富?這是一個世界之迷。保守的估計是30萬億美元!

羅斯切爾德家族到底是怎樣賺到如此驚人的財富的?這就是本章要告訴你的故事。
嚴密的家族控制,完全不透明的黑箱操作,像鍾表一般精確的協調,永遠早於市場的信息獲取,徹頭徹尾的冷酷理智,永無止境的金權慾望,和基於這一切之上的對金錢和財富的深刻洞察,以及天才的預見力,使得羅斯切爾德家族在世界兩百多年金融、政治和戰爭的殘酷漩渦中所向披靡,建立了一個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為龐大的金融帝國。

羅斯切爾德起家的時代背景

"那些少數能理解這個系統(支票貨幣和信用貨幣)的人,要麼是對這個系統所產生的利潤非常感興趣,要麼就是非常依賴這個系統的施捨(政治家),這個階層的人是不會反對我們的。在另一方面,絕大多數的人民在智力上是不足以理解基於這個系統所衍生出的資本所帶來的巨大優勢,他們將承受壓迫而且毫無怨言,甚至一點都不會懷疑這個系統損害了他們的利益。"————————————————————————羅斯切爾德

老羅斯切爾德生長在工業革命在歐洲迅猛發展,金融業空前繁榮的時代,全新的金融實踐和思想從荷蘭和英國向全歐洲輻射開來。隨著1694年英格蘭銀行的成立(Bank of England),一個遠較過去復雜得多的金錢的概念和實踐被一大批富於冒險精神的銀行家創造了出來。在17世紀的一百年中,金錢的概念和形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從1694年到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問世時,人類歷史上銀行發行的紙幣量第一次超過了流通中的金屬貨幣總量〔注1.3〕。工業革命所產生的對鐵路、礦山、造船、機械、紡織、軍工、能源等新興行業空前巨大的融資需求與傳統金匠銀行的古老低效和極為有限的融資能力之間產生了日益強烈的矛盾。以羅斯切爾德家族為代表的新興銀行家,抓住了這一歷史性的重要機遇,以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方式,全面主導了現代金融業的歷史走向,而所有其他人的命運則不得不或毫無知覺地被這種制度所決定。

1625年以來的兩次內戰和政局動盪使英國國庫空虛,當1689年威廉一世入主英國(由於娶了英王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瑪麗才得到的王位)的時候面對的是一個爛攤子,再加上他與法國路易十四正在進行的戰爭,使得威廉一世四處求錢幾近飢不擇食的程度。這時,以威廉.帕特森(WilliamPaterson)為首的銀行家向國王提出一個從荷蘭學來的新生事物:建立一個私有的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來為國王龐大的開支進行融資。

這家私人擁有的銀行向政府提供120萬英鎊的現金作為政府的"永久債務"(Perpetual Loan),年息8%,每年的管理費4000英鎊,這樣每年政府只要花10萬英鎊就可以立刻籌到120萬英鎊的現金,而且可以永遠不用還本錢!當然政府還要提供更多的"好處",那就是允許英格蘭銀行發行國家認可的銀行券(BankNote)。

人們長久以來就知道金匠銀行家(GoldsmithBanker)最有利可圖的就是發行銀行券,這些銀行券其實就是儲戶存放在金匠那裡保管的金幣的收據。由於攜帶大量金幣非常不便,大家就開始用金幣的收據進行交易,然後再從金匠那裡兌換相應的金幣。時間久了,人們覺得沒必要總是到金匠那裡存取金幣,後來這些收據逐漸成了貨幣。聰明的金匠銀行家們漸漸發現每天只有很少的人來取金幣,他們就開始悄悄地增發一些收據來放貸給需要錢的人並收取利息,當借債的人連本帶息地還清借據上的欠款,金匠銀行們收回借據再悄悄地銷毀,好象一切都沒發生過,但利息卻是穩穩地裝進了他們自己的錢袋。

一個金匠銀行的收據流通范圍越廣,接受程度越高,利潤就越大。而英格蘭銀行發行的銀行券的流通范圍和接受程度都是其它銀行遠遠無法比擬的,這些國家認可的銀行券就是國家貨幣。

英格蘭銀行的現金股本向社會招募,認購2000英鎊以上的人,有資格成為英格蘭銀行的董事(Governor)。一共有1267人成為英格蘭銀行的股東,14人成為銀行董事,包括威廉.帕特森。

1694年月27日,英王威廉一世頒發了英格蘭銀行的皇家特許執照(Royal Charter),第一個現代銀行就這樣誕生了。

英格蘭銀行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國王和王室成員的私人債務轉化為國家永久債務,由全民稅收做抵押,由英格蘭銀行來發行基於債務的國家貨幣。這樣一來,國王有錢打仗或享受了,政府有錢做自己愛做的事了,銀行家放出了他們日思夜想的巨額貸款和得到了可觀的利息收入,似乎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只有人民的稅收成了被抵押品。由於有了這樣強大的新的金融工具,英國政府的赤字直線上升,從1670年到1685年,英國政府財政收入是2480萬英鎊,從1685到 1700年,政府收入增加了一倍多,達到了5570萬英鎊,但英國政府的從英格蘭銀行的借貸從1685到1700年暴漲了17倍多,從80英鎊漲到了 1380萬英鎊。

更妙的是,這個設計把國家貨幣的發行和永久國債死鎖在一起。要新增貨幣就必須增加國債,而還清國債就等於摧毀了國家貨幣,市場上將沒有貨幣流通,所以政府也就永遠不可能還清債務,由於要償還利息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必然導致需求更多的貨幣,這些錢還得向銀行借債,所以國債只會永遠不斷增加,而這些債務的利息收入全部落入銀行家的錢袋,利息支出則由人民的稅收來負擔!

果然從此以後,英國政府就再也沒有還清債務,到2005年底,英國政府的欠債從1694年的120萬英鎊增加到了5259億英鎊,佔英國GDP的42.8%。

如此看來,為了這樣大的一筆巨款,如果有誰膽敢擋了私有化的國家銀行之路,砍掉個把國王的頭,或刺殺若干個總統的風險,實在是值得冒一下。

老羅斯切爾德的第一桶金

1744年2月23日,梅耶.A.鮑爾出生在法蘭克福的猶太聚居區,他的父親摩西是一個流動的金匠和放貸人,常年在東歐一帶謀生。當梅耶出生以後,摩西決定在法蘭克福定居下來。梅耶從小就展現出驚人的智商,父親對他傾注了大量心血,悉心調教,系統地教授他關於金錢和借貸的商業知識。幾年以後,摩西去世了,年僅13歲的梅耶在親戚的鼓勵下來到漢諾威的歐本海默家族銀行當銀行學徒。

梅耶以其過人的悟性和勤奮迅速掌握了銀行的各類專門技能,在整整7年的歲月里,他像海綿吸水一般吸收並消化著從英國傳來的種種金融業的奇思妙想。由於他的出色工作,梅耶被提拔成初級合夥人。在銀行工作的日子裡,他結識了一些很有背景的客戶,其中包括對他今後發展起了重大作用的馮.伊斯托弗將軍。正是在這里,梅耶意識到把錢貸給政府和國王要比貸給個人的利潤和保險系數高得多,不僅僅貸款數額大得多,更有政府稅收做抵押。這種來自英國的全新的金融理念使梅耶的頭腦煥然一新。

幾年以後,年青的梅耶回到了法蘭克福,繼續他父親的放貸生意。他還將自己的姓氏改為Rothschild(Rot是德文的紅色,Schild是德文的標記的意思)。當他得知馮·伊斯托弗將軍也回到法蘭克福並在威廉王子的宮廷中做事時,立刻想到要好好利用一下這層關系。當馮·伊斯托弗將軍再次見到梅耶時,也非常高興。將軍本人是一名錢幣收藏家,而梅耶對錢幣的研究更是幾代祖傳的,談起古代的各種錢幣那是如數家珍,直聽得將軍眉飛色舞。更讓將軍欣喜的是梅耶願意以很大的折扣賣幾枚罕見的金幣給將軍,很快馮·伊斯托弗將軍就把梅耶當做知己。工於心計的梅耶很快和宮廷的重要人物捻熟起來。

終於有一天,經馮·伊斯托弗將軍引見,威廉王子召見了梅耶,原來王子本人也是金幣收藏家,梅耶用同樣的手段很快就讓王子對他青眼有加。

在幾次以廉價賣給王子稀世罕見的金幣之後,王子也覺得不太好意思,就問梅耶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梅耶不失時機地提出想要成為宮廷正式代理人,他終於如願以償了。1769年9月21日,梅耶在自己的招牌上鑲上王室盾徽,旁邊用金字寫上:"M.A.羅斯切爾德,威廉王子殿下指定代理人"。一時間,梅耶的信譽大漲,生意越來越紅火。

威廉王子本人在歷史上是一個嗜財如命的人,在18世紀的歐洲以"租借軍隊"給別的國家來"維護和平"而出名。他和歐洲各個王室都關系密切,他尤其喜歡和英國王室做生意,英國由於有很多海外利益,經常需要用兵,而自己的軍隊數量不敷使用,英國出的錢較多,也很少拖欠,所以和威廉王子一拍即合。後來在美國獨立戰爭時,華盛頓對付的德國士兵比英國的還要多。後來威廉王子積攢下了歐洲歷史上王室最大的一筆遺產,大約相當於2億美元。難怪人們稱他是"歐洲最冷血的貸款鯊魚"。

投身於威廉王子的帳下後,梅耶盡心竭力地把每件差事都辦得盡善盡美,因此深得王子信任。不久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1789-1799)爆發了,革命的浪潮從法國逐漸向周邊的君主制國家蔓延。威廉王子開始焦慮不安起來,他越來越擔心革命會在德國產生共鳴,暴徒們會洗劫他的財富。與王子的想法子相反,梅耶卻對法國革命非常高興,因為恐慌導致他的金幣生意量大漲。當革命的矛頭指向神聖羅馬帝國的時候,與英國的貿易中斷了,進口貨的價格飛漲。從英國販運商品到德國販賣使梅耶狠賺了一筆。

梅耶一直是猶太社區非常積極的領袖人物。"每個星期六的晚上,當猶太教堂的禮拜結束之後,梅耶總是會邀請一些最具智慧的猶太學者到他的家裡,他們湊攏在一起,一邊慢慢地喝著葡萄酒,一邊詳細地討論做一些事的順序直到深夜。"

梅耶有句名言:"在一起祈禱的家庭將凝聚在一起。"後來的人們始終鬧不明白是什麼樣的力量能讓羅斯切爾德家族的人這樣執著於征服與權力。

到1800年時,羅斯切爾德家族已成為法蘭克福最富有的猶太家族之一。梅耶還在這一年獲得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授予的"帝國皇家代理"的稱號。這個稱號使他能通行帝國的各個地區,免除了加在其他猶太人身上的各種賦稅,他的公司人員還可以配帶武器等。

1803年,梅耶和威廉王子的關系日益密切,使梅耶的勢力大大地躍上一個台階。事情是這樣的,威廉王子的一位表兄是丹麥國王,他向威廉王子提出想借一筆款子,威廉王子怕露富就不願答應。當梅耶得知此事以後,認為是個很好的機會,就向王子提出一個解決方案,由王子出錢,梅耶出面協商,以羅斯切爾德的的名義給丹麥國王貸款,利息梅耶可以提成。王子仔細想了想,覺得是個不錯的辦法,人怕出名豬怕壯,想放貸收錢又不想漏富。對於梅耶來說,放貸給國王的名氣是他夢寐以求的事,不僅得到可靠的回報,更是提高信譽的絕好機會。結果是貸款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緊接著,又有六筆丹麥王室的貸款通過梅耶成交。羅斯切爾德名聲鵲起,尤其是他與皇室的密切聯系在歐洲開始為人所知。

拿破崙當政以後,曾經試圖將威廉王子拉到自己一邊,威廉王子首鼠兩端,不願在形勢明朗之前選邊站隊,最後拿破崙不厭其煩,宣布"要把赫思-凱瑟(威廉王子家族)從歐洲的統治者名單中清除出去",隨即法軍大兵壓境,威廉王子倉皇流亡到丹麥,出逃之前,將一筆價值300萬美元的現金交給梅耶保管。就是這300萬現金為梅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權力和財富,成為梅耶通往他的金融帝國的第一桶金。

梅耶有比建立一個英格蘭銀行要大得多的雄心!當他在得到了威廉王子的這筆巨款的時候,他就要開始點兵遣將了。他的五個兒子像五把利箭射向歐洲的五個心臟地區。老大阿姆斯洛鎮守法蘭克福總部,老二所羅門到維也那開辟新戰場,老三內森被派往英國主持大局,老四卡爾奔赴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根據地並作為兄弟之間的信使往來穿梭,老五傑姆斯執掌巴黎業務。

一個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金融帝國拉開了它的序幕。

老羅斯切爾德1812年去世之前,列下了森嚴的遺囑:
(1)所有的家族銀行中的要職必須由家族內部人員擔任,決不用外人。只有男性家族人員能夠參與家族商業活動。
(2)家族通婚只能在表親之間進行,防止財富稀釋和外流。這一規條在前期被嚴格執行,後來放寬到可以與其他猶太銀行家族通婚。
(3)絕對不準對外公布財產情況。
(4)在財產繼承上,絕對不準律師介入。
(5)每家的長子作為各家首領,只有家族一致同意,才能另選次子接班。任何違反遺囑的人,將失去一切財產繼承權。

中國有句俗話,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羅斯切爾德家族通過家族內部通婚嚴格防止財富稀釋和外流。在100多年裡,家族內部通婚18次,16次是在第一表親(堂兄妹)之間。

據估計,1850年左右,羅斯切爾德家族總共積累了相當於60億美元的財富,如果以6%的回報率計算,到150多年後的今天,他們家族的資產將至少在30萬億美元之上。

F. 2009世界國力排行

<1>美國 2008年底美國的利率可能會降至1.5%以下,隨著美國經濟的逐步轉暖,2009年會以25基點(甚至更少的基點數)的加息力度逐步提高利率,恢復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和股市的調控能力及美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美國總是懂得把人民集結在最賺錢的行業,所以能夠長期保持絕對優勢地位。2010年底美國仍將以世界第一的國民生產總值,黃金儲備,教育力量,科技力量,軍事力量(尤其是軍費開支),全球500強企業數量,綜合國力和世界第一大貨幣美元(與歐元影響力相當)等穩坐世界第一超級大國寶座。美國次貸危機的確對世界股市,尤其是股民、基民信心產生了重大負面影響,但是也應該看到世界許多重要經濟實體如「金磚四國」(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澳大利亞等實體經濟走勢都較為強勁,日本經濟也正逐步轉暖。美國各項主要指標佔世界的比重每年略有降低,顯示出了亞洲經濟的強勁走勢。美國受世界經濟大繁榮和本國各項促進經濟發展政策的帶動,必將逐步走出次貸危機,重新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預測美國全年經濟增速約為2.6%(這個增速很大程度上由中美關系決定,因為中美關系直接影響國際油價,中美貿易額等)。以2012年底匯率計,2012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會下降到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19%以下,但綜合國力仍將佔到世界綜合國力的20%以上,在絕大多數重要領域還將佔到世界的絕對比重!2015年美國軍費開支將超過1.5萬億美元。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壓力:美國次貸危機,國際油價高速上漲,巨額貿易逆差,巨額財政赤字,高通貨膨脹率,美元疲軟等,期間關系是巨額貿易逆差,巨額財政赤字和美國次貸危機,是導致美元疲軟,進而導致美國高通貨膨脹率和國際油價高速上漲的重要原因。

軍事:(1)以大型軍事科研工程為基礎,美國軍力每年增強15%以上;(2)指揮全球美軍的美國四大指揮中心:(五角大樓)美國國家軍事指揮中心—最大指揮中心,國家緊急機載指揮中心—最強大空中指揮所,戰略空中司令部指揮中心—戰略空中中樞,北美夏延山地下指揮中心—防空防天指揮中心;美國海軍絕密武器研究最大基地「第七區」,未來美國最大的武器試驗中心,美國海軍空戰中心—「中國湖」海軍基地,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里奇克雷斯特鎮附近的胡佛大壩下;(3)軍事戰略:美國有國家導彈防禦計劃(NMD)和戰區導彈防禦計劃(TMD)軍事系統;美國不斷進行軍事侵略和軍事演習採取以戰養戰的軍事策略;美國情報部門雇員約15萬人,年度開銷超過300億美元;近20年中國的軍力增強速度略高於印度,遠高於日本,為了維持相對平衡,美國將來必定會拉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強化軍力來限制中國(2008年5月6日澳大利亞晨報報道美國國防部已經批准向澳大利亞出售宙斯盾武器系統,總價將會達到4.5億美元,美軍方稱此系統可增強澳大利亞的空戰能力。」);(4)武器裝備:除了上面圖中的部分展示,美國還有「空軍一號」、「鉚釘」偵察機等大批聞名世界的高科技大型飛機。【第四代戰斗機F–22A「猛禽」的六大技術優勢: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短距起降,高度綜合和智能化的航電系統,良好的保障性能。】

<2>日本 世界第二且仍佔世界較大比重的國民生產總值,世界第二的外匯儲備量,世界第四的對外貿易額,處於世界最發達國家行列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世界先進的教育實力,世界第七的軍事力量和世界前五的軍事潛能。日本幾乎所有的優勢都直接表現在經濟上和以經濟為支撐的科技上,所以一旦日本國民生產總值排名下降,綜合國力的排名就會大幅下滑。由於過去幾十年裡,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始終處於世界第二或第三位,積累了雄厚的資本(銀行存款,黃金、外匯儲備,固定資產〈主要是建築〉),所以日本的大國地位還可以維持10年以上;到2020年底,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將被擠出世界前五,外匯儲備將被擠出世界前三,對外貿易額排名將被擠出世界前四,日本的大國地位將基本終結。最後終結日本大國地位的最重要力量,可能不是未來的三個超級大國(中國、美國、俄羅斯),而是日本絕大多數資源的依賴國澳大利亞。

軍事:(1)日本政府「無核三原則」:不製造、不擁有、不引進核武器。(2)武器裝備:日本現役的F–15J戰斗機、F–2戰斗機、C–130運輸機、E–767預警機都具有空中加油能力。

<3>德國 憑借著歐元對美元的微量升值和一定的經濟增長,多年的世界出口冠軍和保持巨額貿易出超,2016年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將(超越日本,僅次於美國和中國)位居世界第三,對外貿易額也有望(超越美國,僅次於中國)位居世界第二;隨著法國影響力的略有下降,作為歐盟經濟實力最強國,德國的政治、經濟地位必定會在全世界日益突顯。教育一直領先於世界,哺育了康德、貝多芬、黑格爾、馬克思、恩格斯、愛因斯坦等世界級偉人。

<4>中國 (1)2009年起中國將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引擎(美國次貸危機對美國和歐盟經濟的負面影響高於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引擎的時間提前了兩年),同時中國也將在金融,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科技等關鍵領域強大起來。2011年底軍事力量世界第二(與俄羅斯相比防禦能力更強,進攻能力相當—中國更強調國防),國民生產總值世界第二,外匯儲備世界第一(中國的外匯儲備金額將多於外匯儲備世界前10的國家中,其他9國的總和),國內市場規模世界第三(僅次於歐盟和美國),科技力量世界第二(航空航天科技,軍工科技,核科技,電子信息科技等核心領域世界第二,船舶科技世界第一),佔全球商業500強比重世界第二(緊次於美國),人口世界第一,高等院校在校生總數世界第一(3000萬人以上),世界第一金牌數(體育超級大國地位的象徵)。吞吐量世界十大港口中中國擁有五座以上:上海,香港,廣州,深圳,青島,天津等。經濟上與歐盟,美國形成世界經濟大三角;軍事上與美國,俄羅斯形成世界軍事大三角,超級大國地位顯現。但由於那時中國僅處於中等發展中國家高級階段且歐盟和美國優勢較大,所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甚至超越歐盟成為世界第一超級實體,還有一段路要走。

(2)中國的競爭優勢:2012年底中國東部將達到初等發達國家初級階段水平,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高;中國中西部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略高於印度全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而且比印度更具有資源,能源,交通運輸等優勢。商品運輸:陸路可以直接通過亞歐大陸橋運往歐盟,俄羅斯;海上可以較近的運往日本,韓國,東南亞,印度,美國,澳大利亞等;空中可以較快的與世界各地進行貿易往來,並且那時中國本身就是僅次於歐盟,略高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市場,所以在2008年初~2020年底的13年中,中國始終都會是世界最大的製造中心(中國更有必要成為高科技產品的世界製造中心),只是區域上會由東部逐步向中西部轉移,東部也會由世界製造中心發展為世界創造中心(中國需要在中西部建立起大量的高質量大中型城市吸引國際資金的區域性轉移)。隨著中國國民生產總值佔世界比重的增大,在未來,世界絕大多數經濟實體經濟的高速發展都將很大程度上依賴對華貿易的高速增長。

(3)中國的外部競爭壓力:未來五年內俄羅斯和印度的對外貿易增速都將與中國對外貿易增速相近;2020年底前俄羅斯和印度的國民生產總值都將進入世界前八,那時這兩個國家在國際貿易方面的競爭力都將不亞於美國,大國成為強國,對中國經濟將產生分流作用,相對削弱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全世界高速增長也極有可能引發全世界的高通貨膨脹;俄羅斯,印度,巴西,澳大利亞等資源大國佔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會逐年增大;2010年底~2018年底有兩屆奧運會和兩屆世博會都不可能在中國舉辦,這將加快中國對手國的發展;中國將來還需要償還虧欠日本的貸款。

中國的內部發展問題:通貨膨脹率很高;財政赤字問題和國債問題也有一定的壓力;黃金儲備量在世界大國中排名靠後(與歐盟各國黃金儲備總和及美國黃金儲備相差懸殊);資源科技和能源科技的發展速度低於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增速;人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會使中國百姓在激烈的國際金融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

<5>俄羅斯 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高速攀升是俄羅斯經濟高速增漲的重要基礎。2008年第一季度外貿額為1633億美元,同比增長55.8%;外貿順差為53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0%。莫斯科已成為歐洲房地產商在歐洲的首選投資地。2012年底前俄羅斯的外匯儲備將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貿易出口額將上升到世界第五位(緊隨中國,德國,美國,日本之後)。有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普京是一個優秀的歷史學家,更是一個出色的未來學家,如果俄羅斯繼續走普京路線,2015年底俄羅斯將發展為中等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與世界第七的義大利相當;2020年底國民生產總值將進入世界前五,綜合國力可比美國。

<6>英國 由於現在的世界計算機體系對英語有很大的依賴,未來五年內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超級大國,英國也會成為世界亞超級大國之一,所以英語和漢語將更突顯世界最重要的兩大語種地位,英國具有語言優勢;英國移民及其後裔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都佔有人口的絕對比重;世界金融地位日益突顯,也使世界金融中心倫敦影響力更大,再借力倫敦奧運會(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是英國綜合國力升級由量變增強到質變飛躍的最重要條件之一),英國的發展前景值得關注。

<7>法國 法國是緊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核能大國,在旅遊業、軍工科技和文化領域等方面較有優勢,如果能夠繼續保持與中國的較好關系,2013~2020年將在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處於優勢地位,甚至有機會在國民生產總值和綜合國力上趕超德國,但現在中法關系出現了危機。

<8>加拿大 七大發達國家中,唯一石油凈出口國;鈾儲量世界地二;與美國互為最大貿易夥伴;是公認的世界移民政策做得很好的國家之一;全球氣候變暖使加拿大可開發空間大增,如果北冰洋航道開辟,加拿大有實現高速飛躍的可能。

<9>印度 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世界第二或三位的軟體大國,綜合國力增強速度,在大國中僅次於中國和俄羅斯;到2012年底印度將成長為世界六個亞超級大國之一;印度粗通英

語的人超過兩億,這是印度在現代計算機領域,尤其是軟體業的優勢; (據說印度民間有1萬噸以上的黃金和15萬噸以上的白銀)2012年以後,印度政府有實力在極短的時間內收購民間5000噸黃金,使印度盧比迅速成為高價值的,為全世界認可的世界性貨幣之一,進一步提升印度的亞超級大國地位。《福布斯》雜志2008年5月4日報道:身價430億美元的51歲印度富豪穆克什·安巴尼在印度經濟中心孟買市,耗資20億美元正在為自己打造一座高173米的世界上最昂貴的私人「摩天豪宅」(左圖)。

軍事:印度一直保持著巨額的軍事采購,計劃在未來5年內采購300億美元以上的軍事硬體和軟體;據稱,印度自認為是亞洲第一軍事強國。

<10>巴西 世界第五人口大國,第五土地面積大國,世界重要的鐵礦石和石油等重要資源和能源出口國,擁有世界最大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該公司保有鐵礦石約40億噸;咖啡產量世界第一;擁有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熱帶雨林);2012年底巴西將會發展為南半球拉丁美洲,非洲,大洋州三大洲中的最強國。

<11>澳大利亞 亞太地區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和世界最大鐵礦石出口國之一;鈾儲量佔世界的40%左右;世界最大小麥出口國;樓價平均每七年翻一番,已經成為澳大利亞房地產市場的基本規律,具有極低的風險和極高的回報率;服務業幾乎占其經濟活動的80%,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銀行業服務質量排名世界第三;貨幣升值速度世界頂尖,人口也在高速增長中,是世界較有發展潛力的國家之一。

<13>韓國 如果韓元繼續走軟,那麼2009年韓國國民生產總值就會被墨西哥超越,2011年將會再被澳大利亞和荷蘭超越,那樣對韓國國際地位將會是極大的沖擊。

<14>西班牙 在所有大國中,現在西班牙與其他大國的矛盾似乎是最不明顯的。如果西班牙能夠更好的處理好與世界大國之間的關系,借力以中國為經濟中心的強勢亞洲經濟和高速發展的非洲經濟,2020年底前西班牙的綜合國力將超越義大利,甚至會有更高的國際排名。

在國際上,「展望五國」(印度尼西亞,越南,南非,土耳其,阿根廷)經濟也較受關注,但今年似乎也都面臨困境,越南正處於金融危機之中;印度尼西亞人口位居世界第四位,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和煤炭出口國之一

G. 排名前十的證券公司有哪些

1、中信證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或「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2002年12月13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信證券向社會公開發行4億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2011年10月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為6030。

2、海通證券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證券」)成立於1988年,是國內最早成立的證券公司中唯一未被更名、注資的大型證券公司。公司前身是上海海通證券公司,於1994年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並發展成全國性的證券公司。

3、廣發證券

廣發證券成立於1991年,是國內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公司先後於2010年和2015年分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0776.SZ,1776.HK)。公司營業網點已實現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全覆蓋,截至2015年6月30日,公司有證券營業部256個。

4、國泰君安

國泰君安,國內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和全能型投資銀行,目前注冊資本為61億元人民幣。始終以客戶為中心、紮根於國內資本市場,是國內規模最大、經營范圍最廣、機構分布最廣、服務客戶最多的證券公司之一。

5、華泰證券

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中國領先的綜合性證券集團,具有龐大的客戶基礎、領先的互聯網平台和敏捷協同的全業務鏈體系。公司於1991年5月成立。2010年2月26日,公司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碼601688。

6、銀河證券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股票代碼:06881.HK)是中國證券行業領先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提供經紀、銷售和交易、投資銀行等綜合證券服務。

7、申萬宏源

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簡稱「申萬宏源」),是由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證券公司——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內資本市場第一家上市證券公司——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於2015年1月16日合並組建而成。

8、招商證券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證券)是百年招商局旗下金融企業,經過二十年創業發展,已成為擁有證券市場業務全牌照的一流券商。2009年11月,招商證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600999),截止目前,招商證券成為中證100、上證180、滬深300、新華富時中國A50等多個指數的成分股。

9、國信證券

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性大型綜合類證券公司,AA級證券公司,注冊資本70億元,在全國38個城市擁有54家營業網點,法定代表人為何如,現有員工9443人,其中公司本部員工1167人,本科以上學歷人員佔90%以上

10、東方證券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的綜合類證券公司,其前身是於1998年3月9日開業的東方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部設在上海,現有注冊資本52. 82億元,公司於2015年3月23日成功登陸上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