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中國國債發行額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中國國債發行額

發布時間: 2021-04-24 22:07:20

⑴ 中國對外國債總額現在有多少

中國債市總體來看2007年債券市場債券發行總額發行79934.03億元,逼近8萬億大關,較2006年的58653.34億元增長36%

中國債市主要分為央票、國債和金融債.
國債中可以分為普通國債及特別國債,依發行方式又可以分為記賬式及憑證式,次級交易市場分為銀行間及交易所(滬及深),大多數交易量在銀行間市場.

初次發行方面,目前已發行國債,2007底累計,銀行間債券市場累計發行人民幣債券37431.3 億元,同比增加95.85%
其中,財政部發行記賬式國債21849.5 億元,同比增加234.43%,主要為特別國債發行15502.3 億元

次級交易方面,07年二級市場現券和回購共成交623799.4655億元,較06年增長62%。其中現券交易157232億元,較06年增長53%;回購交易466566億元,較06年增長65%。其中,銀行間市場共成交60.3941萬億元,佔比達到96.82%,上海交易所成交1.9832萬億元,深圳交易所成交24.65億元,兩者相加尚不及銀行間市場的零頭,僅佔3.18%
*參考資料小弟我附上人民銀行的2007市場運行情況的pdf報告連結網頁
希望有回答到您的提問

⑵ 中國國債共多少

今年中國最後一期國債———記賬式(十五期)國債將於本月23日招投標。本期國債計劃發行411億元,期限3個月,將通過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證券交易所發行。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中國今年全年共發行15期記賬式國債,實際發行金額5042億元;此外,還發行憑證式國債5期,金額2000億元,總計7042億元。這個數字與今年初全國人大批準的數字相近。
根據今年初的預算安排,中央財政需歸還到期國內外債務本金3923.4億元,加上彌補當年赤字3000億元,中央財政國債發行總規模為6923.4億元。另外,加上代地方政府發行的100億元,共計7023.4億元。

⑶ 請問:國債發行的目的是什麼啊影響國債發行額的因素有哪些

國債發行的是國家為了維持國家的經濟的穩定的一種方式。分為好幾種 比如說 建設國債是用來基礎建設的 還有的國債是為了彌補財政赤字 還有 戰爭需要發行的國債。。。影響發行額的因素我想還是根據國家本身的經濟情況,由財政部發改委來定。。。

⑷ 中國的國債情況

2009年10月國債發行計劃公告情況

盡管沒有說明今年的國債發行規模,但市場普遍預測,今年國債發行規模將達2008年的2倍左右,即在1.4萬億和1.6萬億元之間。其間的「彈性空間」,則可能是2000億的中央代發地方政府債券。

規模:1.4萬億至1.6萬億

根據計劃,今年關鍵期限記賬式國債共25隻,其中1年期和3年期國債各4期;5年期國債5期;7年期和10年期國債各6期。從期限來看,中長期國債比重明顯高於短期國債;而發行時間集中在二三季度,其中5月~7月是一個高潮,每月均有3隻發行。

對於今年的發行規模,中投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何欣預計,今年的財政赤字因支出擴大和收入降低雙重壓力的影響,可能會達到8000億~9000億的規模。「若結合2009年到期國債,預計今年的新債發行可能會達到1.5萬億的水平。」2008年,實際發行國債8558億元。

道瓊斯通訊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為幫助此前公布的4萬億元人民幣經濟刺激方案籌措資金,中國政府今年計劃發行規模為1.6萬億元人民幣的國債。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2日發布研究報告表示,經濟增長放緩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所採取的增加公共投入和各種減稅措施,將會對財政收入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2009年全年將出現較大規模財政赤字,需要通過加大國債發行量來平衡資金收支缺口。報告稱,若按財政赤字佔GDP的2%~3%比重考慮,預計全國的國債發行規模在1.4萬億左右。

⑸ 什麼是國債發行余額管理

國債余額是指中央政府歷年的預算差額,即預算赤字和預算盈餘相互沖抵後的赤字累計額和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特別國債的累計額。 國債余額管理的概述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委員長會議16號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關於實行國債余額管理的意見。這意味著自2006年起,我國將參照國際通行做法,採取國債余額管理方式管理國債發行活動,以科學地管理國債規模,有效防範財政風險。 國務院在關於實行國債余額管理的報告中說,自1981年恢復發行國債以來,我國一直採取逐年審批年度發行額的方式管理國債。這種管理方式存在五個方面的問題: (1)年度國債發行額不能全面反映國債規模及其變化情況; (2)控制年度國債發行額不利於合理安排國債期限結構; (3)不利於促進國債市場平穩發展; (4)不利於財政與貨幣政策協調配合; (5)不利於提高國債管理效率。 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關於實行國債余額管理的意見同意了國務院提出的五條建議: 一是在每年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預算報告時,報告當年年度預算赤字和年末國債余額限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予以審批;一般情況下,年度預算赤字即為當年年度新增國債限額。 二是在年度預算執行中,如出現特殊情況需要增加年度預算赤字或發行特別國債,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相應追加年末國債余額限額。 三是當年期末國債余額不得突破年末國債余額限額。 四是國債借新還舊部分由國務院授權財政部自行運作。財政部每半年向全國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書面報告一次國債發行和兌付等情況。 五是每年一季度在中央預算批准前,由財政部在該季度到期國債還本數額以內合理安排國債發行數額。 但好事也需要好好辦,在實施過程中考慮周全才不失理性。從我國的現實來看,2004年底國債余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即國債負擔率為21.6%,遠低於由歐盟規定國際公認的60%的警戒線,這種國際比較中的相對優越性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麻痹、鬆懈的情緒。 國債余額管理的考慮要素首先,國債余額管理需考慮政策搭配。 國債余額管理的實施將使得中短期債券的發行重獲垂青,而這些具備高流動性、高安全性的國債品種某種程度上是央行票據的一種替代物,是央行實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重要金融工具。因此,在雙穩健的總體政策搭配框架之下,國債余額管理不僅需要考慮到財政融資的需要,還要考慮到貨幣政策執行的需要。唯有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制定和執行之間建立起完善、透明、經常的信息傳遞機制,國債余額管理才能實現多樣化目標,避免宏觀政策沖突的出現。 其次,國債余額管理需顧及擠出效應。 國債余額管理相比以前的逐年審批年度發行額的方式具備更大的靈活性和主動性,這使得國債發行的可控性和限制性相應有所降低。在此背景之下,如果余額設限過松,那麼國債發行增量可能會出現相對過大的局面,對債券市場內的企業債券發行將產生潛在的擠出效應。中國債券市場的頑疾之一就是國債比例過大,而中國企業的發展瓶頸之一也是直接融資困難,在國債本身相對企業債券就更具吸引力的中國特色之下,在國債余額管理中充分考慮擠出效應,保持國債比例適度性是十分必要的。 最後,國債余額管理需考慮民生需求。 國債余額管理調節的是國債供給,而需求的變化也會對供給調節政策的有效性帶來重要影響。在中國債券市場中,商業銀行是主要的交易者,但隨著十一五規劃對和諧增長的強調,民生需求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從我國現狀看,2005年前三季度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9.8%,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實際增長11.5%,居民收入增長率剛剛達到經濟增長率的水平。對國債民生需求的總量和結構有一個細致、深入的了解,對國債余額管理來說將不無裨益。

⑹ 中國一共發行了多少國債

從1981年以來到1996年,我國一共發行國債48次(不包括轉換券)。發行總額6646.02億元。已發行國債共九個品種,八種期限。已償還國債2284.59億元,國債余額為4361.43億元。整個80年代,國債發行數量增長不大。但是90年代以後,國債發行數量逐年增加很快。1991年以前,我國國債沒有一級市場,發行方式基本上是依靠政治動員和行政分配相結合的辦法。

⑺ 中國現在發行的國債總量是多少列如美國是14萬億美元左右!到處找都沒找到!

中國人民銀行的官方網站上有相關數據。
在2011年貨幣統計概覽裡面,有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其中對中央政府的債權截止到2011年12月接近1.54萬億人民幣。

但是我不清楚這個1.54萬億的債權是否就是目前的國債總量。不過一般來講政府發行債券,主要通過中央銀行,形成對中央銀行的負債,從這里推理的話,1.54萬億應該至少是總體國債的一部分吧。

坐等高手指正。

⑻ 為什麼中國每年都要發行國債

看看發行國債的目的你就會理解:發行國債大致有以下幾種目的: 1、在戰爭時期為籌措軍費而發行戰爭國債。在戰爭時期軍費支出額巨大,在沒有其他籌資辦法的情況下,即通過發行戰爭國債籌集資金。發行戰爭國債是各國政府在戰時通用的方式,也是國債的最先起源。 2、為平衡國家財政收支一般來講,平衡財政收支可以採用增加稅收、增發通貨或發行國債的辦法。以上三種辦法比較,增加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作法,固然是一種好辦法但是增加稅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稅賦過重,超過了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將不利於生產的發展,並會影響今後的稅收。增發通貨是最方便的作法,但是此種辦法是最不可取的,因為用增發通貨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其對經濟的影響最為劇烈。在增稅有困難,又不能增發通貨的情況下,採用發行國債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還是一項可行的措施。政府通過發行債券可以吸收單位和個人的閑置資金,幫助國家渡過財政困難時期。但是赤字國債的發行量一定要適度,否則也會造成嚴重的通貨緊縮。 3、國家為籌集建設資金而發行建設國債。國家要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為此需要大量的中長期資金,通過發行中長期國債,可以將一部分短期資金轉化為中長期資金,用於建設國家的大型項目,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4、為償還到期國債而發行借換國債。在償債的高峰期,為了解決償債的資金來源問題,國家通過發行借換國債,用以償還到期的舊債,「這樣可以減輕和分散國家的還債負擔。

⑼ 中國歷年發行債券情況

http://www.drcnet.com.cn/DRCnet.common.web/DocViewSummary.aspx?docid=1414789&chnid=3736&leafid=14327&gourl=/DRCnet.common.web/DocView.aspx

http://tjsj..com/pages/jxyd/20/32/_0.html

⑽ 統計年鑒上的國內債務包括什麼和國債發行額有什麼關系

國內債務簡單的來理解,就是拿別人的錢在自己國家內花錢(也可以理解為國家找別人借錢花在身上)。國內債務說有關系也有關系說沒有關系也沒有關系,大個比方你媽媽找你借錢,用來買一些日用品,你媽媽可以理解為國家,你就是買國債的人,因為買日用品需要錢,而你媽媽沒有錢所以找你借錢(就是發行國債),由於你和你媽媽非常信任所以就把錢借給你媽媽你很放心(這個可以理解為國內債務,到期後拿回錢的幾率很大,而且還有一定的利息,這就是電子國債)。我想你說國債是憑證式國債,憑證式國債和國內債務的關系不是很大,憑證式國債的利息也是固定的,除非趕上國家調整國債的固定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