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中央國債上海公司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中央國債上海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4-19 03:33:50

『壹』 中登、中證、中債登有啥區別

1、稱呼不同:

(1)「中債登」是指「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

(2)「中登」是指「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

(3)「中證」是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

2、具體職責不同:

(1)中債登是指定的中央債券存管機構,負責對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和流通的國債、政策性金融債、一般金融債、次級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等券種進行登記與託管。

(2)中債登實際上是國債的總託管人,

(3)中證登承擔了國債的分託管人的角色。

(1)中央國債上海公司擴展閱讀:

1、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6年,總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10號,是財政部唯一授權主持建立、運營全國國債託管系統的機構,是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的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登記、託管、結算機構和商業銀行櫃台記賬式國債交易一級託管人。

2、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是為全國債券市場提供國債、金融債券、企業債券和其他固定收益證券的登記、託管、交易結算等服務的國有獨資金融機構

3、經過多年來的努力,中國債券信息網已逐步成為中國債券市場的專業化信息集散平台。該網站是發行人發布和披露相關信息的指定渠道以及市場參與者及時獲取業務信息的重要途徑。同時,公司還努力整合數據資源,使之轉化為投資人所需的專業化投資分析產品,一個能夠滿足各類使用者需求的信息系統正在形成。

『貳』 中國結算公司,中央結算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中央證券登記結算公司。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結算公司",為滬深交易所提供債券和證券的託管,結算。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央結算公司",為銀行間債券市場提供債券的託管,結算。

『叄』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屬於什麼行政級別

副部級。
中央結算公司,全名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屬全國性非銀行類的副部級金融機構,1996年12月在國家工商管理局登記注冊,注冊資本4.8億元人民幣,在原中國證券交易系統有限公司的基礎上改組設立,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及九家金融機構為出資人。

『肆』 在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開戶條件

下列機構可在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按實名制原則以自己名義開立債券託管賬戶: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商業銀行及授權分行、信託投資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農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管理的各類基金、保險公司、外資金融機構、經金融監管當局批准可投資於債券資產的其他金融機構以及非金融機構法人。

加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有關事宜如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商業銀行及其授權分行、信託投資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農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管理的各類基金、保險公司、外資金融機構,以及經金融監管當局批准可投資於債券資產的其他金融機構加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實行准入備案制。
二、金融機構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申請辦理債券交易聯網手續,應提交下列材料:
(一)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二)相關金融業務許可證副本復印件,包括金融機構法人許可證、信託機構法人許可證、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經營保險業務許可證等;
(三)商業銀行分行還應提供其總行的債券交易授權書;
(四)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要求的其他材料。
三、金融機構向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申請開立債券託管賬戶,應提交下列材料:
(一)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二)相關金融業務許可證副本復印件,包括金融機構法人許可證、信託機構法人許可證、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經營保險業務許可證等;
(三)《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回購主協議》的簽署文件;
(四)商業銀行分行還應提供其總行的債券交易授權書;
(五)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其他材料。

『伍』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的部門職能

辦公室(黨委辦公室): 辦公管理;宣傳;外事;行政後勤;安全保衛。
研發部: 發展戰略研究;新業務、新產品研發與規則設計;《債券市場研究》雜志及債券研究會日常工作。
客戶服務部:客戶服務;結算業務監控及結算指令應急處理;債券櫃台業務
發行服務部:債券發行業務服務;公開市場操作服務。
託管部:託管賬戶管理;債券登記、託管、過戶。
資金結算部:辦理資金結算業務,負責與資金結算有關的賬號、資金、賬務、制度、賬務資料及相關系統的管理工作。
債券信息部:中債數據統計、中債收益率曲線和估值及中債指數的編制分析與中債信息網的編輯。
系統部:系統集成、建設和運行支持;網路通訊系統建設管理;信息技術管理;CA證書管理。
軟體部:應用軟體設計、開發和維護。
財務會計部:境內外債券業務的資金清算劃撥;代理債券;本息兌付;公司財務會計。
稽核部:內部業務稽核;法律事務;紀檢監察。
人力資源部(黨委工作部):人事及勞動工資管理;員工培訓;黨的組織工作。
培訓部:市場成員境內外培訓項目的設計、開發、組織以及培訓教材的編寫。
後勤管理部:負責公司後勤管理、安全保衛、固定資產購置、管理及維修等工作。

『陸』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有什麼區別

前者是為全國債券市場提供國債、金融債券、企業債券和其他固定收益證券的登記、託管、交易結算等服務的國有獨資金融機構。後者承接了原來隸屬於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全部登記結算業務。

『柒』 中央債券登記結算公司 上海分公司這家公司財務剛位好不好

非常好的工作崗位。公司高大上,薪酬很穩定、很高

『捌』 有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的簡介嗎

中央結算公司屬全國性非銀行金融機構,1996年12月在國家工商管理局登記注冊,目前注冊資本4.8億元人民幣。

參見中國債券信息網:www.chinabond.com.cn

下面是從該網站摘錄的部分內容:

成立背景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國債券市場以國債市場為先導進入了早期發展階段。但由於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缺乏債券集中託管和統一結算機制,出現了國家信用被冒用、投資者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市場運行成本居高不下、金融風險加大等問題,阻礙了國債市場的健康發展。

為整頓國債市場秩序,保證市場安全、高效、低成本運行,促進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和財政部共同議定並報經國務院同意後,在原中國證券交易系統有限公司的基礎上改組設立了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結算公司),承擔國債和國內其他債券的統一登記、託管和結算職能。

中央結算公司屬全國性非銀行金融機構,1996年12月在國家工商管理局登記注冊,目前注冊資本4.8億元人民幣。

業務范圍

(一)國債、金融債券、企業債券和其它固定收益證券的登記、託管、結算、代理還本付息。

(二)為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系統和債券發行系統提供技術支持。

(三)擔任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資產的託管人並辦理基金單位的登記、託管、結算。

(四)債券市場與貨幣市場中介服務與信息服務;網際網路信息服務。

(五)債券市場及貨幣市場的研究、咨詢、培訓與宣傳。

(六)辦理外幣固定收益證券的託管、跨境結算並組織辦理相關的資金結算和國際業務。

(七)根據管理部門授權對債券次級託管進行監督。

(八)經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批準的其它業務。

對外交流與合作

近年來,公司積極擴大與國際同業機構的業務交流與合作:與歐清銀行(Euroclear)、全美託管結算公司(DTCC)、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 Bank)、道富銀行(State Street)、加拿大證券託管公司(CDS)、澳洲清算公司(Austraclear)等機構進行互訪;與香港金管局(HKMA)的中央結算系統(CMU)實現聯網,合作開展債券跨境結算服務;與明訊銀行(Clearstream)簽署諒解備忘錄,並在人員培訓、學術交流等領域開始了有效的合作;與路透集團(Reuters)簽訂信息互換合作協議;與美國債券市場協會(TBMA)、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加拿大證券學院(CSI)等機構合作,組織內地市場參與者到境外培訓考察,境外金融機構來華進行業務交流。

『玖』 我國二十三家金融央企分別是

目前中國的中央金融企業為24家。

1、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太平保險集團公司、再保險(集團)公司

2、人民保險集團股份公司、銀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集團公司、光大(集團)總公司、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中央金融企業是指在國務院領導下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法獨立履行職責,並監管的國有金融機構等獨立法人單位。

(9)中央國債上海公司擴展閱讀

1、國家開發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銀行。 2008年12月改制為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

(2)國開行注冊資本4212.48億元,股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股比例分別為36.54%、34.68%、27.19%、1.59%。

(3)國開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截至2015年末,資產規模12.3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連續43個季度低於1%,保持一流的市場業績。穆迪、標准普爾等專業評級機構,連續多年對國開行評級與中國主權評級保持一致。

(4)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2015年,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7位。

(5)國開行在中國內地設有37家一級分行和3家二級分行,境外設有香港分行和開羅、莫斯科、里約熱內盧、加拉加斯、倫敦、萬象等6家代表處。全行員工近9000人。旗下擁有國開金融、國開證券、國銀租賃和中非基金等子公司。

2、中國進出口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府全資擁有的國家政策性銀行,其國際信用評級與國家主權評級一致。目前在國內設有9家營業性分支機構和5個代表處,在境外設有東南非代表處和巴黎代表處;與 140 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2)中國進出口銀行是我國外經貿支持體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對外承包工程及各類境外投資的政策性融資主渠道、外國政府貸款的主要轉貸行和中國政府援外優惠貸款的承貸行,為促進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中國進出口銀行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外經貿政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策,為擴大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推動有比較優勢的企業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促進對外關系發展和國際經貿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3、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1)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簡稱中國信保,英文Sinosure) 是我國唯一承辦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政策性保險公司,也是我國四家政策性金融機構之一。[3]於2001年12月18日正式揭牌運營,公司資本金約300億,資本來源為出口信用保險風險基金,由國家財政預算安排。

(2)2011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復了中信保改革實施總體方案和章程修訂草案,進一步明確了公司的政策性定位,大幅補充了公司資本金.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金公司)200億元人民幣注資已於2011年6月底到位。

(3)2011年11月,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批准,中信保領導班子列入中央管理。2012年3月17日,中信保升級副部級央企。

(4)中國信保的業務范圍包括: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海外投資保險業務;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國內信用保險業務;與出口信用保險相關的信用擔保業務和再保險業務;應收賬款管理、商賬追收等出口信用保險服務及信息咨詢業務;進口信用保險業務;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批準的其他業務。

(5)中國信保還向市場推出了具有多重服務功能的「信保通」電子商務平台和中小微企業投保平台,使廣大客戶享受到更加快捷高效的網上服務。

(6)公司成立以來,出口信用保險對我國外經貿的支持作用日益顯現。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出口信用保險充分發揮了穩定外需、促進出口成交的杠桿作用,幫助廣大外經貿企業破解了「有單不敢接」、「有單無力接」的難題,在「搶訂單、保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7)截至2012年末,中國信保累計支持的國內外貿易和投資的規模約1萬億美元,為數萬家出口企業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為數百個中長期項目提供了保險支持,包括高科技出口項目、大型機電產品和成套設備出口項目、大型對外工程承包項目等,累計向企業支付賠款43.4億美元。

(8)中國信保現有15個職能部門,營業機構包括總公司營業部、18個分公司和6個營業管理部,已形成覆蓋全國的服務網路,並在英國倫敦設有代表處。

(9)公司的經營宗旨是:「通過為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合作提供保險等服務,促進對外經濟貿易發展,重點支持貨物、技術和服務等出口,特別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機電產品等資本性貨物出口,促進經濟增長、就業與國際收支平衡」。

4、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1)中國華融是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發起設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2)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全國設有32家分支機構,旗下擁有華融湘江銀行、華融證券、華融信託、華融租賃、融德資產、華融渝富、華融期貨、華融置業、華融致遠投資、華融匯通資產10家子公司,服務網路遍及30個省、市、自治區,可以為客戶提供資產經營管理、銀行、證券、金融租賃、信託、投資、基金、期貨、置業等全牌照、多功能、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

(3)截至2011年底,公司總資產達2185億元,凈資本收益率達12.58%。公司注冊資本258.35億元,由財政部控股,持股比例為98.06%;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參股,持股比例為1.94%。在成立大會上,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表示,改制完成後,中國華融將穩步推進增資擴股,適時引進海內外優秀的戰略投資者,擇機完成IPO實現海內外整體公開上市 。

(4)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為支持國有銀行改革發展、國有企業減債脫困、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運行發揮了重要的「安全網」和「穩定器」作用。

(5)在圓滿完成國家賦予的政策性資產處置任務後,從2006年開始啟動商業化轉型。特別是2009年以來,經營業績連續三年實現翻番,進入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新時期。截至2012年6月末,中國華融集團總資產為2463億元,集團所有者權益為344億元。

5、中國太平保險有限公司

(1)太平保險有限公司(簡稱「太平保險」)1929年11月20日始創於上海,由私營金城銀行獨資開設,資本為法幣100萬元。1933年,金城銀行邀集交通、大陸、中南、國華等銀行參股,並將資本增為法幣500萬元。之後通過收購豐盛、安平、中國天一等華商保險公司,開始集團化經營。1938年,太平保險撥款法幣100萬元,獨資設立太平人壽保險公司。

(2)太平保險除在上海設立總公司外,又在國內各大口岸廣設分支機構和代理處,最鼎盛時,太平保險在全國的代理網點總數達900餘處,還在香港和東南亞地區設立了多家分支機構,成為當時我國保險市場上一家實力雄厚的民族保險公司。

(3)1949年5月,上海解放。經上海市軍管會批准,太平保險於1949年6月20日恢復營業。50年代,國家對民族資本保險公司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經過1951年和1956年的兩輪改組,包括太平保險在內的28家華商私營財產保險公司合並重組為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

(4)根據國家的整體安排,從1956年起,國內保險市場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獨家經營,太平保險停辦國內業務,專營境外業務。太平保險從此移師海外,在港澳及東南亞地區開拓經營了整整45年。

(5)2001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太平保險全面恢復中國境內的財產保險業務,並對公司進行股權改造。

(6)改造後,太平保險的股東共有三家,分別為: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保險」,持股47.525%)、中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保國際」,香港上市公司,中國保險業首家上市公司,持股40.025%)及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簡稱「工銀亞洲」,中國工商銀行在港上市公司,持股12.45%)。公司注冊資本金10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