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被保時捷投資的蔚來資本到底是做什麼的
從目前來看,蔚來資本並未投資蔚來汽車,因此蔚來汽車也不會因為蔚來資本獲得投資而直接得到錢緩解資金問題。
然而資金問題並未影響李斌的信心,他在財報電話中表示,「蔚來有信心實現第二季度毛利率轉正,年底毛利率達到二位數的目標。」但面對當下的車市環境,只能說道阻且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加盟資金投入大么
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行業都是朝陽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如果你要選擇加盟的話,相比其他項目還是非常適合小額投資者的。可以咨詢下「中源樂充」,為樁主提供金融授信業務,還可以幫助樁主運營管理充電樁,省心省力。
❸ 新能源汽車充電站規劃將出台 資本投資看哪些
新能源汽車充電站規劃出台,資本投資更要看企業除了生產充電樁和建設,是不是有後期的網路運維服務,那麼這樣的企業是最有發展前途的,電管家就是這樣的一類的企業可以去看一下
❹ 政策加持、資本熱捧,新能源汽車發展駛入快車道
新能源汽車已然站在風口之上,在政策加持和資本熱捧下加速發展駛入快車道。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文件終於浮出水面。實際上,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頻發。乘聯會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4.4萬輛,同比增長119.8%。與此同時,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前景也是非常看好的,蔚來、小鵬等已上市的造車新勢力股價、市值「起飛」,哪吒、威馬等也趁著市場的熱情,扎堆IPO。
有分析稱,疫情後期行業穩步復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需端持續恢復,需求逐步釋放,新車型逐步投放刺激市場需求,從中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步入高速成長階段。
頭部造車新勢力「風雨」中成長
日前有傳聞稱,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明年計劃生產約55萬輛汽車,其中包括30萬輛Model 3和25萬輛Model Y;特斯拉中國對此說法的回應是:具體產能等數字目前無法對外公布。
不可否認的是,特斯拉正在加快在中國市場的布局。特斯拉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上海超級工廠Model 3的產能已提高至每年25萬輛。11月5日工信部披露的第338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顯示,特斯拉產Model Y已完成申報。
今年3月特斯拉國產車型交付量首次突破萬輛,隨後5-10月銷量均破萬輛;中汽協預測今年特斯拉在華的銷量或將達到10萬輛。業內認為,隨著國產化零部件的採用,國產化Model Y有望下探至30萬元區間,將持續提升特斯拉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銷量情況,也將對造車新勢力乃至傳統車企造成壓力。
考慮到價格和車型,國產Model 3和Model Y對蔚來、小鵬、威馬等影響更大,希望走高端新能源品牌路線的造車新勢力將面臨新的壓力,尤其是新能源補貼徹底退坡後,將與特斯拉處於同一起跑線。
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前景還是很看好的。《規劃》發布一周以來,小鵬汽車累計漲幅高達79.62%。而蔚來自4日突破500億美元大關後持續上漲,目前市值已超越寶馬、通用等傳統汽車製造商巨頭,年累計漲幅高達935.57%。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造車新勢力已經進入耐力賽階段,交付量成為造車新勢力企業硬實力的展現。今年1-10月,蔚來、小鵬、理想三家頭部企業的累計銷量分別為31430輛、17117輛、21852輛。
不過,產銷穩步增長的同時,造車新勢力也遭遇「成長的煩惱」——隨著市場保有量的提升,多家造車新勢力面臨產品質量問題。
11月6日,理想汽車宣布召回10469輛理想ONE,召回范圍內的車輛由於前懸架下擺臂球銷脫銷力設計原因,車輛受到碰撞沖擊時可能導致前懸架下擺臂球銷脫開,可能會影響車輛的操控,極端情況下會增加發生事故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出現產品問題的還有正在籌備上市的威馬汽車。10月28日,由於電芯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雜質,導致動力電池存起火風險,威馬汽車宣布召回1282輛電動汽車。
而蔚來汽車早在2019年,也因電池安全隱患召回ES8車型4803輛。小鵬汽車是目前尚未經歷召回事件的車企,但其去年也曾因產品升級降價,造成新老用戶享受新車價格不一的問題,引發不小的用戶風波。
在業內人士看來,造車新勢力仍舊「風雨不斷」。一方面,行業和資本的看好助力著企業不斷發展;另一方面,安全與質量這兩把「利劍」依然高懸在這些企業的頭頂,是企業長續發展不變的關鍵。
今年北京車展期間,比亞迪展出的全新新能源車型「漢」。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攝
二三梯隊新勢力還在搶灘資本市場
在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接連赴美登陸資本市場,確定了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的地位之後,威馬汽車、哪吒汽車、愛馳汽車等相繼傳出要登陸資本市場,搶灘科創板。
7月20日,哪吒汽車表示,已啟動C輪融資,並計劃於2021年在科創板上市;9月26日,天際汽車董事長張海亮表示,正考慮IPO;10月13日,證監會披露中信建投關於威馬汽車輔導備案情況,威馬汽車計劃在科創板上市;10月20日,恆大汽車表示,已於9月22日進行了科創板上市的備案;10月27日,愛馳汽車表示,正在准備登陸科創板,計劃2021下半年實現IPO。
最近,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朱江明也公開表示,「預計明年年底或者後年IPO。」雖然其並未明確表態零跑汽車預計上市的板塊,但業內普遍認為,零跑汽車大概率會沖擊科創板。
科創板採用注冊制,審批周期短且門檻較低,對科創企業包容性更高,更利於造車新勢力上市。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認為,「造車新勢力融資越來越難,科創板讓其看到新的希望,對於玩資本游戲的造車新勢力來說,誰能夠先上市,活下去的機會就大。」
不過,業內也有觀點認為,雖然科創板的市場化、注冊制體現出寬進嚴出的特點,降低了IPO企業的財務門檻,但無形中也增加了上市企業之間的競爭,通過市場倒逼企業的優勝劣汰。
「造車新勢力第二三梯隊登陸科創板、融資是一個機遇,但仍面臨挑戰和市場的洗牌,從產品和銷量表現來看,仍面臨市場的質疑。」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認為,「上市之後保證生存,基本有了相對良性的資金鏈,發展中心仍是產品研發、產品質量、售後服務等。」
IPO並非造車新勢力的終點,只是其進化的分水嶺,能夠解決短期壓力,但打造能滿足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打造核心競爭力、如何實現造血能力才是最根本的。
國內傳統車企電動化熱火朝天
11月6日,比亞迪股份股價直線上漲,報收190.44港元,市值突破5000億港元。據了解,比亞迪股份股價年內漲幅超295%。
這與比亞迪業績表現密不可分。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進行電動化轉型、新能源汽車的頭部企業,比亞迪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達34.14億元,同比增長116.83%。銷量方面,據比亞迪發布的10月份銷量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車型實現銷量22045輛,同比暴增83.1%。
值得關注的是,比亞迪今年推出的全新車型「漢」搭載了最新研究的刀片電池,成為自主品牌高端電動車型的代表。
除了比亞迪,國內車企對於新能源汽車發展都投入了相當大的人力物力,電動化也成為了自主品牌、合資品牌等所有在華車企的「必爭之地」。
今年年中,東風汽車打造已久的自主高端電動車品牌「嵐圖」發布,盡管入場頗晚,但其進程卻十分迅速。11月6日,嵐圖汽車中大型高端智能電動SUV白車身實現下線,首款車型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上市。北汽方面,除了北汽新能源外,今年北京車展期間發布了ARCFOX旗下首款全新純電動車型,主打中高端市場。
基於國家政策導向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鼓勵,國內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的布局。吉利、長安、廣汽等,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甚至有換道超車的希望。
合資品牌今年同樣動作也不小。11月3日,一汽-大眾ID.4 CROZZ和上汽大眾ID.4 X中國首秀。作為MEB平台下進入國內的首款車型,ID.4承擔著大眾在華電動化新篇章的重任;日產全新跨界純電SUV車型Ariya亮相,開啟日產在華電動化的序幕,新車將於明年在國內投放。預計到2025年,日產將在華投放9款電動化車型,加快電動化轉型。
山西證券分析稱,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有望引導新能源汽車規模高增速、質量進一步提升;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競爭關鍵在於質和價。中信證券認為,疫情後期行業穩步復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需端持續恢復,需求逐步釋放,新車型逐步投放刺激市場需求,從中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步入高速成長階段。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魏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近4000億資本入局,眾多地產商為什麼爭食新能源汽車產業蛋糕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告訴證券時報·車資本記者,地產商涉足新能源汽車行業是為了謀求自身的多元化轉型,但未來的造車之路並不樂觀,同時也將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一定的沖擊,加劇行業競爭。過去三四年,我國經濟的大基調是去杠桿,其中房地產是尤受宏觀調控關注和政策沖擊的行業。」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伴隨著產業成熟度的提高,這個領域也將逐漸面臨收緊和洗牌的局面,因此地產商都是抱著非常緊迫的心態加緊布局汽車行業的。這一點,從恆大的布局腳步就能窺之一二。」
❻ 投資新能源汽車加電站要多少資金
快充樁兩三萬一個,慢充樁五六千,另外還有場地費,必要時增容加變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