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美聯儲拿什麼買國債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美聯儲拿什麼買國債

發布時間: 2021-04-18 08:33:39

㈠ 美聯儲與國債

1,不需要;美聯儲很少這樣做,即憑空的印刷或者創造鈔票。美聯儲手裡有商業銀行存的准備金和超額准備金,以及一些其他資金。

2,美聯儲是獨立機構;除了人事任命,比如主席必須由國會批准以及總統簽署;還有就是聯邦儲備法是由國會通過,國會有修改權利;其他一切美聯儲都是獨立的,你問的這句話只出現在小說里,比如貨幣戰爭,它是一本小說,不是事實,小說可以虛構。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復制粘貼請註明出處。

㈡ 美聯儲是私有中央銀行,為什麼可以通過發行貨幣來購買國債,取得國債利息

美國人民怎麼接受?其實美聯儲無所謂取得國債利息,何必空手套白狼多次一舉?
只要印刷美鈔發行貨幣還可以購買全世界任何商品包括黃金呢,可世界各國都接受呢。鈔票是什麼?是紙。上面用各種顏色不同的油墨印著花紋的紙。

可笑吧,紙可以換商品。從前銀行發行鈔票是遵循金本位的,鈔票的面值與一定黃金重量直接掛鉤。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各國停止了黃金的進出口,金本位體系即告解體。

1944年7月,二戰中的44個同盟國在英國和美國的組織下,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頓森林村(Bretton Woods)一家旅館召開了730人參加的「聯合和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布雷頓森林協定,美國政府承諾任何外國中央銀行任意時候可向美國按官價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貶值並且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崩潰,為克服國際金融市場混亂的狀況,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一再磋商,最終於1971年12月達成「史密森學會協議」。其主要內容有:美元對黃金貶值7.89%,黃金官價從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匯兌平價的幅度由1%擴大到2.5%,美元含金量貶為0.818513克,對「特別提款權」比價由原來的1:1貶至1.08571美元等於1「特別提款權」。然而,這些措施也未能阻止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和美元危機的惡化。1973年2月12日,美元再次貶值10%,含金量減為0.73662克,黃金官價每盎司提高到42.22美元。對特別提款權比價貶至1.20635美元等於1 「特別提款權」。歐洲國家及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退出固定匯率制,固定匯率制徹底瓦解,美元匯價走向浮動。
說白了,就是美國政府開始耍賴。

在世界各國努力生產各種商品的時候,美國在開動機器高速生產美元。

㈢ 美聯儲 買國債 的目的是什麼,有什麼效果

首先要搞清楚美國經濟的狀況,美國經濟因為次貸危機而拖累了實體經濟,出現了個人停止消費和購買房地產,企業出現融資和產品銷售困難,投資銀行因為受次貸危機影響,出現流動性短缺,商業銀行害怕風險,也收緊了個人和企業的貸款;整個經濟好比是一個健康的身體,而金融流動性就好比血液,現在血液出現問題而影響了整個經濟,就必須恢復整個經濟的造血功能,即注入資金,讓整個金融流動起來,並且加快,出現乘積效應;但是美國財政部最近幾年都是財政赤字,必須依靠外部輸血,就是發行國債向投資者借錢。所以,發行國債是最有效,副作用最小;如果美國直接印刷鈔票去就經濟,會出現美元崩盤的可能性,大家都不會相信美國,從而從美國撤離,就會打擊美國脆弱的經濟。如果美國增加稅收,那麼更會打擊美國國內的信心,增加他們的負擔。

美聯儲買國債的效果最直接,可維護國債價格,穩定投資者的信心;有利於財政部繼續發行國債,使得國債利率底企,從而形成整個利率鏈條處於低位。還有就是為了消除美元貶值的風險,通常財政部會把發行國債募集而來的美元,存到美聯儲那裡,即美元轉了一圈又回到美聯儲,不會引發通脹。

㈣ 關於美聯儲購買國債的問題

有一個著名的講師講了一段生動的比喻,希望能對你有幫助。我把原文抄給你,這是在網上查不到的,因為這是我聽的現場的講座然後一字一字打下來的。原文如下:

如果他去印的話,我們問問大家,英鎊要印嗎?英鎊要印的話歐元哪兒去了?歐元要印嗎?歐元要印的話澳大利亞貨幣要印嗎?如果美國在加緊印鈔說,然後說英鎊在印,歐元在印,澳大利亞貨幣在印,咱這張紙怎麼辦?青島人說了,也要印。你們要是有這個建議,我們中央政務敢採納嗎?咱們要是不印,他們都印了的話,大家來看,這些貨幣都在嘩嘩地比誰印得快了。真的不騙大家。此故事純屬真實,不是虛構,這不是一個電影廠,也不是一個科幻片,如果大家都在印的情況之下,這張紙印還是不印?如果不印的話,咱們人民幣坐地升值;如果印的話咱們口袋裡的錢立刻貶值。所以問金融海嘯和你相關嗎?相關,和你口袋裡的錢相關。

㈤ 美聯儲購買美國國債

美聯儲購買美國國債的過程實質是美國政府向美聯儲借款的過程。美聯儲把錢給美國政府不用印紙幣鈔票,只需要往財政部的國債賬戶上打一個數字就可以了。美聯儲有巨大的金融系統存款,本身就擁有規模龐大的貨幣創造能力,對美聯儲來講,發行貨幣的過程其實就是把原來存在它那兒的不動的存款通過購買國債交給美國政府從而投放到市場上去,並不是隨便印美元。美聯儲的職能是保持美元穩定,所以不會隨便買國債。買得太多會導致市場上貨幣供給太多,美元會貶值。

美國國債(U.S. Treasury Securities),是指美國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根據發行方式不同,美國國債可分為憑證式國債、實物券式國債(又稱無記名式國債或國庫券)和記賬式國債3種。根據債券的償還期限不同,美國國債大致可分為短期國庫券(T-Bills)、中期國庫票據(T-Notes)和長期國庫債券(T-Bonds)3類。美國國債除了本土投資者外還面向全球各個國家,其往年的國債發行量平均一年是5、6千億美元。

㈥ 美聯儲購買國債是在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購買國債的資金是直接開動印鈔機印出大量的美元嗎

你是問最近美聯儲4000億元的扭曲操作嗎?它是指美聯儲賣出自己持有的3年以下的短期國債,而從市場里買入7年以上的中長期國債;沒有印刷鈔票,相當於一出一進。關於是從一級還是二級市場買入,我覺得都有可能,只要是中長期的國債,因為這個美聯儲自己也沒有說,何處買入或者哪個賣家買入,通常是不會對外公布。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

㈦ 為什麼美聯儲購買國債相當於印鈔

由於美國政府沒有發幣權,而只有發債權,然後用國債到私有的中央銀行-美聯儲那裡做抵押,才能通過美聯儲及商業銀行系統發行貨幣。
這本來就是美國發行貨幣的標准程序。

請參考美聯儲和銀行機構的「造錢過程」:
第一步,國會批准國債發行規模,國債在公開市場上進行買賣。財政部最後將拍賣交易中沒有賣出去的國債全部送到美聯儲,美聯儲照單全收,這時美聯儲的賬目上將這些國債記錄在「證券資產」(SecuritiesAsset)項下。
因為國債由美國政府以未來稅收作為抵押,因此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可靠的資產」。當美聯儲獲得了這一「資產」之後,就可以用它產生一項負債(Liability),這就是美聯儲印製的「美聯儲支票」。
第二步,當聯邦政府收到並背書美聯儲開出的「美聯儲支票」後,這張支票又被存回美聯儲銀行,成了「政府儲蓄」(GovernmentDeposits)並存在政府在美聯儲的賬戶上。
第三步,當聯邦政府開始花錢,大大小小的聯邦支票構成了「第一波」貨幣浪潮湧向經濟體。收到這些支票的公司和個人紛紛將它們存到自己的商業銀行賬戶上,這些錢又變成了「商業銀行儲蓄 」
第四步,商業銀行儲蓄在銀行賬目上被重新分類為「銀行儲備」(BankReserves)。此時,這些儲蓄已經由銀行的普通「資產」,一躍為生錢種子的「儲備金」。在「部分准備金」體系之下,美聯儲允許商業銀行只保留其 10%的儲蓄做「儲備金」,於是,這90%的錢就將被銀行用來發放信貸。
這就是市場上錢的來源。

㈧ 美聯儲買國債的錢從哪裡來 比如購買600億美元的國債,都是要花錢的,這些現金怎麼來 開印鈔機這么簡單

600億美元對美聯儲來說就是一些紙、一些墨水、一些電、一些~~~~~~~在加上按動印鈔機的力量

㈨ 美聯儲購買國債,意味著貨幣投放。這句話我不懂

美國是沒有貨幣發行權的。
而美聯儲擁有美元貨幣的發行權。
美國想要發行貨幣只能用國家未來的稅收也就是國債去換美聯儲的美元!
所以當美聯儲購買國債,就意味著貨幣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