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單位投資產值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單位投資產值

發布時間: 2021-04-18 04:41:25

❶ 企業總產值與總收入區別

企業總產值: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以貨幣表現的產品價值,價值構成c+v+m,既包括物化勞動c,又包括或勞動的新創價值v+m。即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和提供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量總額。
計算公式如下:總產值=當期成品價值+當期勞務價值+(期末在產品、半成品價值-期初在產品、半成品價值),其中價值的計算按社會不變價格計算。
企業總收入指與企業生產經營直接有關的各項收入,包括工程結算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計算公式如下:企業總收入=工程結算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企業總收入包括營業收入、投資凈收益和營業外收入。

❷ 總產值和總資產的區別

1、定義不同

總產值,統計學名詞,是指物質生產部門的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貨物和服務的價值總和,反映物質生產部門生產經營活動的價值成果。

而總資產則是一個會計學名詞,是指某一經濟實體擁有或控制的、能夠帶來經濟利益的全部資產。

2、表示的意義不同

總產值就是勞動成果的價值量表現,是生產單位、生產部門、地區或整個國民經濟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全部產品的價值。綜合反映一定范圍內的生產總規模的指標。

而我國資產負債核算中的「資產」指經濟資產。經濟資產,是資產的所有權已經界定,其所有者由於在一定時期內對它們的有效使用、持有或者處置,可以從中獲得經濟利益的那部分資產。

3、分類不同

按照持有資產的期限不同,總資產由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構成。前者如貨幣資產、存貨、應收款等,後者如長期投資、房屋設備等。

而一般總產值是指工業總產值。工業總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工業最終產品或提供的工業性勞務活動的總價值量。

❸ 公司的產值是什麼意思

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是指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工業最終產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活動的總價值量。

表明工業企業工業生產總規模和總水平,反映的是生產總成果,並不說明經營狀況的好壞和經濟效益。企業是否增收,主要看利潤總額的增長。

利潤總額是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利潤(虧損以「-」號表示)。它集中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各方面的效益,是企業最終的財務成果。

企業作為商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只有把生產的產品提供給社會,才能加速資金的周轉,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

如果生產的產品很多,但銷售的很少,不能實現盡產盡銷,甚至根本銷不出去,就很難實現增收,如果實現了盡產盡銷,但成本費用過高,利潤率很低,甚至虧本銷售,也不能實現增收,甚至造成虧損。因此,企業在報告期內工業總產值增長了,利潤總額不一定增長或不一定同步增長。

(3)單位投資產值擴展閱讀:

計算工業總產值應遵循三條基本原則:

1、工業生產的原則

即凡是企業在報告期生產的經檢驗合格的產品,不管是否在報告期銷售,均應包括在內。反之亦然,凡不是本企業生產的產品,均不計入本企業的工業總產值中。

2、最終產品的原則

即凡是計入工業總產值的產品必須是本企業生產的經檢驗合格,不需再進行任何加工的最終產品。如果企業有中間產品(半成品)對外銷售,那麼對外銷售的中間產品也應視為企業的最終產品。

3、工廠法原則

即工業總產值是以工業企業作為基本計算(核算)單位,即按企業的最終產品計算工業總產值。按這種方法計算的工業總產值,不允許同一產品價值在企業內部重復計算,但允許企業間的重復計算。

❹ 一個公司的投資、產值、利潤三個方面的比例應該是怎樣的才算合理

投資 和產量 是同等值的 利潤 要高於 他們

❺ 年產值,年營業額,固定資產,年銷售總額,企業資產總值,資本額這六項有何區別與聯系

六項指標有的是工業企業的,有的是流通企業的,有的是兩者兼而有之,不能放在一起談只能分別介紹並談談他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1,年產值是工業企業的重要指標,它是指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產品用貨幣表示的價值總量。產值分為不變價產值和現價產值。

不變價產值是國家各級統計部門計算發展速度的重要依據,現在用的是1999年的價格計算,這樣可以剔除價格變動的影響,使計算出來的指標更具有可比性。而現價產值是按照現行價格計算的,它是企業計算生產利潤和銷售利潤的基礎。

2,年營業額和年銷售額是流通企業的經濟指標,它表明一個商業企業全年銷售商品的總額度,一般情況下應該是不同的稱呼,但數據是基本相同的.營業額和銷售額是同一個概念不同的稱呼而以。營業額=主營業務收入+其它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應該說是銷售額的一部分,這應該說是他們的區別吧。

3,固定資產應該說無論什麼類型的企業都適用,他的劃分標準是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雖然單位價值不夠2000元,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也要劃為固定資產管理,其價值是採用折舊的方式攤到已經銷售的產品和商品成本中的。

4,企業的資產總額和資本額這是相同的概念,都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中、短和長期投資還包括無形資產等。

5,資產凈值主要是總資產扣除負債總額,也就是所有責權益,它主要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

(5)單位投資產值擴展閱讀:

反映企業財務結構是否合理的指標:

1,凈資產比率=股東權益總額/總資產: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的資金實力和償債安全性,它的倒數即為負債比率。凈資產比率的高低與企業資金實力成正比,但該比率過高,則說明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該指標一般應在50%左右,但對於一些特大型企業而言,該指標的參照標准應有所降低。

2, 固定資產凈值率=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該指標反映的是企業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和生產能力,一般該指標應超過75%為好。該指標對於工業企業生產能力的評價有著重要的意義。

3,資本化比率=長期負債/(長期負債+股東股益):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需要償還的及有息長期負債占整個長期營運資金的比重,因而該指標不宜過高,一般應在20%以下。

❻ 單位面積產值

指標解釋

1、投資強度

即實際吸納投資總量與已建成土地面積之比。

計算方法:

投資強度=實際吸納投資總量/已建成土地面積

單位:萬元/畝

註:項目固定資產總投資包括廠房、設備和地價款。外商投資摺合成人民幣計算。

2、建築密度

指一定地塊內所有建築物的基底總面積佔用地面積的百分比。

計算方法:

建築密度=建築基底總面積/建設用地面積

單位:%

3、容積率

是衡量建設用地使用強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即一定地塊內,總建築面積與建設用地面積的比值。

計算方法:

容積率=總建築面積(地上)/建設用地面積

單位:%

註:當建築物層高超過8米,在計算容積率時該層建築面積加倍計算。

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佔比重:項目用地范圍行政辦公、生活服務設施佔用土地面積(或分攤土地面積)占總用地面積的比例。

計算公式:

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佔比重=行政辦公、生活服務設施佔用土地面積÷項目總用地面積×100%

當無法單獨計算行政辦公和生活服務設施佔用土地面積時,可以採用行政辦公和生活服務設施建築面積占總建築面積的比重計算得出的分攤土地面積代替。單位面積建設用地產值,單位面積工業產值,單位面積建設用地投資強度,這幾項指標有國家規定您所說的「相關規范」,主要涉及到省、自治區、直轄市下達的規定。各地區有出入。

國土資源部出台的政策有:

關於發布和實施《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試行)》的通知

國土資發〔2004〕232號

關於發布和實施《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試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規劃和國土資源局),解放軍土地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土資源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加強工業項目建設用地管理,促進建設用地的集約利用,部研究制定了《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試行)》(以下簡稱《控制指標》),現發布實施。

一、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嚴格執行《控制指標》與相關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從嚴控制供地。不符合《控制指標》要求的工業項目,不予供地或對項目用地面積予以核減。對因工藝流程、生產安全、環境保護等有特殊要求確需突破《控制指標》的,在申請辦理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和用地報批時應提供有關論證材料,確屬合理的,方可通過預審或批准用地,並將項目用地的批准文件、土地使用合同等供地法律文書報省(區、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備案。

二、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供應土地時,必須依據《控制指標》的規定,在土地使用合同或《劃撥用地決定書》等供地法律文書中明確約定投資強度、容積率等控制性指標要求及違約責任。不能履行約定條件的用地者,應承擔違約責任。

三、省(區、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控制指標》實施情況的監督管理,積極探索在招商引資、促進工業化進程中集約用地的好經驗、好做法,總結典型,加大宣傳推廣的工作力度,不斷完善和規范實施《控制指標》的程序與辦法。要加強對工業用地利用狀況的評價與分析,大力推進工業用地集約利用。要根據本地區實際,在符合《控制指標》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本地的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並報部備案。

四、部將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技術進步、集約用地要求和《控制指標》的實施情況,適時修訂《控制指標》。

二○○四年十一月一日

一、為認真貫徹落實「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促進建設用地的集約利用和優化配置,提高工業項目建設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以下簡稱「控制指標」)。

二、本控制指標是對一個工業項目(或單項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進行控制的標准。

三、本控制指標是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建設用地預審和審批階段核定工業項目用地規模的重要標准,是工業企業和設計單位編制工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文件的重要依據。

工業項目所屬行業已有國家頒布的有關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的,應與本控制指標共同使用。

四、本控制指標由投資強度、容積率、建築系數、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佔比重四項指標構成。工業項目建設用地必須同時符合四項指標。具體如下:

(一)工業項目投資強度控制指標應符合表1的規定;

(二)容積率控制指標應符合表2的規定;

(三)工業項目的建築系數應不得低於30%;

(四)工業項目所需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面積不得超過工業項目總用地面積的7%。嚴禁在工業項目用地范圍內建造成套住宅、專家樓、賓館、招待所和培訓中心等非生產性配套設施。

五、工業項目建設應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縮短工藝流程,節約使用土地。對適合多層標准廠房生產的工業項目,應進入多層標准廠房,原則上不單獨供地。

六、工業項目建設要嚴格控制廠區綠化率,在工業開發區(園區)或工業項目用地范圍內不得建造「花園式工廠」。

七、本控制指標由正文、控制指標應用說明(附件1)、城市等別劃分(附件2)、《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注釋》(附件3)共四部分組成。

八、本控制指標適用於新建工業項目,改建、擴建工業項目可參照執行。

表1 投資強度控制指標 單位:萬元/公頃

地區

分類

行業

代碼
一類
二類
三類
四類
五類
六類
七類

市縣等別
第一、二、三、四等
第五、六等
第七、八等
第九、十等
第十一、十二等
第十三、十四等
第十五等

13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4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5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6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7
≥1680
≥1350
≥975
≥675
≥570
≥510
≥380

18
≥1680
≥1350
≥975
************************

❼ 什麼叫產值,什麼叫利潤

1、產值

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是指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工業最終產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活動的總價值量。

表明工業企業工業生產總規模和總水平,反映的是生產總成果,並不說明經營狀況的好壞和經濟效益。企業是否增收,主要看利潤總額的增長。利潤總額是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利潤(虧損以「-」號表示)。它集中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各方面的效益,是企業最終的財務成果。

2、利潤

是企業家的經營成果,是企業經營效果的綜合反映,也是其最終成果的具體體現。

利潤的本質是企業盈利的表現形式,是全體職工的勞動成績,企業為市場生產優質商品而得到利潤,與剩餘價值相比利潤不僅在質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潤所不同的只是,剩餘價值是對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是對全部成本而言的。

因此,收益一旦轉化為利潤,利潤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物質生產就被賺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頁),因而就具有了繁多的賺錢形式。在資本主義社會,利潤的本質就是:它是資本的產物,同勞動完全無關,利潤是資本的生命,資本追求利潤最大化。

(7)單位投資產值擴展閱讀

計算工業總產值應遵循三條基本原則。

工業生產的原則

即凡是企業在報告期生產的經檢驗合格的產品,不管是否在報告期銷售,均應包括在內。反之亦然,凡不是本企業生產的產品,均不計入本企業的工業總產值中。

最終產品的原則

即凡是計入工業總產值的產品必須是本企業生產的經檢驗合格,不需再進行任何加工的最終產品。如果企業有中間產品(半成品)對外銷售,那麼對外銷售的中間產品也應視為企業的最終產品。

工廠法原則

即工業總產值是以工業企業作為基本計算(核算)單位,即按企業的最終產品計算工業總產值。按這種方法計算的工業總產值,不允許同一產品價值在企業內部重復計算,但允許企業間的重復計算。

利潤的質量特徵:

(1)一定的贏利能力。它是企業一定時期的最終財務成果。

(2)利潤結構基本合理。利潤是按配比性原則計量的,是一定時期的收入與費用相減的結果。

(3)企業的利潤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

(4)影響利潤的因素較復雜,利潤的計算含有較大的主觀判斷成份,其結果可能因人而異,因此具有可操縱性。

❽ 企業產值怎麼計算

1、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等於農、林、牧、漁各業總產值之和。用產品法計算。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計算方法,一般採用"產品法"進行計算,即凡是有產品產量的,都按產品產量乘以其產品單價求得每一種農產品的產值,然後將四業產品的產值相加求得。農林牧漁業的總產值的計算范圍,是指在日歷年度內行政轄區內各種經濟類型及各種經營方式所生產的農林牧漁業產品總量。包括農民和集體、機關、團體、學校及國營農林牧漁場生產的產品。但是不包括農業科學試驗單位作為試驗用的農產品和軍事部門的軍馬生產。農、林、牧、漁業各自的統計范圍是:

產值

(1)農業產值:
A、種植業:從事農作物栽培獲得的產品產值;
B、其它農業:採集野生植物產值和農民家庭兼營的工商業產值;
(2)林業產值 = 營林產值+採集林產品產值+村及村以下採伐竹木產值
(3)牧業產值指飼養牲畜、家禽產值和出售蓄禽產品產值。
(4)漁業產值包括從水域中捕撈的野生或人工養殖的動、植物產品產值。

2、工業總產值 = 成品產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製半成品、在產品期初期末差額價值採用工廠法計算:企業內部不允許重復計算,企業之間可以重復計算。

3、建築業總產值 = 建築工程產值+設備安裝工程產值+房屋構築物修理產值+非標准設備製造產值。其中:建築工程產值包括建築工程產值和裝修工程產值;設備安裝工程產值不包括被安裝設備本身的價值; 房屋構築物修理產值不包括被修理房屋本身的價值;計算方法是用實際完成的實物工程量乘以單價(結算價格)

4、運輸業總產值 = 營運收入+服務收入 郵電業總產值 = 全部營業收入
特點:運輸郵電業的生產活動是一種不直接生產具體貨物的服務活動。它擔負著把貨物從生產地轉移到使用地的職能,從而使產品的使用價值得以實現,價值得以提高。

5、 批發零售貿易業總產值 = 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進價—外購運費和裝卸搬運費

餐飲業總產值 = 全部營業收入
特點:批發零售貿易業和餐飲業不生產貨物,而是在完成貨物由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轉移過程中,使貨物的使用價值得以實現,價值得以提高。

6、 盈利性服務業總產值 = 營業(業務)收入非盈利性服務業總產值 = 經常性支出 + 虛擬固定資產折舊費(指沒有經營收入或不能以收抵支的單位)

❾ 企業產值怎麼計算

1、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等於農、林、牧、漁各業總產值之和。用產品法計算。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計算方法,一般採用"產品法"進行計算,即凡是有產品產量的,都按產品產量乘以其產品單價求得每一種農產品的產值,然後將四業產品的產值相加求得。農林牧漁業的總產值的計算范圍,是指在日歷年度內行政轄區內各種經濟類型及各種經營方式所生產的農林牧漁業產品總量。包括農民和集體、機關、團體、學校及國營農林牧漁場生產的產品。但是不包括農業科學試驗單位作為試驗用的農產品和軍事部門的軍馬生產。農、林、牧、漁業各自的統計范圍是:

產值

(1)農業產值:
A、種植業:從事農作物栽培獲得的產品產值;
B、其它農業:採集野生植物產值和農民家庭兼營的工商業產值;
(2)林業產值 = 營林產值+採集林產品產值+村及村以下採伐竹木產值
(3)牧業產值指飼養牲畜、家禽產值和出售蓄禽產品產值。
(4)漁業產值包括從水域中捕撈的野生或人工養殖的動、植物產品產值。

2、工業總產值 = 成品產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製半成品、在產品期初期末差額價值採用工廠法計算:企業內部不允許重復計算,企業之間可以重復計算。

3、建築業總產值 = 建築工程產值+設備安裝工程產值+房屋構築物修理產值+非標准設備製造產值。其中:建築工程產值包括建築工程產值和裝修工程產值;設備安裝工程產值不包括被安裝設備本身的價值; 房屋構築物修理產值不包括被修理房屋本身的價值;計算方法是用實際完成的實物工程量乘以單價(結算價格)

4、運輸業總產值 = 營運收入+服務收入 郵電業總產值 = 全部營業收入
特點:運輸郵電業的生產活動是一種不直接生產具體貨物的服務活動。它擔負著把貨物從生產地轉移到使用地的職能,從而使產品的使用價值得以實現,價值得以提高。

5、 批發零售貿易業總產值 = 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進價—外購運費和裝卸搬運費

餐飲業總產值 = 全部營業收入
特點:批發零售貿易業和餐飲業不生產貨物,而是在完成貨物由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轉移過程中,使貨物的使用價值得以實現,價值得以提高。

6、 盈利性服務業總產值 = 營業(業務)收入非盈利性服務業總產值 = 經常性支出 + 虛擬固定資產折舊費(指沒有經營收入或不能以收抵支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