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投資額注水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投資額注水

發布時間: 2021-04-17 17:49:51

『壹』 不懂就問,常聽電影票房注水,為什麼要注水

電影發行商肯定是希望電影賺錢吧,那麼要賺錢就要吸引觀眾來看。從觀眾的角度講,在我沒有看到你的電影之前,憑什麼判斷你這部電影是否值得我看呢?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參考別人的行為,那就是別人都看的電影應該還不錯,別人都看了就是票房高了。
所以,他們往票房注水之後,票房虛高,會讓觀眾誤以為電影質量不錯,增加收入。

『貳』 《2011保障房資金漏洞達萬億 可能注水一半以上》最新txt全集下載

2011保障房資金漏洞達萬億 可能注水一半以上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兩會評論之三
2011保障房資金漏洞達萬億 可能注水一半以上
2011-2-26 每日經濟新聞
保障房是新一輪房地產調控的重要抓手,目標是讓中國房地產回到市場與保障的雙軌制上。
2月24日,全國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與各省級政府簽訂了今年工程建設目標責任書,將1000萬套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分解到各地。比去年的保障性住房開工量590萬套大增72%。
政府用強硬的行政手段傳遞出建設保障房的決心,僅有決心是不夠的,還要有資金、有土地、有監管機制。
保障房的本質是政府補貼低收入階層住房難,保障房建設資金缺口極大。據測算,共需投資約1.4萬億元,相當於去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20。保障性住房資金來源的構成主要包括土地出讓金收入、地方公積金增值收益、中央財政補貼以及地方財政的機動財力、。去年2010年全國土地出讓金總額達2.7萬億元,10%即2700億元,不容忽視的是,去年是我國土地出讓金瘋狂上升的年份,同比增幅高達70.4%,如果……
有問題再找我

『叄』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由於該油田是一個大型新建項目,其全部投資包括:勘探投資、開發投資、地面建設投資、建設期貸款利息、流動資金等。

1.固定資產投資估算

(a)勘探投資:該油田從1988年到1993年累計發生勘探投資9210萬元,其中:探井投資為4140萬元,二維、三維地震投資3486萬元,勘探裝備以及其他費用為1584萬元。

(b)開發工程投資:新鑽開發井440口,開發井平均井深832m,總進尺36.61×104m,鑽井成本為1000元/m。根據預測分析和計算,開發井總投資為3.661億元。

(c)地面建設工程投資:總投資為3.7434億元。其中:油氣集輸工程投資1.8567萬元;注水注氣工程投資650萬元;供排水及消防工程投資2924萬元;供電工程投資8836萬元;機修工程投資601萬元;交通運輸工程投資3227萬元;礦區建設工程投資2629萬元。

(d)其他費用:該項目土地購置費需499萬元。

(e)基本預備費:為工程費的12%,該項目為8130萬元。

(f)價差預備費:以工程費用為計算基礎,建設期物價年上漲率為6%,經計算,該項目價差預備費為6588萬元。

2.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石油部門勘探開發行業取零稅率。

3.流動資金估算

流動資金估算採用分項詳細估演算法進行估算。在投產當年根據其生產負荷投入,滿負荷時為4620萬元。詳見附表9-1-2。按國家有關文件規定,新建項目必須將項目建成後所需的30%輔底流動資金列入投資計劃,否則,國家不予批准立項,銀行不予貸款。所以,該項目流動資金30%為自籌資金,70%向銀行貸款,貸款利率為10.98%,投產第一年投入,按全年付息,利息進入財務費用。

4.資金籌措與建設期利息

根據新財會制度規定,企業在設立時必須有法定資本金,並不得低於國家規定限額。該項目資本金按固定投資的30%考慮,其餘70%申請銀行貸款,年利率為9.9%。

由於該油田為滾動勘探開發油田,即邊投入邊產出,因此,利息直接進入財務費用,不計入總投資中。

投資計劃與資金籌措詳見附表9-1-3。

5.項目總投資

項目總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流動資金+建設期利息=98 471+4620=103 091(萬元)

『肆』 油田注水開發技術是什麼

在採油過程中,僅利用地層天然能量進行採油,稱為「一次採油」。一次採油也被稱為「能量衰竭法採油」,採收率一般只能達到15%左右,大部分油氣仍殘留在油層中。為保持和提高地層能量,提高地層中油氣採收率,人們採用油田注水開發技術。

向油層注水,保持或提高地層能量,提高油氣採收率的採油方法,早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就已工業化應用。蘇聯於1946年第一次在杜依瑪茲油田採用早期注水、保持油層壓力的開發方法。在這期間注水開發的油田越來越多。1936年美國採用注水開發的區塊只有846個,到1970年就發展到9000個以上。我國最早大量注水的油田是克拉瑪依油田,現各主要油田都採用了注水開發方式。因此,注水已成為世界范圍內油田開發的主要手段。

一、油田注水時間的選擇

(一)不同時間注水油田開發的特點

不同類型的油田,在油田開發的不同階段注水,對油田開發過程的影響是不同的,其開發結果也有較大的差異。

1.早期注水

早期注水的特點是在地層壓力還沒有降到飽和壓力之前就及時進行注水,使地層壓力始終保持在飽和壓力以上。由於地層壓力高於飽和壓力,油層內不脫氣,原油性質較好。注水以後,隨著含水飽和度增加,油層內只是油、水兩相流動,其滲流特徵可由油水兩相滲透率曲線所反映。

早期注水可以使油層壓力始終保持在飽和壓力以上,油井有較高的產能,有利於保持較長的自噴開采期。由於生產壓差調整餘地大,有利於保持較高的採油速度和實現較長的穩產期。但這種注水方式使油田投產初期注水工程投資較大,投資回收期較長。所以,早期注水方式不是對所有油田都是經濟合理的,尤其對原始地層壓力較高而飽和壓力較低的油田更是如此。

2.晚期注水

油田開發初期依靠天然能量開采,在沒有能量補給的情況下,地層壓力逐漸降到飽和壓力以下,原油中的溶解氣析出,油藏驅動方式轉為溶解氣驅,導致地下原油黏度增加,採油指數下降,產油量下降,氣油比上升。如我國某油田,在地層壓力降到飽和壓力以下後,氣油比由77m3/t上升到157m3/t,平均單井日產油由10t左右下降到2t左右。

在溶解氣驅之後注水,稱晚期注水,在美國稱「二次採油」。注水後,地層壓力回升,但一般只是在低水平上保持穩定。由於大量溶解氣已跑掉,在壓力恢復後,也只有少量游離氣重新溶解到原油中,溶解氣油比不可能恢復到原始值。因此,注水以後,採油指數不會有大的提高。由於油層中殘留有殘余氣或游離氣,注水後可能形成油、水兩相或油、氣、水三相流動,滲流過程變得更加復雜。這種方式的油田產量不可能保持穩產,自噴開采期短,對原油黏度和含蠟量較高的油田,還將由於脫氣使原油具有結構力學性質,滲流條件更加惡化。

晚期注水方式初期生產投資少,原油成本低。原油性質較好、面積不大且天然能量比較充足的中、小油田可以考慮採用。

3.中期注水

中期注水介於上述兩種方式之間,即投產初期依靠天然能量開采,當地層壓力下降到低於飽和壓力後,在氣油比上升至最大值之前注水。此時油層中將由油、氣兩相流動變為油、氣、水三相流動。隨著注水恢復壓力,可以有兩種情形:

一種情形是地層壓力恢復到一定程度,但仍然低於飽和壓力。在地層壓力穩定條件下,形成水驅混氣油驅動方式。據室內模擬和國外文獻介紹,如果地層壓力低於飽和壓力15%以內,此時從原油中析出的氣體尚未形成連續相,這部分氣體有一定驅油的作用,並由於油—氣間的界面張力遠比油—水界面、油—岩石界面的張力小,因而部分氣泡位於油膜和岩石顆粒表面之間。這對親油岩石來說,可破壞岩石顆粒表面的連續油膜,有助於提高最終採收率。

另一種情形就是通過注水逐步將地層壓力恢復到飽和壓力以上。此時,脫出的游離氣可以重新溶解到原油中,但天然氣組分的相態變化是不可逆過程。當提高壓力時,脫出的游離氣重新完全溶解所需的壓力為溶解壓力。顯然,溶解壓力大於飽和壓力。此外,在利用天然能量開采階段,部分溶解氣逸出。因此,即使地層壓力恢復到飽和壓力以上,溶解氣油比和原油性質都不可能恢復到初始情況,產能也將低於初始值。在地層壓力高於飽和壓力條件下,如將井底流壓降至飽和壓力以下,盡管採油指數較低,但由於採油井的生產壓差大幅度提高,仍可使油井獲得較高的產量和較長的穩產期。

中期注水的特點是初期投資少,經濟效益好,也可能保持較長穩產期,並不影響最終採收率。地飽壓差較大、天然能量相對較大的油田比較適用於中期注水。

(二)選擇注水時機應考慮的因素

1.油田天然能量的大小

要確定油田合理的注水時間,就要研究油田天然能量的大小,研究這些能量在開發過程中可能起的作用。總的原則是:在滿足油田開發要求的前提下,盡量利用油田的天然能量,盡可能減少人工能量的補充。如有的油田邊水很活躍,邊水驅動能滿足油田開發的要求,就沒有必要採用人工注水的方法開發;有的油田原始地層壓力與飽和壓力相差很大,有較大的彈性能量,也就沒有必要採用早期注水。

2.油田的大小和對油田產量的要求

不同油田由於自然條件和所處位置的不同,對油田開發方針和產量也是不同的。小油田,由於儲量少、產量不高,一般要求高速開采,不一定追求穩產期,因此也就沒有必要強調早期注水。大油田,對國家原油產量的增長起著很大的作用,對國民經濟及其他部門的布局和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要求大油田投入開發後,產油量逐步穩定上升,在油田達到最高產量後,還要盡可能地保持較長時間的穩產,不允許油田產量出現較大的波動。要確保這個目標的實現,一般要求進行早期注水。如前蘇聯第二巴庫油田大部分是採用早期注水開發。20世紀70年代以後投入開發的西西伯利亞油區的一些大油田也是採用早期注水開發的。如薩馬特洛爾油田,1969年4月投入開發,同年10月就開始注水,當年採油140×104t,到1975年產量達到8700×104t,1976年採油速度就達到2%,1980年產量為1.52×108t,地層壓力始終保持在原始地層壓力附近。

3.油田的開采特點和開采方式

自噴開採的油田,就要求注水時間相對早一些,壓力保持的水平相對高一些。原油黏度高、油層非均質性嚴重、自噴很困難、只能採用機械方式採油的油田,地層壓力就沒有必要保持在原始地層壓力附近,不一定採用早期注水開發。原始油層壓力與靜水柱壓力之比高於1.3以上的油田,即使自噴開采,保持壓力的界限也可以比原始壓力低,因此注水時間也可以推遲。

總之,注水時間的選擇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我們既要考慮到油田開發初期的效果,又要考慮到油田中後期的效果,必須在開發方案中進行全面的技術論證,在不影響油田開發效果和完成國家任務的前提下,適當推遲注水時間,可以減少初期投資,縮短投資回收期,有利於擴大再生產,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二、油田注水方式

油田注水方式是指注水井在油田上所處的部位和注水井與採油井間的排列關系。

採用人工注水開發的油田,油井之間、注水井之間、油井與注水井之間都存在著嚴重的相互干擾。因此,我們必須深入研究油層性質和構造條件,確定合理的注采井網,進行合理的配產配注。這是油田注水開發中最突出、最關鍵的一個問題。

油田注水方式可分為邊緣注水、切割注水、面積注水和點狀注水四種,油田應結合地質條件、流動特徵以及開發的要求選擇最佳的注水方式。

(一)邊緣注水

邊緣注水的條件是:油田面積不大,構造比較完整,油層穩定,邊部和內部連通性好,油層流動系數(有效滲透率×有效厚度/原油黏度)較高。特別是鑽注水井的邊緣地區要有較高的吸水能力,能保證壓力的有效傳遞,使油田內部能收到良好的注水效果。邊緣注水根據油水過渡帶的油層情況又可分為緣外注水、緣上注水和緣內注水三種。

1.緣外注水

緣外注水又稱邊外注水。這種注水方式要求含水區內滲透率較高,注水井一般與等高線平行,分布在外油水邊界以外,如圖6-8所示。它的優點是相當於將供給邊線移近到油藏開發區,可保持或提高新供給邊線的壓力。

世界上用這種注水方式開發比較成功的油田,如前蘇聯的巴夫雷油田,面積為80km2左右,平均有效滲透率為0.6μm2,油層比較均勻而穩定,邊水活躍。採用邊外注水後,油層平均壓力穩定在13.73~15.70MPa之間。在注水後的5年內,石油日產量基本穩定,年採油速度為可采儲量的6%左右。我國老君廟油田,面積較小,並有邊水存在,在開發初期,L油層和M油層均採用緣外注水方式。

2.緣上注水

當油田在油水外緣以外的區域滲透性差時,不宜緣外注水,而將注水井部署在油水外緣上或在油藏以內距油水外緣不遠的地方,即緣上注水,如圖6-9所示。

圖6-8緣外注水

圖6-13面積注水

什麼樣的油田,選用什麼樣的面積注水,並無固定的格式。一般說來,油層連通性不好,而又要加速開采,這時注水井就應該多,可採用四點法或反九點法;反之則採用七點法井網開采。在油田開發初期,注水井應少些,到了晚期,注水井數就應適當增多。面積注水方式適用的條件如下:

(1)油層分布不規則,延伸性差,多呈透鏡狀分布,用切割注水不能控制注入水,不能逐排地影響生產井。

(2)油層滲透性差,流動系數低,切割注水時注水推進的阻力大,採油速度低。

(3)油田面積大,構造不夠完整,斷層分布復雜。

(4)適用於油田後期的強化開采以提高採收率。

(5)油層具備切割注水或其他注水方式,但要求達到更高的採油速度時也可用面積注水方式。

與切割注水相比,面積注水方式對油層分布適應性要廣些,採油速度要高些,但切割注水方式調整的靈活性要大些。

(四)點狀注水

點狀注水是指注水井零星地分布在開發區內,常作為其他注水方式的一種補充形式。

『伍』 GDP數據注水怎麼來的:經濟為什麼會有

GDP數據注水造假 假數據怎麼來的?
數據造假也有講究,對於領導們來說憑空直接修改數字的手段太過低級,也很容易露出馬腳,因此必須玩點花樣。數據造假有哪些手段?
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增幅一直是主力,也更是各級官員工作的「重中之重」,投資「快速增長」能帶來GDP增幅「跑步前進」,而固定資產投資和招商引資則是數據作假的重災區。

「投資這塊水分大,尤其是固定資產投資。」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有些地方過去年度數據里的固定資產投資數據都大於當年的GDP值,可想這裡面的水分有多大。
一種情況是地方政府和投資者私底下簽一個合同,投資金額、投資年度等數據都由地方政府自己隨意填寫,投資額往往是實際投資額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連項目都沒有,虛報投資項目,而且不少地方政府對投資數據的要求是每年都要增加,報上去後無論落實與否,數據都降不下來,為了保持投資增速,還連年追加。
招商引資一直以來是地方政府重點關注的指標,因為外資的引入往往還伴隨著國外先進技術、管理、設備等,容易成為地方政績的亮點。
在主要造假方法中,一種是地方政府將人民幣匯到香港或其他境外,注冊成立殼公司,然後將人民幣轉成港幣等其他外幣,再匯回本地作為外資進行投資,其中的匯兌損失則由地方財政局負責。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成立引資專項基金,實際上是應對匯兌風險的資金池。還有就是直接買外資,政府花錢請外商注冊成立殼公司,或者有專門中介公司,一段時間後把資金轉走。
維系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凈出口與投資、消費並駕齊驅。如果凈出口數據不理想,將嚴重拖累整體增長。假出口除了粉飾數據、假造政績外,出口企業還能騙取出口退稅、獲取灰色收入。

出口數據造假主要做法是出口企業讓物流公司的貨櫃車不停變換牌照,反復進出關,同一批貨物多次報關通關,虛增出口額,同時騙取出口退稅。尤其是在保稅區,由於區內關外的政策優惠,這種做法實施起來更是簡化便利。某些地方的物流公司甚至已形成成套的業務模式。另外,進出口數據造假可以為資本外逃和假外資流入提供便捷的管道,為金融安全埋下隱患。
GDP增長,財政收入需要跟上增長,而稅收收入是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地方公共財政收入造假,主要從稅收入手。最省事的是徵收「過頭稅」。即預收一年或者幾年的稅款,或者利用各類名目加重當年的稅收。這種手段被廣為應用,此前也多次曝光。
另外一種常見的方式是利用「稅收空轉」達到虛增財政收入的目的。

『陸』 哪個地方政府造假有財政收入注水

在年初這個敏感的時間點上,一些地方紛紛選擇主動曝光自己之前對核心數據的造假行為。這讓持續多年的GDP數據造假疑雲與財政收入「注水」現象大白於天下。

從官方媒體報道看,遼寧、內蒙古、天津濱海新區等地都已經先後自曝家醜,承認GDP、財政收入等地方核心數據指標存在水分。其中天津濱海新區對2016年GDP的擠水幅度高達33%。

不同於GDP的注水,財政收入的增長有硬性要求,特別是做預算的時候,會下達一個財政收入增長比例,必須要完成,若是實際當中完不成的話,就有可能空轉。因為財政收入有空轉虛增的,所以支出的時候也會摻雜一部分支出的『水分』,特別是在一些非稅收入高的地區。」

而對於虛增財政收入,審計署在審計過程中也時有發現。2017年12月審計署發布稱,雲南省澄江縣、湖南省望城區、吉林省白山市及所轄6個縣、重慶巴南區等總計10個市縣(區)虛增財政收入15.49億元。

『柒』 各省注水GDP數據是怎麼來的

假數據怎麼來的?

數據造假也有講究。憑空直接修改數字的手段太過低級,也很容易露出馬腳,因此必須玩點花樣。數據造假有哪些手段?

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增幅一直是主力,也更是各級官員工作的「重中之重」,投資「快速增長」能帶來GDP增幅「跑步前進」,而固定資產投資和招商引資則是數據作假的重災區。

目前,民營經濟佔GDP的比重應該超過55%。早在2008年摩根士丹利就估計中國實際GDP較官方數字被低估了30%,原因之一就是有相當數量的商戶在個人消費中並不開具發票。國家還規定,月營業額不足3萬元的小微企業免稅,這樣就更難統計了。

共享經濟也存在難以統計的問題,傳統的生產統計以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為主要調查對象,但共享經濟、共享住房、共享汽車、共享車位、共享圖書,參與者大多是居民個人,因此傳統的統計調查方法,很難完整採集到相應的生產數據。

『捌』 什麼是注水嫌疑股

做假帳

『玖』 成本估算

根據該油田原油成本資料分析和新的財稅制度,採取分項計算成本的方法。

1.基礎數據(「有項目」)

(a)折舊費:根據工程類別分類估算折舊費。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具體估算詳見附表9-4-4。

(b)注水注氣費用:按注水能力計算。注水成本為3.54元/m3,其中「無項目」時,注水能力為1260m3/d,年注水費用為147.2萬元;「有項目」時注水能力為2185m3/d,年注水費用為255.3萬元。

(c)井下作業費:根據該油田井下作業費資料綜合測算,每口油水井每年作業費用按3.57萬元計算。

(d)測井試井費:根據以往成本綜合測算,每口油水井每年1.61萬元。

(e)修理費用:各項目修理費用均按油水井井數每口井0.56萬元計算。

(f)生產工人工資:原有生產人員150人,改擴建後新增人員100人。每人每年平均工資額按1萬元計。

(g)提取職工福利費:按工資總額的14%計算。

(h)管理費用:包括攤銷費、礦產資源補償費和其他管理費。其中:無形資產及遞延資產攤銷費見附表9-4-5。礦產資源補償費=銷售收入×1%。

其他管理費按每人每年8000元計算。

(i)財務費用:在生產期間固定資產投資借款和流動資金借款利息進入財務費用。

(j)銷售費用:按銷售收入的0.5%計算。

(k)其餘八項費用均按噸油成本計算,並按1.3比例系數上調,見表9-4-1。

表9-21 噸油成本表

2.成本估算結果及分析

根據以上基礎數據,成本估算結果最高年份成本和費用為11450萬元,經營成本費用為5397萬元。平均單位成本為625.26元/t。詳見附表9-4-6-(1)。「無項目」成本估算詳見附表9-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