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國債招標利率中標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國債招標利率中標

發布時間: 2021-04-14 16:40:42

Ⅰ 什麼是國債混合式招標

混合式招標標的為利率時,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利率為當期國債票面利率。投標機構中標利率低於或等於票面利率的標位,按票面利率購買當期國債;高於票面利率一定價位以內,按各自中標利率購買當期國債;高於票面利率一定價位以上標位,全部落標。
標的為價格時,以各標位中標數量為權重計算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價格,投標機構中標價格高於或等於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價格的標位,按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價格購買當期國債;投標機構中標價格低於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價格一定價位以內的標位,按各中標價格購買當期國債;低於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價格一定價位以下的則全部落標。
下面舉出一個以利率為標的進行招標的例子,對這個概念進行闡述。
假設:某期國債競爭性招標量為250億,採用混合式招標方式進行招標。在實際招標過程中,全部承銷商最低競投標位是3%,最高競投標位是4%。
按照混合式招標的規則,財政部將從3%開始的標位競投數量進行累計,假設到3.6%時,競投數量累計為250億元。由此,這3%到3.6%的利率區間就是計算混合式招標時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利率的計算區間,具體計算方法是:將3%到3.6%之間所有標位按照競投數量進行加權平均,即可得出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利率,我們假設這個利率是3.4%,而我們將3.6%命名為最優中標標位。
這樣,就出現了兩個利率區間段:3%~3.4%及3.41%~3.6%。
所有在3%到3.4%的標位之間進行競投的承銷商,都將按照3.4%的利率進行承銷。所有在3.41%至3.6%之間進行競投的承銷商,都將按照各自投標利率進行承銷。
因此,如果某承銷商幸運地選擇了在3.41%至3.6%之間進行競投,那麼相對於那些按照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利率進行承銷的承銷商而言,就擁有了一定的利差優勢。
仍以上述債券為例,介紹一下券商從中賺取利差的模式:
如果客戶在承銷商處下的訂單是,在3.35%處認購3個億,但承銷商將該部分投標量的標位篡改為3.56%。
根據中標結果,由於客戶的訂單是選擇在3.35%的標位進行競投,客戶必然認為自己中標的利率就是3.40%;另一方面,承銷商則是以3.56%所對應的價格取得的債券。因此,承銷商不需要動用自己一分一毫資金,而只因操縱客戶標位就能輕松賺得3.40%~3.56%間的差價。
如果客戶下的訂單是在3.35%處認購3億元,但是承銷商將原來客戶訂單改在3.62%,鑒於最優中標標位是3.60%,承銷商此次在3.62%標位上的3億元投標量就沒有中標。客戶本應得到的3億元債券也就此落空。這樣承銷商將不得不向別的承銷商征詢是否有足夠數量的債券。
假設承銷商將客戶在3.62%的標位競投3億元篡改為在3.60%的標位上投注3億元。按照中標結果:客戶原定的標位並未中標,並不需要為此劃付資金,但實際上承銷商由於篡改了客戶的標位而中標3億元,這樣承銷商或者尋找其他買家墊付這筆資金,或者用自有資金認購。

Ⅱ 求大神講一下荷蘭式招標,為啥標的為利率是,選擇最高中標利率呢,最高中標利率表示這個價格是高還是低呢

荷蘭式招標(單一價格招標)標的為利率時,最高中標利率為當期國債的票面利率;標的為利差時,最高中標利差為當期國債的基本利差;標的為價格時,最低中標價格為當期國債的承銷價格。

Ⅲ 請問「中標利率」是什麼意思

1月12日晚,央行宣布上調存款准備金率零點5個百分點。 此舉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其一,從今年開始,央行進入常規信貸時代,不再允許信貸如2009年般瘋狂增長。其二,資產品價格泡沫將受到監控。新年之後,信貸增速過快,將助推資產品價格繼續上漲。其三,在防通脹與穩經濟的權衡中,央行不會對通脹風險坐視不管。 央行行動之快出乎市場預料,顯示今年貨幣政策小步快調的基調不會動搖。 央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是及時而果斷的,否則中國的資產泡沫將不可收拾,最終會壓垮實體經濟。 2009年寬松的貨幣政策與積極的財政政策配合,製造了中國成為全球經濟火車頭的表像,全國財政收入預計達到68477億元,增長11.7%。但寬松的貨幣政策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到2009年11月,全國房價水平再創歷史新高,一手房全年銷售量、投資性購房比例同創歷史新高。房地產市場有此三高,將資產泡沫的印跡烙刻在2009年宏觀經濟的額頭。 央行在實際操作中實行緊縮政策。最明顯的例證是,在公開市場上進行了一系列的回購。從2009年年末到2010年第一周,央行在公開市場上連續13周凈回籠,累計回收貨幣高達8510億元。1月7日,央行招標發行600億元三個月期央票,發行價99.666元,對 應 中 標 收 益 率1.3684%。這一發行利率較上次的1.3280%上漲了4個基點。同時,央行還進行了300億元91天期正回購,中標利率也上漲3個基點至1.36%。這被認為是為未來加息埋下了伏筆。 央行有必要視情況實行進一步的緊縮政策。 就國內而言,新年之後第一周信貸增長極快,預計在5000億到6000億之間,這說明貨幣流動性挾去年之餘威,熱度並未消退。商業銀行信貸有早投放早獲益的慣性,不會因為央行的一句話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商業銀行作為經濟理性人畢竟是利益至上。而資產品價格處於膠著狀態,房地產市場瞻前顧後,股市在股指期貨消息的刺激下蓄勢震盪。 就國外而言,歐洲央行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秉持中性政策,貨幣發行量不如美中等國。資源大國澳大利亞、挪威等國業已加息,同為亞洲國家的印度、越南等國均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通脹,農產品等價格強勁上漲,政府不得不用加息壓制。 2010年是各國貨幣政策逐漸回歸正常化的年份,搶救政策萬變不離其衷,不過是貨幣寬松、寬松再寬松,而緊縮政策則各有各的奧妙。如澳大利亞等國加息,美國債券市場收益率上升,而中國央行以小幅提高存款准備金率而非一步到位的加息政策。中國加息牽一發而動全身,主要考慮到與美元的利差導致熱錢的湧入,以及信貸大戶的資金成本,通常是最後使用的核武器,常規武器除了定向票據之外,差不多悉數上陣。從提高央票利率、信貸窗口指導到提升存款准備金率。 突然提升存款准備金率給市場巨大的心理沖擊,這個沖擊是由時間的突然性所帶來的,而不是上調幅度過大的結果。上調存款准備金可以抑制信貸與減少基礎貨幣,此次僅提高50個基點,回收2900億的流動性,不至於讓資產品價格傷筋動骨,卻是對投資者一個足夠有力的警告——投資者們,你們不要輕舉妄動了。 就抑制資產泡沫而言,央行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也是對國際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強烈呼應。 至於提升存款准備金率之後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那就是在數次重擊之後再挨一次重擊,雖然通常而言加息可以提高房價,突顯房地產的保值增值能力。但這次不一樣,在資產價格泡沫發生之後、實體經濟全面通脹之前,房地產就挨了一悶棍,房地產瘋狂上漲在2009年年底購房者通宵排隊時已經劃上了休止符。 對股市而言影響不會太大,股市目前正沐浴在股指期貨與融資融券的陽光之中,一個巨大的好消息屏蔽了貨幣的逐步緊縮,資本市場走上了一條自有的發展邏輯,可以暫時抵抗緊縮政策的影響。

Ⅳ 國債的中標利率是什麼意思

美國式招標(多種價格招標):在標的為利率時,全場加權平均中標利率為當期國債的票面利率;
荷蘭式招標(單一價格招標):在標的為利率時,最高中標利率為當期國債的票面利率;
混合式招標:混合招標方式下,中標利率是由全場投標利率加權平均確定的。

Ⅳ 國債的中標利率是怎樣來的

在競標結束後,發行系統將各承銷商有效投標價位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排序,並將投標數額累加,直至滿足預定發行額為止。此時的價位便是本次公開招標的中標價位,中標的承銷商都以此價格或利率中標。該價格又稱為中標價格或中標利率。此時實際投標量與計劃發行量之比,即是全場倍數。
邊際倍數主要出現在美國式招標和混合式招標中。美國式中標又稱多價位中標。在競標結束後,發行系統將各承銷商的有效投標價位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排列,直至募滿預定發行額為止。在此價位以內的所有有效投標均以各承銷商的各自出價中標。其中,所有中標價位按照中標量進行加權平均後的價格即是本期債券的票面價格或票面利率。中標價位中,最高的利率(或最低價格所對應的利率)即是邊際利率。在邊際利率上的投標量與中標量之比,即是邊際倍數。
全場倍數越大,說明大家的投資意願越強,對該債券的認可度越高。邊際倍數越大,說明認購者對邊際利率的看法越一致。另外,邊際利率與票面利率的利差則反映了市場對該債券未來的走勢。利差較大,反映大家對該債券的走勢分歧較大;利差越小,則市場的看法越趨於一致。

Ⅵ 關於我國國債的公開招標發行,不理解為何要將標價從低利率選起這里的利率具體指什麼(見圖)

實際上兩者並不矛盾的,必須注意一點債券投資中,債券價格與利率成反比的(註:這個利率指的有時候是比較廣泛的,有時候是指市場利率,有時是指債券到期收益率),而文中的利率,指的一般是債券票面利率。
先簡單說一下從價格高選起,這個實際不難理解的,對於國債的發行方來說,相同的一個債券,當然是賣出價格越高越好,發行方才能得到更多的融資資金。必須注意一下這里有一個條件就是債券的票面利率是確定(為何確定,原因是相同一個債券),而債券價格不確定。
至於從低利率選起實際上你要這樣理解,一般這種方式都是以債券價格已經確定為衡量標准,而這個債券價格一般是債券面值,這樣也相對的說明債券發行方能融資得到的資金數量是確定的,既然能融資得到的資金數量確定,對於債券發行方來說,你是願意向債券投資者支付較高的債券利息還是願意支付較低的債券利息?當然以債券發行方的角度來說,是願意支付的利息越少越好,那麼其對應的債券的票面利率就是越低越好,所以是從低利率選起。

Ⅶ 價格招標和利率招標哪個比較好

價格招標:中央銀行為調控貨幣供應數量,經常進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自恢復公開市場交易以來,採用了價格招標和數量招標等不同招標方式。其中,價格招標以利率或價格為標的,旨在發現銀行間市場的實際利率水平、商業銀行對利率的預期。按照價格決定方式分類,有美式招標和荷蘭式招標。以價格為標的的荷蘭式招標,是以募滿發行額為止所有投標者的最低中標價格作為最後中標價格,全體中標者的中標價格是單一的;以價格為標的的美式招標,是以募滿發行額為止中標者各自的投標價格作為各中標者的最低中標價,各中標者的認購價格是不相同的。

利率招標:發行的債券或國債,定下年限後,利率由投標人定。

比如國家要發行某一期央票,發行總規模確定,比如要發500億,央行會根據市場利率水平定一個范圍,比如是2%-4%,那麼在銀行間市場(裡面都是銀行、保險、基金公司、券商等大機構),各家機構都去做投標。比如,我是中國銀行,我給央行保價,如果利率是4%,我購買50億,如果3%,我買30億,等等。。每家機構都這樣報。最後央行根據保價情況,確定一個利率,比如是2.5%,然後給各家機構配額,給你分幾億,給他分幾億。這個利率實際是大家競標弄出來的,反映了市場對資金的供需情況。在國內,這個利率通常反映了利率的未來走勢,也被人們當做部分基準利率來看。

只有對普通投資者的電子記賬式國債是央行決定發行利率,而這個利率實際上也是由其他基準利率確定的,這部分國債在債券市場的佔比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