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投資半步紅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投資半步紅

發布時間: 2021-04-11 01:21:52

『壹』 什麼投資回本最快

開店創業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最好的辦法了,但是什麼樣的項目也是需要考慮的,其實選什麼項目要根據你對市場的洞察力,創意禮品店確實是個好選擇,投資小、風險低、利潤高、回本快。非常受年輕人的青睞,畢竟親手製作一份禮物比購買成品來的意義深刻,所以diy創意禮品店還是不錯的。

『貳』 財務會計中投資者投入的成本組成是什麼

會計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種。
品種法:品種法亦稱簡單法,是指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單步驟、大批量生產的企業,如發電、供水、採掘等企業。
分批法:分批法亦稱定單法,是指以產品的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的企業,如造船、重型機器製造、精密儀器製造等。分批法的主要特點是所有的生產費用要分別產品的定單或者批別來歸集,成本計算對象是購買者事先定貨或者企業規定的產品批別。
分步法:分步法是指以生產過程中各個加工步驟(分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計算各步驟半成品和最後產成品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連續加工式生產的企業和車間,如冶金、紡織、造紙、水泥等。
其次的還有:輔助的:定額法、分類法。
因產品生產類型的不同特點和企業不同的管理要求,存在著三種不同的成本計算對象,即產品的品種、批別、生產步驟。而成本對象的不同,形成了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種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此外,如果產品的品種規格繁多,為了簡化產品成本核算工作,可將產品的品種規格歸並分類,按類別開設成本計算單歸集費用,然後再按品種規格或生產批別、生產步驟分配費用、計算成本。這種用來簡化成本計算工作的方法,成為分類法。分類法不是單獨應用的成本計算方法,需與某一種或某兩種基本方法結合應用,以便簡化基本方法的核算工作,所以屬於成本計算的輔助方法。以下面表格簡單列示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使用的生產組織形式、生產工藝過程和管理的要求及使用的類型。
具體的成本核算方法:
生產組織形式
生產工藝過程和管理的要求
適用的類型
品種法
大量大批生產
單步驟生產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工成本的多步驟生產
發電、採煤
分批法
小批單件生產
管理上要求分步計算成本
精密儀器、專用設備
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產
管理上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多步驟生產
冶金、紡織、造紙
分類法
綜合性生產
分步、不分計算成本的生產
家電、服裝。總之生產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以及製造費用、原材料按領用,人工按生產工人工資,其他計入製造費用最後歸集到生產成本。然後按你們公司執行的方法計入庫存商品。審查主要是公司自行盤點,然後審查人員抽盤,計算你們公司成本分配是否正確,還有產品收入發出,原材料收入發出的截止日期測試,原材料、人工、製造費用與成本總額的比率,並與行業標准核對,把所有生產使用的原材料,與生產有關的電耗及其他消耗全部計入成本,提完生產部門的工資、福利費、大修理費、待攤費用等與生產有關的製造費用,然後將製造費用結轉為生產成本,整個生產成本就出來了。

『叄』 計算三個項目標准差第一步為什麼要除以10000(投資額)紅色,求解

你直線看下你的題目,表格裡面給的數值是2000萬元,而不是2000,因此在算公差的時候,首先需要統一一下單位的,因此都需要除以10000.

『肆』 創業計劃書中投資可以考慮前面的第幾步

同時可以考慮前面的第幾部的話,你肯定要他的計劃書要寫出來前面的幾個。

『伍』 三個「不低於」預示著怎樣的理財格局變化

一、中國經濟目前處於「深秋」

中國經濟目前的發展態勢,我個人喜歡用的一個形容詞是「深秋」,我不認為我們是寒冬,但都感受到了深深的涼意。為什麼說中國經濟處於深秋?下一階段到底怎麼發展?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我的觀點是中國經濟這一輪的下降,其幅度或者是深度,或者對經濟的沖擊力,可能比統計數據來得更嚴重一點。對此,我覺得還是應該有一定實事求是的認識。因為這次官方統計數據是2015年1月份到9月份,前三季度累計GDP增速是6.9%,政府的目標是7%左右,6.9並不是太差。但要仔細分析,6.9的背後是什麼?如果刨除金融業績,增長速度只有6.2%。這是根據官方統計數字測算,如果只有6.2%,對實體經濟而言,是相當低的,很多企業家也很不習慣,我們習慣於兩位數的增長。

再看一下,在6.2%的實體經濟增長速度後面又是什麼數據?首先工業增加值是6%左右,還可能低於這個數字,因為工業物價的增長速度是負的,還在跌。所以給企業家們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三個季度累計增長6.2%還要嚴重一點。

最近我做了簡單的測算,按照國際標准測算的工業增長速度,可能比官方的數字還要低一點,可能還低0.3%、0.4%,這是比較准確的工業部門增長的實際速度。這就是當前中國經濟的實際情況。我們不要迴避,不能說6.9%已經不錯了。

二、新陳代謝放緩是最值得強調的因素

原因何在?為什麼當前中國經濟的速度在不斷下滑,當然我們想提的問題是為什麼實體經濟的增速比較慢?原因何在?未來會怎麼演變,政府會出什麼政策?我們反復探討,企業家怎麼調整,個人怎麼理財?

我個人觀點,三個因素導致一到三季度中國經濟實體部門增長速度在下滑。

第一個因素,很簡單,房地產。房地產仍然在調整之中,房地產這個行業已經調整了將近兩年,2014年全國總體房價和交易量是負增長,是負的8%到10%的增長,房價下降了8%,交易量下降了10%。在交易量和價格萎縮的過程中,我談的是全國平均,不是個別地區,房地產的投資開發速度當然在放緩,它還是正增長就已經非常幸運了。

所以,2014年房地產的投資開發增長是12%左右,已經相當不錯了。但這個12%比前面的15%、16%明顯下降。2015年上半年繼續下滑,2015年上半年的投資開發新房子的增長速度,累計到9月份已經降到了3%了。從2014去年的12%到今年的3%已經是巨幅下降,經濟不下滑才奇怪。

好在從2015年5月份開始,房地產行業已經出現了拐點,從5月份開始,房地產行業的交易量和房價,全國總體上看開始回升了。但交易量還有房價的整體上升,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傳遞到房地產新開發的投資增速回升。清華大學發了一份報告,經過分析,2016年五六月份才會出現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的回升,從目前的3%往上走,所以這是第一個因素。

房地產這個行業在深度調整,當然現在已經出現了回升的跡象。從目前情況來看,大中城市、大型城市回升比較好,包括北京、深圳、上海,交易量在回升,中部城市安徽、武漢恢復得比較好。因為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馬上帶來原材料、鋼鐵、水泥、有色金屬的下降,產能過剩進一步嚴重。

第二個因素,不可否認,是國際因素。全球經濟除了美國和英國之外,經濟增速都在下滑,下滑到3%。一般世界經濟正常的增長速度是5%,尤其和中國經濟密切相關的經濟體,比如說第一大貿易夥伴歐盟,經濟不景氣,第二大貿易夥伴東盟,增長速度也下滑,這是國際因素。

只有英國、美國增長速度基本上是正增長,但購買力沒有上升,消費並沒有上升,工資率並沒有進一步上升。英國和美國為什麼恢復得比較好呢,是因為美國和英國的經濟政策是最老道、最務實的。金融危機爆發以後,英國第一個提出必須救市,不是買股票,是政府直接拿出財政的錢或者是印製鈔票去救助金融機構

就是因為這樣務實的方法,英國和美國幫助了金融經濟。但是整體的世界經濟恢復比較緩慢,也拖累了中國經濟。比如說今年整體上講,我們的出口將是負增長。非常少有。

好在中國在經濟不利的情況下,進口原材料價格也在下降,國際收支沒有影響。2015年中國的國際收支將會出現創紀錄的6000億貿易順差,恢復到6%。浙江的企業家很多在國外,可能最有感覺。

第三個因素,我覺得恐怕是最重要的因素,最值得強調的因素,中國經濟出現了新陳代謝放緩的現象。經濟和人一樣,要新陳代謝,什麼意思呢?不符合中國經濟的企業要被幹掉,新企業要加速,這才是經濟發展之道。但現在的情況是鋼鐵企業嚴重產能過剩,但還在苦苦掙扎,就為了掙幾毛錢還在生產。所以,我們的鋼鐵應該退出一部分,應該讓更多高效的企業進來。退出太慢了,現在稱之為「僵屍企業」的太多了,現在退不出來,還抱怨政策不對、經濟不好。

三、2016年的增長走勢恐怕是前低後高

中國經濟在未來五年將會有什麼樣的發展?企業應該怎麼做?投資理財應該怎麼做?我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我相信未來這一兩年,尤其是2016年國家經濟政策的發力點還是穩增長和保增長。按照目前的態勢,經濟下滑還要持續至少一個季度或者半年,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往下滑,對「十三五」的執行非常有挑戰性。所以,我個人觀察2016年的經濟工作重點還是想方設法調動一切積極性穩增長、保增長。

所以,2016年上半年,我的預計是將會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調動地方積極性,包括給地方政府、地方官員正面激勵,樹榜樣,破格提拔,鼓勵創新,鼓勵多試。通過這些辦法把已經批準的、已經立項的項目落實下去,這些事在明年一季度會密集布局,到2016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會逐步發力。這是會導致明年的增長前低後高的一個因素。

第二個因素,房地產。剛剛已經講過了,2016年上半年或者一季度,房地產投資開發的速度上不來,但到2016年下半年開始,全國范圍內,房地產的投資開發速度應該是逐步往上走了。所以,房地產這個行業就會轉換到成為中國經濟的拉動力,這是我們非常需要的。

第三個因素,影響明年經濟走勢或後年經濟走勢的,可能是已經出台的、還沒有完全落地的計劃生育改革政策——二孩政策。我看了很多人口專家的各種預測,他們的普遍預測是二孩政策按全年算,將會多出生200萬到300萬的嬰兒,2016年下半年就算一半,也是150萬,那也是比較大的數字。

這200萬到300萬的嬰兒對2016年、2017年經濟有什麼影響呢?我的分析是,首先一批能夠享受計劃生育改革紅利的人口,應該集中在城市。所以,城裡人、公務人員、大學老師到目前為止生一個孩子的,會首先響應計劃生育改革政策。

第二批是想生二胎,想了很多年了,但一直受政策影響,不願意生、不敢生的這部分人群,生育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家庭。能夠首先享受到計劃生育政策改革實惠的一定是這些人,1300萬人0.23%左右。這0.23%左右新增嬰兒,會比正常全社會的平均消費量多一點。

更重要的是很多家庭生了二胎之後,還必須增加其他的消費,比如房子適當要擴大,如果買不了第二輛車,車要換成七座。我初步測算,至少會帶來額外0.5個人的消費。所以二孩政策,如果能帶來300萬新出生的嬰兒,對GDP的拉動是0.2%。主要是城裡人,一個孩子的消費帶來額外的消費,而且平均消費比全國多一點。

所以,這幾個因素告訴我們,2016年的增長走勢恐怕是前低後高。當前經濟的下滑趨勢在2016年中可能有所逆轉,年底有所回升。2017年稍微遠一點,不太好預測,但基本上和這個是一樣的格局。2015年是6.8%,因為四季度會略有下降,2016年略有回升,2017年還是這樣的格局,6.7、6.8或者高一點。我還要說一下,這是官方統計,並不是實體經濟的增長速度。實體經濟增長的速度比這個數字多一點,所以這是2016年、2017年的基本格局。

四、企業布局要有前瞻性但不能過分超前

在這樣的形勢下應該做什麼樣的調整?個人、家庭應該做什麼樣的調整?個人理財做什麼樣的調整?對於企業家來說,我認為應該走在經濟形勢發展的前面,不能過分超前,不能說把今天的經濟布局建立在對未來十年的經濟規劃之上,不能說今天布局十年以後的事,這個可能過早了一點,但至少要略有提前,要有前瞻性。我們一起討論幾個概念:

第一個概念,產業必須布局。中國經濟出現了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樣的格局,這個結構不一樣根本的因素是什麼呢?最根本的就是一條,就是工資漲了,是農民工的工資漲了,全部改變我們的產業形態。未來大學生比不上同樣年齡藍領工人的工資。藍領工人的工資上漲帶來的後果是消費上升。此時此刻,雖然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在下滑,但消費的增長超過GDP,消費佔GDP的比重在不斷上升,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我的研究表明國家統計局的消費量遠遠低於實際消費。

浙江企業家是最靈敏的一群,應該跑在市場前面,要布局,要改變結構,哪裡有先進的結構?有現成的案例,就看日本、韓國、台灣,一開始他們也做小五金,後來逐步升級做電子產品,這就是覺醒。

第二,我呼籲大家一定要關注的是地區結構,也一定要清楚,地區結構也非常重要,什麼意思呢?比如說在浙江,總的來說,在城裡做煉鋼的行業不是你的方向。浙江應該有自己的優勢,之前有很好的行業,比如說做小五金,做家電,恐怕就可以移到隔壁的江西、安徽了。江西和安徽的人均GDP還不到浙江的一半,他們的勞動力便宜,土地便宜。所以,位置選對了,在什麼位置做什麼活也一定要選對。

說到這兒,也許你會問中國經濟哪些地方比較活躍呢?哪些地方的三四年、五六年的經濟發展會比較快呢?中國的經濟版圖將會如何演變呢?我講一點個人的認識。這個認識有一個基本條件,就是中國經濟從現在開始,老百姓有了比較大的、自由遷徙的權力了。如果問我中國經濟哪裡火,首先中國人往哪個地方移,哪個地方就會火。現在年輕人往哪裡去,哪裡就有戲。為什麼東北不行?因為人少,人往外跑,再有本事也很困難。

中國哪些地方人口會集聚?哪些地方值得去投資?一是人口基數大的地方要關注。安徽、河南人口基數大,四川人口多。所以,要關注人口原本的基數,關注籍貫人口。二要關注氣侯因素。氣侯因素是不能改變的,當我們人均GDP很低的時候,當大家擔心溫飽的時候,北方寒冷地區經濟發展稍微快一點,現在是反過來了,都往南邊跑。

三是交通。舉一個合肥的例子,最近合肥很火,合肥就是人口多,氣侯相對比東北溫和,交通樞紐有了高鐵,和上海、北京、武漢很快聯系在一塊兒,這三個因素都具備,因此合肥很火,再過幾年,合肥人口超過一千萬,經濟還要上漲,地鐵還要修。所以,大家除了產業以外,一定要關注中國的地理布局,地區選錯了,有時候往往也是致命的。

第三個需要呼籲企業家關注的是國外的營養品。現在的「一帶一路」是國策,應該長期堅持。作為國策是極其有戰略高度的,長遠來看,對中國經濟絕對會有影響,絕對會有正面的高度。「一帶一路」的影響,就是歐亞大陸東端的中國要一直往西輻射,歐洲的德國,再往北去一點,是英國,英國、德國和中國連成一片,這個世界就搞定了。美國是一個島國,他們認為做好自己國內的事情就可以了。

所以,「一帶一路」是戰略思想,我高度贊同,我們和歐洲一起穩定世界,一起對抗、對沖美國的大權,沒有多角機制就不能穩定。但對企業家們,我想提醒的是,投資一定要謹慎,但要走出去。我建議你們把「走出去」當成深山采葯一樣去汲取營養品,美國、歐洲、國外有一些你們需要的營養品,缺什麼補什麼,缺什麼找什麼。

五、金融行業未來五年可能會有格局性變化

對個人,對家庭,大家關心的是理財,在經濟變遷時代,在金融變革時代,理財應該怎麼做?孩子們的教育應該怎麼做?我也談一點自己不成熟的看法。現在中國金融正在經歷大的變革時期,金融行業未來五年可能會有格局性的變化,未來會有幾件事將改變我們的想法:

一是金融產品越來越豐富,對沖基金、私募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對個人也開放了,也可以投資了,還有基於互聯網的產品,比如說螞蟻金服、陸家所等等,就以某種形式開放。以後你們不是買股票的概念,以後你們可能到互聯網上買一些金融產品,通過互聯網平台買信託,買理財,買其他各種各樣比較復雜的產品,這是第一個變化。

二是國內國外將會打通,以後的金融業將會更加的國際化。五年之內,我相信如果不出重大意外的話,一定會有一些境外的公司來境內上市,我指的不是阿里、京東、網路回歸A股,更重要的是還有100%的純外國公司,蘋果電腦、微軟來我們A股上市,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可以完成。這就形成了境內境外打通,可以不出國門就可以投資股票,以後滬港通會變成深港通。

這兩個變化之後,給大家帶來幾個啟示。首先是更多地去研究專業化的投資機構,而不是單打獨斗憑著個人的喜好理財,我建議理財要找更加專業的公司,因為金融產品越來越復雜了,形勢越來越復雜了,你沒辦法盯著它了。但不是說盲目地選擇金融機構,你應該花更多的精力從研究股票轉向選擇投資機構,你選對了專業機構就成功了一半,讓他們幫你做。

第二個建議是更多的分層次、多元化。今後一定要理財多元化、分散去投,這是未來五年給我們提供的機遇。股市經過大調整,今後還會進一步波動,但就目前經濟來看,不是所有企業都是阿里、京東,所以傳統行業產能還是過剩,所以不要有過多的股市上升的期望值,要謹慎,但要利用好專業機構。

最後,我們還要共同關注一個話題,就是如何關注下一代。我的建議,首先當然是要國際化,未來中國不斷國際化,人才培養也要國際化,孩子的培養也要國際化。

『陸』 入股開店最好多長時間分一次紅

這個還是要看店鋪的盈利狀況了,做好能與個投資方做到溝通啊。
一年或是半年的飛紅一次就可以啊。還是要保障店鋪運營的啊。

『柒』 基金中說的紅利再投資是什麼意思呢

紅利再投資俗稱利滾利,是指基金進行現金分紅時,基金持有人將分紅所得的現金以當天基金價格直接用於購買該基金,增加原先持有基金的份額。對基金管理人來說,紅利再投資沒有發生現金流出,因此,紅利再投資通常是不收申購費用的。

基金管理人鼓勵投資者追加投資,因此一般規定紅利再投資不收取費用。假如投資者領取現金紅利後,又要再追加投資的話,將視為新的申購,需要支付申購費用。因此,選擇紅利再投資有利於降低投資者的成本,紅利再投資也可以同樣在購買個股的情況下一樣操作。

(7)投資半步紅擴展閱讀:

基金分紅依據:

1、一般來說,基金分紅需要滿足以下原則: 1.基金當期收益先彌補上期虧損後,方可進行當期收益分配;

2、基金收益分配後每份基金份額的凈值不能低於面值;

3、如果基金當期出現虧損,則不進行收益分配。有的基金還在招募說明書中對基金收益的分派事先作了約定,如一年中最少、最多的分派次數,或當可分配收益達到一定標准就進行分紅等。

『捌』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條消息,遇到這樣的問題:投資決策 「三步走」的第一步,投什麼啊

我把所有的3步都告訴你好了,行吧。
投資是一個選擇過程,投資管理看起來很復雜,但只要懂得原理,速可貸快樂投資管理就變得很簡單了。科學的投資管理需要「三步走」:
第一步,投什麼?
第二步,怎麼投?
第三步,重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