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股權投資規模發展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股權投資規模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4-10 08:34:28

① 怎麼看待國內股權投資行業的發展前景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從90年代萌芽至今已走過了二十餘年,活躍在中國股權投資市場上的天使、VC和PE機構已超過萬家,管理資本量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市場規模較20多年前實現了質的飛躍。
據前瞻《中國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前瞻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盡管2015年中國資本市場出現了明顯的下滑,但是在各項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中國股權投資行業又延續了上一年的活躍趨勢,呈現出勃勃生機。另外,在募集和投資方面,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基金的募集數量和投資數量同比增長均超過100%,依據股權投資基金的數量和金額2015年股權投資最為活躍的行業是互聯網、電信、IP和金融行業。

② 股權投資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股權投資還處於發展成熟階段,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競爭力比較大,也正是說明了好多金融人士很看好這行。

股權投資,就是有些上市公司投資了其他一些公司的股權,由於被投資的這些公司因為種種原因,其股權的價值可能出現大幅度提升,因此上市公司的價值也隨之發生變化。

這樣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就是被稱為股權投資概念股。

被投資公司股權價值發生變化的情況主要有三種:

1. 被投資公司上市;

2. 是被投資公司經資產重組;

3. 是被投資公司由於一些不可替代的原因導致價值發生巨大變化,如資源漲價等。

③ 私募股權投資發展前景大家覺得怎樣

自2004年開始,我國股權投資基金內部收益率(IRR)長期保持較高水平。隨著我國經濟結構性改革逐漸深入,預計私募股權投資類產品在未來5年仍將保持較高復合增長率和利潤率,私募股權領域依然是值得重點關注的優質投資類別。
據《中國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前瞻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顯示,從全國「大資管」的格局來看,我國資產管理市場正處於迅速擴張期。從2012年至2015年,我國資管市場管理資本總規模從27萬億元增至93萬億元,同比增速55%。預計到2020年,我國資管市場管理資本總規模可達174萬億元。
在此環境下,私募股權投資母基金也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未來前景十分看好。

④ 股權投資的前景如何,會成為未來的大趨勢嗎

股權投資(Equity Investment),指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是指企業(或者個人)購買的其他企業(准備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貨幣資金、無形資產和其他實物資產直接投資於其他單位,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這種經濟利益可以通過分得利潤或股利獲取,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取得。
目前中國資本市場面臨著改進完善交易所市場制度和開創建設場外資本市場體系的雙重任務。而對於未來的變化趨勢和方向, 我們要特別關注股權市場的發展:股權投資者可能成為未來最大贏家。

⑤ 私募股權投資發展前景大家覺得怎樣

前景不錯。據《中國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前瞻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已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為24554家,已備案正在運行的私募基金36614隻。但絕大多數私募基金規模有限,0-20億元的管理規模達到91.54%。
除此外,私募基金的類別集中,多數為證券投資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兩者佔比高達91%,創業投資基金和其他投資基金極少。這導致私募基金在支持實體經濟轉型、推動產業升級等方面作用不明顯,未能起到積極貢獻。
整體來說,我國私募基金行業發展迅猛,目前仍處於快速擴張階段,但商業模式、業務規則等還需進一步完善,確保行業發展健康有序。

⑥ 私募股權的發展歷程

私募股權基金起源於美國。19世紀末,有不少富有的私人銀行家通過律師、會計師的介紹和安排,將資金投資於風險較大的石油、鋼鐵、鐵路等新興產業,這類投資完全是由投資者個人決策,沒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組織,這就是私募股權基金的雛形。
國際PE產業先後經歷了4個重要時期的發展。
1946~1981年的初PE時期,一些小型的私人資產投資以及小型企業對私募的接觸使PE得到起步。
1982~1993年的第一次經濟蕭條和繁榮的循環使PE發展到第二個時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出現了一股大量以垃圾債券為資金杠桿的收購浪潮,並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幾乎崩潰的杠桿收購產業環境下仍瘋狂購買著名的美國食品煙草公司雷諾納貝斯克(RJR Nabisco)中達到高潮。
PE在第二次經濟循環(1992~2002年)中得到洗滌並經歷了其第三個時期的進化。這一時期的初期也就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逐漸浮現出一系列金融和經濟現象,比如儲蓄和貸款危機,內幕交易丑聞以及房地產業危機。這一時期出現了更多制度化的私募股權投資企業,並在1999~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時期達到了發展的高潮。
2003~2007年成為PE發展的第四個重要時期,全球經濟由之前的互聯網泡沫逐步走弱,杠桿收購也達到了空前的規模,從而使私募企業的制度化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從2007年美國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的IPO中我們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證。
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經過50多年的發展,成為僅次於銀行貸款和IPO的重要融資手段。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規模龐大,投資領域廣闊,資金來源廣泛,參與機構多樣。西方國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占其GDP份額已達到4%~5%。迄今為止,全球已有數千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黑石、KKR、凱雷、貝恩、阿波羅、德州太平洋、高盛、美林等機構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國股權投資基金發展變遷軌跡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且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市場背景和特點。
一、行業發展初期階段,形成全新投資概念
1999年,國際金融公司(IFC)入股上海銀行標志著私募股權投資的模式開始進入中國,這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新的投資概念。首批成立的主要還是外資投資基金,投資風格以風險投資(VC)模式為主,受當時全球IT行業蓬勃發展的影響,外資對中國的IT業的發展較為認可,投資的項目也主要集中在IT行業。但是由於2001年開始的互聯網危機,人們開始對IT行業的過熱發展開始進行重新審視,國內的IT風險投資受到重創,這批最早進入中國的股權投資基金大多沒有存活下來。
與之相應的是當時我國股票市場不完善,發起人股份不能流通,投資退出渠道存在障礙,這些都成為制約這個階段股權投資基金發展的因素。2002年尚福林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後,在2004年著手開始對我國上市公司進行股權分置改革,這是中國證券市場自成立以來影響最為深遠的改革舉措之一,為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一直到2006年10月9日,「G」股標識正式告別滬深股市,股市也就真正進入了「全流通」時代,股票市場才開始步入正軌。終結該階段的標志性事件——股權分置改革,進入全流通時代。
二、行業快速發展階段,內資股權基金迅猛發展
從A股股權分置改革開始,我國股權投資基金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在此階段主要特點體現在:
一是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我國股票市場的規范化、二級市場的高估值使得A股成為國內公司青睞的上市平台,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渠道暢通,而內資股權投資基金在A股上市中具有本土優勢,使得內資股權投資基金發展迅猛;二是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
在2006年之後,我國的外匯儲備不斷攀升,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越來越強烈,國家外管局對外幣的兌換作出了限制,海外上市企業在海外融資後存在著貨幣貶值的風險,外資基金發展受到限制; 三是政策對外資基金的限制。政府和市場都有著顧慮,以防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辛苦創立的優秀民族品牌被外資收購控制,2006年8月由商務部牽頭,六部委聯合發布十號文《關於境外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其核心的思想就是限制內資企業在海外上市,這對於外資股權投資基金來說是當頭一棒,外資基金自此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這短短的三年時間,國內貨幣政策相對寬松,外資基金發展受到抑制,給內資股權投資基金騰出了快速發展的空間和機會,是內資股權投資基金發展的春天,大量的人民幣股權投資基金出現了,並取得了快速發展,機構數量迅速增加,基金規模逐漸放大。在該階段,市場整體入股價格在6-10倍市盈率,略微高於國際水平。
三、行業發展過熱甚至瘋狂
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一級市場持續高溫,市場整體的價格在10倍市盈率以上,甚至出現了以20倍市盈率入股的項目,這在國外是非常罕見的,可見市場的瘋狂程度,遠遠偏離了市場理性。該階段的非理性發展現象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造成:
第一,二級市場的關聯效應。二級市場作為股權投資基金的下游,其發行狀態的好壞直接影響了一級市場的價格,2009年下半年隨著金融風暴的漸漸平息,我國的股票市場也開始有所復甦,雖然大盤整體水平不高,但是IPO行情很好,在發行價格和發行速度方面都十分有吸引力,加速了一級市場的非理性發展;
第二,寬松的貨幣政策。為渡過金融危機,國家推出並逐步實施了4萬億的投資計劃,央行多次下調存貸款利率和准備金率,市場上錢太多了,企業貸款環境非常寬松,大量的產業資本不是投向實業,而是投向了股票市場和股權投資市場,既抬高了股票市場的價格,又推高了股權投資市場行情。
第三,證監會兩大政策出台。股票發行制度改革和創業板的推出,促進了市場化進程,單獨來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兩者在同一時段推出卻給市場帶來了太大的波動。在實行上市窗口指導發行價政策階段,30倍PE是上市公司不能越過的紅線,優秀的企業也只能以28、29倍的市盈率進行融資。創業板的概念早在2000年就提出,經歷了十年的漫長等待終於成為現實。這兩者就像是彈簧,被壓制了多年後突然放開,市場會有報復性反彈,而兩者一起放開,疊加效應使反彈的幅度更大。
2010年創業板上市的企業中,就有超過十家公司發行市盈率超過100倍,簡單點看這相當於投資需要100年時間才能夠收回,在發達市場這種現象是很少見的。二級市場的火爆行情點燃了一級市場的賺錢慾望,拉升了股權投資市場的價格。
在這個階段,幾乎每周都有新的人民幣股權投資基金成立,內資股權投資基金數量快速增加,基金規模不斷放大。市場上的賺錢效應使得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也參與其中,搞了不少產業基金。但由於人民幣不斷升值,限制企業海外上市的政策沒有任何松動,外資基金在中國市場上持續低迷、沉淪。

⑦ 股權投資未來能有好的發展嗎為什麼

隨著中國金融體系進一步成熟,各種金融手段進一步增多,大量第一代創業人退休,中國很有可能逐步迎來杠桿收購時代,但那可能是在5年甚至10年以後,現在還不是主流。當前的主流模式是產業整合。未來私募股權機構可以幫助產業龍頭整合整個產業鏈,讓其變成區域性龍頭,甚至中國龍頭、國際龍頭。
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當前高凈值人群資產配置方面仍然比較偏重固定收益類資產,而股權投資是經濟轉型、去杠桿背景下能夠穿越經濟周期並獲得超額回報的選擇,應該引起高凈值投資者的重視,可以適當加大一些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去做更多的中長期投資。

⑧ 什麼是私募股權投資,我國股權投資發展有哪些軌跡

一,什麼是私募股權投資
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簡稱PE),是指投資於非上市股權,或者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股權的一種投資方式 。 從投資方式角度看,私募股權投資是指通過私募形式對私有企業,即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考慮了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通過上市、並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2012年,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將面臨巨大的退出及回報壓力。中國VC/PE行業將步入深度調整期,行業「洗牌」將加速,未達到預期收益的PE機構將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募資、投資均面臨挑戰,甚至遭遇市場淘汰。而專業水平高、已提前完成募資的成熟機構將更好應對行業調整,投資策略、競爭格局都將面臨改變。
二,我國股權投資發展有哪些軌跡?
我國股權投資基金發展變遷軌跡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行業發展初期階段,形成全新投資概念
1999年,國際金融公司(IFC)入股上海銀行標志著私募股權投資的模式開始進入中國,這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新的投資概念。首批成立的主要還是外資投資基金,投資風格以風險投資(VC)模式為主,受當時全球IT行業蓬勃發展的影響,2002年尚福林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後,在2004年著手開始對我國上市公司進行股權分置改革,這是中國證券市場自成立以來影響最為深遠的改革舉措之一,為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一直到2006年10月9日,「G」股標識正式告別滬深股市,股市也就真正進入了「全流通」時代,股票市場才開始步入正軌。終結該階段的標志性事件——股權分置改革,進入全流通時代。
(二)、行業快速發展階段,內資股權基金迅猛發展
從A股股權分置改革開始,我國股權投資基金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在此階段,一是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我國股票市場的規范化、二級市場的高估值使得A股成為國內公司青睞的上市平台,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渠道暢通,而內資股權投資基金在A股上市中具有本土優勢,使得內資股權投資基金發展迅猛;二是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 三是政策對外資基金的限制。2006年8月由商務部牽頭,六部委聯合發布十號文《關於境外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其核心的思想就是限制內資企業在海外上市,這對於外資股權投資基金來說是當頭一棒,外資基金自此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三)、行業發展過熱甚至瘋狂
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一級市場持續高溫,市場整體的價格在10倍市盈率以上,甚至出現了以20倍市盈率入股的項目,這在國外是非常罕見的,可見市場的瘋狂程度,遠遠偏離了市場理性。2010年創業板上市的企業中,就有超過十家公司發行市盈率超過100倍,簡單點看這相當於現在的投資需要100年時間才能夠收回,在發達市場這種現象是很少見的。二級市場的火爆行情點燃了一級市場的賺錢慾望,拉升了股權投資市場的價格。
在這個階段,幾乎每周都有新的人民幣股權投資基金成立,內資股權投資基金數量快速增加,基金規模不斷放大。

⑨ 長期股權投資的發展過程

近幾年來開寵物行業的發展速度挺快的的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寵物多了,寵物消費也是逐步的提升了不少啊,你喜歡寵物的話開家寵物店是挺賺錢的,寵物行業正在中國市場中迅速崛起,在你的小區開個店面就可以了需要的成本不是很高的,前期開店的沒什麼經驗,建議你加盟個寵物店是比較合適的,派多格已經有了500家的店看了,積攢了豐厚的開店的經驗,分享給你的我的一個同事的老婆在家沒事干就開了家寵物店加盟的派多格,現在的小店月收入2萬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