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足協在改名風波之又有什麼樣的新政策
不知道是不是被之前中超當選世界第八大聯賽的消息洗腦了,足協准備給中超擴軍了。
② 投資一個足球隊伍要多少錢
中超1千萬 中甲300萬 中乙不低於100萬,你要是錢趕上曼哈蘇 阿布多的話直接去英超搞吧,一年2個億英鎊差不多了
③ 如何看待中國足協公布的限薪新政
世界盃成就了上帝之手,在阿根廷謀求民族解放和獨立,卻被英國干預的政治背景下,馬拉多納毅然率領阿根廷國家隊戰勝英格蘭,奉獻了兩個歷史性進球,被阿根廷視為國民英雄。他還留洋巴塞羅那,在那裡初露鋒芒,隨後在義大利那不勒斯摘下意甲桂冠和義大利杯冠軍。他還曾執教阿根廷國家隊,在北京奧運會上作為國奧顧問,見證阿根廷國家男足奪冠。馬拉多納能夠用自己令人陶醉的比賽風格和對足球傾力的詮釋,去提升比賽的質量和觀感。
很難說有多愉快。CBA和CSL相對年輕。CBA成立於1995年,CSL成立於2004年。與西甲或NBA相比,它還是個嬰兒。NBA成立於1946年,西班牙聯盟成立於1929年。他們成熟了,有足夠的歷史背景。雖然中國文化已經有五千年的歷史,但大多數球隊的名字往往是功利的,因為如果我們想有錢支持它的發展,我們必須適當妥協。此外,由於青少年發展迅速,根系不穩定,商業化程度較重,缺乏文化基因和公眾認同的歸屬感。因此,無論是CBA還是CSL,上座率普遍較低,很少有球隊盈利,只能依靠沒有造血能力的投資者,相互擁抱,相互溫暖,等等。
2021賽季,中超每傢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的最高分別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150萬歐元。為確保“限薪”工作切實有效,中國足協推出了細致而嚴格的監管措施,同時配以力度空前的違規懲戒措施。俱樂部一旦單季支出總額超標,將面臨最多“扣除24個聯賽積分”的重罰,而一旦有俱樂部違規發放球員薪酬,將被取消成績,並直接被處以降級處罰。球員若未按規定申報收入(收益)情況,將面臨被停賽2年的重罰。
④ 中國足協歸化新政,廣州恆大是被足協拋棄了
中國足協對於歸化球員已經確定了明確的要求,按照最新的政策,每支中超球隊只可以報名一名非血緣入籍的歸化球員作為內援使用,而之前大肆招攬球員歸化入籍的廣州恆大這次則被足協背後狠狠擺了一道。
恆大一直是足協眼裡的好學生,足協任何的政策恆大都是積極響應的,甚至連國家隊主教練的工資恆大都可以幫忙分擔,此番足協的這波操作,有人可能就會問了,是不是恆大被足協拋棄了?
另一方面,由於中超其他的俱樂部並沒有像恆大一樣去歸化過多的球員,如果不對歸化入籍球員的上場加以限制,必然會打破現有聯賽的平衡,這對其他俱樂部是不公平的。而且,過多外籍球員的加入對中國球員的上場也是一種壓迫,為了聯賽的健康發展,足協也是需要對歸化加以限制。
歸化政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此番足協的新政無疑是出於聯賽持續健康發展的考慮,而恆大此前大肆歸化球員的操作也是略顯草率,目前只能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了。
⑤ 中超限薪令開始了,足協為什麼要這么做
中國足球界的成本投入不斷攀升,眾多俱樂部「燒錢要成績」堪稱瘋狂。中國足壇、特別是中超聯賽已經被外界視為一個超級的「燒錢游樂場」。中國足協在上海正式推出了中超聯賽單賽季投資總額,球員薪資最高限額等相關規定。
俱樂部支出虧損有標准
支出方面,中超俱樂部將在2019年控制在12億元,2020年控制在11億元,2021年需要限制在9億元以內。而在虧損方面,也實行了限額:2019年為3.2億元,2020年為2.9億元,2021年為2.7億元。如果俱樂部沒有達到相應標准,中國足協將給予相應處罰。
⑥ 國足每年資金投入在世界排第幾
國足是爛泥不上牆,每年投入巨大,回報太少,讓國人失望,目前世界排名90左右,真正實力120名開外。
⑦ 足協對於 「金元足球」的現象出台了什麼樣的政策
海的這個冬天,或將成為中國足球改革值得紀念的重要節點。原本一次常規性的2018職業聯賽總結工作會,中國足球人來了一次重新的自我審視,注資帽、薪酬帽、獎金帽、轉會帽這「四大帽」橫空出世,意味著中超將告別「金元足球」的時代,向理性投入、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這幾年,由於大量資本注入聯賽,本土球員也是奇貨可居,虛高的轉會費和年薪讓豪門俱樂部可以揮舞著支票隨意買人,小俱樂部則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主力球員流失。如今,工資帽一出,虛火下降,小俱樂部至少不用擔心自己的絕對主力受到高薪誘惑,因為去到其他俱樂部,也未必高到哪去,反而還要擔心主力資格問題。而對於那些拿著高工資寧願在
⑧ 足協費力不討好,一味限制投資會不會有後遺症
隨著中國足協強制推行「限薪令」和中性隊名,可以想見的是中國足球的未來投資一定會大幅下滑。作為中國足球的領導者,足協推行這一系列政策的本意是為了讓更多的球隊活下去。但這樣的做法卻引發了很多問題,甚至可能導致「後遺症」。為何?因為中國足協的這一系列做法實際上違背了世界足球的發展潮流和規律,將是又一個不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典型。
除了限制投資和改隊名,足協更應該做什麼?
當下,足協應該做的是應該優化下賽季的聯賽賽制,類似本賽季這種輸球14場,只贏1場比賽就確定保級的事情,下賽季球迷絕對不希望看到的。裁判和本土教練的水平,也應該通過培訓加以提高。足協應該考慮在全國局勢好轉之後開戰一些青年比賽的組織工作,同時注意做好中國國少隊參加亞少賽的後勤保障工作,確保國少隊在亞少賽中不至於在後勤保障和對手情報獲取方面吃虧。——相比於什麼改名字,干預球隊名稱的「無用功」,這才是中國足協當下最應該做好的事情。
⑨ 足球報:津門虎獲3000萬贊助金額,這筆贊助來自誰
足協已經宣布天津津門虎“起死回生”,將繼續征戰中超2021賽季,同時在泰達集團退出之後,天津體育局為津門虎找來了新的贊助商。
天津某食品集團旗下的企業將會贊助津門虎3000萬歐元,來幫助球隊順利度過難關。
同時認為,天津津門虎的“死而復活”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是足協考慮天津足球形象不得不妥協的產物,同時也是建立在損害其他俱樂部利益的基礎上。
此前浙江隊的引援備戰一直按照中超標准進行,現在的投資額度已經超過了中甲標准。據悉浙江隊為了備戰中超,此前引進了顧超、姚均晟、高迪等前中超球員,此外還有4名外援,已經超過了中甲2億元的投資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