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投資組合邊際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投資組合邊際

發布時間: 2021-04-09 18:28:56

A. 微觀經濟學中的邊際規律有哪些

經濟學——研究如何實現稀缺資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類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滿足的一門社會科學。資源的稀缺性——指相對於人類無限多樣性的需要而言,經濟資源數量總是相對不足的,取用時要付出代價。規范分析——研究經濟活動「應該是什麼」以及社會經濟問題應該是怎樣解決的。實證分析——描述經濟現象「是什麼」以及社會經濟問題實際上是如何解決的。需求——消費者在一定價格條件下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某種商品或勞務的數量。需求量的變化——某種商品價格的變化引起的對該商品需求量的變化。需求水平的變化——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需求的變化。需求定律——商品的價格和需求量之間示範方向的變動關系。供給——生產者在某一時刻和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上對某種商品或勞務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數量。供給定律——商品價格與供給量成正比。均衡價格——一種商品的需求價格和供給價格相一致的價格,即需求數量等於供給數量的價格。均衡數量——需求價格等於供給價格時的供給量和需求量稱為均衡數量。需求價格彈性——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種商品或勞務價格變動因其本身需求量的變動程度。需求交叉價格彈性——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種商品或勞務價格變動引起另一種商品或勞務需求量變動的程度。需求收入彈性——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收入的變動引起某種商品或勞務需求量變動的程度。蛛網模型——運用彈性原理解釋某些生產周期較長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時發生的不同波動情況的一種動態分析理論。蛛網穩定條件——供給彈性等於需求彈性,市場價格變動對供給量和需求量的影響相同。效用——商品或勞務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或慾望的能力。邊際效用——某商品的消費量每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所引起的總效用的增減量。消費者剩餘——消費者願意為某種商品或勞務支付的價格與其實際支付的價格的差額。 消費者偏好——影響和制約消費者行為的重要主觀心理因素。消費者均衡——在一定收入、一定價格條件下,共賣各種商品的一定數量的消費者所能獲得的總效用最大的狀態。無差異曲線——用來表示消費者偏好相同的兩種商品所有組合的點的軌跡。邊際替代率——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消費者增加一單位的某種商品的消費數量時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恩格爾系數——食物消費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價格-消費曲線——連接所有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的軌跡形成的曲線。收入-消費曲線——在消費者偏好和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收入變化所引起的消費者均衡點的變化軌跡。收入效應——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實際收入水平的變化,進而由實際收入水平的變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替代效應——由商品的價格變動引起的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化,進而由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動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吉芬品——指需求量與價格呈同方向變動的特殊的低檔物品。攀比效應——較為典型的連帶外部正效應,消費者的一種趕時髦的偏好,即想擁有一種其他消費者已擁有的商品。虛榮效應——較為典型連帶外部負效應,消費者想擁有隻有少數人才能享用的或獨一無二的商品的偏好。保留工資——洛倫茨曲線——用縱軸表示社會財富百分比,橫軸上將所有人口按照從低收入到高收入從左向右排列,將每一百分比的人口所擁有的社會財富的百分比積累起來,相應的點連成的曲線。基尼系數——是用來評價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標,是經濟社會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有了可測性和可比性。為絕對均等線OY與洛倫茨曲線之間的面積與絕對均等線以下面積之比。G=A/(A+B)人力資本——指人們以某種代價獲得並在勞動力市場上具有一種價格的能力或技能。機會成本——生產者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其他可能的最大收入。或者人力資本進行其他活動所創造的最大價值。在職培訓——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形式,對已具有一定教育背景並已在工作崗位上從事有酬勞動的各類人員進行的再教育活動。一般培訓——職工經培訓後的技術知識和技能及可以用於原廠商,又可以用於其它廠商。專門培訓——職工經培訓後的技術知識和技能只能用於原來的廠商。生命周期儲蓄動機——人進行儲蓄的動機來自於對生命周期的理解,通常人們喜歡將收入均軍分配在所有時期上。為了退休後能消費而儲蓄。鍾型收入曲線——人在青少年和老年時期的收入低於平均水平,而在中年時的收入高於平均水平,以收入為縱軸,年齡為橫軸形成的曲線。永久收入理論——目標儲蓄——確定性前景——不確定性前景——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連續將某一生產要素地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數量之後,總產量的增量及邊際產量將會出現遞減現象。等產量線——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生產同一產量的兩種生產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組合的軌跡。邊際技術替代率——技術水平不變條件下,等產量線上一種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種投入要素的比例。產出彈性——技術水平和投入價格不變的條件下,若其他投入量固定不變,單獨變動一種投入的數量時,這種投入的相對變動所引起的產量的相對變動。生產力彈性——技術水平和投入價格不變的條件下,所有投入要素都按照統一比率變動時的產出相對變動。替代彈性——技術水平和投入價格不變的條件下,邊際技術替代率的相對變動引起的投入碧綠的相對變動。規模報酬——在技術水平和要素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當廠商所有投入要素都按照統一比例變動後產量變動的情況。生產函數——一定時期內,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生產中所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與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關系。技術進步及類型——能夠使一定數量的投入組合產出更多產品的所有因素共同作用的過程。分為資本使用性技術進步、勞動使用性技術進步、中性技術進步。成本——廠商進行生產活動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價格或生產要素所有者必須得到的報酬或補償。隱含成本——應付給廠商自有生產要素,但實際上沒有付的報酬。增量成本——由於某項生產決策而產生的相關成本,即總成本的增量。經濟利潤——又稱超級利潤,廠商銷售產品的總收益減去按機會成本計算的生產成本的余額。學習曲線——也叫進步函數,是用來反映平均成本隨累計生產量增加而降低的成本變動情況的一條曲線。生產經濟區——在等產量途中,將分別代表要素投入的邊際產量等於0的投入組合點連接起來的曲線即為脊線,脊線之間的區域為生產經濟區。規模經濟——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的趨勢。范圍經濟——多產品企業的聯合產出超出單一產品企業產出的總和。即聯合成產超出分別產出之和。成本彈性——技術水平和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總產量沿擴展線的相對變動所引起的總成本的相對變動。企業——存在已久的經濟組織形式,是一個為了獲取利潤而從事生產和銷售活動的經濟單位。價格機制的替代物,替代市場進行資源配置的組織。交易成本——為了交換活動而耗費的成本。創新——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或者通過企業家的活動將一種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利潤最大化——現金——指企業庫存現金可以隨時用於支付的存款以及現金等價物,具體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和現金等價物。現金等價物——企業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易於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和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投資。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以現金為編制基礎,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現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企業獲得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能力。委託-代理問題——指委託人和代理人均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並且兩者的效用最大化目標往往是不一致的。表現為道德風險、追求銷售收入最大化、在職高消費。是由於信息不對稱、不確定性、不完備契約導致。委託-代理理論——針對現代企業制度中顯示存在著的委託-代理問題產生的理論。信息不對稱——指契約關系中的一些參與人擁有而另一些參與人不擁有信息的狀況。不完備契約——指一個契約不能准確描述與交易有關的所有未來可能出現的狀態,以及每種狀態下契約雙方的義務。剩餘索取權——企業收益在支付要素報酬和投入品價格之後的剩餘收入的索取權。市場——一組為買賣某種商品而相互發生聯系的廠商和個人,或指同種商品由供求雙方作用形成價格的「地方」。市場結構——指某種商品或勞務在市場上的競爭程度,影響其主要因素:廠商數目多寡和產品的差別程度。完全競爭——純粹競爭,不存在任何壟斷因素的市場情況,不受任何障礙和干擾的市場結構。停止營業點——市場價格為MC與AVC的交點時,只能收回可變成本,是停止營業點。廠商短期供給曲線——完全競爭市場上,MC曲線位於AVC曲線最低點以上的部分。平均收益——廠商出售一定數量商品後,從每一單位商品中得到的貨幣收入。邊際收益——廠商每多銷售一單位商品帶來的總收益的增加值。邊際物質產品——生產技術以及其他生產要素數量不變的情況下,最後追加一單位要素時總產量的增加量。MPP邊際產品價值——最後追加一單位要素時增加的邊際物質產品的銷售值。VMP=P.MPP邊際要素成本——最後追加一單位可變生產要素所引起的廠商總成本的增加量。一般均衡——所有市場同時達於均衡的狀態。帕累托最適度——生產資源的任何配置已不可能使任何一個人的處境變好,並使另一個人的處境變壞,已使集合體的效用達到最大值的狀態。壟斷——獨占,是市場處於完全由一家廠商所控制,市場上只有一個供給者的市場結構。壟斷競爭——廠商間存在著產品差別,競爭與壟斷因素並存,以競爭因素為主的市場結構。自然壟斷——某些產品需大量固定設備投資,規模經濟十分顯著,成為自然壟斷。銷售成本——尋租——通過尋求或維持在行業內的壟斷地位來尋求和維持業已存在的租金的活動。寡頭壟斷——寡佔。壟斷與競爭因素並存,並以壟斷因素為主的一種市場結構。市場上存在為數不多的幾家壟斷性廠商,進行著激烈的競爭。古諾均衡——雙頭市場上的廠商反應曲線相交的點,稱為古諾均衡,各廠商在給定競爭對手的產量時,實現了自己最大利潤的產量,此時任一廠商都不會有改變產量的沖動。價格領導——一個行業的價格通常由某一廠商率先制定,其他廠商跟著定價或變價。卡特爾——在寡頭壟斷市場上,如果少數廠商在統籌分配市場份額,決定出售產品的價格或條件,控制出口的數量和質量,分享利潤或收益,交換技術、商標或專利等方面達成公開的聯合協定。差別定價——價格歧視,指廠商在相同時間內以相同產品向不同的購買者所取不同的價格,或在充分考慮生產、銷售以及風險的變動後,相同產品的銷售價格與其邊際成本不相稱。撇油法——在開始階段採用高價的短期定價策略,以便將浮在面上的油先撇起來。成本加成定價——所定的價格應能涵蓋取得或生產產品的成本,再加上足以使企業按目標回報率獲得的利潤。基本競爭模型——由以下三部分組成: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消費者;理性的、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廠商;完全競爭的市場。市場失靈——現實經濟運行中,市場機製表現出自身難以克服的許多缺陷,市場經濟沒有達到經濟效率的運行狀態。外部性——當廠商或者個人的行為直接影響到他人,卻沒有得到補償或給予支付的情況。時間外部性——目前的某項經濟活動對未來時期可能造成的額外受益或損失。空間外部性——某項經濟活動在一定空間上對周圍經濟主體造成的額外受益或損失。貨幣外部性——能通過市場價格體現出的外部性。技術外部性——不能通過市場價格體現出的外部性。科斯定理——如果產權是明確界定的,而且談判協商的交易成本為零,則無論初始有哪一方擁有產權,都能帶來資源的有效配置。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場力量實現有效配置的產品,有極端正外部性。准公共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競爭性,但可以排他,如消防、醫療、交通等。公共資源——具有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公益物品——政府強制消費的物品,如義務教育等。公害物品——政府禁止消費的物品,如毒品。污染許可證交易——政府對付污染造成的外部性的手段,使廠商擁有許可證才能排污,但是許可證可以交易。

B. 如何構建投資組合,如何建立投資組合

關於證券投資,很多人都有一個基本的風險意識,那就是「不能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簡單的說,就是持倉必須要適當的分散化,以此來抵禦不可預測的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

既然意識到了分散投資的必要性,那就要面臨如何構建投資組合這一現實問題。雖然不同風格的投資者有不同的經驗和偏好,但是在我看來,「安全」應該是任何一個優秀投資組合的首要特徵。

構建投資組合的基本原則

1、組合內部具備穩定的現金流收入(安全邊際)

2、保住本金,永遠只用利潤去冒險(風險控制)

3、「本金低風險+利潤高風險」,迴避中等風險(標的選擇)

如何構建投資組合?

(1)定投指數基金,目標10%;

(2)找一家你信得過的資產管理機構,同樣不要預期太高,扣除各種費用和提成後,大部分專業投資機構能給你帶來的平均回報水平,也就是略高於指數的回報率;而且要從幾萬家資產管理機構中挑選出優勝者,難度不小於選擇股票;

(3)自己建立一個投資組合,長期收益率目標是15%,需要申明下,這是個很高的目標了,除了要具備正確的投資理念,付出很艱苦的努力外,還需要一點點運氣。

C. 我想請教個問題, 如果是一個投資組合里有三個資產,就比如是三個股票,那我們可以得到收益,平方差等。

毛澤東同志說:在戰爭的諸因素中,武器是重要因素,但決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投資組合也要靠人選擇.
基金書作者自己也不一定會用定律來設計計算方式. 就這么幾個經濟學理論,都是西方經濟學家計算出來的. 我國2院院士經濟學家或許更能好的解答.

D. 請問,投資普通股,在安全邊際上的三大准則是什麼謝謝

如果分析師相信股票價值會超過他所支付的價格,並且對該公司的未來持理性、樂觀的態度,他會將此股票視為投資組合中合適的標的。從這一觀點出發可以得出兩種可能的技術路徑:一種是以量化的價值標准去衡量,當市場普遍低迷時買入股票。另一種方法則致力於發掘價值被低估的普通股個股。不管是上述哪一種方法,「安全邊際」均體現為以低於分析師所衡量的最低內在價值的折價出售股票。但由於風險因子和涉及的心理因素各異,這兩種方法差別很大。

E. 什麼是資產組合方式

什麼是投資組合方式?
投資組合方式(Portfolio):由投資人或金融機構所持有的股票、債券、衍生金融產品等組成的集合。投資組合的目的在於分散風險。
基金投資組合的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在股票、債券和現金等各類資產之間的組合,即如何在不同的資產當中進行比例分配;第二個層次是債券的組合與股票的組合,即在同一個資產等級中選擇哪幾個品種的債券和哪幾個品種的股票以及各自的權重是多少。
投資者把資金按一定比例分別投資於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或同一種類有價證券的多個品種上,這種分散的投資方式就是投資組合。通過投資組合可以分散風險,即「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是證券投資基金成立的意義之一。
為了保障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基金投資都必須遵守組合投資的原則,即使是單一市場基金也不能只購買一兩項證券。有些基金的條款就明文規定,投資組合不得少於20個品種,而且買入每一種證券,都有一定比例限制。投資基金積少成多,因而有力量分散投資於數十種甚至數百種有價證券中。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基金風險大大降低。
如何選擇基金投資組合
市場持續震盪,風險凸顯。在選擇基金理財投資時,秉承「一堆雞蛋多個籃子」的理念,優選基金做投資組合,更助你抗風險。基金組合應結合自身所處生命周期,承受風險能力與投資期限而投資多隻各類型基金,均衡風險管理,增強投資的穩定性,使基金投資在各個階段都能獲得較好的收益,而不能簡單地將股票基金累計相加。
那麼,投資人應如何選擇基金作為自己的投資組合呢?
一、要有自己的投資理念。許多投資人盲目地跟著市場、他人買賣基金,哪只基金漲幅居前就追買哪只,完全沒有把資金的安全邊際放在第一位。建議入市之前,好好學一學基金理財知識,權衡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同時了解國家的經濟動向或趨勢,然後把握投資策略。
二、明確目標持續性投資。各類股票基金各有其特色,各有其特點。如果你正處於生命的積累階段,要投資未來購房、孩子上學費用,那麼,你就首選成長型股票基金為主;如果你正處於生命周期的分配階段,既要供孩子上學,又要自己養老,那麼,你就選收入型股票基金(價值型基金)為主。總之,一定要清楚自己持有基金組合所期望達到的目標,堅持持續性地投資。
三、投資一定要有核心組合。你的投資組合的核心部分應當有哪些主流基金組成?我非常認同股票投資的「核心——衛星」策略,在投資基金時也同樣適用。你應從股票基金中(主動型、偏股票型、平衡型)選擇適合自己的、業績穩定的優秀基金公司的基金構成核心組合。年輕的可占你基金組合資金的80%,年老的可佔40%——50%,另用10%投資防守型基金(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用10%投資在市場中業績表現出色的為你的衛星基金,獲得較高收益。
四、「不投資指數基金是你的錯。」借用巴菲特的話來指導自己的投資技巧。今年的市場也證明了他的經驗。因而,在每種組合投資中,應擁有1——2隻股票市場的指數基金。如嘉實300和中小板ETF,這種擁有整個市場法不失為明智的方法。
五、不要將同類型基金做組合。盡管各基金的名稱不同,但注意「不管切得多薄,香腸片也還是香腸。」將同類型基金做組合是無效的。如果持有同類基金只數過多,會使你的組合失衡,不知不覺中讓你放大了市場風險,阻礙了你的投資目標的實現。有效的基金組合應是不同類型如股票型(主動型、偏股型和平衡型)、債券型、貨幣型等不同類型。
六、投資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市場經歷了2005年的股改,助推了基金翻番的業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對股改前市場的補漲。這樣的業績在成熟市場是不可遇見的。投資者應降低對市場的投資收益。針對我們的新興市場,把預期收益調整約為30%左右就行了。

F. 金融經濟學概念「前沿邊界投資組合」是什麼意思可以講講嗎謝謝

有效前沿指收益相同風險最小或風險相同收益最大的組合。有效邊界是用來描述一項投資組合的風險與回報之間的關系,在以風險為橫軸,預期回報率為縱軸的坐標上顯示為一條曲線,所有咯,在這條曲線上的風險,回報組合都是在一定風險和最低風險下,可以獲得最大回報。這個概念,主要追求的是風險最小,收益最大。或者風險相同,收益最大。要留有一定的邊界,也就是說實際價值和內在價值與價格的順差,只有當股票合理價值被低估的時候才存在安全邊際和安全邊際為正。安全邊際不能保證能避免損失,但能保證獲利的機會比損失的機會更多。

G. 企業為什麼要進行投資組合投資組合有哪些方式

投資組合(Portfolio):由投資人或金融機構所持有的股票、債券、衍生金融產品等組成的集合。投資組合的目的在於分散風險。
基金投資組合的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在股票、債券和現金等各類資產之間的組合,即如何在不同的資產當中進行比例分配;第二個層次是債券的組合與股票的組合,即在同一個資產等級中選擇哪幾個品種的債券和哪幾個品種的股票以及各自的權重是多少。
投資者把資金按一定比例分別投資於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或同一種類有價證券的多個品種上,這種分散的投資方式就是投資組合。通過投資組合可以分散風險,即「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是證券投資基金成立的意義之一。
為了保障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基金投資都必須遵守組合投資的原則,即使是單一市場基金也不能只購買一兩項證券。有些基金的條款就明文規定,投資組合不得少於20個品種,而且買入每一種證券,都有一定比例限制。投資基金積少成多,因而有力量分散投資於數十種甚至數百種有價證券中。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基金風險大大降低。
如何選擇基金投資組合
市場持續震盪,風險凸顯。在選擇基金理財投資時,秉承「一堆雞蛋多個籃子」的理念,優選基金做投資組合,更助你抗風險。基金組合應結合自身所處生命周期,承受風險能力與投資期限而投資多隻各類型基金,均衡風險管理,增強投資的穩定性,使基金投資在各個階段都能獲得較好的收益,而不能簡單地將股票基金累計相加。
那麼,投資人應如何選擇基金作為自己的投資組合呢?
一、要有自己的投資理念。許多投資人盲目地跟著市場、他人買賣基金,哪只基金漲幅居前就追買哪只,完全沒有把資金的安全邊際放在第一位。建議入市之前,好好學一學基金理財知識,權衡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同時了解國家的經濟動向或趨勢,然後把握投資策略。
二、明確目標持續性投資。各類股票基金各有其特色,各有其特點。如果你正處於生命的積累階段,要投資未來購房、孩子上學費用,那麼,你就首選成長型股票基金為主;如果你正處於生命周期的分配階段,既要供孩子上學,又要自己養老,那麼,你就選收入型股票基金(價值型基金)為主。總之,一定要清楚自己持有基金組合所期望達到的目標,堅持持續性地投資。
三、投資一定要有核心組合。你的投資組合的核心部分應當有哪些主流基金組成?我非常認同股票投資的「核心——衛星」策略,在投資基金時也同樣適用。你應從股票基金中(主動型、偏股票型、平衡型)選擇適合自己的、業績穩定的優秀基金公司的基金構成核心組合。年輕的可占你基金組合資金的80%,年老的可佔40%——50%,另用10%投資防守型基金(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用10%投資在市場中業績表現出色的為你的衛星基金,獲得較高收益。
四、「不投資指數基金是你的錯。」借用巴菲特的話來指導自己的投資技巧。今年的市場也證明了他的經驗。因而,在每種組合投資中,應擁有1——2隻股票市場的指數基金。如嘉實300和中小板ETF,這種擁有整個市場法不失為明智的方法。
五、不要將同類型基金做組合。盡管各基金的名稱不同,但注意「不管切得多薄,香腸片也還是香腸。」將同類型基金做組合是無效的。如果持有同類基金只數過多,會使你的組合失衡,不知不覺中讓你放大了市場風險,阻礙了你的投資目標的實現。有效的基金組合應是不同類型如股票型(主動型、偏股型和平衡型)、債券型、貨幣型等不同類型。
六、投資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市場經歷了2005年的股改,助推了基金翻番的業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對股改前市場的補漲。這樣的業績在成熟市場是不可遇見的。投資者應降低對市場的投資收益。針對我們的新興市場,把預期收益調整約為30%左右就行了。

H. 如何計算一個股票在不在投資組合有效邊界內

建議分析自己所擅長的投資偏好,再仔細研究合適自己的操作方式,及邊際收益和邊際風險,是否合適自己。

I. 什麼是股票投資組合

股票投資組合,是指投資者在進行股票投資時,根據各種股票的風險程度、獲利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按照一定的規律和原則進行股票的選擇、搭配以降低投資風險的一種方法。其理論依據就是股市內各類股票的漲跌一般不是同步的,總是有漲有跌,此起彼伏。因此,當在一種股票上的投資可能因其價格的暫時跌落而不能盈利時,還可以在另外一些有漲勢的股票上獲得一定的收益,從而可以達到迴避風險的目的。應當明確的是,這一種方法只適用於資金投入量較大的投資者。
股票投資管理是資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股票投資組合管理的目標就是實現效用最大化,即使股票投資組合的風險和收益特徵能夠給投資者帶來最大的滿足。因此,構建股票投資組合的原因有二:一是為降低證券投資風險;二是為實現證券投資收益最大化。
組合管理是一種區別於個別資產管理的投資管理理念。組合管理理論最早由馬柯威茨於1952年系統地提出,他開創了對投資進行整體管理的先河。目前,在西方國家大約有1/3的投資管理者利用數量化方法進行組合管理。構建投資組合並分析其特性是職業投資組合經理的基本活動。在構建投資組合過程中,就是要通過證券的多樣化,使由少量證券造成的不利影響最小化。
一、分散風險
股票與其他任何金融產品一樣,都是有風險的。所謂風險就是指預期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我們常常會用籃子裝雞蛋的例子來說明分散風險的重要性。如果我們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萬一這個籃子不小心掉在地上,那麼所有的雞蛋都可能被摔碎;而如果我們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的籃子里,那麼一個籃子掉了不會影響其他籃子里的雞蛋。資產組合理論表明,證券組合的風險隨著組合所包含的證券數量的增加而降低,資產間關聯性低的多元化證券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個別風險。
我們一般用股票投資收益的方差或者股票的p值來衡量一隻股票或股票組合的風險。通常股票投資組合的方差是由組合中各股票的方差和股票之間的協方差兩部分組成,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各股票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權平均。除去各股票完全正相關的情況,組合資產的標准差將小於各股票標准差的加權平均。當組合中的股票數目N增加時,單只股票的投資比例減少,方差項對組合資產風險的影響下降;當N趨向無窮大時,方差項將檔近0,組合資產的風險僅由各股票之間的協方差所決定。也就是說,通過組合投資,能夠減少直至消除各股票自身特徵所產生的風險(非系統性風險),而只承擔影響所有股票收益率的因素所產生的風險(系統性風險)。
二、實現收益最大化
股票投資組合管理的目標之一就是在投資者可接受的風險水平內,通過多樣化的股票投資使投資者獲得最大收益。從市場經驗來看,單只股票受行業政策和基本面的影響較大,相應的收益波動往往也很大。在公司業績快速增長時期可能給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收益,但是如果因投資者未觀察到的信息而導致股票價格大幅下跌,則可能給投資者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在給定的風險水平下,通過多樣化的股票選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股票價格的過度波動,從而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獲得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