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中國必須繼續購買美國債券
中國為什麼會要給美國救市呢?奇怪嗎?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改革開放搞了這么些年,終於把老百姓手裡的錢都整的七七八八了,最後整出來的是什麼?不就是「開放」嗎?不就是把我國的老百姓買不起的這些東西都低價傾銷到國外便宜那些外國人嘛。既然本來中國老百姓都買不起了還指望他們什麼?只要救救鬼佬,只要他們還來買我們的東西,我們就還能夠繼續「發展」,繼續「增長」嘛!也就是說,給老百姓發錢,實際的執行也是給老百姓發錢——只不過是——變相的發給美國的老百姓嘛!
中國政府為什麼夥同美國救市?
美國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出口支撐國,其經濟、國力興衰事關我國經濟發展的持續與否。問題是,我們目前更應該關注的是,美國模式是不是還能夠繼續存在?如果能夠挽回美國過去了的高消費經濟模式,那麼,我們也應該論證代價與收益之間的利弊;如果美國的救市是在為重拾世界霸權地位而不惜一切的最後一搏,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助紂為虐」?
不管是「城門失火殃及魚池」,還是世界經濟一體的「蝴蝶效應」,我們已然因之而付出慘重的代價。如果這代價能夠轉化為「學費」的支出,那麼,我們當下應該考量的是在接下來的博弈中事關自身的利與弊;如果,我們僅限於考慮已造成的損失能否最大限度的減少而抱希望於美國的救市舉措,那麼,我們無疑將成為一場曠世空前的賭局的參與者。
萬事歸宗,任何事物總有個度,以華爾街模式為代表的美國經濟實際觸及的就是「度」的問題。興與衰是美國面臨的兩個命運選擇,而決定興衰的前提正是單純大能量流動性救市措施的取與舍。
在世界經濟秩序面臨重新洗牌的歷史機遇面前,我們應該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問題。世界從來就沒有救世主,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視無知和膚淺為協作和大度。
如果,在這樣一場險象橫生、風雲際會的經濟戰爭中,我們連賭徒的最後一搏都看不清楚的話,那麼,我們所付出的慘重代價其實連「學費」都沒有交足。
美國救市被中國當局看作是利好,真的耐人尋味。這大概也是說明中國在國際經濟、政治舞台只能是個小丑而已的根本原因所在。
Ⅱ 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利弊
買美國國債是中美兩國雙贏的結局,或者在現階段沒有最好的選擇前是次優選擇,買美國國債說白了就是我國靠外貿出口(也就是世界工廠)賺取了太多的美圓,還有國外到中國投資,引進來的都是美元;為了保值增值,我國就購買美國的國債。
買美國國債,可以減少我們人民幣的升值壓力;有利於我們出口,增加我們的就業。
美國第一強國,國家信用最高;買美國國債是最安全;同時美國金融市場發達,交易自由;方便我們買進賣出!還有就是收益固定;用美元買美債,不用擔心匯率風險。所以,美國的國債最安全收益穩定。
美元國債我們國家肯定是一直持有下去的,在沒有更好的投資之前。
弊:
就是美國國債收益低,美元老愛貶值,中美兩國經濟捆綁緊密,所以不得不繼續購買美債。
我國匯率上升,不會造成國債縮水;只要是美國國債是用美元買的,只要不兌換成人民幣是不會形成匯兌損益的。匯率上升,是指升值;例如:過去人民幣兌美元是8:1;現在變成6:1了,就是升值,以前要用8塊人民幣兌換成1美元買一個漢堡,現在只需6元了。當然,匯率變化跟我們老百姓的貨幣貶值感受是不一樣的,現在我們是對外升值,對內貶值;對外幣是升值,但在國內使用卻是貶值,因為物價越來越高,就是貨幣太多形成貶值了。
Ⅲ 中國那麼多錢,為什麼中國還繼續買美國國債
買美債,其實是一種無奈地選擇。由於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每年都會積累成千上萬億元的貿易順差產生的外匯(以美元為主),那這些新收到的美元總得讓它產生收益或利息,而日債、歐債的規模都不夠大,只有美債的規模足夠大,能滿足我們的購買量。其次,美債的風險、收益等重要指標,都比日債、歐債好一些,或者說風險小,所以,只好無奈地選擇美債,總比放在我們的倉庫中一點利息都不產生好一些。挺無奈的。
Ⅳ 政府為什麼還要購買美國國債
首先要搞清楚一點,外匯只是外匯,外匯儲備也只是外匯儲備,國家外匯管理局只管理外匯,不管理外匯投資。外匯及外匯儲備都只是工具而已,國家只保障工具好用就行,至於工具能不能具體發揮作用要看企業及個人。
所以國家為了保障美元儲備的本身增值,購買美國國債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每年有利息,而且美國國債有美國政府擔保償還的。至於投資美國土地、收購美國企業等,就要看中國企業及中國公民的投資意願及投資魄力,如果有人願意投資,就可以用人民幣從國家手裡換成美元,再向美國購買土地、企業、技術等,如果沒有人願意投資,國家手裡的美元也只能繼續買美國國債。
外匯儲備要轉化為國內投資,就需要發行大量的人民幣來轉化,如果2萬億美元外匯全部轉化為人民幣,相當於要發行14萬億人民幣,中國經濟早就崩潰了。那種SB專家才會提出來把外匯儲備轉化為國內投資。
國際結算不是不可以用美元,只是美元相對來說最有保障。既然國際結算用美元最合理,於是各國都採用美元做為結算貨幣,中國也就不得不用美元做為外匯儲備。當今國際貿易離開美元來進行結算,只能進行最原始的以貨易貨貿易。因為這個世界上美元都靠不住,哪種貨幣還能靠的住呢?
Ⅳ 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過程是怎樣的
通過企業進出口的貿易順差得到的外匯儲備,來進行購買美國國債。因為中國出口多,進口少,實現貿易順差,得到了「外匯儲備」。作為儲備的美元可以存到美國銀行裡面,但美國銀行也不保險,而且利息很低,於是就買美國國債。所以購買美國國債用的是外匯儲備。
美國國債的購買是國家級別的行為,通過國家的黃金儲備,境外投資以及中國政府在各個企業所換取的外匯中提取資金,然後通過國際債券市場,向美國政府購買國債。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政府全程起到一個風險評估的作用。外匯管理局則是直接操作的機構,各大商業銀行則是為購買國債的行為提供了充足的資金。
(5)繼續購買美國國債擴展閱讀:
在國際市場上,安全有收益的債券不多,美債是其中之一,每年收益率穩定不說,美國還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安全就更有保障。
至於「兩房」債券,即使它跌成垃圾,其實,對我國的收益也不會有影響,因為我國是持有債券,而不是交易債券,所以,只要「兩房」不倒閉(事實上這兩家公司已經非常大,倒閉是根本不可能的),票面上的利率不變,對我國的收益就沒有影響。
中國是少量持有一些歐洲債券和日本債券的,不過,首先他們發行債券的規模很小,其次,這些債券的安全性也不如美債。歐洲剛鬧過一個債務危機,希臘等五國賴賬的可能性可是很大的喲(而美國賴賬的幾率幾乎為0)。
所以,對於我國上萬億的外儲而言,首要且權重最大的就是美債。所謂分散風險的一些投資佔比其實很小,因為沒有什麼產品的規模能夠承得下我國巨額的外儲,而且還能達到穩定收益。
Ⅵ 中國是否應該繼續購買美國債券
美國人就是為了讓中國的債券貶值,這樣的話人家就用極少的錢幹了極多的事
因為美元與大部分國家的貨幣掛鉤,換句話說,就是世界經濟美國說了算
Ⅶ 購買美國的國債美國不還怎麼辦
如果美國不還自己發行的國債,意味著以後投資者不會再買他家的國債,美國也無法在市場上借錢了,同時也意味著現在市場上的存在的國債價格走向崩潰,世界上也會對美元、美國失去信任和信心;那麼美元也就不再是世界貨幣了。所以,美國不會這么乾的,得不償失嘛!況且中國手裡的美國國債只佔全部美國國債的小部分,不到10%。這點錢美國還是還得起的!因為國債市場每天的成交量都不至這點,你大可放心。
國債到期通過美國財政部還錢(美元)給我們。
還錢:
1,通過稅收或者其他財政收入。發行國債就是財政收入不夠,經濟向好後,稅後增加自然就會還你。
2,通過發行國債,用新債還舊債。
3,印刷美元鈔票。印刷一堆鈔票還你。
Ⅷ 我們為什麼要大量購買美國國債
為什麼我國要買美國的國債,原因如下:
1.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出口的商品都是統一以美元來計價的,這樣導致了中國外匯儲備中有大量的美元,中國購買美國國債,是一種投資動機,畢竟國債是風險比較小,,而且以國家的信譽做保證的,美國是超級大國,經濟發達,購買其國債風險小,回報率也穩定.
2.美國是經濟增長比較穩定的國家,美元是世界通行的貨幣,中國購買其國債,股票等,是為了使中國外匯增值,也為了使外匯避免縮水.
3.出於國家戰略利益考慮,中國有大量的美元和美元資產,美國不會輕視中國的"默默無聞",中國這樣和美國扯上"關系",捆綁在一起,在經濟往來中,美國就不會那麼傲慢.這也是改革開放的兩個目的之一:把自己富起來;不要被人小看,實際上就是追求一種平等或者平等對話權利.
4.美元和美元資產,我們是絕不能全部拋售出去的,這樣會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傷了別人,更傷自己.原因如下:1、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最需要不是樹敵,而是更需要的世界的穩定,尤其是周邊國家的穩定,中國視美國是外交攻勢中的頭號對象,目的也就是穩住美國,不要讓他再來一次冷戰,更不希望它干涉台灣問題,更希望的是雙贏,因為站在國家的立場上,任何國家都不想做虧本生意,尤其是美國。
2、中國如果大量拋售美元以及美元資產,根據價值規律,供求關系一定失衡,供過於求,自己的美元和美元資產也會貶值,改革開放30多年來,辛辛苦苦賺來的人民的血汗錢,怎麼向人民交代?國家能做這么虧本的生意嗎? 這次美國主權信用被下調,中國損失慘重,大約3000億美元,打掉了牙齒往肚裡吞,有苦無法說!
3、中國外匯的初衷是償還中國借貸國際金融機構(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的短期及長期外債的,尤其是短期外債.為的是維護國家經濟安全,防範金融風險。
4、中國的外匯充足之後,由於面臨人民幣升值壓力,不再與美元掛鉤,也就是外貿不一定以美元支付,因為一國貨幣的升值會導致另一國貨幣的貶值,所以中國人民銀行改用一籃子的貨幣支付,也就是允許外匯中不只有美元,還有英鎊,歐元,日元,甚至是韓元,這樣做也是為人民幣升值做准備和規避外匯儲備中美元和美元資產貶值。
5、中國會出售美元以及美元資產的,但外匯中美元以及美元資產規模龐大,目標太大,容易引起美國的注意,為了緩和矛盾,中國會分規模,分步驟的出售美元以及美元資產,或者成立專門機構在國際市場上專門對美元和美元資產進行保值,增值交易.這樣做也是為了防範美元縮水。
Ⅸ 奧巴馬從中國得到了什麼是中國繼續購買美國國債
人民幣升值 美國不會發。但美國會解決失業率的問題。因為不必在中國加工產品了 成本問題。在者,人民幣升值是件很嚴重的事情。就光前段時間的中國持有2萬億美國國債為例。 中國擁有美國2萬億國債,中國就等於發行了16萬億的人民幣。然後掉到7:1後 在中國的2萬億國債 贖回後。就是14萬億 人民幣 就可以 購買回2萬億國債。相對的說 美國人反而賺了2萬億 RMB 但是升值並不是單單匯率的問題。也有貿易順差和問題 。如果RMB升值美國賺不賺我不清楚,但中國的中小企業大面積倒閉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