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資本邊際效率和投資邊際效率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凱恩斯理論可以概括為總需求決定論,宏觀經濟理論分析的主要對象是國民收入決定。依照凱恩斯理論,國民收入大小取決於經濟中的總需求。總需求由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構成。消費由消費傾向和收入決定,但它比較穩定。因此國民收入的波動主要來自於投資的變動。投資的增加或減少會通過投資乘數引起國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減少。進一步,投資由利率和資本邊際效率決定,投資與利率成反方向變動關系,與資本邊際效率成正方向變動關系。而利率決定於流動偏好與貨幣數量。流動偏好所決定的貨幣需求由交易、謹慎和投機三種動機引起,前兩種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取決於收入高低,而後者則與利息率呈反方向變動。資本邊際效率由預期利潤率和資本資產的供給價格或者重置成本決定。這樣消費傾向、流動偏好、貨幣供給和資本的預期收益是說明總需求進而說明國民收入的因素。依照凱恩斯理論,形成資本主義經濟蕭條的根源是三大心理規律,邊際消費傾向遞減、流動偏好陷阱和預期收益不足。邊際消費傾向小於並且遞減導致消費不足。在貨幣供給既定的條件下,流動偏好陷阱導致利息率較高,而資本的邊際效率又因為預期收益不足而偏低,從而使得資本的邊際效率很難超過利息率,這就使得投資不足。消費和投資需求不足導致總需求不足,從而出現經濟蕭條。為了實現充分就業,要解決有效需求不足問題。為此政府必須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就是政府通過增加支出或減少稅收以增加總需求,通過乘數原理引起收入多倍增加。貨幣政策是用增加貨幣供給量來降低利率,刺激私人投資從而增加收入。但由於存在流動性陷阱因而貨幣政策的效果有限,增加收入主要靠財政政策。
㈡ 投資效率的投資效益的評價指標
投資效益指標是投資經濟活動成效的數量表現,是考核、比較和分析項目投入和產出對比關系的工具。投資效益評價指標體系通常由投資的宏觀效益指標體系和微觀效益指標體系兩大類構成。這里主要介紹投資的宏觀效益評價指標。
1、投資效益系數。投資效益系數(通稱「投資效果系數」),是指一定時期內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所增加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其計算公式如下:投資效益系數=國內生產總值增加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在運用這一指標考察投資效益時,要注意價格的可比性,要注意影響GDP增加額的偶然因素,要注意投資規模對投資效益的影響。請參考下列有關數據測算表
2、建設周期。建設周期是從時間方面反映建設效果的指標,是固定資產在建總規模與年度投資完成額的比值。它表明已經鋪開的在建工程全部建成所需的時間,也就是固定資產從投資到交付使用、發揮效益平均所需的時間。其公式如下:建設周期(年)=在建投資總規模/年度投資完成額。
投資效益系數輔以建設周期,可以大致了解投資效益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建設周期,有利於提高投資效益。如果建設周期不合理拉長,表明在建投資規模增加或年度完成投資額減少,長時間佔用和耗費大量資源而形不成產出,將對投資效益帶來不利的影響。
3、生產性投資效益系數。生產性投資效益系數是GDP增加額與同期生產性投資總額的比值,表示單位生產性投資所帶來的GDP增加額。其公式如下:生產性投資效益系數=GDP增加額/同期生產性投資總額。生產性投資效益系數,不僅反映生產性投資的效果,而且可以輔助說明國民經濟投資效益系數變化的原因。如果投資效益系數下降了,而生產性投資效益系數下降的幅度更大,表明投資效益系數下降主要是因為生產性投資效果差造成的。如果是生產性投資效益系數並未下降,則表明投資效益下降主要是因為非生產性投資比重上升或使用不當造成的。
4、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是指一定時期內由投資而增加的固定資產價值與同期投資完成額之間的比較。用公式表示為: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新增固定資產價值/同期投資完成額。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是反映投資活動在建設階段所取得效益的重要綜合指標,它以價值形式反映出投資所形成的固定資產的多少。一般來說,在有一定數量的未完工程作為建設正常周轉的條件下,交付使用的固定資產所佔比重越大,未完成工程所佔比越小,則建設速度越快,效益就越好。
㈢ 宏觀經濟學中,為什麼投資的邊際效率小於資本的投資效率
宏觀調控政策,商業學,!
㈣ 如何理解資本邊際效率和投資邊際效率的區別
資本邊際效率和投資邊際效率的區別如下:
1、監管部門不一樣
資本邊際效率由銀監會審批和監管,並規定只有他們審批設立的租賃公司才可冠以成本二字。
投資邊際效率從金融市場拆借(短期)資金不涉及信貸規模問題, 而但涉及公眾存款的資金或信用,因此租賃交易額(為了防止短期資金長用帶來的系統風險)要納入信貸規模嚴格管理。從而把租賃公司作為放款部門監管。
2、服務對象不同
資本邊際效率主要適用於個人和家庭的日常消費支付與轉賬。客戶可以通過個人網上銀行服務,完成實時查詢、轉賬、網上支付和匯款功能。個人網上銀行服務的出現,標志著銀行的業務觸角直接伸展到個人客戶的家庭PC桌面上.方便使用,真正體現了家庭銀行的風采。
投資邊際效率主要針對企業與政府部門等企事業客戶。企事業組織可以通過企業網上銀行服務實時了解企業財務運作情況,及時在組織內部調配資金,輕松處理大批量的網上支付和工資發放業務,並可處理信用證相關業務。
3、文件發放日期不同
資本邊際效率的要求是自招標文件開始發出之日起至投標人遞交投標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於20日;
投資邊際效率的要求是從談判文件發出之日起至供應商提交首次響應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於3個工作日;
4、作用不同
資本邊際效率主要是用來存錢、取錢、轉賬的公司賬戶;
而投資邊際效率用來辦理包括提現和發放員工工資福利等在內一切符合法律法規的結算,而一般存款賬戶只能辦理一般的結算業務,不能提取現金和發放員工工資福利。
5、性質不同
資本邊際效率可辦理轉賬結算和現金繳存,不可以辦理現金支取。。
投資邊際效率可以隨時存入或取出資金,但是取出資金必須通過公司轉賬支票轉入公司基本賬戶中,然後再通過公司現金支票支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投資邊際效率
網路-資本邊際效率
㈤ 資本邊際效率和投資邊際效率
資本品供給價格上升後而導致資本邊際效率縮小,此時叫做投資邊際效率。所以說,投資邊際效率只是資本邊際效率的一個分量。然後,就有投資邊際效率小於資本邊際效率之說
㈥ 投資效率的什麼是投資效益
投資效益,包括財務效益(微觀經濟效益)、國民經濟效益(宏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投資的財務效益,是指投資項目的投入與產出相比較,能否獲得預期的盈利,是從投資者的角度衡量投資活動是否值得。
投資的國民經濟效益,是指投資總量或每一個投資項目對國民經濟有效增長、結構優化的貢獻。因為任何項目的建設和運行都要耗費社會的有限資源,這些資源用於這個項目就不能用於其他項目。在投資總量既定的情況下,為有效利用資源,就要運用投資的國民經濟效益評價指標來衡量和選擇投資項目。全部投資項目的國民經濟效益匯總起來,就形成一定時期社會總投資的國民經濟效益,即投資的宏觀經濟效益。
投資的社會效益,是指投資項目的建設和運行對社會發展、資源、生態、環境、就業、分配等方面帶來的影響。
㈦ 投資邊際效率和資本邊際效率的區別
資本邊際效率MEC:一項資本額未來收益的折現值之和等於該項資本額條件下的折現率。
凱恩斯首先使用的一個經濟學術語。根據凱恩斯的定義,資本邊際效率是一種貼現率或折扣率,這種貼現率或折扣率正好使一項資本品在使用期限內各預期收益的現值等於這項資本品的成本或供給價格
資本邊際效率是指一種貼現率,這種貼現率正好使一項資本物品在使用期內的各年預期收益的現值之和等於這項資本品的供給價格或重置成本。
供給價格:能滿足廠家增產該資產一新單位所需的價格。
重置成本:資產使用若干年折舊報廢後,重新添置同樣的資產所需的成本。
資本邊際效率的意義
一、如果一項投資的資本邊際效率(或內部收益率)高於實際利率,則該項投資是可行的;如果一項投資的資本邊際效率(或內部收益率)低於實際利率,則該項投資是不可行的。
二、如果投資的資本邊際效率(或內部收益率)既定,投資與否及社會投資量的大小則取決於利率的高低,即投資與利率反方向變動。
投資邊際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當利率r下降時,如果每個企業都增加投資,資本品的供給價格R上漲,由於R價格增加而被縮小的資本邊際效率的值或者因為一旦某種產品的生產有較高投資收益率,許多產商增加對該部門的投資,結果使該產品的供給增加,價格回落,從而導致投資的資本邊際效率減少的數值被稱為投資邊際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