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海外利益投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海外利益投資

發布時間: 2021-04-08 16:12:05

A. 中國應如何保護海外利益,影響中國海外利益的因素有哪些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0368ad6d9a1ff3e4 天涯社區看看

B. 求高手幫我翻譯段話 中譯英

已經發給你了

C. 中國如何去維護自己的海外利益

當中國在海外的利益越來越多時,如何保護自己的海外利益以及善盡一個大國的國際責任,就成了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目前,中國保護自己海外利益的手段,除了政治、外交、經濟等手段外,還有或者還應該有什麼樣的手段?什麼時候才具備這樣的手段? 中國2000年以前,奉行的是韜光養晦,即便到了今天,在國際事務中,仍然處於一種僅參與非武裝性質的國際維和部隊。在維護自己國際利益方面,近幾年最大的手筆,也僅有拉丁灣軍艦護航,打擊索馬裏海盜。中國面對自己越來越多的海外利益,以及國際社會希望自己承擔更多的責任的訴求,在軍事方面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 以利比亞為例,根據商務部資料,在利比亞開展投資合作的中資企業共有75家,涉及項目50個,合同金額約180億美元。利比亞局勢惡化以來,中國短時間內從利比亞撤回中方人員數萬人。且不說,利比亞反對派當權後,中國在利比亞原來的訂單能否繼續,即便撤退中國公民一事,如果不是外交管道有足夠的預警,就足以讓中國政府嚇出一身冷汗。 換句話說,中國維護海外利益,不可能、也不應該僅僅限於外交等手段,軍事作為最後的保障手段,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手段。尷尬的是,中國海軍剛剛具有一定的遠洋作戰的能力,亞丁灣護航,正是這種力量的培訓和展示。但美英等西方發達國家的朝發夕至的全球兵力投送能力相比,我們還缺少足夠的遠程轟炸機和航空母艦。在一旦需要類似在內戰環境中,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從別國撤出海外中國公民,就顯得無能為力。 當一個國家的利益不再是蜷縮在本土上的時候,當一個國家強大到,國際社會認為,需要動用武力來維護和平的時候。中國就不可能以愛好和平為由,永遠地置身事外。譬如索馬裏海盜或者出現其他淪為海盜的國家,嚴重影響了世界的命脈性通道後,需要派出地面部隊才能夠擺平的時候,中國就不可能永遠坐享其成。中國必須具備這樣最低限度的力量。 對於這點,中國政府也應該有了足夠的認識。發展大飛機以及建造中的航空母艦,都是要補強這些。以航空母艦為例。在導彈攻打航母的技術,越來越完善的時候,中國發展航母,這種十分昂貴的武器,顯然不是主要用於和美日等有擊毀航母能力的國家來抗衡的,而是主要用於遠距離的作戰平台。 擁有航母維護自己海外利益,與不稱霸、不侵略別國和干涉別國內政的中國一貫的原則並不矛盾。比如,中國假如擁有遠距離迅速投放兵力的能力,就可在必要時,為中國公民在海外撤退開辟一條綠色通道。等等 中國只要擁有海外利益,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用軍事的手段維護這些利益,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選項。隨著不遠的將來中國航母和大飛機的發展,這種能力在五年之內即可具備。

D. 新興領域和海外利益面臨新挑戰有哪些

一性領域和海外利益面臨新挑戰,有哪些新興的領域肯定是我們大家都還能超值的,海外的利益,那麼你就要根據這的區別,自己好好斟酌一下

E. 中國外交面臨的海外利益擴大,而外交體制滯後體現在哪些地方

以海外資產保護為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08年底對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地區對外資產總量的排名,中國以近十萬億元人民幣的海外資產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日本。但另一方面,國內只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簡稱「中國信保」)能夠拿出一份仍顯粗糙的全球海外安全評估報告(各個國別情況報告),這與中國巨大的海外資產量及其仍在日益增長的海外投資趨勢極不相稱。又如,近年來,所屬中國的海外船隊數量增長迅速,單是外輪上的中國船員人數就已超過16萬人之多。在他們駛向全球各大海域的過程中,中國船員在海外航海作業中遭遇生命、財產威脅的惡性事件時有發生,並呈上升趨勢。如何全面保障包括中國船員、中國建設工人等在內的國內勞務輸出群體的人身財產安全也是中國外交面臨的刻不容緩的難題。

新時期的中國外交提出了「以人為本,外交為民」的新理念,而加大中國的海外領事保護力度,關注中國海外資產投資的效率,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尤其是切實保障日益增多的海外公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則應是中國外交落實這一理念的具體體現。
「中國曾長期與伊拉克進行石油進出口貿易,2003年薩達姆政權倒台後,中國在伊拉克的70多億美元投資一夜間成為伊國內征款,至今無法收回。
此後,伊朗接替伊拉克成為中國重要的石油進口國,但這個政治上一直處於多事之秋的中東大國一旦出現戰爭或危機,同樣很可能對中國的中東石油生命線產生重大打擊。
實際上,當前中國幾個主要的石油進口大國,如安哥拉、蘇丹、俄羅斯、伊拉克、沙特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類似的隱患。」

F. 崛起的中國如何維護海外利益

當中國在海外的利益越來越多時,如何保護自己的海外利益以及善盡一個大國的國際責任,就成了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目前,中國保護自己海外利益的手段,除了政治、外交、經濟等手段外,還有或者還應該有什麼樣的手段?什麼時候才具備這樣的手段? 中國2000年以前,奉行的是韜光養晦,即便到了今天,在國際事務中,仍然處於一種僅參與非武裝性質的國際維和部隊。在維護自己國際利益方面,近幾年最大的手筆,也僅有拉丁灣軍艦護航,打擊索馬裏海盜。中國面對自己越來越多的海外利益,以及國際社會希望自己承擔更多的責任的訴求,在軍事方面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 以利比亞為例,根據商務部資料,在利比亞開展投資合作的中資企業共有75家,涉及項目50個,合同金額約180億美元。利比亞局勢惡化以來,中國短時間內從利比亞撤回中方人員數萬人。且不說,利比亞反對派當權後,中國在利比亞原來的訂單能否繼續,即便撤退中國公民一事,如果不是外交管道有足夠的預警,就足以讓中國政府嚇出一身冷汗。 換句話說,中國維護海外利益,不可能、也不應該僅僅限於外交等手段,軍事作為最後的保障手段,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手段。尷尬的是,中國海軍剛剛具有一定的遠洋作戰的能力,亞丁灣護航,正是這種力量的培訓和展示。但美英等西方發達國家的朝發夕至的全球兵力投送能力相比,我們還缺少足夠的遠程轟炸機和航空母艦。在一旦需要類似在內戰環境中,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從別國撤出海外中國公民,就顯得無能為力。 當一個國家的利益不再是蜷縮在本土上的時候,當一個國家強大到,國際社會認為,需要動用武力來維護和平的時候。中國就不可能以愛好和平為由,永遠地置身事外。譬如索馬裏海盜或者出現其他淪為海盜的國家,嚴重影響了世界的命脈性通道後,需要派出地面部隊才能夠擺平的時候,中國就不可能永遠坐享其成。中國必須具備這樣最低限度的力量。 對於這點,中國政府也應該有了足夠的認識。發展大飛機以及建造中的航空母艦,都是要補強這些。以航空母艦為例。在導彈攻打航母的技術,越來越完善的時候,中國發展航母,這種十分昂貴的武器,顯然不是主要用於和美日等有擊毀航母能力的國家來抗衡的,而是主要用於遠距離的作戰平台。 擁有航母維護自己海外利益,與不稱霸、不侵略別國和干涉別國內政的中國一貫的原則並不矛盾。比如,中國假如擁有遠距離迅速投放兵力的能力,就可在必要時,為中國公民在海外撤退開辟一條綠色通道。

G. 金磚項目rdsc是真的國家項目嗎

新款項目到底是真是假我等著聽一下

H. 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和海外利益是什麼

海洋權益指中國領海和專屬經濟區內的漁業資源,礦產資源,石油氣資源等,海外利益指中國在外企業,投資以及僑民安全等。

I. 金磚項目,投資一股是六百元,拆分後總共能得十五六萬,是真的嗎

假的,翻了兩百倍,如此巨大的收益,只有騰訊、茅台、阿里巴巴的原始發行股能與之相爭,如果真的決定投錢,建議投入六萬,因為現在十五六萬能做的事還是很有限,多投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