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是。
(2)國債是以本國貨幣;以政府信用為擔保的債券。而外匯儲備是以外國貨幣(狹義),以及外國政府發行的債券;和其它信用憑證(廣義)為主。
(3)二者之間的關系:外國國債由本國持有的可以視為外匯儲備。(如美國國債對於我國而言就是外匯儲備)。
『貳』 外匯儲備是什麼國債用什麼來買的又是用什麼來還的
外匯是存在外國銀行的可以自由兌換的外幣
外匯儲備 是一個國家持有外匯的數量
國債 是國家依靠國家信用向全社會發行的一種債券 風險小 利率較銀行存款利率高一些
財政赤字 是說國家的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 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上 兩項相減是負的 國家的財政赤字經常是暫時性的 因為財政支出大多在上半年 而財政收入大多在年末
通貨膨脹 就是發行的貨幣量大於社會所需貨幣量 導致紙幣貶值 物價上漲 現在我國的通貨膨脹率就高居不下
外匯儲備的來源包括進出口貿易 在資本市場上購買別的國家的債券等 外匯儲備過多會導致對於資金的利用率降低 因為外匯實際上是對別的國家的投資 如果外匯儲備過多就相當與我們把我國的可用資金投給了外國 不利於我國擴大再生產 而且外匯過多 如果外幣貶值 我國外匯就會縮水 外匯儲備過少會導至進出口受限 也不利於國家的擴大再生產 而且外匯起到了應對金融危機緩沖器的作用 外匯儲備過少 會導致國家預防和抵抗金融危機的能力下降
國債就是國家為了彌補財政赤字而發行的債券 是民眾去銀行買的 以國家信用作擔保 國家到期會連本帶利的還 還可以去二級市場交易 由於國債是以國家信用作擔保 因此風險很小 可以放心大量的持有
『叄』 美國國債抵押品是什麼
沒有抵押品,如果一定要說的話,就是美國國家的信用。
就像我們買國債,就是相信政府不會垮,只要國家在,自己的錢就可以回來。
美國國債也是一樣,美元是全球儲備貨幣,這既是實力,也是一種信用。
在信息社會,信用也是一種資產。
『肆』 國債 儲備
你的問題好混亂啊。一點一點講吧。
中國政府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必須不斷吸收美元、拋出人民幣,而美元放在央行肯定是要買美國國債的,不然會有利息的損失。所以中國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
我國國內的債券市場不發達,還遠沒有美國債券市場那樣成為聯儲調節經濟的主要領域。所以我國的國債只能次要地調節經濟。主要的貨幣政策是調整存款基準利率和控制信貸。
『伍』 以中央政府的信譽為擔保、稅收作為還本付息的國債,為什麼風險會高於儲蓄
國債的風險主要有兩點,即加息和時間成本。加息不管對於憑證式國債還是記賬式國債來說都不是好事,因為,銀行的利息升了也就意味著債券的利息收入減少了。而三年、五年甚至更長期的國債投資者不僅有可能承受連續加息的風險,在持有期里,投資人只能看著利息上漲而毫無辦法。因為國債的收益一般都是在期滿時才能得到,且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不計復利。即投資者只有在債券到期時才能連本帶利收回資金,如果中途有急事需要支取,就要蒙受一定的利息損失 因此國債還是很安全的,只要國家政權在 就不存在無償債能力的問題
『陸』 (1)國債是指以;國家信用為擔保,由政府發行的債券。
正確。
不過;具體問題是什麼?
『柒』 外匯儲備是不是就是持有的外國國債
儲備是儲備,國債是國債。兩者不能劃等號。
儲備裡面有部分是國債,比如中國外匯儲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用來購買美國國債。
但是儲備不僅僅是國債,儲備還包括一定的現金(美元,英鎊,歐元等),國外的企業債,國外企業的股票,基金的股權,固定資產等等。
國債是以本國貨幣;以政府信用為擔保的債券。而外匯儲備是以外國貨幣(狹義),以及外國政府發行的債券;和其它信用憑證(廣義)為主。
二者之間的關系:外國國債由本國持有的可以視為外匯儲備。(如美國國債對於我國而言就是外匯儲備)。
『捌』 國債=國庫卷
定期國債,是指國家發行的嚴格規定有還本付息期限的國債。定期國債按還債期長短又可分為短期國債、中期國債和長期國債。短期國債通常是指發行期限在1年以內的國債;中期國債是指發行期限在1年以上、10年以下的國債;
長期國債是指發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國債
國債,即國庫券,它是一種國家債券。
國庫券、憑證式國債及記帳式國債都是國債的形式之一,都是由財政部發行的以國家信譽為擔保的債券,我國在建國初期發行的國債以實物形式體現,即為國庫券,又稱實物國債、因其以實物券形式發行相對成本較高,且不易保管,自1994年起,我國的國債發行方式即改為憑證式國債和記帳式國債兩種了。因此,記帳式國債與國庫券均是國債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