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國債投資價值計算公式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國債投資價值計算公式

發布時間: 2021-03-26 16:31:15

債券價值如何計算

債券價值是指進行債券投資是投資者預期可獲得的現金流入的現值。其計算公式為:債券價值=未來各期利息收入的現值合計+未來到期本金或售價的現值。
一、債券價值的定義:
債券價值是指進行債券投資是投資者預期可獲得的現金流入的現值。
二、債券價值的含義:
1、債券的現金流入主要包括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或出售時獲得的現金兩部分。當債券的購買價格低於債券價值時,才值得購買。
2、根據資產的收入資本化定價理論,任何資產的價值都是在投資者預期的資產可獲得的現金收入的基礎上進行貼現決定的。
三、債券價值的公式:
1、債券價值=未來各期利息收入的現值合計+未來到期本金或售價的現值
2、其中,未來的現金流入包括利息、到期的本金(面值)或售價(未持有至到期);計算現值時的折現率為等風險投資的必要報酬率。
四、債券價值的計算公式因不同的計息方法的表示方式:

1、債券估價的基本模型
典型的債券是固定利率、每年計算並支付利息、到期歸還本金。
2、其他模型
(1)平息債券
平息債券是指利息在到期時間內平均支付的債券。支付的頻率可能是一年一次、半年一次或每季度一次等。
平息債券價值的計算公式如下:
平息債券價值=未來各期利息的現值+面值(或售價)的現值
【提示】如果平息債券一年復利多次,計算價值時,通常的方法是按照周期利率折現。即將年數調整為期數,將年利率調整為周期利率。
(2)純貼現債券
純貼現債券是指承諾在未來某一確定日期作某一單筆支付的債券。這種債券在到期日前購買人不能得到任何現金支付,因此也稱作"零息債券"。
(3)永久債券
永久債券是指沒有到期日,永不停止定期支付利息的債券。優先股實際上也是一種永久債券,如果公司的股利支付沒有問題,將會持續地支付固定的優先股息。
(4)流通債券
流通債券,是指已經發行並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的債券。
流通債券的特點是:
(1)到期時間小於債券的發行在外的時間。
(2)估價的時點不在計息期期初,可以是任何時點,會產生「非整數計息期」問題。
流通債券的估價方法有兩種:
(1)以現在為折算時間點,歷年現金流量按非整數計息期折現。
(2)以最近一次付息時間(或最後一次付息時間)為折算時間點,計算歷次現金流量現值,然後將其折算到現在時點。無論哪種方法,都需要用計算器計算非整數期的折現系數。
五、債券價格公式
1、從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公式R=[M(1+rN)—P]/Pn
2、可得債券價格P的計算公式P=M(1+rN)/(1+Rn)[1]
六、影響債券價格的因素
其中M是債券的面值,r為債券的票面利率,N為債券的期限,n為待償期,R為買方的獲利預期收益,其中M和N是常數。那麼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償期、票面利率、轉讓時的收益率。
1、待償期。債券的待償期愈短,債券的價格就愈接近其終值(兌換價格)M(1+rN),所以債券的待償期愈長,其價格就愈低。另外,待償期愈長,發債企業所要遭受的各種風險就可能愈大,所以債券的價格也就愈低。

2、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債券的名義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債券的售價也就愈高。
3、投資者的獲利預期。債券投資者的獲利預期(投資收益率R)是跟隨市場利率而發生變化的,若市場利率高調,則投資者的獲利預期R也高漲,債券的價格就下跌;若市場的利率調低,則債券的價格就會上漲。這一點表現在債券發行時最為明顯。
一般是債券印製完畢離發行有一段間隔,若此時市場利率發生變動,即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就會與市場的實際利息率出現差距,此時要重新調整已印好的票面利息已不可能,而為了使債券的利率和市場的現行利率相一致,就只能就債券溢價或折價發行了。
4、企業的資信程度。發債者資信程度高的,其債券的風險就小,因而其價格就高;而資信程度低的,其債券價格就低。所以在債券市場上,對於其他條件相同的債券,國債的價格一般要高於金融債券,而金融債券的價格一般又要高於企業債券。
5、供求關系。債券的市場價格還決定於資金和債券供給間的關系。在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時,企業一般要增加設備投資,所以它一方面因急需資金而拋出債券,另一方面它會從金融機構借款或發行公司債,這樣就會使市場的資金趨緊而債券的供給量增大,從而引起債券價格下跌。而當經濟不景氣時,生產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將有所下降,金融機構則會因貸款減少而出現資金剩餘,從而增加對債券的投入,引起債券價格的上漲。而當中央銀行、財政部門、外匯管理部門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時也往往會引起市場資金供給量的變化,其反映一般是利率、匯率跟隨變化,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漲跌。
6、物價波動。當物價上漲的速度輕快或通貨膨脹率較高時,人們出於保值的考慮,一般會將資金投資於房地產、黃金、外匯等可以保值的領域,從而引起資金供應的不足,導致債券價格的下跌。
7、政治因素。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並反作用於經濟的發展。當人們認為政治形式的變化將會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時,比如說在政府換屆時,國家的經濟政策和規劃將會有大的變動,從而促使債券的持有人作出買賣政策。
8、投 機因素。在債券交易中,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地賺取價差,而一些實力較為雄厚的機構大戶就會利用手中的資金或債券進行技術操作,如拉抬或打壓債券價格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變動。

Ⅱ 債券的投資價值計算問題。

債券投資價值=1000*(P/F,8%,2)+1000*10%*(P/A,8%,2)
=1000*1.08^-2+1000*0.1*(1-1.08^-2)/0.08=1035.67,年金現值和復利現值也可以通過查表得到,答案選C。這題是個簡單的計算債券價值,我估計你是沒有學過財管,這題解題思路就是債券的價值等於債券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債券在第二年末會收到本金1000元,折現到現在需要乘以復利現值系數(P/F,8%,2),債券在未來二年的每年年末均有100元的利息收入,是等額年金100,需要乘以年金現值系數(P/A,8%,2),最後相加得到債券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Ⅲ 債券投資收益率 公式

因為是無息債券,所以不需要計算利息
所以182天的收益是,1000-982.35=17.65
因此年收益率=17.65/1000*365/182=0.0354=3.54%

Ⅳ 債券的收益怎麼算的

債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發行價格)/ (發行價格 *償還期限)*100%。

決定債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債券的票面利率、期限、面值和購買價格。最基本的債券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債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發行價格)/ (發行價格 *償還期限)*100%。

由於債券持有人可能在債券償還期內轉讓債券,因此,債券的收益率還可以分為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和債券侍有期間的收益率。各自的計算公式如下:

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賣出價格-發行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發行價格*持有年限)*100%;

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 (到期本息和-買入價格)/(買入價格*剩餘期限)*100%;

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賣出價格-買入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買入價格*持有年限)*100%。

(4)國債投資價值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理論上,一張可轉債可以拆分為一張普通的公司債券和一份股票期權,可轉債的價值就等於兩者之和。而新債的發行一般是按照票面金額100元進行認購,會明顯低於其理論價值。

通常一級市場申購獲得的可轉債都能夠獲得一定的收益,且風險較小。

一般責任債券並不與特定項目相聯系,其還本付息是以政府的信譽和稅收為擔保的,這實際上就是地方公債。收益債券則與特定項目相聯系,其還本付息來自投資項目自身的收益,比如自來水、城鐵和機場的收費等,對投資者而言,其風險要高於一般責任債券。

在1983~1989年高收益債券最為活躍的時期,大約發行總量的1/3 是被用於公司收購活動的,收購過程優化了資源配置和企業的競爭力,進而促進了傳統產業的更新或轉移。

Ⅳ 債券的價值計算公式,求解釋!

債券價值計算公式是V=I*(P/A,i,n)+M*(P/F,i,n)

意思就是債券的價值是利息的折現加上到期本金的折現
因為利息按期支付,每期相等,所以I*(P/A,i,n)是利息乘以利率為i,期數為n的年金現值系數
本金到期一次支付,所以M*(P/F,i,n)是面值乘以利率為i,期數為n的復利現值系數

Ⅵ 債券內在價值怎麼計算

債券內在價值計算需要用內插法(又叫插值法)計算,也就是根據比例關系建立一個方程,然後,解方程計算得出所要求的數據。
一、決定債券內在價值的主要變數:
決定債券內在價值的主要變數是債券期值、債券償還期、市場收益率。

1、債券內在價值計算步驟為計算各年的利息現值並加總得利息現值總和;
2、計算債券到期所收回本金的現值;
將上述兩者相加即得債券的理論價格。

二、債券內在價值計算步驟為:

(1)計算各年的利息現值並加總得利息現值總和;

(2)計算債券到期所收回本金的現值;

(3)將上述兩者相加即得債券的理論價格。
三、債券內在價值的實例分析
例某種債券的面值是1000元,息票利率是9%,要求的債券收益率為11%,債券到期日為20年,該債券的每年利息額是:

1000×0.09=90
各年利息的現值總和是:
90×7.963(年金現值系數)=716.67
到期本金的現值是:1000×0.124=124
該債券的內在價值等於:
716.67+124=840.67
在本例中。要求的債券收益率高於息票利率,因此債券的內在價值低於它的面值。
例某種債券的面值是1000元,息票利率是10%,要求的債券收益率為8%,債券10年到期,該債券的每年利息額是
1000×0.1=100
各年利息的現值是:
100×6.710(年金現值系數)=671
到期本金的現值是:
1000×0.463=463
該債券的內在價值是:
67l+463=1134
在本例中,債券收益率低於息票利率,因此債券的內在價值高於它的面值。
債券內在價值的大小是投資人決策的依據,當債券的內在價值高於它的市價時,投資人傾向於購入,反之,該債券就會被視為不理想的債券。在判斷債券的理想程度時,通常要計算內在價值減報價後的凈現值,視凈現值大小為決策依據。
例某種債券的面值是50000元,息票利率是10%,8年到期,報價為98。如果投資人希望得到11%的收益率,該債券理想否?債券的內在價值是:
5000×5.146+50000×0.434=47430
債券的報價價格是:
50000×0.98=49000
凈現值等於:
47430-49000=-1570
凈現值為負數該債券是不可取的,除非報價降到94以下。此時的凈現值是:
47430-50000×0.94=430(元)。

Ⅶ 三年期國債的投資價值怎麼計算

國債收益率的計算方法:
1、名義收益率
名義收益率=年利息收入÷債券面值×100%
通過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知道,只有在債券發行價格和債券面值保持相同時,它的名義收益率才會等於實際收益率。
2、即期收益率
即期收益率也稱現行收益率,它是指投資者當時所獲得的收益與投資支出的比率。即:
即期收益率=年利息收入÷投資支出×100%
例:某債券面值為100元,票面年利率為6%,發行時以95元出售,那麼在購買的那一年投資人的收益率是多少?(經分析這是一個即期收益率問題)則它的即期收益率為100×6%÷95×100%=6.32%
3、持有期收益率
由於債券可以在發行以後買進,也可以不等到償還到期就賣出,所以就產生了計算這個債券持有期的收益率問題。
持有期收益率=[年利息+(賣出價格-買入價格)÷持有年數]÷買入價×100%
例:某債券面值為100元,年利率為6%,期限5年,每年付息一次。我以95元買進,我預計2年後會漲到98元,並在那時賣出,要求我的持有期收益率。則我的持有期收益率為[100×6%+(98-95)÷2]÷95×100%=7.89%
4、認購者收益率
從債券新發行就買進,持有到償還期到期還本付息,這期間的收益率就為認購者收益率。認購者收益率=[年利息收入+(面額-發行價格)÷償還期限] ÷發行價格×100%
例:某債券面值為100圓,年利率為6%,期限5年,我以99圓買進,問認購者收益率為多少?代入公式可得:[100×6%+(100-99)÷5]÷99×100%=6.26% 5、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是指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買入已經發行的債券並持有到期滿為止的這個期限內的年平均收益率。
國債收益率是反映市場利率和衡量國債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目前,社會上使用的國債收益計算方法較多,概念不清,不利於投資者進行投資。為此,特推薦財政部計算國債到期收益率的方法,供投資者參考。
目前,財政部計算國債到期收益率的方法如下:
1、對剩餘期限為一年及一年期以下的國債,一般計算單利到期收益率,計算公式為:Y=(M-Pb)/(Pb*N)*100%
式中 Y: 單利到期收益率;M: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額;Pb:市場買入價;n: 從買入到持有到期的剩餘年份數。公式1中 n=剩餘天數/365天或(366)天 註:閏年取366天
2、剩餘期限為一年期以上的中長期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國債,其到期收益率的計算由兩種方法:
1)單利方法:採用公式:
Y=(M-Pb)/(p
式中:Y: 單利到期收益率;M: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額;Pb:市場買入價;n:從買入到持有到期的剩餘年份數,即:
2)復利方法:有以下公式:
式中:Y: 復利到期收益率;n:從買入到持有到期的剩餘年份數,即:
M、Pb含義同公式1相同。
3、對所有中長期的附息國債,一般計算它的復利到期收益率,該復利到期收益率也就是附息國債的內含收益率(或內部收益率,IRR),內含收益率以下面的公式為基礎計算:
式中:y:復利到期收益率;w:交易結算日至下一利息支付日的天數除以上一利息支付日(LIPD)至下一利息支付日(NIPD)之間的天數,即:
C:每次支付的利息額;n:剩餘的利息支付次數;Pb:交易結算日的市場價格。 Rb表示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
國債投資獲利的幾種方式
1、買入持有,到期兌付
投資者有兩種方式買入國債,一是通過銀行櫃台系統在國債發行時買入,然後到期兌付。
例:1996年6月14日買入十年期96國債一萬元,票面利率11.83%,每年付息一次,2006年6月14日到期,投資者每年獲取利息收入1183元,10年總計獲利11830元,收益率為11.83%(不考慮復利)。
二是通過交易所系統買入已上市的國債,一直持有到期兌付,其收益率按不同品種,通過不同公式計算而得,也可直接在證券報上查詢。
2、低價買入,高價賣出
投資者在國債二級市場上可以象買賣股票一樣低買高賣國債獲取差價。
例:投資者在2001年10月30日買入96國債(6)100手(1手=1000元面值),價格為141.50元,需資金141500元,3月22日以146.32元賣出,持有期91天,獲利(146.32-141.50)×1000=4820元。收益率為4820÷141500×365÷91×100%=13.66%(不考慮復利及手續費)。
3、回購套做
只要國債收益率大於回購利率,投資者就可以通過購買國債後再回購,用回購資金再買國債的方法使資金放大,獲取更高的收益。
例:步驟如下:
(1)投資者在2001年10月30日以141.50元買入96國債(6)100手(1手=1000元面值),需資金141500元;
(2)當天以買入的國債為抵押可回購資金100000元(回購比例1︰1.3,141500÷1.3=108846,取1萬的整數倍),回購品種為R091,天數為91天,價格為3.27%;
(3)回購資金再買入相同品種國債,可買70手(100000÷141.50=70.7); (4)3月22日以146.32元賣出全部國債,可獲利1700×(146.32-141.5)=8194(元);
(5)支付回購R091利息為3.27%×70000×91÷365=570.7元;
(6)實際獲利8194-570.7=7623.3(元),實際收益率為7623.3÷141500×365÷91×100%=21.6%。
可以看出,通過一次回購,可以使收益率從13.66%增加到21.6%。事實上,還可以進行多次回購,但必須是購買國債的收益率大於回購利率。

Ⅷ 計算國債發行的價格

2006年9月1日起發行的憑證式國債3年期利率為3.39%,已經不再具有競爭力。央行本次加息後,3年期定期儲蓄利率為4.41%,稅後為3.52%。

我知道還要扣除20%的利息稅
國債同其他債券一樣,屬於固定收益證券,能在未來的一定時期內為其持有者帶來固定的現金流量,因此,國債的理論價值由其未來的現金流量進行折現的總現值確定。通過對國債理論價值的計算,可找出市場上那些價值被高估或低估的國債,從而進行相應的買賣決策。

由於目前國債交易市場上交易的國債均為附息國債,其理論價值的計算公式為:

V=C1/(1+i)+C2/(1+i)^2+…+Cn/(1+i)^n+Mn/(1+i)^n
其中,V為國債理論價值;C1,C2,…,Cn為第1,2,…,n期的國債利息收益;Mn為國債到期日價值,即國債的面值;i為折現率。

對於票面利率固定的國債,其各期利息收益相等,即C1=C2=…Cn,因此其理論價值的計算公式可簡化為:

V=C/(1+i)+C/(1+i)^2+…+C/(1+i)^n+Mn/(1+i)^n

例如:2000年記帳式(四期)國債(010004),票面利率為浮動利率,與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固定利差為0.62%,2000年5月23日發行並計息,期限10年。假設年折現率為10%,目前的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為2.25%,並假設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每年增加1%,則2001年5月23日該國債的理論價值應為:

V=2.87/(1+0.1)+3.87/(1+0.1)^2+4.87/(1+0.1)^3+5.87/(1+0.1)^4
+6.87/(1+0.1)^5+7.87/(1+0.1)^6+8.87/(1+0.1)^7+9.87/(1+0.1)^8
+10.87/(1+0.1)^9+100/(1+0.1)^9
=80.08(元)

696國債(000696),票面利率11.83%,期限10年,每年6月14日付息,假設年折現率為10%,則2000年6月14日該國債的理論價值應為:

V=11.83/(1+0.1)+11.83/(1+0.1)^2+11.83/(1+0.1)^3+11.83/(1+0.1)^4
+11.83/(1+0.1)^5+11.83/(1+0.1)^6+100/(1+0.1)^6
=107.97(元)

七、國債收益率的確定

當國債的價值或價格已知時,就可以根據國債的剩餘期限和付息情況來計算國債的收益率指標,從而指導投資決策。對於投資者而言,比較重要的收益率指標有以下幾種:
1. 直接收益率:
直接收益率的計算非常直接,用年利息除以國債的市場價格即可,即i=C/P0。
2. 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是指能使國債未來的現金流量的現值總和等於目前市場價格的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是最重要的收益率指標之一。計算國債的到期收益率有以下幾個重要假設: (1)持有國債直至到期日;(2)利息所得用於再投資且投資收益率等於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
V=C1/(1+i)+C2/(1+i)^2+…+Cn/(1+i)^n+Mn/(1+i)^n
到期收益率的計算較復雜,可利用計算機軟體或載有在不同價格、利率、償還期下的到期收益率的債券表求得。在缺乏上述工具的情況下,只能用內插法求出到期收益率。
例如:2000年6月14日696國債的市場價格為142.15元,未償付期限為6年,則到期收益率可計算如下:
142.15=11.83/(1+i)+11.83/(1+i)^2+11.83/(1+i)^3+11.83/(1+i)^4
+11.83/(1+i)^5+11.83/(1+i)^6+100/(1+i)^6 (1)
採用內插法,先假設i=4%,則(1)式右邊為:
V1=11.83/(1+0.04)+11.83/(1+0.04)^2+11.83/(1+0.04)^3+11.83/(1+0.04)^4+11.83/ (1+0.04)^5+11.83/(1+0.04)^6+100/(1+0.04)^6=141.05<142.15
說明到期收益率小於4%,再假設i=3%,則(1)式右邊為:
V2=11.83/(1+0.03)+11.83/(1+0.03)^2+11.83/(1+0.03)^3+11.83/(1+0.03)^4+11.83/ (1+0.03)^5+11.83/(1+0.03)^6+100/(1+0.03)^6=147.83>142.15
說明到期收益率介於3%-4%之間,運用內插法,可求出到期收益率:
(4%-i)/(4%-3%)=(141.05-142.15)/(141.05-147.83)
可求出i=3.84%。
3. 持有期收益率:
投資者通常更關心在一定時期內持有國債的收益率,即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i=(P2-P1+I)/P1
其中,P1為投資者買入國債的價格,P2為投資者賣出國債的價格,I為持有期內投資者獲得的利息收益。
例如:投資者於2000年5月22日以154.25元的價格買入696國債(000696),持有一年至2001年5月22日以148.65元的價格賣出,持有期間該國債付息一次(11.83元),則該國債的持有期收益率為:
i=(148.65-154.25+11.83)/154.25=4.04%

Ⅸ 請解釋債券價格的計算公式

從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公式R=[M(1+r×N)—P]/(P×n)可得債券價格P的計算公式P=M(1+r×N)/(1+R×n),其中M和N是常數。那麼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償期、票面利率、轉讓時的收益率。債券價格是指債券發行時的價格。理論上,債券的面值就是它的價格。但實際上,由於發行者的種種考慮或資金市場上供求關系、利息率的變化,債券的市場價格常常脫離它的面值,有時高於面值,有時低於面值。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