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股東投資分股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股東投資分股

發布時間: 2021-06-12 22:24:43

Ⅰ 股東中股東新增投資,股權怎麼分

股權首先應該徵求所有人同意的情況下才能再次入股,如果股東都沒有意見可以按照公司當前的市值將四個人的股份轉化為實際資金,然後將再次入股的錢加在對應人的頭上,然後以總價再次分配。

Ⅱ 股東分成

工資、股東權益、股東收益是三個不同的概念
簡單的說,
工資是因為員工為公司工作,而得到的報酬,
股東權益為公司資產減負債的凈值,即凈資產。
股東收益為稅後利潤,即公司經營收入-經營成本-管理費用等扣除所得稅後,剩餘的部分。
凈利潤一般按照投資比例進行分配,有限責任公司亦可不按投資比例,而按照協議約定分配比例進行分配
不清楚的話可以消息我

Ⅲ 新股東投資公司,股分如何分配

按你說的情況,我認為是有限責任公司,嚴格意義上說:出資額和股份。
1、「十萬元注冊公司驗資資金,而現在公司只有我A跟另一個B管理者有股份,B管理者享有公司的20%管理股,分股為2500元,公司總股為100股(這樣演算法簡單點)現在是這樣,如果又有新投資者C進來,投資10萬元,按公司原始股算,10萬元為40%股份,那麼,投資者C進來時,我跟B管理者的股份應該都會變動?這個變動是如何算?我不會再是80%,B管理者也不再會是20%,所以想咨詢一下相關行業人士,這些股份將如何重新分配?每個人又應該重新得到多少股份?」
股東的出資額即為注冊資本,10萬元注冊資本,B為20%,則B應是2萬元出資額(股份);建議將分股、總股的概念統一為股份比例和股份總額,比較清晰且方便計算,和法律也相符。
投資者C進來後,注冊資本可能發生變化,也可以不變,但你和B的股份比例是肯定發生變化的。
不知該說現有凈資產是多少,投資者C進來,可以以原始股東名義,也可以溢價入資,這在法律和現實中都是講得通的。
如果原先你和B共投資10萬元,則注冊資本應該是10萬元,現在你公司注冊資本和股東出資不是一回事,所以我認為,或者變更注冊資本,或者將股東出資15萬元作為公司對股東的借款處理。
2、注冊資金為十萬元,而總股本為25萬元,有矛盾。
3、公司也沒上市,和市直沒有什麼關系。公司值25萬元的概念不清,你還是找個專業會計人員吧。我認為,值不值不是在這里用的概念,你將現金流、出資額、股本、注冊資本等概念弄混了,所以使得問題不得要領。

Ⅳ 股份制怎麼分股

股份制公司不存在分成這一說,通常情況為董事會根據上一年度公司盈利情況制定股利分配方案,作為投資報酬發放給股東。
股利分派即公司制企業的股東享有的分配股利權。股利是指公司制企業依據公司章程規定發放給股東的投資報酬,其實質是公司財富中屬於股東收益盈餘的一部分。
通常股利分派還會受到限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法律上的限制
任何企業都是在一定的法律環境條件下從事經營活動。在通常情況下,法律會直接制約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這種制約表現為:不彌補虧損,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無償債能力等均不得分派股利,這就要求公司不能因支付股利而減少資本總額,要維護法定資本的完整。
二、現金支付能力的限制
留存收益通常以各種實物資產形式存在,而不是以現金的形式為企業所持有。公司若要發放股利,就會受其現金支付能力的制約。一般來說,公司現金越多,資產流動性越大,他支付股利的能力也就越強。
三、與優先股股東的契約
在發行優先股股票的條款中,有時會要求公司定期或不定期的收回優先股股票,並且在派發普通股股利時還可能有若干限制,以便有必要的資本收回優先股股票。這類限制的用意在於防止營運資本的削弱,以保護優先股股東和債權人的收益。
四、董事會自行限制
公司董事會為股利發放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也可能是出於為潛在損失做事先准備等種種原因,自行作出了限制發行股利的決定。
股東要求與稅收政策的限制對公司股東而言,他們投資與公司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經濟利益,而這種經濟利益可以來自於公司的股利,也可來自於其出售股票的收益。高稅率的股東可能希望少發股利而多留一些利潤與公司,以便股票的價值提高而使其市值上升;低稅率的股東則可能希望有較高的股利發放比例,這是,這類公司的股利政策可能使兩者中的產物。
五、國家的稅收政策的影響
通常國家按照不同的產業結構政策,或者鼓勵企業擴大留存收益用於再投資,或者抑制企業的留存收益,促使企業擴大現金股利分配。

Ⅳ 三個股東如何分配股權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可以把股權首先分成兩個類別:資金股權部分、經營管理股權部分。先把這兩個部分的股權分別確定清楚,不按人的角度,而按這兩個類別的角度。
至於經營股權部分,總的比例定好了之後,就可以考慮每個人在團隊中擔任的職責和能力來評估了。這個方面可能有爭持的地方,建議設立一些簡單的虛擬股權績效評價系統。就是說在創業過程中讓股東的股權隨著個人績效的變化有一定調整幅度的激勵制度。這個制度是中立的,因此經營股權的分配比例也是按照職責、崗位來分的,而不是按照人來分的。如果覺得還應該考慮創意角度的股份,那把這個方面單列。讓最開始提出這個創意的人獲得一定的股權回報是可以接受的。

Ⅵ 我有三個股東,該如何分配股權

1大於2+3,另外2 3不能均分

Ⅶ 別人投資怎麼給他分股

這個你可以看資金的多少來決定控股。例如100萬。還有就是幾個人投資的資金都是一樣的。那麼投資多的人他佔主要股權。也可以,嗯,原始股東呃。還有就是,就是比方說新。注入資金的股東你可以給他一部分股權,但是沒有你多。。

Ⅷ 八個股東各出資不同,怎樣按股分錢

個人出資除以總數就是個人佔比

Ⅸ 如果有新股東入股怎麼分配股份

一、首先應該確定新加入的股東是准備用現金,還是實物或技術入股。除現金外,實物或技術應通過評估先確定價值。
二、如果新加入者投入的是現金,可採取增加原公司的注冊資本和原股東轉讓其部分投資而保持原注冊資本不變兩種參股方式。
1 入股之前先搞清公司到底有多少家當,也就是凈資產有多少,有條件的話,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一下比較放心,當然如果公司比較小,也就無所謂。
2 入股方式要搞明白,是新增注冊資本,還是股權轉讓。
3 新增注冊資本的話,要辦好驗資手續,修改章程,然後再到工商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4 如果是股權轉讓的話,要修改章程,然後再到工商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三、由原公司的全體股東形成決議,同意不同意接受新股東加入及採用哪種方式,並簽訂股權變更協議、入股協議(包括股權比例、分紅方案等)。
四、如果是採用增加公司注冊資本的方式,應該先將公司的資產進行評估,然後將公司評估後的資產和新投入的資金相加的總資產作為新的注冊資本,按照新投入資金與評估後公司資產的比例確定新加入股東的股份比例。
五、如果採用新股東受讓原股東投資的方式,應由原股東協商誰願意出讓手中的投資?原股東即可以出讓部分投資減少投資比例,也可以出讓全部投資退出股東會。這些都應該由原股東之間進行協商。
六、如果原股東同意新股東用實物(儀器、設備等)或技術入股,也應先進行評估後再按照規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