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有意成為西方第一個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國家什麼意思
近日匯豐銀行在英國倫敦發行了首批人民幣債券。匯豐銀行稱,由於超額認購,該筆債券最終發行量為20億元人民幣,比原計劃翻了一番。
這是在我國主權領土以外發行的首批國際人民幣債券,也是匯豐銀行繼2009年在香港發行20億元人民幣債券之後,第二次在離岸人民幣市場發行債券。業內人士認為,緊隨香港之後,倫敦加快了作為第二個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建設步伐。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發展人民幣業務成為很多國際金融中心,甚至一些區域性金融中心的關注和興趣所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說,這既體現了對人民幣國際化前景的看好,也表明隨著資本項目逐漸放開,中國的機構、企業和個人有著龐大的海外投資和資產配置需求。
據匯豐銀行介紹,此次債券發行在歐洲和亞洲的投資者中均獲熱烈反響,但匯豐銀行會特別加強面向歐洲投資者的營銷工作,力爭將歐洲投資者占認購額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有關專家認為,投資者願意持有人民幣,應該是出於人民幣有投資價值、投資渠道拓寬等考慮,表明人民幣國際化是由實實在在的需求推動的。
香港是中國內地以外第一個發展人民幣債券市場的地方。2007年,國家開發銀行開創了內地金融機構赴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先河,在港發行了首隻金額為50億元的人民幣債券,獲得了3倍的超額認購。人民幣債券在香港發行,不僅為香港金融市場增加了新的投資工具,還為人民幣在國際金融交易中提供了一個穩妥的實驗場地。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達116筆,總值近1800億元人民幣,市場發行主體增加到近100家,包括跨國企業、內地金融機構及內地非金融企業等,日漸成熟的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贏得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青睞。
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啟動之前,香港銀行已於2004年2月開辦個人人民幣存款、兌換、匯款和信用卡業務,促進了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快速發展。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香港地區人民幣存款余額達5662億元,比2009年底增長了8倍。同時,經香港處理的人民幣結算額在2011年達1.9萬億元人民幣,是2010年的5倍,香港作為人民幣貿易結算中心的作用初步顯現。
「人民幣『走出去』自然催生了離岸市場,後者實際上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形成和發展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在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不斷繁榮的同時,倫敦乃至新加坡等地大力推動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有助於擴大全球范圍內的人民幣交易需求,創新人民幣業務品種,推動境內市場快速發展。
在匯豐銀行此次發行人民幣債券當天,倫敦金融城還舉行了倫敦人民幣業務中心建設計劃啟動儀式,並發布了題為《倫敦: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報告。該報告顯示,目前倫敦已擁有全球人民幣外匯交易的26%;截至2011年末,倫敦的客戶人民幣存款和銀行同業人民幣存款總量超過1090億元,其中客戶人民幣存款達到350億元。
「倫敦的人民幣業務初具規模,已成為繼香港之後的主要離岸人民幣中心。」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傅思途表示,倫敦作為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在人民幣外匯管制逐漸放鬆之後,將成為最理想的人民幣交易「西方中心」。
有關專家認為,倫敦啟動人民幣離岸市場,不僅有利於人民幣在跨境貿易與投資中的使用,有利於中英之間的經貿往來,而且還將進一步鞏固倫敦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英國乃至歐洲多方受益。
近幾年來,隨著跨境人民幣業務的迅速發展,人民幣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作為對外貿易中的支付和結算貨幣。「匯豐銀行在倫敦發行人民幣債券,以及倫敦宣布打造人民幣離岸中心,對於人民幣國際化是利好。」瑞穗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在歐洲發行人民幣債券,不僅可以大大加強人民幣對歐輻射,還將進一步提振市場對於人民幣的信心和認可度。
㈡ 英國脫歐 人民幣匯率該往哪兒走
首先,英國退歐肯定會影響到英國與歐盟的經濟增長,而歐盟又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在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本已暗淡,外需下滑的情況下,中國對歐出口會受較大影響。同時,英國本來在中歐貿易、投資談判進程中起著橋梁作用,而英國在脫歐之後這個影響力將大幅削弱。在外需持續走弱的預期下,會進一步加快人民幣匯率貶值的速度。
再者,英國「脫歐」會給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產生不利影響。英國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做出了積極貢獻。2013年,英國成為首個與中國人民銀行簽訂貨幣互換協議的西方發達國家,2014年10月英國成為首個發行人民幣國債的外國政府,人民幣首次納入英國外匯儲備。
當前,倫敦證券交易所已推出35種人民幣債券,人民幣外匯交易在過去4年中增長6倍,2014年整體外匯交易額同比增長143%,日均交易量達到615億美元;2014年底倫敦人民幣存款達到200億元。英國在領跑人民幣產品創新、助力人民幣納入SDR、促進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一旦英國脫歐,倫敦這個全球金融中心的影響力將會大幅削弱,受此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將會延後。
最後,在退歐之前英國龐大的經常賬戶赤字使得它高度依賴資本流入,退歐意味著資本流入減少,英鎊將面臨貶值壓力,由此引發全球貨幣匯率體系的重估。這將導致美元加快升值步伐,而英鎊、歐元、人民幣將受到貶值壓力。而且長期以來,人民幣因估值存在泡沫,始終被海外投資者認為是風險資產,未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加速貶向6.7-6.8元。
㈢ 為何允許外國政府在中國發人民幣債券
從正面角度來看,開放外國主權債市場有五方面的作用。 第一,對國際經濟金融結構失衡提供新的解決思路。近十幾年來,國際資本流動呈一種怪圈,即資本從發達國家(主要是美國)流向發展中國家,通過持有美元資產和購買美國國債等渠道,資金又從發展中國家流回發達國家,這種現象在亞洲地區尤其明顯。歸根結底,是因為亞洲缺乏足夠的金融產品、尤其是固定收益產品供投資者購買。在區域債券市場上,主權債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如美國有8.4萬億美元主權債,歐元區有9.7萬億美元,基本都是在發達國家市場發行的。不僅亞洲國家(除日本)發行主權債規模較小,而且亞洲債券市場整體落後,也很少有外國主權債券在此發行。我國推進這一市場的發展,有利於整體上推進亞洲債券市場發展,為亞洲金融資產匱乏提供新的應對思路。 第二,避免貿易和資本流動的國家利益損失。現有格局下,我國在國際資本流動中的地位有些得不償失,也就是以較高回報引入境外過剩資本(直接投資),最終又以買美國國債等低回報形式把過剩資本(金融投資)流回美國。允許外國政府發行人民幣債券,如果規定籌集資金用於國內直接投資,則可適度對沖上述怪圈影響。 第三,可促使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外國政府發行人民幣債券,意味著對人民幣地位的認可,以及願意用人民幣配置資產,這也是人民幣走向強勢貨幣的前提條件。另外,一方面隨著中國國際貿易往來的不斷增加,人民幣將有條件扮演"國際貨幣"的角色,對於與中國存在貿易逆差的國家來說,可以直接利用發行人民幣債券籌集的資金,用來彌補貿易逆差,為其國際收支管理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隨著各國對人民幣債券的熟悉增加,我國亦可擴大在外發行人民幣主權債,以高額外匯儲備和人民幣升值預期為依託,為資本市場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做好准備。 第四,可以促進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外國政府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將成為國內債券市場的重要交易品種,交易規則需更符合國際慣例,也促使交易所或銀行間市場被納入國際主權債分析的視野,從而逐步走向統一和規范。另外,也能一定程度促進利率市場化與債券收益率曲線的完善,增強與海外債券產品的接軌。 第五,可以適當緩解外匯儲備管理壓力。在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吸引下,許多國外政府背景的資金通過合法或非法方式已經進入我國,投資於人民幣資產,間接造成外匯儲備壓力。長遠看,如果允許某些國家政府發行人民幣債,或許可以繞過結匯環節,使其直接獲得人民幣資金,用於投資需求,從而減少外匯對沖和管理成本。 從負面角度來看,開放外國主權債市場也有三方面問題需注意。 第一,從外國主權債籌集資金使用來看,如果不加以合理規定,可能會加劇國內宏觀經濟運行中的矛盾。例如,如果投資於固定收益產品,由於國內的供不應求,可能會加重金融體系的流動性過剩壓力。如果投資於房地產,則可能會加劇資產價格泡沫的積累。 第二,人民幣升值壓力可能使發行規模受限。在人民幣升值壓力較大情況下,外國政府發債後,未來如需要賣出美元等貨幣,買入人民幣來支付本息,則發債意願就會下降,除非發債國本來就打算把籌集資金在國內投資獲利。 第三,主權債券並非全無風險,在國內債券評級水平還普遍落後的情況下,如何確定自己的評級標准,還是全盤接受國際評級機構的判斷,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總之,開放外國主權債市場是一件大事,從長遠來看符合金融發展和對外開放大趨勢,但也要充分考慮其各種影響,做到未雨綢繆。
㈣ 英國發行中國人民幣國債30億元為什麼只是3年
發行別國國債意味著對該國經濟政治的信任。一般不會有國家發行別國國債。中國就沒有這種情況。
英國發行30億人民幣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這是未來人民幣可以實現中國歐盟的自由流通的一個過程。
㈤ 為什麼現在的人們都去購買英國國債,相對於其他國家的
因為英國是首個發行人民幣國債的西方國家
㈥ 發行境外人民幣債券有什麼作用
1、境外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是指在人民幣離岸市場上大規模發行以人民幣計價、還本付息的國債或債。這不僅有利於將國家信用轉化為財富,迅速提升國家財力,還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經濟利益。
2、首支登陸倫敦市場的中國准主權人民幣債券,這次發債經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張旭光表示,國開行此次在倫敦成功發債,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的又一里程碑。
3、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正快速發展壯大,境外機構配置人民幣資產持續升溫。國開行這次發行的10年期債券,是在倫敦發行並掛牌上市的最長期限人民幣債券,有助於完善離岸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
(6)英國國債人民幣擴展閱讀:
研究推動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是國務院確定的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之一,是推動金融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豐富我國債券市場產品層次的重要舉措。
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復同意,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協會」)組織市場成員開展境外非金融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務融資工具創新。
境外非金融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務融資工具創新過程中,協會組織市場成員深入研究借鑒國際成熟市場制度規則和商業實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以具體產品為切入點,在現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注冊管理框架下組織實施,對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和持續創新進行了積極探索。
㈦ 外國持有中國國債嗎
中國的金融法規對國債的發行要求是要求不能到境外發行,在香港是試點,比例小
財政部於2009年9月28日在香港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這是中國政府首次在內地以外地區發行人民幣國債。 香港政府發言人昨日回應說,此次發債標志著香港人民幣業務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外界則普遍評價稱,長期而言,此舉不僅將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 中心的地位,促進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發展,還能推動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結算和流通,令人民幣區域化進程加快。 人民幣「被花掉」的難題 對外經濟 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傑指出,「財政部希望通過在香港發行更"權威"的國債,以促進人民幣在境外的發展。」 這點不難理解。雖然包括國開行、匯豐銀行等中外機構眼下在香港發行了約300億元人民幣金融債券 ,但國債與這些金融債的「級別」顯然不可同日而語,更易受到投資者青睞。同時,人民幣國債勢必將為今後內地機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提供定價基準(編註:通俗理解就是讓價格更公道,學術點說,就是使人民幣幣值有了更大范圍和更新角度的參照標准),進而帶動更多內地機構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
㈧ 英國發行人民幣計價國債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英國發行的國債不是用自己國家的貨幣英鎊作為國債的計價貨幣,而是用其他國家的貨幣人民幣作為國債的計價貨幣。
㈨ 外國居民在中國發行的人民幣債券是什麼
熊貓債券(2005年9月28日,國際多邊金融機構首次獲准在華發行人民幣債券, 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將首發債券命名為「熊貓債券」)也即是,境外機構在中國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它與日本的「武士債券」、美國的「揚基債券」統屬於外國債券的一種。
㈩ 英國發行人民幣國債中國人可以買么
這個應該是可以買的。它屬於金融投資的一部分。anglodan.uk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