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利弊
擁有如此之多美債的中國,進退兩難。拋售美債損失,購買也是損失。在這里,貨幣本身就是個等價物了,所以我們把一定單位的錢都當成一定單位的貨物或者資源來看待。 中國買美國國債換句話來說,是美國用印出來的錢來買中國的資源(這里特別強調下「是印出來的錢」,是沒有經過人民勞動,或者這些錢根本不等同一定量的資源。比如,美國佬無端端地印出的錢,拿來買中國的電器。)最後,這些印出來的錢都跑到中國的口袋裡,而代價是中國人民以低價售出資源和勞動(服務),這是壞帳少說7000億美元把,放在那明顯是中國人省個半死,借錢給美國人再來買我們的東西,認真想想其中的利益損失,我國還是賠死! 另一方面,7000億美元可以去美國買到什麼資源呢?畢竟這些7000億是憑空印出來的,如果可以買到東西,拿也是賠死,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廉價售出資源換來賺的美元,再去買美國昂貴的資源,利益幾何?再說白點,就是中國用5個雞蛋換1塊美元,而1塊美元在美國只能買1個雞蛋。(最好的證據就是外商在中國投資有優惠政策,勞動力廉價。) 在此基礎,如果中國全用國債買了美國的貨物,勢必幫組了美國經濟的復甦,因為買美國的東西,美國就有就業機會,商業發展。
反觀,之所以中國靠出口貿易為生,換句話來說,是內需不夠大,而美國佬的購買慾望強於中國人。另一方面購買國產的人數也少,國產在國內沒有受優惠政策的優待,就好像跳出中國做生意的都是龍,在家被壓得像條蟲,怎麼談提高國產產品質量?不是中國人沒創新,其中利益關系重大,以及外企勢力的滲透。 計劃生育使男女比例失調,為了娶個媳婦,銀行儲蓄高漲,節約是好事,不過資金過於凍結就意味著國內無消費力,國內無消費力,內需就不會大,就要依賴於出口,而國際的結算都是靠美元(美元就好似黃金一般的等價物),所以我提倡政府允許生一男一女來緩解男女比例問題。 最後,人民幣要爭取主流貨幣的地位就必須要人民幣的匯率求穩,急不得。拋售美債又會促使RMB升值,一升值,出口的貨物成本就高了,就不好賣了,這里就損失了;一升值,美國國債是以美元計算的,比如原來欠100美元=800RMB 現在還是欠100美元,不過只要還700RMB,中間損失100RMB,就等於往水裡丟錢了。
⑵ 關於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問題
之所以現在升值就是因為美國缺錢了,才升點值忽悠中國等國家購買國債,等忽悠成功了又接著貶值,因為貶值(賴賬)符合美國利益。
⑶ 中國減持美國國債對美國的影響
1.如果中日都大舉拋售國債,將沒有人購買美國國債(簡單的道理,非典時買醋一瓶50元,現在叫你買你買嗎?),美國將會在短期內破產,世界以美元為主的經濟體系將要瓦解,任何以美元計價的貨物將要暴漲價格。對股市的欺負波動影響非常大。
2.在中國投資,如果是外資引進的話有優惠的政策,比如減稅。這嚴重打擊了國產的生存能力,所以改革開放是個雙刃劍。美元就像英語一樣,在世界做貿易很多都是用美元結算的。所以中國在30年來,已流入大量美元(其實是用人民幣換美元)。我國現在已陷入兩難的地步,繼續購買還是大量拋售美國國債?選前者,從經濟的角度看,美國國債的回報率非常低,國民省下半死的錢拿去幫助美國建設,拿去給美國佬吃喝玩樂。選後者,我國的損失也不比前者差,甚至要厲害很多。如今的中國可以算是在工業化的期間,出口比進口要多得多,如果美元迅速貶值,人民幣上升,許多靠出口的為生的中小企業將要倒閉,國民就沒有了工作。
總而言之,所以美國佬不擔心欠的錢越來越多,因為總是有人買帳,或者說根本不需要還,一個沒有還債期限的債務還需要還嗎?美國要是破產,其禍害波及全球,如果繼續有各國貨幣購買以支持美元堅挺,損失的還是世界各國。唯一的區別就是損失大小的問題。
(具體不知道怎麼表示了,想起來了再做補充把,美國佬不會沒目的地把中國捧上天的,動動嘴皮子能有錢用,要說什麼話都沒問題呀)
⑷ 中國減持美國國債意義
這是我個人見解與淺談:擁有如此之多美債的中國,進退兩難。拋售美債損失,購買也是損失。在這里,貨幣本身就是個等價物了,所以我們把一定單位的錢都當成一定單位的貨物或者資源來看待。 中國買美國國債換句話來說,是美國用印出來的錢來買中國的資源(這里特別強調下「是印出來的錢」,是沒有經過人民勞動,或者這些錢根本不等同一定量的資源。比如,美國佬無端端地印出的錢,拿來買中國的電器。)最後,這些印出來的錢都跑到中國的口袋裡,而代價是中國人民以低價售出資源和勞動(服務),這是壞帳少說7000億美元把,放在那明顯是中國人省個半死,借錢給美國人再來買我們的東西,認真想想其中的利益損失,我國還是賠死! 另一方面,7000億美元可以去美國買到什麼資源呢?畢竟這些7000億是憑空印出來的,如果可以買到東西,拿也是賠死,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廉價售出資源換來賺的美元,再去買美國昂貴的資源,利益幾何?再說白點,就是中國用5個雞蛋換1塊美元,而1塊美元在美國只能買1個雞蛋。(最好的證據就是外商在中國投資有優惠政策,勞動力廉價。) 在此基礎,如果中國全用國債買了美國的貨物,勢必幫組了美國經濟的復甦,因為買美國的東西,美國就有就業機會,商業發展。
反觀,之所以中國靠出口貿易為生,換句話來說,是內需不夠大,而美國佬的購買慾望強於中國人。另一方面購買國產的人數也少,國產在國內沒有受優惠政策的優待,就好像跳出中國做生意的都是龍,在家被壓得像條蟲,怎麼談提高國產產品質量?不是中國人沒創新,其中利益關系重大,以及外企勢力的滲透。 計劃生育使男女比例失調,為了娶個媳婦,銀行儲蓄高漲,節約是好事,不過資金過於凍結就意味著國內無消費力,國內無消費力,內需就不會大,就要依賴於出口,而國際的結算都是靠美元(美元就好似黃金一般的等價物),所以我提倡政府允許生一男一女來緩解男女比例問題。 最後,人民幣要爭取主流貨幣的地位就必須要人民幣的匯率求穩,急不得。拋售美債又會促使RMB升值,一升值,出口的貨物成本就高了,就不好賣了,這里就損失了;一升值,美國國債是以美元計算的,比如原來欠100美元=800RMB 現在還是欠100美元,不過只要還700RMB,中間損失100RMB,就等於往水裡丟錢了。
(我選的專業是經濟學,這都是自己的猜想,希望對你有幫助)
⑸ 為什麼中國減持美國國債是為了准備和美國打貿易戰嗎
打貿易戰?別開玩笑了。任何一個國家。持某一國國債越多。這個國家受其經濟限制就越大。好比中國。持有最多的美元債務。在經濟上受美國制約就最大。包括:物價變動,通貨膨脹 經濟縮水及由此產生的股市動盪等。中國以前變成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也是逼不得已的。為了追求GDP的後遺症。減持美國國債當然是為了盡可能的減少甚至擺脫美國的經濟控制。當然。說擺脫其實是痴人說夢。
⑹ 關於中國拋售美國國債
1、會。這樣會引起世界恐慌,爭相拋售美國國債,對美圓失去信心,從而大貶值。以美圓計價的大宗商品市場可能大幅度攀升。但,你想想後果,美國和北約、日本、韓國本來是站在一起的,這頂多是暫時現象,後面的發展誰也說不清,所以只能說出短期影響。
2、對國內還是貶值,但對整個世界來說還是個不確定因素,可能升值也可能貶值,貶值的可能性大一點。美國購買本國國債,實際上這些錢是美聯儲用印鈔機印的,美圓實際流通量增多,長期還是貶值趨勢,短期可能要維持穩定。
⑺ 中國減持美國國債到底是怎麼回事
由於我們和美國貿易關系特別緊密,所以我國的外匯儲備美元最多,為了美元外匯的安全,我們就會適時的用美元外匯購買美國國債。因為美國國債是用美國政府的信譽作擔保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已認購了8900億元的美國國債。這也是我們無奈的選擇。
如果我們拋售拋售美國國債,對中國顯然是雙刃劍,既傷人,也傷己。中國大量拋售美元資產和美國國債會加劇美元疲軟,最終會迫使美聯儲局加息,使美國經濟復甦化為泡影。但美國很可能大幅度提高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導致中國商品無法進入美國,這將對中國經濟造成很大傷害,因為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目前中國還找不到一個可以替代美國的市場。一旦出口受阻,中國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經濟問題便會演變成為政治問題。
所以,拋售美國國債這個金融核
彈,相當於同歸於盡,非到萬不得已,不能出手。不過,作為一項政策選項,也無可厚非,軍方學者這時提出來,也是策略需要。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春節後就要召開,美方企圖利用今次對話逼人民幣升值,中國提出拋售美國國債,無非是想先聲奪人,封堵美國的嘴。
對於中國來說,拋售美國國債風險很大,須周密策劃,不可意氣用事,但拒買美國國債則是毫無難度。奧巴馬政府的財政赤字驚人,不斷推出經濟刺激計劃,勢必繼續發行國債,中國沒必要再充當救火隊長,替美國埋單。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拒買美債,就是進攻。
⑻ 中國減持美國國債
不一定!
因為財政部只是說持有量減少,沒有說是拋售;有可能是我們調倉,例如拋售短債等待機會買入中長債,同時日本和英國都在增持,現在賣可以賣給好價錢;還有就是國債到期,自動被美國收回,返還回我們本金;所以,得到現金後,也許還會去市場上去買。
這個數據是6月份的,不會對現在有任何影響;或者現在我們正靜悄悄的買入國債呢?怎麼會對美元是利空?
再說我們拋售和買進美國國債,對美元都沒有任何影響;還沒有我們央行行長的一篇文章厲害,因為每天都有上萬億的國債在市場上交易,幾百億的國債不起任何作用。
⑼ 假如中國拋售美國國債會有什麼後果
售國債,美國回購國債,國債變現,相當於增加了美元貨幣供應量,從而導致美元貶值。
這樣一方面影響美國貿易的出口,導致美國貿易逆差加大;另一方面,對於急需引進美國先進設備和技術、吸引外資的國家,就會影響到這些設備、技術、外資等的輸入,雖然在貿易上可能實現順差,但大多是初級產品和勞務的順差,層次不高。
因此,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必須慎重對待美國國債持有量。
(9)中國欲減持美國國債的報道擴展閱讀:
美國國債的類別:公眾和政府持有美國國債
可分成兩個主要類別:
1.公眾(包括外國投資者)持有的債券:可銷售債券,不可銷售債券。
2.美國政府帳目持有的債券
3.外國持有
美國國債約有25%由外國政府持有,差不多兩倍於1988年的比例(13%)。美國財政部的統計顯示,2006年末,在「公眾持有」的國債中,44%由外國投資者持有,而當中的66%是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尤其是日本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
外國持有美國國債中,40%來自日本和中國,中國是美國國債最大持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