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投資與經濟周期波動的關系
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Business cycle):也稱商業周期、景氣循環, 經濟周期一般是指經濟活動沿著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所經歷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動變化。
股價波動:
股價波動是指股票價格的變化形態,其表現為大趨勢中有相反的小趨勢運動的波動狀態。股價波動狀態中主要有三種趨勢:上漲趨勢波動、下跌趨勢波動和無趨勢波動。
經濟周期與股票價格變動關系
1、熟話說,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同時經濟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股票市場造成影響。經濟一般都會呈現周期性的畫面,研究經濟周期,對把握股票走勢有重要作用。股票開戶是進入股市的起點,而投資所需要了解的知識還有很多,下面就經濟周期對股票價格影響做一個簡單說明。
2、經濟周期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表現為擴張和收縮的交替出現。某個時期產出、價格、利率、就業不斷上升直至某個高峰――繁榮,之後可能是經濟的衰退,產出、產品銷售、利率、就業率開始下降,直至某個低谷――蕭條。蕭條階段的明顯特徵是需求嚴重不足,生產相對嚴重過剩,銷售量下降,價格低落,企業盈利水平極低,生產萎縮,出現大量破產倒閉,失業率增大。
3、接下來則是經濟重新復甦,進入一個新的經濟周期。股票市場綜合了人們對於經濟形勢的預期,這種預期較全面地反映了人們對經濟發展過程中表現出的有關信息的切身感受。這種預期又必然反映到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中,從而影響股票市場的價格。既然股價反映的是對經濟形勢的預期,因而其表現必定領先於經濟的實際表現(除非預期出現偏差,經濟形勢本身才對股價產生糾錯反應)。
4、當經濟持續衰退至尾聲即蕭條時期,百業不振,投資者已遠離股票市場,每日成交稀少。此時,那些有眼光而且在不停搜集和分析有關經濟形勢並做出合理判斷的投資者已在默默吸納股票,股價已緩緩上升。當各種媒介開始傳播蕭條已去、經濟日漸復甦時,股價實際上已經升至一定水平。而那些有識之士在綜合分析經濟形勢的基礎上,認為經濟將不會再創熱潮時,就悄然拋出股票,股價雖然還在上漲,但供需力量逐漸發生轉變。當經濟形勢逐漸被更多的投資者所認識,供求趨於平衡直至供大於求時,股價便開始下跌。當經濟形勢發展按照人們的預期走向衰退時,與上述相反的情況便會發生。
㈡ 在投資中,投入、收益、周期、風險這四個因素如何平衡
投入收益周期風險這幾個因素都是根據你自身情況來權衡的,比如你在金裕投入1000美金,假如你做單比較保守,一個月做10手,通過杠桿能盈利5000美金左右,但如果運氣不好,有可能會虧掉500美金。
㈢ 知道以下數據,怎樣算各期的盈虧平衡點和投資回報率
盈虧平衡點法又稱為量、本、利分析法,它是指在一定銷售量下,企業的銷售收入等於總成本,即利潤為零。以盈虧平衡點為界限,銷售量大於盈虧平衡點,則企業盈利;反之企業就虧損。固定成本是和產量無關的支出,比如管理人員的工資等,變動成本是和產量有關的,如原材料.當利潤等於零時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單位銷售收入-單位變動成本),具體怎樣區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要根據你們公司的情況分析認定.
㈣ 投資發展周期論的主要內容
該理論認為,一國對外直接投資凈額NOI(Net Outward Investment,等於對外直接投資額減去吸收外商直接投資額)是該國經濟發展階段的函數,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是反映經濟發展階段最重要的參數。
一個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傾向取決於三方面因素:
(1)一國經濟所處階段;
(2)一國要素稟賦及其市場結構;
(3)中間產品跨國交易市場不完全的性質及其不完全的程度。
㈤ 投資方需求的平衡土地是什麼
猜您其實想問的是平衡投資策略吧,它是指旨在平衡風險及回報的投資組合分配及管理方法。投資策略是指對投資資產根據不同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的安排、配製。包括選擇股票、債券、商品期貨及不動產品種、配製投資資產比例、安排投資周期等內容。
㈥ 請問盈虧平衡點和投資回收期是什麼
500*40%/200*500=750
盈虧平衡點為銷售750元
投資回收期(月)=總投資/6000
㈦ 基金定投周期一般是多久投資周期合適
定投基金適合長期投資,一般在三年以上,超過三年最好選擇有後端收費的基金來定投,這樣,每月買入時就沒有手續費。另外,還在看定投基金的作用,是養老用、孩子教育基金用等,都適合長期投資。
基金有兩種收費方式:
一是前端收費,默認的就是這種,就是在每月買入時就要按比例交手續費的,增加了定投的成本。如果在銀行櫃台買,手續費是1.5%,在網上銀行買,手續費,是六-八折,在基金公司網站上買,手續費最低是四折。贖回時還有0.25-0.5%不等的贖回費。還有一種是後端收費,就是在每月買入時沒有手續費,但持有時間要達到基金公司所規定的時間(3-10年不等)後再贖回,也沒有手續費,長期下來可以省去一筆不少的手續費。
所以,定投基金最好選擇有後端收費的基金。不是所有的基金都有後端的。
二是,把現金分紅更改為紅利再投資,這樣如果基金公司分紅,所是的現金會自動再買入該基金,買入的這部分基金也沒有手續費。
三是,如果這個月沒有錢定投或者大盤漲的很高,基金價格也很高,也可以停投一到兩個月,不影響以後定投,但不要連續停投三個月,如果是連續停投三個月,定投就會自動停止。
四是,股市在牛市時,基金也漲的多,這時可以適當減少投資,若股市在熊市,可以適當增加投資,以增加基金份額。
後端收費的基金有很多,在基金申購費一欄里有說明。
如:南方500、融通100、興業300、大成300、德盛優勢等。
㈧ 投資回報周期怎麼算
投資回收期=初始投資額/年凈現金流量
年凈現金流量=稅後利潤+固定資產折舊
㈨ 財政平衡的周期平衡
財政周期平衡是指財政收支在一個經濟周期內由經濟繁榮時的盈餘來抵補經濟衰退時的赤字,從而在一個經濟周期內實現收支平衡。之所以把財政平衡理解為周期平衡,理由如下: 經濟運行的非均衡性表明實現財政收支周期平衡具有必要性。
社會總供求的均衡是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前提條件。而在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下,社會總供求的失衡是經常的現象。為了實現社會總供求的均衡,客觀上需要通過財政收支差額來調節供求總量。由於經濟波動的周期通常超過一年,因而財政收支平衡的實現也只能是長期的。如果我們仍然強調財政收支的年度平衡,則不但不能熨平經濟波動,而且可能加大經濟波動的幅度。 實現財政收支的周期平衡也具有可能性。這種可能性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財政分配的國家主體性表明其是一特殊的分配范疇,其收入的籌集和支出的安排必然要體現政府的意志,執行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由於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是政府的職能目標之一,因而以政府為主體的財政分配不可能選擇年度平衡,而只能是在發揮財政調節作用的過程中實現財政收支的周期平衡。
第二,經濟波動往往表現為經濟過熱和經濟衰退的交替,因而事實上存在由經濟過熱時的財政盈餘來抵補經濟衰退時的財政赤字,從而實現周期平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