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高分(200+ ),請大家幫我兒子起個好名字,不勝感激!~
田家雯,田家軒,田家輝,田家朔
『貳』 關於袁枚的《子不語》
《子不語》是清代袁枚(1716-1797)所著,共二十四卷,又有續集十卷,合計三十四卷,約一千則。《閱微草堂筆記》則是清代紀昀(1724-1805)從乾隆五十四年至嘉慶三年陸續寫成的,全書包括《灤陽消夏錄》六卷、《如是我聞》四卷、《槐西雜志》四卷、《姑妄聽之》四卷、《灤陽續錄》六卷,共五種,總名《閱微草堂筆記》五種,後通稱為《閱微草堂筆記》,合計二十四卷,收文言筆記一千一百九十六則。
《子不語》和《閱微草堂筆記》中都有很多以鬼魅為主人公的故事,二者所塑造的鬼的形象有著相同之處。
《子不語》卷十四中,寫到鬼「喜氣暖,人旺處則聚而居,如逐水草者然……貧苦寥落之家,鬼往來者甚少,以其氣衰地寒,鬼亦不能甘此冷淡故也……」,從中可以看出袁枚筆下的鬼喜歡人多的地方,是害怕寂寞的;同樣的,《筆記》卷二《灤陽消夏錄》二中,鬼經常聚集在人煙稠密處,僻地曠野很少有鬼。《子不語》卷九,人呼吸就可以把鬼嚇跑。更有勝者,鬼被人撞散後要恢復到原來的樣子,還頗為費勁(《子不語》卷十四)。《筆記》中則說,鬼遇見了人就要避開,因為他怕陽氣。(卷二《灤陽消夏錄》二)。《子不語》卷二十二,提到了餓死鬼搶饅頭的事情;而在《筆記》中,鬼也能吞吸酒的氣味,(卷十一《槐西雜志》一)。《子不語》數卷提到鬼為自己找替身的故事;而在《筆記》中,作為鬼,最大的願望就是再次托生人世,(卷三《灤陽消夏錄》三)。值得注意的是兩部書中,居然有內容完全一致的作品,《續子不語》卷五和《筆記》卷一《灤陽消夏錄》一中所載的故事,除了極個別的字句有所出入外,行文完全一樣。按照兩篇文章的相似度來看,應該是其中一人收入了另一人集子中的故事,究竟是誰收入了誰的,有待考證。
究其具有雷同或相同故事的原因,兩位作者幾乎是同一時代的人,所聽聞的故事情節類似也是情理之中。兩位作者又都是當時具有淵博學識的文人,還都採用文言進行寫作,兩部作品存在相似之處在所難免。
但是,《子不語》和《閱微草堂筆記》中鬼魅的形象又有著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子不語》中,善鬼很少,多數為惡鬼。
①有毫無瓜葛,被鬼糾纏的。《子不語》卷三,惡鬼馬大一定要娶陽間女子朱氏為妻,不從,就毆打朱氏。後朱氏去城隍祈求,才保平安。後來卻又有同為鬼魂的馬大之妻張氏為
夫報仇,差點把朱氏的眼睛抓瞎,朱氏只好又祈求於城隍,鬼夫妻都受到了懲罰,朱氏才得到了安寧。《子不語》卷九,說有五個鬼,只有一個有一隻眼,其他都是盲的,因此四鬼都聽這個鬼的話。他們到一家旅店,聽從這個鬼的命令才敢吸食旅客們的陽氣。被一個鬼吸就會生病,被五個鬼一起吸就會死掉。旅店的客人倒了大霉。
②有得罪了鬼,被鬼報復的。《子不語》卷六,尹月恆懷抱菱角,路經墳地,有鬼想吃菱角,但是尹月恆不給,鬼就來到他家裡,作祟,直到把尹月恆害死才作罷。《子不語》卷十一,陳庶寧因為笑話一個名叫張文華的鬼的詩文,就被鬼害死了,從中可以看出能詠詩的不一定就是善鬼。《子不語》卷八,吳雲從的小公子無意把尿尿在了鬼頭上,鬼就附身在小公子的身上,要吃要喝,還帶他的兄弟來一起吃喝,家人沒有辦法去城隍祈求,鬼才作罷。《子不語》卷十六,潘淑聘妻未嫁,就死了,在臨死前,囑咐岳丈要妻子為他守志。但是,岳丈又把女兒嫁給了別人,即將成婚時,潘淑附身在妻子身上作祟。岳丈家的教書先生張生用「未嫁之女,有何守志之說」問鬼,鬼不能回答,就走了,卻把妻子變成了歪嘴。《子不語》卷一,有武藝的張士貴買了有鬼的房子住,看到鬼就用箭射他,射中了,鬼大笑說,「必滅汝家」。第二天,他的妻子和兒子都死了。一個月後,他在牆壁的夾層中發現了妻子和兒子,他們又復活了。那個鬼想害人,但是生死有命,鬼也沒有辦法。
③有鬼用各種手段索要祭品的。《子不語》卷八,一個小鬼假裝雷神,騙吃騙喝,戲弄人。《子不語》卷二,有鬼附人身,自稱「紀大將軍」,索要飲食,被一個豪士陳對軒怒罵之後,才逃走了。《子不語》卷二,某侍衛不小心把一老翁推入井中,沒有救他就逃走了。晚上就有鬼來作祟,要求「欲我安寧,須刻木為主,寫我姓名於上,每日以豚蹄享我,當作祖宗待,我方饒汝」,侍衛家只好聽從。後來在路上又遇到老翁,才知道他並沒有淹死,是一個鬼冒名前來索要飲食。《子不語》卷二十四,胡某外出,有鬼附胡妻,說,胡某客死他鄉,需要「供木主祭我,並廣招名僧超度我」,胡家就為他舉行了祭奠儀式。後來,胡某回家,才知道是詐酒食、騙超度的無賴鬼。
④有鬼戲弄人的。《子不語》卷二十四,鬼假扮神仙騙沈濟之,他家後院有金子,沈挖了半天也沒有,因此脾氣變得很暴躁。《子不語》卷二十四,鬼假扮神人告訴馮香山科舉的試題,入考場果然是,但是沈生卻名落孫山。他後來又聽到鬼誦讀他的文章,鬼說這是榜首的文章。沈生就以為第一名偷了他的卷子,上告官府,查實第一名的文章並不是他的,判他誣告,發配黑龍江。
而在《筆記》中有那麼多的善鬼。
①有善論詩文的斯文鬼。卷一《灤陽消夏錄》一,寫王執信隨父在榆林時,曾在野寺經閣下聞鬼論詩。一鬼評唐彥謙詩格不高,但又稱贊唐「禾麻地疫生邊氣,草木春寒起戰聲」是佳句,另一鬼則自薦其詩,「陰磧日光連雪白,風天沙氣入雲黃」乃寫邊塞風景的絕句。評唐彥謙詩的那個鬼很不服氣,亦自誇其「山沉邊氣無情碧,河帶寒聲亘古秋」寫邊城日暮之狀最為逼真。兩鬼自吟自誇,得意非凡。卷十《姑妄聽之》二寫清秘堂兩詩鬼評詩。一鬼說,「今日樓上看西山,知杜紫微『雨余山態活』句真神來之筆!」一鬼說,「此佳句在『活』字又佳在『態』字,烘出『活』字。若作『山色山翠』則興象俱滅矣!」鬼既為鬼,卻也頗有雅緻。卷十四《槐西雜志》四,寫兩鬼論文章格調流派之高下。鬼說道:「大抵能挺然自為宗派者,其初必各有根底,是以能傳。其合亦必各有流弊,是以互詆。然董江都、司馬文園文格不同,同時而不相攻也。 李杜王孟詩格不同,亦同時而不相攻也。彼所得者深焉耳。後之學者,論甘則忌辛,是丹則非素,所得者淺也。」兩鬼之論深刻而切中要害。
②有充滿感情的柔情鬼。卷十二《槐西雜志》二,寫有男女二鬼,到了重新投胎做人的時候,感情太好,不想分開。因為他們在生前就很恩愛,死後情意更篤,比起人間同床異夢的夫妻勝過千萬倍。卷四《灤陽消夏錄》四,寫佃戶何晚上在麥田守夜,遇到一老翁自稱其曾祖父,自訴其情道:「鬼自伺放焰口求食外,別無他事,惟子孫念念不能忘,愈久愈切。但幽明阻隔不得音問。或偶聞子孫熾盛,則躍然以喜者數日,群鬼皆來賀。偶聞子孫凋零,亦悄然以悲數日,群鬼皆來唁。較生之望子孫,殆切數倍。」這位老翁即使死後也沒有忘記子孫,他的語言中飽含著長輩對後輩的眷戀。可見鬼雖為異類,但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極富感情的。
③有明辨是非的正義鬼。卷二《灤陽消夏錄》二,寫賣糕的小兒二格,觀燈時被苑戶常明所殺。常明因官庫丟失玉器收監受刑,二格之魂為他辯護,「玉器非所竊,人則真所殺,我即所殺之魂也」。二格雖然是鬼,但是仍然罪罰分明,對於如此深仇大恨的仇人,他大可以把玉器失竊之事也推到常明身上,加重他的刑罰。卷四《灤陽消夏錄》四,寫鬼議論人間義理,對某公以道學自任甚為不滿,厲聲呵斥,「時方飢疫,百姓頗有死亡。汝為鄉宦,既不思早倡義舉,旋粥舍葯,即應趁此良夜閉戶安眠,尚不失自了含。乃虛談高論,在此講民胞物興。不知講之天明,還可作飯餐,可作葯服否?」之後就拿磚打道學先生,先生倉惶而逃。
《筆記》中,作者借冥界為我們描述了一種理想化的世界:死生雖殊,性靈不改,境界亦不改。山川風月,人見之,鬼亦見之; 登臨吟詠,人有之,鬼亦有之; 鬼何不如人?且幽深險阻之勝,人所不至,鬼得以魂游; 蕭寥清絕之景,人所不睹,鬼得以夜賞,人且有時不如鬼。彼夫畏死而樂生者,如嗜欲攫心,妻孥結戀,一旦舍入冥漠,如高官解組,息跡林泉,勢不能不戚戚; 不知本住林泉,耕田鑿井,田熙相安,原無所戚戚於中也(卷七《如實我聞》一)。這分明是借鬼域投射現實人生,在這里,做鬼的樂趣比做人的樂趣要多得多,這個理想化的世界,多少表達了作家的嚮往。
探究形成兩部作品不同的原因。袁枚的《子不語》取意於《論語·述而》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表明所記正是大聖賢所不想說也不願說的。正如袁枚在自序中所言,這是他從事文史之餘「廣采游心駭耳之事,妄言妄聽,記而存之」的自娛之作。袁枚在文學傳作中,就倡導「性靈說」,反對清初以來擬古和形式主義的流弊。性靈說,即要寫自己的生活感受,這也影響了《子不語》的創作,作品中表達了作者詼諧而放達的性格和反對舊傳統的思想。而紀昀作為一代大儒,身居高位的他是無法完全逃脫禮教對他的束縛的。他的《閱微草堂筆記》常常依託鬼魅故事寓意現實人生,通過鬼魅與人的愛恨情仇,鬼魅的世界來影射真實生活。在作品中,作者做了大量有意識的改造,很多故事都融入了他深刻的思想(大至對人生的感悟,小到對詩文的理解),展現了作者的精神世界。《筆記》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作者借「神道設教」來勸導世人的主旨,作品就是要借題發揮以達到勸善懲、挽救世風的效果。
『叄』 西南科技大學非金屬礦研究所
西南科技大學非金屬礦研究所為原國家建材局1988年批准成立的科研機構,現有研究人員9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4 人。
非金屬礦產地質與礦產開發是西南科技大學最早的省部級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支撐領域和研究方向之一,也是在全國非金屬礦領域有較大影響的重點研究方向。非金屬礦研究所在此領域以現代成礦理論、地球化學及成因礦物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非金屬礦床地質及地球化學特徵、成礦規律等。經20多年的研究,在非金屬礦經濟地質與成礦系列、非金屬礦床地質及成因、非金屬礦產開發等重點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突出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20世紀80年代以來,研究所在國內率先採用地球化學和穩定同位素地質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粘土礦床等非金屬礦床,形成了由教授、博士為學術帶頭人的學術梯隊,並已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同行和地域經濟發展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80~90年代主編並出版了《非金屬礦產地質學》、《非金屬礦勘查與評價》等多部本科統編教材。
研究梯隊在全國較早提出和研究了「非金屬礦床的地球化學」、「非金屬礦床成礦系列」和「地質體綜合利用」,研究了一系列非金屬礦物資源及其礦產開發,先後完成了10餘項部省級項目,如「蘇州高嶺土礦床地球化學及成因研究」、加拿大國際開發署資助的「中加礦物科學合作研究」項目及「四川綠柱石輻照改色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出版了《蘇州高嶺土礦床地球化學及成因》、《中國坡縷石》等專著,發表論文120餘篇,獲省科技進步二、三等獎4項,填補了國內非金屬礦研究領域的多項空白,有些項目研究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與校董事單位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在傅依備院士的指導下開展了放射性核素的地球化學行為及其地球化學屏障特性的研究,重點研究了非金屬礦對核素的吸附、固化及其廢棄物處置的地質地球化學環境。合作進行了「放射性離子交換樹脂水泥固化改進研究」、「廢物泥漿及廢樹脂水泥固化體性能測試」、「新型富鋁鹼礦渣沸石基鍶銫放射性廢物固化材料」、「放射性廢物的固化基——沸石鹼礦渣膠凝材料的工藝及對鎇吸附評價」等重大科研項目。此外,還先後負責完成和正在進行一系列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主要包括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放射性元素U、Sr、Cs的晶格固化處理方法研究」、「放射性核素與固化材料的作用機理」等。共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二、三等獎3項,部分鑒定項目達到了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
研究所具有完善配套的關於非金屬礦物質組成、結構、物理化學性能、礦物加工的相關測試儀器和設備,可以滿足非金屬礦產地質、非金屬礦產開發等研究的需求。
地址:四川省綿陽市西南科技大學非金屬礦研究所 郵編:621010
電話:(0816) 2419275 傳真:(0816) 6089998
郵箱:[email protected] 負責人:田熙(所長)
『肆』 姓氏庹的由來
南澧縣西燕子山的傳說。認為庹氏的先祖是春秋齊國齊悼公時的國相田乞。其子田常(田成子)在父亡故後繼續為相,控制齊國政權, 並採取「宮變」,殺死齊簡公,立齊平公,政權完全控制在田常手中。 到了田常曾孫田和時,於公元前391年,廢黜齊康公,自立為君,史稱「田氏代齊」。公元前386年,周安王詔示天下,承認田和為齊侯(以上參見《辭海》1980年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1913頁;《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第二》;《史記》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1988年版,嶽麓書社/長沙出版社)。到了宋代,田氏後人早已沒有王位了,但仍不乏在朝為官之人。 如宋徽宗時, 田和之弟的後人田亮的次子田熙(又說為田和之裔三十八代孫)就官至四川成都太守。 而田亮的長子田虎,本來襲爵在朝為官,但卻幹了謀反朝廷之事。其侄兒田良〖田熙之子, 生於宋神宗13年(公元1079年),宋徽宗元年(公元1100年)20歲時, 曾任永定(今湖南張家界市永定區)都司之職長達10年,後退職入川侍奉母親〗, 與母親一起多次規勸,仍不聽從。結果謀反失敗,田氏一族遭到朝廷追捕抄斬,田虎全家被殺。田良為避殺身之禍,已提前更名為效微, 與母親及其一家人從四川成都遷至湖南慈利縣他原來作過官的地方附近(疑為澧縣),並改田姓為庹姓。庹者度也,度虎必敗之意。時間當在公元1121年前後(北宋宋徽宗時代,方臘、宋江等農民起義之時,「靖康之亂」—宋欽宗之前),至今已有880餘年了。
以上傳說參見《江南庹氏宗譜》(庹名立編,1904年版)。
由此看來,庹姓始於田良,籍於湖南慈利, 是庹姓第一人。
我們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的洛陽、何店、大堰坡三鄉鎮,京山縣以及由湖北隨州洛陽東遷至安徽省的郎溪、寧國、宣城三縣的庹氏, 原先就遵從此說。並認為庹姓的來歷是:
田良更名為庹效微後, 共生四子:國震、國泰、國明、國清。其中國震(生於宋高宗元年,公元1127年)、國泰為庹姓,國明、國清之後人復姓田。國震一門在慈利傳代至第十七世,有邦彥公長子庹錦袍,號五常,生於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到明萬曆初年(公元1573年)46歲時,被朝廷派任「河南之陽衛指揮」。(註:衛,明朝兵制。明朝實行「衛、所制」,軍隊組織有衛、所兩級。一府設所,幾府設衛,衛設指揮使,統兵士五千六百人。河南之陽:今河南南陽地區。)
庹五常共生三子及收養一螟蛉子(義子),是為庹萬清、庹萬賢、 庹萬棟、庹萬洪(義子)。庹五常任河南之陽衛指揮後, 將四子均從湖南慈利遷至隨州(北楚隨邑),屯田守城,史稱「軍戶」。( 註:軍戶,平時種田,田由國家分配或指定地方自行開墾,戰時則奉命出征打仗。而平時則有二份人守城,八份人種田。)
據《江南庹氏宗譜(卷一).1904年版》記載: 長子庹萬清遷居隨南仙山後不久,又遷到「隨南西鄉庹家畈去了」,即是今大洪山一帶。其子孫分布在今大洪山北的隨州洪山、長崗、雙河等鄉鎮,後代昌盛。三子庹萬棟遷居隨南仙山後不久,則遷到「隨邑北鄉去了」。(註:此兩說今無人證、物證。)而次子庹萬賢,則為隨南仙山籍庹姓第一世祖。至修譜時(1904年) , 歷330年(1574年—1904年),傳十五世,存宗仲、宗禮、宗孔、宗國、宗先五公五門。 義子庹萬洪亦同為隨州洛陽籍一世祖,至修譜時,傳十三世,存宗徹公一門。以上是為「宗」字派「老六門」。我們湖北隨南仙山方圓六十里以及京山縣、安徽省郎溪、寧國、宣城三縣之庹姓, 均系「老六門」之後,「派行」相同。
但是,查全國《庹氏族譜》(湖南版),在田良的後人中沒有庹五常這個人。庹五常是湖南慈利田虎的後人。
『伍』 中國叫王田熙名字的人有多少個
你好,斗數之家團隊為您服務:
同名同姓問題每天都好多的樣子吶!恰似點點星星,天天都有的摘(是的,真的摘不完),已經是我的日常了。但是街道查不出來。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You Could Obey following following following steps:
度娘:同名 二字,排名置頂的必然是:
同名同姓同名同姓-基於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庫而做
你點開這個網站,就是專門解決你所問的問題的網站嘍!
這個網站有個好處,就是到底是哪個省有多少個和你輸入的同名的都看的清清楚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