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投資黃湖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投資黃湖

發布時間: 2021-06-12 05:55:05

A. 杭州知輝膜結構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浙江省注冊資本:5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毛志慶企業類型:私營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控股或私營性質企業控股)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杭州市餘杭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地址:杭州市餘杭區黃湖鎮青山村東塢口10-1號
法定代表人:毛志慶
成立時間:2003-07-28
注冊資本:218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0200003996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杭州市餘杭區黃湖鎮青山村東塢口10-1號

B. 杭州宏圖密封件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浙江省注冊資本:5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俞紅祥企業類型:私營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控股或私營性質企業控股)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杭州市餘杭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地址:餘杭區黃湖鎮清波村
法定代表人:俞紅祥
成立時間:2003-05-06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8400022215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餘杭區黃湖鎮清波村

C. 深圳景海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景海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9月2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投資興辦實業(具體項目另行申報)等。
法定代表人:黃湖湖
成立時間:2014-09-25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1138134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路聖廷苑東區寫字樓三樓C23室

D. 黃湖鎮的資源優勢

黃湖地域是浙西中山丘陵向杭嘉湖平原的過渡前緣,北據王位山(海拔725.5米),西立老虎山,東卧荷葉尖諸山,中躺黃湖大溪自西往東南流去,沿溪兩岸為河谷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素以盛產竹、木、茶、果等特產而聞名。解放後,黃湖以種糧、栽茶、育林、培竹為傳統農業。20世紀70年代末起,是糧食生產高峰期,1978年全鎮全面推廣雜交水稻種植技術,水稻種植總面積17471畝,年產稻穀4633噸,不但足額完成國家公餘糧任務,而且還(是首)年交商品糧350噸,創歷史新高;到1985年水稻種植面積16049畝,年產稻穀5235噸;90年代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除水稻種植外,以早雞筍、杉木、毛竹、茶葉、水果、禽畜為農業的大宗產品。
1988年茶園面積2400畝,年產茶180噸,先後建起青山、牌樓山、王位山名茶基地,2001年起王位山天龍茶園列為徑山茶葉系列主產區,已開發到2700畝。2001年春天龍茶榮獲「中茶杯」二等獎、第二屆國際名茶金獎,2002年以來連續榮獲浙江省茶聖節一等獎。2003年新建杭州杉杉制茶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成為餘杭區一家現代化制茶龍頭企業,大部分茶葉產品銷往國際市場,2005年有主產茶園2616畝,茶葉深加工廠兩家,年產茶葉461噸。
20世紀50年代起,毛竹林以「封山育林、計劃採伐」為主,毛竹林區漸趨茂盛,年毛竹立量350萬株。80年代起,以「穩定山林權,劃定自留山、確定責任制」為主, 毛竹立量增到450萬株。90年代起,推進科技管理,建有毛竹筍材兩用林8000畝,其中毛竹四季筍塘800畝;毛竹立量達500萬株。1999年辦起毛竹製品加工廠三家,主產毛竹竹膠板,「金竹寶牌」竹校板遠銷日本、韓國、德國、荷蘭等國家,產值達1923萬元。2005年底有毛竹立量509萬株,產值達300.75萬元。
黃湖是早竹筍主產區之一,興於20世紀80年代,盛產於90年代,2001年以來推廣「春筍冬產」覆蓋技術後,早竹園發展到4190畝,2005年產早筍3622噸,年產值達873.8萬元。
黃湖是白殼孵雞筍的主產重鎮,該筍是繼早竹筍之後的一大無公害的餐用食品,體白,味鮮嫩,筍農稱其為「玉美人」。2001年黃湖林業站已注冊商標「《黃湖》牌玉美人白殼孵雞筍」,20世紀70年代,全鎮有白殼孵雞筍園1500餘畝,80年代隨著早竹筍產業的發展,「玉美人」種植面積增到2500餘畝,年產竹筍1000噸;90年代政府引導,種植面積擴大到4000餘畝,年產竹筍2000噸,年產值達250萬元。旺產時節,筍農每日天亮時挖掘、上午交易,筍商每天中午打包、裝車運出,傍晚前後送到南京、上海等地出售,充分保持了「玉美人」的新鮮度,深受廣大消費者的種愛。到2005年有「玉美人」竹園4000畝,年產竹筍5254噸,年產值700餘萬元。
2001年以來,以發展生態農業為主,推廣「竹(果)園-雞」生產模式,即竹(果)林里放養本雞,雞啄蟲除草,雞糞肥園,園肥筍雞雙豐收,使農民現實了由單一型經濟收入向多項經濟增收,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發展,達到資源循環再利用的生態農業生產模式。2003年注冊了「王位山竹鄉本雞」商標,2004年養雞專業戶發展到80餘戶,當年產本雞6萬羽,產值達390萬元;並成立「王位山竹鄉本雞、青山果木、賜璧紹鴨」等農業合作社三家,是年還建立「苗木、水果、白茶、茜芹、中草葯材」等生產基地10個。2001年前後相繼建立以農業龍頭企業為代表的農產品加工業有五家,到2005年,從業人員達500餘人,生產總值達4379萬元;年底,全鎮擁有山林4157公頃,其中用材林1443公頃,竹林2521公頃、經濟林193公頃,水田647公頃、旱地176公頃,至此黃湖農業形成了以「王位山天龍茶、竹筍、水果、苗木、竹鄉本雞、竹製品加工業」為主的六大支柱產業。年產糧食4823噸,全鎮全年農業總產值為1.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7580元。

E. 黃湖鎮的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後,黃湖從糧食生產為主,轉變為多種經營,社辦企業,成立黃沙隊,辦起碾米場。20世紀80年代後,大辦鄉村工業,先後建起水泥廠、磚瓦廠、電機廠、紡織廠等企業,當時的經濟總量年產值在2000-3000萬元左右。 20世紀90年代,第一批申領私營企業執照的黃湖人,從事包裝材料加工,成為黃湖最先富裕起來的老闆,也成了民營企業的樣板。至此,黃湖把鄉村企業全部轉制為民營,調動了經營者和生產者的積極性,1998年出現了兩家年產值超千萬元的企業。
2000年,建立黃湖工業園,自第一家企業投產以來,逐步引進織造、服裝、電機等企業,現已有10多家企業產出效益。
2003年,黃湖鎮第一家外資企業——斯凱菲爾技術公司,實現利用外資發展經濟,並帶動黃湖企業技術創新,產業升級,規模擴大,管理進步,效益提高。
截至2008年,全鎮有工業企業100多家,其中規模企業24家。2008年全鎮工業總產值有望達到1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逐年遞增,從1978年的122元,上升至去年的超10000元,三十年增長了80多倍。1982年土地承包到戶,極大地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根據山區特點,山區農民種植筍竹、果樹、杉林等,大力發展農業經濟。興修水利設施,大小水庫建成公園式,青山溪小流域治理、黃湖大溪整治工程,有力地改善和優化農業生產條件。
2003年,農村體制改革創新,對行政村實行拆擴並,是村級發展的一個轉折點,把農村分散的資源,集中起來搞建設,修築道路、健身苑,美化村莊環境,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農村實行村務公開制度,把村級經濟向村民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實施便民聯系卡制度,村民的意見、想法以聯系卡的方式向鎮黨委傳達,暢通民情,該舉措得到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2005年,黃湖鎮榮獲「浙江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 黃湖鎮2006年實行養老保險制度,徹底解決農村老人無錢養老的後顧之憂。醫療保險制度實行以來,受到群眾普遍歡迎,第一年每人交費10元。2007年和2008年參保費上升,農民更是積極主動參保。2008年又開始進行醫療體制改革,進一步改善醫療條件,全面提升山區醫療服務水平。
2006年4月,黃湖鎮被列為杭州市唯一一個農村層面的青少年事務管理試點單位後,該鎮積極探索農村問題青少年管理,首創「黃湖模式」,並得到了省市區多家媒體關注和報道。2008年10月15日,團中央就「青少年利益訴求」課題專門到黃湖開展調研。
2008年年初,黃湖鎮在全區率先創建村級工會,為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提供組織保障。2008年12月,首家村級關工委及關工小組,在賜璧村掛牌成立。
2015年黨建引領社會經濟事業再發展重點工作扎實推進。深入開展「三改一拆」和「無違建」創建工作。全年累計拆除違法建築117處、拆除違法建築面積46255.3平方米,積極創建杭州市無違建鎮。有序開展「美麗鄉村」創建工作。完成五個村的農村生活污水工程治理;青山村、清波村積極申報區級美麗鄉村示範村。扎實開展「五水共治」工作。完成法凱淶瑪等13家企事業單位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認真落實河長制度,做好黃湖大溪非法排污口排查工作。大力推進學校項目建設。黃湖中心幼兒園遷建項目和黃湖中學食堂改擴建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合力開展九個專項整治行動。整治關停8家石料加工及關聯行業場點;集中開展道路兩側違法建築專項整治行動,共拆除「兩路兩側」違建16處,共計面積約4060平方米。
經濟建設穩步發展。打造農業品牌。完成清波村和虎山村的糧食功能區建設,完成虎山村300畝水稻的無公害食品申報。繼續推進三園茶業等農業園區建設。杭州龍頭山養殖公司的「黃湖龍頭山」成功申報杭州市著名商標。提升工業規模。港華燃氣項目完成土地招拍掛,杭州利秋工貿竣工投產,杭州聲貝音響等四個項目通過竣工驗收即將投產。探索三產民宿發展。梳理出四大民宿板塊,「逸景灣」民宿項目已申報市級示範民宿。石扶梯民宿自然村區塊已簽署投資意向。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黃湖老街整治項目完成線路整理、路面澆築以及路燈等配套設施建設04省道集鎮段整治工作完成各類亂搭亂建和違法廣告治理,全面實施綠化美化工作;永崢橋區塊整治工作已拆除違法建築和不雅建築240餘平米,農居房建設正在規范實施中,種子倉庫區塊完成資產劃撥,完成新增建設用地規劃調整。
民生事業協調發展。完成王位山村、清波村和青山村三個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成為全區首個文化禮堂全覆蓋的鎮。以「愛家鄉、尋榜樣、樹夢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系列活動為主線,評選「身邊好人」10人,成功舉辦「美麗餘杭·樂活黃湖」大型河塘彩繪活動。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各村(社區)實現居家養老照料中心和老年食堂建設全覆蓋。開展政府購買養老服務評估196人,服務1024小時;建立村級慈善基金,完善四級救助圈,全年發放救助40餘萬元。推進「平安黃湖」建設,在全區率先啟動「警調銜接」工作,全鎮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18起,調處成功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