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養老保險一般用多少來買國債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養老保險一般用多少來買國債

發布時間: 2021-06-11 17:35:54

① 養老保險金是按什麼標准交的,有沒有起征點個人和企業各分擔多少

養老保險制度作為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也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制度本身需要規范化,政府和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領域的介入和管理也必須規范化。財政介入基本養老保險領域主要應考慮社會保險稅、養老基金預算管理和養老保險財政補助制度三大方面。
通過社會保險稅方式獲取基本養老保險資金
目前世界各國獲取基本養老保險資金的方式即籌資模式,通常有三種形式:繳稅制、繳費制和預籌基金制(強制儲蓄)。通過對三種籌資模式的比較,我們認為社會保險稅比繳費制更有效率,比預籌基金制和繳費制具有更強的約束機制,比繳費制和預籌基金制更能體現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公平性。因此,通過社會保險稅獲取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在內的社會保險基金,是一種符合我國現階段實際和改革發展客觀要求的選擇。為此,我們嘗試設計了一套適合我國的社會保險稅方案,方案如下:
——納稅人和納稅對象的確定: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包括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都應成為社會保險稅納稅人。農民進城從事工商盈利性活動一年以上者,也應成為社會保險稅納稅人。企事業單位以職工工資總額作為社會保險稅課稅對象,私營業主和個體工商戶可按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所得額作為課稅對象。
——稅率的確定:稅率的確定是整個社會保險稅開征的難點,其合理與否關繫到整個社會保險制度能否順利運行。一般地說,養老保險應選擇部分積累模式,而失業、醫療、工傷保險可選擇現收現付的模式。稅率的設計上,應綜合考慮如何滿足不同險種對保險資金的需求。從國外的經驗看,有的國家只設計社會保險總稅率,然後將其分為企業和個人應交稅率;也有的國家按保險項目設置稅率,分解為企業單位和個人交稅率。我國的社會保險稅率設計,應設置一個總稅率,將其分解為企業單位和個人交稅率。然後可將徵收額按固定比例分解為養老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生育保險基金。
按照有關測算,五項社會保險支出占城鎮從業人員工資收入的比重2005年最高僅為27.7%,遠低於現在五項社會保險的實際繳費率40.6%.這說明現在的繳費率過高,其主要原因是現行的社會保險覆蓋范圍仍主要限於國有企業,而國有企業正是養老、失業、醫療負擔最重的經濟成份,大量的非國有經濟發展時間不長,社會保險支出負擔相對輕一些。因此,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是減輕社會保險負擔、降低社會保險繳費率的重要途徑。我們認為,在2005年前我國社會保險稅率設計在30%左右是完全可行的。
——納稅人負擔:如按30.6%的社會保險總稅率,由企業單位負擔19.6%,其中養老保險負擔12%、醫療保險負擔4%、失業保險負擔2%、工傷負擔1%、生育保險負擔0.6%;由職工個人負擔11%,其中養老保險負擔8%、醫療保險負擔2%、失業保險負擔1%.這樣可以體現社會保險權利與義務對等的原則和企業單位和個人合理分擔的原則。
——將徵收的社會保險稅劃分為相應的保險基金。我們認為,30.6%的社會保險稅徵收額,可以按以下比例劃分:20%作為養老保險基金;3%作為失業保險基金、6%作為醫療保險基金、1%作為工傷保險基金、0.6%作為生育保險基金。其中20%的養老保險基金根據上面的測算可以形成部分積累,應付未來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對養老保險基金的需求。
——建立基本社會保險「個人帳戶」。在五項社會保險項目中只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適宜建立「個人帳戶」。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包括個人繳納社會保險稅8%的部分,還應從企業單位繳納的社會保險稅中劃入2—4%;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包括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稅2%的部分,還應從企業單位繳納的社會保險稅中劃入1%.
——建立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社會統籌基金」。社會保險稅企業單位繳納的12%部分中除2—4%進入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外,其餘的8—10%均進入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基金;社會保險稅企業繳納4%的部分,除1%進入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外,3%進入醫療保險社會統籌基金。
——起征點與財務處理:社會保險稅的起征點是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線,凡是工資收入沒有達到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個人一律免交社會保險稅:凡是工資收入超過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個人,超過部分按規定稅率交納。企業繳納的社會保險稅,列入企業財務費用,作為生產成本;行政事業單位需繳納的社會保險稅一般列入當年經費預算,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凡是有穩定收入來源的行政事業單位,可從其自身的收入中列支一部分,具體比例由同級社會保障部門與財政部門共同協商確定。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稅,可從個人所得額中扣除,免交個人所得稅。
——財政影響的分擔:地方財政承擔本地社會保障管理機構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管理費支出,中央財政承擔中央一級社會保障管理機構與經辦機構的管理費支出。
——社會保險基金的支出條件和方法。社會保險基金的支付在這里主要涉及到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個人帳戶」與「社會統籌」的支付順序與方法。關於養老保險金的支付,可規定凡是達到國家規定領取養老金條件的職工個人,應同時從社會統籌基金中領取相當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25%的社會性養老金;從「個人帳戶」中或按「個人帳戶」儲存額與平均余額等分的份額,或從「個人帳戶」中領取相當於個人離退休離工資水平35%的繳費性養老金,後者不按平均余額等分。醫療保險金的支付可按目前統一規定執行,即「個人帳戶」與社會統籌分開核算,確定社會統籌基金的起付標准和最高支付限額。起付標准原則上控制在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額控制在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4倍左右。起付標准以下的醫療費用從「個人帳戶」中開支,起付標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醫療費用主要從社會統籌基金中開支,個人也要負擔一定比例。
——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社保基金管理涉及到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分工、管理體制的構建等。我們認為,社會保險基金管理要調動各級政府參與管理的積極性,按不同項目社會保險基金的重要性及影響的大小,將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分散於縣(市)、地(市)、省(市)、中央四級管理。可以考慮將工傷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交給縣(市)一級政府管理,失業保險基金交給省(市)一級政府管理,養老保險基金交給中央政府管理。這樣既有利於增強各級政府管理社會保險基金的責任,也有利於分散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風險,提高各級基金的管理水平。按照上述分工,將社會保險基金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管理,專款專用,結余資金主要購買國債和納入中央政府統一規定的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不得隨意挪用。
對此答案滿意的話,請記得立即採納喲,謝謝!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② 國債 和 養老保險

不完全是/據國務院《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國發[1995]6號)規定建立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是按月記人的,且只有建立個人賬戶的職工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之後才可以領取,因此,個人賬戶儲存額余額同銀行存款一樣應按月生息,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就是專門為存儲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而單獨規定的基金年利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兩個實施辦法的規定,記賬利率的確定主要參考以下三個方面:
一、參考當地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來確定;
二、根據銀行的居民定期存款利率確定;
三、按照養老保險基金營運的實際收益確定。
2國務院在1997年頒布的《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文件中明確,個人賬戶儲存額,每年參考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利息。當然,「參考」並非「按照」,即記賬利率在主要參考銀行同期存款利率的基礎上,並適當考慮一些影響今後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的因素,如經濟發展水平和工資增長情況等。另外,由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結余部分購買國債,因而記賬利率可給予「優惠利率」,即按國債利率確定。
3國務院在1997年頒布的《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文件中明確,個人賬戶儲存額,每年參考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利息。當然,「參考」並非「按照」,即記賬利率在主要參考銀行同期存款利率的基礎上,並適當考慮一些影響今後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的因素,如經濟發展水平和工資增長情況等。另外,由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結余部分購買國債,因而記賬利率可給予「優惠利率」,即按國債利率確定。
3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③ 如果現在交養老保險300將來每月能領多少

看你幾歲了,養老保險基本上就是把你的錢拿出來買國債,收益很低,遠不如買房,而且中國現在每年多發15%的鈔票,如果養老金只買4.5%收益率的國債,三十年後會貶值90%

④ 養老保險買,公司和個人各出多少錢

社保是與工資相掛鉤的,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醫療保險(單位10%,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1%,個人0.2%),生育保險(0.8%全由單位承擔),工傷保險(單位0.5%-1.6%全由單位承擔)。因為各地平均人均收入不同,各省市地區承擔的比例有所不同。

養老保險:公司1680*20%=336 ,個人1680*8%=134.4;

失業保險:公司1680*1%=16.8, 個人1680*0.2%=3.36;

工傷保險:公司1680*0.25%=4.2,個人0;

生育保險:公司1680*0.8%=13.44; 個人0

醫療保險:公司2521*10%=252.1,個人2521*2%+3=53.42。

綜上:社保公司交多少= 336+16.8+4.2+13.44+252.1=622.54

社保個人交多少= 134.4+3.36+53.42=191.18

(4)養老保險一般用多少來買國債擴展閱讀:

社保基數

社保繳納基數一般是指當月的工資,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發展狀況

步入2015年,全國已有天津、重慶、福建、江西等地執行新的社保繳費基數標准。與2014年相比,用人單位和職工需要繳納的社保費用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各地普遍以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社保繳費基數,工資平均數不到下限的按照下限算,超過上限的按照上限計算。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社會平均工資存在虛高成分,並不能完全反映出社會群體平均收入的真實情況」。因此,社保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聯動機制本身就值得商榷。此外,社保繳費基數上浮勢必加大企業和低收入群體的繳費負擔,如何平衡好參保對象的權利和義務,還需要統籌考量,拿出相應的配套措施。

其一,降低社保繳費率。眼下,我國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5項社保的繳費比例,企業為36.6%,個人為11%左右,合計超過個人工資的40%,在國際上屬於偏高水平。在社保繳費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再來大幅提高社保繳費基數,無疑將進一步加重繳費負擔,影響參保熱情。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

其二,加大公共財政投入。數據顯示,目前社會保障支出占我國財政支出12%,遠低於西方國家30%—50%的比例,即使是一些中等收入國家比例也在20%以上。從根本上解決養老金可能存在的缺口,必須調整我國的財政開支結構。各地不能只盯著公眾的社保繳費基數,更應承擔起政府責任,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共同做大做強保障體系。

其三,提高保障水平。社保繳費基數上浮後,勞動者最關心的就是,交的錢多了,享受的收益有沒有同步增加,2012年廣州曾打算提高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准,但根據方案,廣州居民繳納的醫保費用提高50%—108%,居民醫保報銷待遇卻只增加5%。這引發公眾強烈質疑,調整方案隨即被叫停。如今,一些地方只是公布社保繳費基數上浮多少,對養老金替代率等社保待遇的提高語焉不詳,自然難以贏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其四,實現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在提高社保繳費基數的同時,有關部門還需開動腦筋,通過多元化投資實現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防止公眾的養老錢、救命錢白白縮水。

應該看到,社會保險不是社會福利,參保人必須先履行繳費義務,再享受待遇。無論從社保制度良性發展,還是從提升保障水平來說,適當調高繳費標准或是大勢所趨。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制定一攬子方案,多項措施齊頭並進,讓公眾繳得明白、繳得放心。

⑤ 退休後買國庫券好還是買金票和養老保險好

退休以後,我覺得你買國庫券比較好一點,因為他比較保險沒有多少風險

⑥ 大家買國債一般買多少

注意看報紙和新聞以及各銀行的信息,有國債買的話,會有公告,帶上身份證,RMB去銀行網點就可以了,金額是100的倍數

⑦ 如何用養老保險金投資國債

直接去買,但最好還是不要這么做,你去投資了那你老年怎麼過?

⑧ 如果20萬買國債劃算還是買支付寶上的全民保養老金好

呵呵……好問題啊,個人覺得吧,這兩個不是一個性質或者概念吧,國債是理財產品,有國家背書,所以相對比較安全保險,基本上是可以跟上通貨膨脹的,但是全民保養老金其實是一種養老保險,有很長的繳款時限,而且不是隨便可以取出來的。個人覺得吧,買國債比較好吧,到期可以取出來,保險沒必要買那麼多吧,可以少量購買就好。

⑨ 買國債的話至少要多少錢 利息會有多少呢

國債有三年期的和五年期的,最近一期是2015年3月10日發行的三年期的利率是4.92%,五年期的利率是5.32%,購買三年期的國債利息就是100*4.92/100*3=14.76元,購買五年期的國債利息是100*5.32/100*5=26.60元。那麼購買國債最低額是100元!在購買之前需要到就近的銀行辦理銀行卡開資金帳戶和國債託管帳戶!滿意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