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減少國債的發行量可以抑制通貨膨脹
國債算是貨幣的一種形式,尤其在歐美等國,在西方國家政府並沒有印製貨幣的權利。他們產生貨幣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是政府發行債券在市場出售,這樣可以換回一部分貨幣,賣不出去的國債全部被美聯儲(中央銀行)買下,買下國債所花的錢就是新印製的貨幣。
所以說國債是新貨幣印製的引子,每次印製貨幣前必須先有國債作為抵押,所以減少國債就減少了貨幣發行量,相應通貨膨脹受到抑制,但這只是其中部分原因。
② 買國債可以抵抗通貨膨脹嗎
不能的,收益一般包括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國債僅僅能分散非系統風險而已。例如,如果政府破產,你就收不回本金,更不可能抵抗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所有行業,所有投資都必須承擔的系統風險。
③ 當出現通貨膨脹的時候,能不能通過發行國債來抑制
你老師的說法也對,首先要明白為什麼出現通貨膨脹,就是它產生的原因。不知道你們的課本是怎麼定義,如果你們的課本說的是通貨膨脹是貨幣發行超出實際需要,你們老師就是對的,因為中國的大學以前的教育要求學生的答案是絕對和死的(必須按照教材的出處,否則皆是不對),既發行國債會增加貨幣供應從而引發通脹壓力。但是如果學習了更多的經濟學方面的知識就會覺得有其他的可能,而且我記得中學學的是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對吧?
國債說白了說是國家向老百姓借錢!發行國債融來的錢,如果國家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可以有效地拉動內需、改變經濟萎縮的局面,保持了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同時融資所得的錢可以用於國家的大型基礎建設或者填補一定的國家財政赤字。最重要其實就是進行一定經濟上的宏觀調控的功能,促進經濟中貨幣的流通,加速經濟的發展。如果為了給過熱的經濟減速,也可以把融來的錢放進國庫不用,減少經濟中的貨幣流動性,使社會需求和投資減少。或者像特別國債那樣,把募集來的本幣換成外匯去境外投資,同樣可以抑制國內流動性過剩。但是這樣的措施去應付通脹卻不明顯。因為通脹除了需求大於供給的原因,也有成本推動性的通脹。如果全靠發行國債來吸收貨幣還會增加財政負擔,因為國債是要支付利息的。
說了這么多,也許你不能理解,反正就是說現在你們老師的說法是對的,但以後當你了解更多的知識時候你會發現不一定。
④ 購買國債是治理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的
購買國債是人民的事情,不是經濟政策的一種。當政府開始發行國債時,是因為社會是需求大於供給,社會上的貨幣過多,所以要想辦法將人民手中的錢集中在政府手中,減少流入市場的貨幣量,從而使經濟降溫。明顯是治理膨脹的政策。
⑤ 國債到底是抑制通貨膨脹的還是抑制通貨緊縮的
你這么問是不對的,國債的用途是雙方面的,發行國債是為了回籠貨幣,調整國債利率可以增加貨幣投放,也可以減少貨幣流通。
⑥ 買國債會抵制通貨膨脹嗎
人民幣以每年7%的速度貶值。
唯一的辦法是投資黃金,因為黃金自古就是保值的東西,他是實物不像貨幣
投資黃金就是開網銀然後綁定個美金賬戶,換成黃金即可。你賬戶上的錢和黃金都在銀行保管,你想什麼時候換成人民幣隨時都能換,很便捷
⑦ 買國債會不會避免通貨膨脹
如果是固息產品的話是肯定不行的。
⑧ 發行國債可以緩解通貨膨脹嗎
可以的,還可以抵消國際熱錢對我國貨幣體制的沖擊。
相關資料: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債除具有彌補財政赤字、籌集建設資金等基本功能之外,還具有以下幾方面重要作用:
1.形成市場基準利率:
利率是整個金融市場的核心價格,對股票市場、期貨市場、外匯市場等市場上金融工具的定價均產生重要影響。國債是一種收入穩定、風險極低的投資工具,這一特性使得國債利率處於整個利率體系的核心環節,成為其他金融工具定價的基礎。國債的發行與交易有助於形成市場基準利率。國債的發行將影響金融市場上的資金供求狀況,從而引起利率的升降。在國債市場充分發展的條件下,某種期限國債發行時的票面利率就代表了當時市場利率的預期水平,而國債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價格的變化又能夠及時地反映出市場對未來利率預期的變化。
2.作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配合的結合點:
首先,擴大國債的發行規模是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1998年8月為保證經濟增長率達到8%而增發2700億元特種國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其次,國債,特別是短期國債是央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唯一合適的工具。國債的總量、結構對公開市場操作的效果有重要的影響。如果國債規模過小,央行在公開市場上的操作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能力就非常有限,不足以使利率水平的變化達到央行的要求;如果國債品種單一,持有者結構不合理,中小投資者持有國債比例過大,公開市場操作就很難進行。
3.作為機構投資者短期融資的工具:
國債的信用風險極低,機構投資者之間可以利用國債這種信譽度最高的標准化證券進行回購交易來達到調節短期資金的餘缺、套期保值和加強資產管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