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國債是美國政府發行的嗎說明理由。
全屬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美國財政部
當財政嚴重不平衡時, 國庫會發行現金管理債券(或稱 CMBs). 是有折扣並以拍賣方式賣出的國庫券就像多周期的國庫券. 但差異在於總量並不固定, 期間通常都於21天以下, 並發行、拍賣、到期都在一周中的某一天. 當CMB在不成文規定的慣例日子發行, 通常是星期四, 這種常規性的被稱為循環內CMB會搭上其他公債一起發行並有相同的CUSIP. 當有CMBs 於其他日子到期就被稱為循環外 並且有不同的CUSIP號碼
T-Notes
是Treasury Note的簡寫,美國財政部發行的中期債券,期限一般為二至十年。
[編輯]T-Bonds
是Treasury Bonds的簡寫,美國財政部發行的長期債券,期限十年以上。
[編輯]TIPS
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ed Securities 又叫通漲保值債券,1997年1月15日由美國財政部首次發行,規模為70億美元。除了擁有一般國債的固定利率息票外,TIPS的面值會定期按照CPI指數加以調整,以確保投資者本金與利息的真實購買力。
[編輯]STRIPS
拆開債券,又叫分割債券,中國大陸一般稱為本息分離債券,是債券的一個品種。
美國鑄幣局總部,華盛頓特區
美國鑄幣局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
美國鑄幣局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
美國鑄幣局在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
美國鑄幣局在西點,紐約
美國貴金屬托,諾克斯堡,肯塔基州
一仙,五仙,十仙,二十五仙,半元,一元。這都是硬幣。
財政部
雕刻局
印刷
第14及C街,西南
華盛頓特區20228
(877)874-4114(免費)
印紙幣
⑵ 美國國債是什麼
什麼是美國國債?這個市場有多大?
美國國債是指美國政府發行的債券。美國聯邦政府幾十年來一直都處於預算赤字狀態,所以美國要從投資者那裡借用大量美元來支付自己的賬單。政府通過定期拍賣來發債。這些拍賣活動由美國財政部負責,因此又叫「國庫券」。
美國國庫券有不同的償還期限。其中償還期限最短的是4周,也稱為一月期國庫券。償還期限最長的是30年期國庫券,此外還有5年期和10年期國庫券。
投資者購買美國國庫券有多種原因,但最主要的就是出於安全考慮。美國政府從來沒有故意不償還債務,所以投資者認為在動盪時期,美國國債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有各種各樣的投資者持有美國國債,其中包括日本和中國政府,它們是美國最大的債主。
我們所說的「美國國債」,又稱「美國財政部債券」或「美國國庫券」,泛指美國聯邦政府以其自身信用作為擔保,由財政部面向市場發行的債券,主要分為短期債(T-Bills)、中期債(T-Notes)、長期債(T-Bonds)和通脹保值債券(TIPS)四類。
短期債(T-Bills)的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發行時投資者按照票面折扣購買,該債券沒有利息。
中期債(T-Notes)的期限為2年、3年、5年、7年或10年。財政部每6個月支付一次利息。
長期債(T-Bonds)的期限為30年。財政部 同樣每6個月支付一次利息。
通脹保值債券(TIPS)又稱為零息債券,分為5年期、10年期與30年期。財政部每6個月支付一次利息,利率掛鉤核心CPI。
美國財政部發債的目的是融資,以供政府日常開銷或支付國防、教育、社保等費用。絕大多數債券可在二級市場流轉交易。
美國國債市場是全球規模最大、流動性最高的市場。美國當前國債總額為14.3萬億美元,其中9.7萬億為公共債券,可在二級市場流通;4.6萬億為各政府部門所持有(如社保管理局SSA,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等,這些債券絕大部分不能在二級市場交易)。
美國國債的發行方式是怎樣的?
對於可在二級市場流通的國債 ,財政部主要通過向投資者拍賣的形式發行。每年的二月、五月、八月和十一月,美國財政部都會公布非正式的國債發行計劃表,計劃表中的發行日期一般不會再改動,不過確切發行國債時間還是在發行前7~10天才正式公布,包括發行數量和期限等細節。美國國債發行沒有承銷團制度,每一期國債的發行投標時,全美國的投資者——不論是華爾街的大型公司還是偏遠小鎮的普通百姓——都有同樣的權利參與投標。
美國國債市場的安全性如何?
鑒於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特殊地位,以及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傳統觀念認為美國國債市場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債券市場。國際三大評級機構標普、穆迪和惠譽均給予美國國債AAA的頂級評級。
但是,由於近年來美國國債規模上升的速度過快,很多業內人士對美國的償債能力表示懷疑。事實上,美國一直在用「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還債」,即在舊債即將到期時,發售新債來歸還舊債的本金和利息。某些經濟學家將其歸結為「龐氏騙局」,即當某天不再有新的投資者「入場」時,必然會發生債務違約,美國國債市場的坍塌其實只是時間問題。
其實現在對於投資者來說的話如果就是在選擇投資什麼的時候以及投資時間方面的問題,那麼這個時候就是需要去去衡量風險的,而且的話這個風險也是在決定投資出去又是可以收獲什麼的,但是在這里可以說的話。現在的任何一項投資也不是一定就像預期那樣成功的可能性的。
⑶ 美國債券
為什麼買美國國債,主要因為,美國一個靠借貸消費的國家,同時因為它是第一強國,美元成為了世界的支付和儲備貨幣,即美元可以在世界保持強勢,有到處借錢的資本;而中國是外貿出口以及製造大國,靠對外貿易以及國外對中國的投資積累了大量的外匯——美元;那麼問一問中國持有大量美元後,不買美國國債那買什麼比美國國債好呢?首先,我國的外匯儲備——美元並不全部是我們自己的,除了國內的企業自己賺取的美元外匯,還有國外企業到中國的投資,或者他們出口賺取的外匯,以及發達國家對我們的援助,世界主要金融機構對我們的貸款,如世界銀行;還有一些只是想短期在國內賺取收益的「熱錢」。他們進入國內後,就會把美元拿到銀行換成人民幣在國內使用,同時隨時有可能又換回美元提出來轉移到國外,還有就是國內的企業去到國外買技術、設備、原材料如石油、礦石等,都隨時需要使用美元,因為美元是世界的支付貨幣。這些外匯必須保值增值,同時隨時應付支付,投資美國國債是最好的渠道,美國國債流動性最好,金融市場最發達,世界上的國家和金融機構都投資美國國債,說白了就是可以隨時在市場上把自己的美國國債變現應付自己使用,同時還有利息收益。
如果把美元用於國內的民生,就會引發通貨膨脹;因為這些美元對等的人民幣已經放出去了,如果再把美元放出來,就會造成貨幣越來越多,引發物價上漲,資產泡沫,那麼普通老百姓的儲蓄存款就會縮水。這是損人不利己的招,到時就會出現解放前那樣抱一捆鈔票只是去買一盒火柴的情況。
用美元外匯買股票風險太大,大力去買大宗商品,中國是買什麼就漲什麼,買完其價格就狂跌,買其他國家的國債,一是沒有美國國債流動性好以及低風險,二是可能買了過後出現賣不出去的情況。
減少美國國債投資,會造成我們外匯儲備投資的渠道變窄,形成手握大量的現金,不能保值增值,同時握有這些現金是有成本,因為要支付利息。同時減少美國國債,勢必告訴世界我們看淡美國經濟和政府,拋售美國國債,造成國債價格下跌,使得我們手裡沒有賣出的國債也縮水;並且打擊美國經濟,減少從我們的進口,我們大量的外貿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工廠倒閉也會減少上游的煤、電、石油、金屬、水泥等原材料的使用,引發我國經濟連鎖反應。
美國國債不只是我們買,日本、英國、中東石油國家都在買、都在相互交易。美國國債就跟美元一樣,不只是我們擁有,全世界都在買賣交易,所以,美國不可能賴賬,如果那樣,以後誰還敢收美元呢?同時,美國以後怎麼在市場上借錢呢?,我們持有的美國國債只佔全世界交易的一小部分,美國不可能為了這么一小部分而損失自己的聲譽!
參考資料: 玉米地的老伯伯原創,拷貝請註明出處!
⑷ 美債後危機的介紹
北京時間2011年8月2日早上的消息,美國眾議院以269票對161票,在8月1日通過兩黨領袖達成的債務上限協議,同意提高政府債務上限2.1萬億至2013年,同時削減政府赤字約2.5萬億,旨在解除迫在眉睫的違約風險。參議院將在8月2日中午就有關協議投票,不過市場普遍預計最終的通過結果將是無懸念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里德周一下午曾表示希望協議能獲參院通過,而參院少數黨領袖、共和黨人麥康奈爾則表示對投票結果「非常樂觀」。然而,美債危機不但困擾全球,而且還綁架了世界經濟,即便此次危機有驚無險,也不值得我們感到慶幸。
美國財政部強調的美債上限死線今日如期到來,和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的相仿,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終在參眾兩院上演了投票互否的鬧劇後,趕在最後期限前達成妥協。其實,外界明眼人早就看穿了民主共和兩黨讓美債危機一直唱到了最後底線的本來面目無非就是在爭取政治本錢,尤其為總統選舉鋪路。比如共和黨堅持小量提升債務上限,以求總統選舉前再次審批提高債限,屆時便可牽制和打擊屬民主黨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連任風頭,民主黨則力求大增債限,清除此選舉地雷。所以兩黨實際上誰也不會真的讓違約發生。但為什麼驢象兩黨敢於讓這出戲唱得這么逼真,是他們深知無論美債危到什麼程度,市場條件下全球都不得不出來替他買單。
基於債務上限能被及時上調的預期,據美國CNBC電視台報道,美國財政部將如期進行第三季度國債銷售,計劃借債3310億美元。
美債現有規模佔全球債市超過一半的份額,由於歐元和日圓受到各自問題的困擾,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又暫未成氣候,市場上難找代替品,因此美債即使再危,即便它是毒葯,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恐也只能繼續購買,無可奈何的為美債買單。各國不但被迫與美國憂戚與共,再加上美元的貶值,美債負擔正不斷轉嫁於全球債主。美國真是拿捏好了這「我的債務,你的難題」這一關鍵命題,而拉著全球和他一起玩起了政治鬧劇。
美國提高債務上限,意味著美國將繼續大印美鈔,等同於啟動第3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將進一步推高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加劇新興市場國家的輸入型通脹壓力,推升全球金融市場的泡沫。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抗衡通脹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加息,而一旦加息,滯脹風險也將隨之增大。此外,一旦歐美進入加息周期,可能導致資金大量流出,引發資產泡沫破滅風險。
美國再次釋放流動性,除了讓全球飽受通脹煎熬之外,由於美元加速貶值的稀釋作用,債權國的損失愈加凸顯。美國通過增發貨幣以履行對外償付義務,其實是稀釋對外債務負擔。中國長期持有巨額美元儲備,切不能低估其貶值的風險。也就是說,美國即便不賴賬,到期會還錢,但就實際購買力來說也已經是打了折扣的了。
⑸ 美國國債,小弟不懂,美國回收,國債價格上升,yield下降,為什麼會導致中國賠本
買國債越多,就會推高國債價格,國債價格和收益率是負相關,價格越高收益率越低;例如1張國債面值是100元,到期贖回也是100元,還有2元的利息,就是2%是他的收益率(2/100*100%=2%);如果買的人多了,變成102元,到期贖回只有100元,利息2元,那麼成本減去收入就為零,收益率就為零了。
美聯儲是中央銀行,有發行貨幣的權利;現在美聯儲去買上萬億的債券,是通過美聯儲發行貨幣去買,這樣美聯儲就會印刷上萬億的美元鈔票,鈔票越多就越不值錢,就會貶值。
美元貶值,其他國家的貨幣就會升值,我們已經有了6000億美元的債券,如果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那麼兌換成人民幣就會縮水了。同時美元越多,勢必引發通脹,造成石油、黃金、原材料等價格上漲,我們以後買東西需要花更多的錢了,也可以說美元不值錢了。
例如:原來市場只有10美元,只有一袋米,現在美聯儲印刷鈔票多出了10美元,那麼市場就會有20美元,但是米還是只有一袋,那麼這袋米就不再值10元,可能是15美元或者20美元了。所以,錢越多就越不值錢;好比解放前,國民政府亂發鈔票,抱一堆鈔票只能買一盒火柴。
⑹ 中國借美國的國債違約了嗎請告訴我最新消息
看你提問的文字就知道你對金融知識基本是小學水平。
首先國債不是你說的借,一般是通過國債市場買賣的,國債市場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
國債市場出售的國債一般分為短期中期長期幾種,短期為一年以下,通常有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幾種;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為中期國債,五年以上為長期國債。
所謂違約是指到期不能兌現的情形。違約一般會有幾種情況,一是到期不能兌現,即到期不能換成現金;二是中長期國債要按時支付利息(但是現在很多國債都是在出售時帖過水的,就是已經扣除了應支付的利息的,因此買出的國債實際價格低於票面價格),如果不能按時支付利息,也是違約;三是到期按約定不能一次全部兌現而只能分期兌現的。
當然,即使出現違約情況,國債市場也不會關閉,也依然會有人買賣,但是違約後會使信用大打折扣,影響國債的出售,另外也會使國債的價格進一步縮水,國債必須有更多的好處才能吸引買家,比如提高國債收益率,以及附加其他條件。
如果美國國債到期不能按照約定兌現或支付利息,並不會直接影響中國的物價,你想別人家欠債會影響你們家的生活嗎?但是由於美元是國際流通貨幣,美國國債出現違約情況,勢必影響國際金融秩序,造成金融市場動盪,引發金融危機。金融危機下的物價會出現多種情況,一是生活必需品會出現漲價,二是新興產品則會降價,三是受基礎原材料制約的產品也會漲價。當然,人工價格會出現降低的情形。
⑺ 美國國債收益率難道是每天都在變動么
發行國債的利率的多少受當時該國通貨膨脹程度的影響以及政府對未來的預期。美聯儲購買國債等於向市場上釋放了資金,市場上資金多了,獲得的成本降低,市場利率自然下降,銀行利率也會下調,一般來說,國債的利率是既定的,不會變的,但國債的價格會變,進而引起國債收益的變化。
黃金是貨幣,雖然持有人不能獲得利息;國債是紙或者數字,發行人為了安撫持有人的焦慮,會支付所謂的「國債收益」。每一年國債全部收益占投資總金額的比率就是每年的「國債收益率」。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該收益率數十年的走低。
美國國債(U.S. Treasury Securities),是指美國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根據發行方式不同,美國國債可分為憑證式國債、實物券式國債(又稱無記名式國債或國庫券)和記賬式國債3種。根據債券的償還期限不同,美國國債大致可分為短期國庫券(T-Bills)、中期國庫票據(T-Notes)和長期國庫債券(T-Bonds)3類。美國國債除了本土投資者外還面向全球各個國家,其往年的國債發行量平均一年是5、6千億美元。
⑻ 若美國賴掉中國萬億美債,會有什麼後果
若美國賴掉中國萬億美債就會其他國家背後恥笑,也會影響自己的老大地位,進而影響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為了自己的國際地位受到其他國家的尊敬,也需要維護自己的信譽。如果欠錢不還,難免會被即使美國再不想還錢,也不會用這個來做賭注。
而且這些美債並不全是由美國政府掌控的,更多的是銀行和企業,銀行和企業在經濟生活中一旦有過欠錢不還的例子發生,那麼在以後的貿易往來中,他們的信譽和信用將會大打折扣。而這些公司和銀行,不會願意因為一次的失信來影響以後的經濟往來,畢竟誰都不願意因小失大。
(8)美國國債折扣擴展閱讀
萬億美債帶來的威脅
2020年3月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手中握有1.0816萬億美元美國國債,此外香港手中也有2453億美元美國國債。有人稱美中雙方在這些國債上所做的決定能夠發揮出核武器一般的威力:美國可能會提出拒絕償付中國手中的巨額國債,理由是中國應該為美國的疫情損失買單;而從中國的角度來說,在美方如此威脅之下,中國可能會把所有美國國債向市場拋出,然後用所獲得的美元去購買股票、公司、地產、石油、黃金等以美元標價的資產。
中國曾經拒絕過拋售美國國債的建議,原因在於此舉會導致現有美元資產出現大幅貶值,而且中國也需要以某種形式持有美元,以維持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掛鉤。
實際上,中國拋售美債的後果與使用核武器無異,這將導致債券價格暴跌,實際利率會隨之飈升。其影響將波及所有債券,尤其是那些僵屍企業,他們將承受很大壓力,此類公司只有在近乎零利率的環境中才能生存,很早以前他們就無力承擔資金使用成本了。在2018年12月份的股市危機中,利率的上調是非常溫和的,然而我們已經看到出現了怎樣的狀況。
與此同時,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負債國也需要找到對策。目前看起來,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美聯儲購買中國可能拋售的所有的美債並將之貨幣化。
中國也許已經從股票、地產、公司股權等一些形式的資產中看到了風險,因為這些資產同樣可能被美國凍結、扣押,或者美國乾脆不會允許這樣的資產交易進行。不過黃金、白銀等資產還是可以安全持有的,而且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進口國。不過在黃金儲備的數量方面,中國仍然處於較低水平,中國的黃金儲備在外匯儲備中的比例甚至還不到3%,遠遠低於德國的70%和法國的65%。
當前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對於中國來說是很難得的減持美債的良機。「量化寬松」削弱了美元作為武器的威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量化寬松」也使得中國能夠在沒有貶值擔憂的情況下賣出美債。全球經濟的不景氣正以通貨緊縮的方式呈現出來,這就意味著在未來兩到三年內,美元相對於其他幾乎所有貨幣(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都會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