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礦產總投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礦產總投資

發布時間: 2021-06-11 12:11:39

Ⅰ (1)礦產勘查投資持續增長

在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背景下,全國繼續維持關注地質工作和重視勘查找礦的熱情,盡管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從統計數據來看,全社會對礦產勘查的投入未見明顯消減。2008年地質勘查費717.2億元,自2003年以來連續6年保持快速增長趨勢(圖23)。初步統計表明,國家財政撥款92.6億元,佔12.9%,與上年相比基本持平。

油氣勘查投資仍是我國地質勘查投資的主體,全年油氣地勘投資465.6億元,佔全部地質勘查總投資的64.9%。非油氣地勘投入251.6億元,同比增長38.0%,佔全部地質勘查總投資的35.1%。

圖23 全國礦產勘查投資情況

在非油氣礦產勘查投入中,中央財政撥款為21.8億元,占總量的9.5%;省級財政投入49.1億元,占總量的21.5%;各類社會資金投入157.5億元,占總量的69.0%。非油氣礦產勘查投入多元化體系基本形成。

Ⅱ 有老闆想做礦產投資的嗎

礦產投資
1、礦產資源屬國家所有,礦業權人擁有的只是使用權。在某些頒布的新規定下,礦業權是可以取締的(如近期保護區內礦權)。
2、預查、普查是風險投資。風險勘查的特徵就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十年」,勘查20~30個礦權,歷時3~5年,投資幾千萬,可能顆粒無收。所以要有心裡准備,有足夠的投資信心,有清楚的認識。
同樣,如果運氣好的話,可能第一個探礦項目就大獲豐收。
3、礦權內圈定了高大上的找礦靶區(地物化綜合異常),離找到大礦還距離很遠。
4、礦權勘查不符合投資與產出成正比規律。在未圈出規模礦體之前,可能探礦工程越多,礦體變的越零散,礦權變得越減值。同樣,如果有富大礦存在,隨探礦投入礦權價值呈幾何級數增加。
5、如果發現大富礦,加密工程,是增值過程。一則資源儲量增加;再則資源儲量級別升高了(331+332資源量置信度為1,333的置信度為0.5~0.8)。
6、找礦勘查變得越來越難,1/20萬區域地質工作發現一批礦床,1/5萬地質工作又發現一批礦床,2000 ~2015年其他行業大規模進入礦業又發現一大批礦床。所以,不要指望短期內一撮而就。
7、目前中國地質勘查報告的水份很大,報告載明資源儲量不等於實際查明量。一方面在規范內技術處理,結果會成倍增減;另一方面,還有造……
在實際中,如果發現有較大的差異,要重圈重算。
8、目前中國市場上的礦權評估中,評估值不等於實際值。一則資源儲量不可靠;再則改變評估參數,會使評估值提高或降低很多倍。
同一礦權,而且勘查沒再投入,如果政府出讓或資源價款收費,評估值會很低;如果上市融資,會評出很高的結果。
9、同樣可行性研究報告也不是可靠的投資依據。一則可研報告建立在勘查報告基礎之上;另一方面,可研可隨礦業主要求而變化,礦業主要求可行,項目就可行。
10、開發技術與加工條件,必須實地查證,有時相差甚遠。一則取樣的代表性不確定,再則人為處理。
11、不是礦物成分越多越好,只有易選成分越高越好。成分復雜,開發和利用的選冶技術復雜,成本高,降低競爭力。
12、礦權項目投資,找礦前景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再次找到大礦,回報呈幾何級數增加。
13、礦山建設不必一次到位,要適當分期建設。一期本著少投資,見效快,收回投資成本為原則。不然投資大,資金成本高,回收期長,不確定因素多,尤其是政府管理上的不確定因素。土豪不多說。

Ⅲ 礦產投資

礦產投資可以解決,例如鋅礦,鐵礦、、、

Ⅳ 我國礦業投資形勢

2012年,礦業經濟受到較大沖擊,主要礦產品價格回落,能源、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等行業需求增速放緩、部分行業或產業鏈部分環節甚至出現較大面積的虧損,企業資金周轉和投資融資出現一定的困難,導致對礦業的投資更趨於謹慎。雖然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額(不含農戶)達36.5萬億元,同比增長20.6%,但是,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只有1.31萬億元,同比增長11.8%,低於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一、采礦業

采礦業投資總規模持續擴張。2008—2012年,采礦業投資從6913億元增長至13129億元。但是,2012年采礦業投資增速出現大幅下滑,創近十年來的新低(圖4-1)。

圖4-1 2008—2012年全國采礦業投資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統計快報

其中,煤炭開采及洗選業投資增速大幅放緩。2012年,煤炭開采及洗選業投資5286億元,同比增長7.9%,增幅較2011年減少22個百分點(圖4-2)。

原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投資增速雖然也有回落,且低於全國采礦業投資增速平均水平,但是回落的幅度較小。2012年,全國原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投資2854億元,同比增長6.1%,仍較前兩年有所回升(圖4-3)。

圖4-10 2008—2012年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統計快報

(執筆:陳甲斌 胡德文 王世虎)

Ⅳ 礦產勘查投資分析

投資來源:從2006年礦產勘查投入來源情況來看,全國非油氣礦產勘查投入主要來源於5個方面:中央財政投入、地方財政投入、企事業單位投入、外商投入和其他投入。

商業性礦產勘查投資指南

投資規模:1999~2006年全國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投入

據國土資源部1999~2006年各年的《國土資源統計年報》統計數據總體呈增長趨勢,但各年投入水平有所變動。在逐年增加的礦產勘查投入中,企事業單位增加的投入大大高於財政資金增加的投入,社會資金投入增長迅速。從1999年到2006年的統計資料看,1999年中央財政投入佔39%,地方財政投入佔16%,企事業單位投入佔40%;2006年中央財政投入佔19.69%,地方財政投入佔23.81%,企事業單位投入佔54.71%。

投資礦種:從1999年到2006年對礦種投資方向來看,礦產勘查資金投資重點礦種類別依次為:能源礦產、有色金屬礦產及貴金屬,投資比例分別達到44.53%、13.78%和9.10%。主要投資礦種是煤炭、金、銅、鉛鋅等礦種,所佔總投入的40%以上,其中煤炭投入佔20%以上。

投資區域:從投資地區統計的分布來看,1999~2006年,全國非油氣礦產勘查總投資區域分布不平衡。投資重點區域集中在河北省、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廣東省、雲南省和新疆,這7個省(區)的勘查投資額度超過了10億元,其中,最高的是山東省。

商業性礦產勘查投資指南

表4-1 1999~2006年礦產勘查投入礦種比例情況(不含油氣)單位:%

Ⅵ 礦產投資注意哪些問題

礦產交易是一個相對利潤回報較高的投資行業,當然,高利潤是用高風險來換取的,這就要求投資者如何把風險性控制到最小,以免在買礦過程中上當受騙,並把它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來對待。否則一些不懂技術,也沒有進行過咨詢的朋友進入了這個行業後,只是跟著感覺走,看別人咋干,自已也咋干,投資幾百萬,最後可能會大虧特虧。下面給第一次進入礦業行業的朋友們提以下幾點建議:
一、選礦
1.對你要投資的礦山,不管品位有多高,首先要搞清楚地質儲量,最好有地質詳查報告。對只進行過地質普查的資源,最好找地質專家進行指導,了解礦體成因及礦體類型,進一步預測資源前景及是否有進行地質工作的必要。
2.選礦技術的針對性很強,不同地方的礦石,因其品位、結構、形態、賦存狀態及粒度等的不同,選礦工藝流程及技術條件也不同,所以選礦技術不能簡單套用別人的,而必須用自已的礦石進行選礦試驗,確定礦物是否具有利用價值。
3.要強化礦山管理,切實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同時,還要認真解決好環境污染,尤其是污水排放問題。
二、購買探礦權、采礦權
1.購買探礦權時,一定要看清探礦證的有效期。雖然政府規定探礦證期限可以申請延續,但假如探礦權證即將到期,而原有探礦權人對勘探區域沒有一定的投入,在申請延續的時候可能會遇到比較多的麻煩。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定要賣家給你一個承諾,就是在到期之後一定要能夠為你合法延續。當然憑借一紙空文的承諾是沒有用的,最好的辦法是在付款的條款方面能有所限制。由於投資礦業風險性比較大,建議聘請礦業專家和律師進行嚴格把關。
2.如果要看地質資料和勘探報告的話,一定要看原件。而且要了解出報告單位的背景,通過聘請值得信賴的中介機構(如礦業律師)或專家摸排他們的底細。
3.投資礦業最好是自己請專家一道到礦區實地查看。但是,千萬不要輕易讓賣家給你推薦所謂的「專家」,那人或許是賣家的一個托。你最好找正規地礦部門或者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知名礦業技術專家,或者獨立的中介機構(如礦業律師),請他們選點采樣,委託檢驗,進行礦產調查。這些環節即便多花一些費用,總比買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型礦權要劃算得多。
4.對於購買采礦權,應注意以下各方面的資料,看看是否齊全,因為這些都是你開礦時缺一不可的資料:
——地質資源報告(A級一定要達到開采標准);
——礦山開采設計報告;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地質災害評價報告;
——安全生產評價報告;
——當地政府批復;
——林業系統相關的許可證。
其中重點是環境評價報告和地質災害評價報告。

Ⅶ 礦業投資,礦產投資

首先從求穩講起,沒有穩定的干礦環境就不可能產生效益,事情就不做成了。干礦的風險來源於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合同糾紛;二是工傷;三是地頭蛇的騷擾;四是同行爭奪;五是內奸;六是混合式風險。混合式風險就是指什麼壞事都出現了,這是最至命風險,只要事情做不好,混合式風險就會每況越下,顯得越來越困難重重。怎樣迴避這些風險呢?看看自己有不沒有干礦的條件吧。第一點必須要有權力機關的保護,合同才能有效。現在想做事必須是官商合作,一切才會順利;二是工傷,這是一安全問題,安全管理在此不講,選擇礦山時,必須要實地考察,如果是老礦山,經常有工傷,說明此地危險,不容忽視。現在死一個人要七八十萬才能擺平。安全風險必須納入重點考慮的條件;地頭蛇的情況你恐怕比我知道得多;同行爭奪戰是最難的事兒,自己要用很多精力、財力和時間才能產生有效的影響力,才能不受抗干擾,阻力和折磨帶來的困難,人際關系的作用也要注意。滿足以上條件之後,開始進入正題。干什麼礦好呢,利潤越高爭奪戰越是利害,如果自己有高官的後台老闆,就選擇有色金屬,直接進入國有企業,通過權力劃一塊承包地域,如果自己缺少這樣的權力,就只能選擇跟風式承包,由大老闆包給小老闆,層層分包。不管是什麼礦都可以干,干礦本身沒有問題,可是怎樣才能幹礦,怎樣才能使自己有正常的干礦身份,這不是容易做的呀。我國現在的富人多數就是依靠特權的,不是普通人都能進入這個富人階層,因此,找不到合適的的礦,其實主要是表現在沒有合適的的關繫上。所有的財富都是被強權霸佔的,如果自己沒有特權,就只有分包,這一層層關系必須弄清楚,明確自己的身份和處境,才立足之地。另外,礦業投資,礦產投資需要注意的問題還很多,你還是找個專業的懂礦產投資的問問,我就是在蒙聯華蒙古投資網找到了我需要的信息,這個網站全是針對蒙古投資方面的信息,很全面,也對我很有啟發。
好了,你一點分都捨不得給,看來越富越小氣鬼。就講到這里。

Ⅷ 礦業投資與並購

礦業(包括油氣業)投資變化情況與礦業經濟發展的趨勢是一致的。1998~2002年在較低水平上起伏波動,2003年起增長,2004、2005和2006年增加尤為明顯。

據法國石油研究院估計,世界(不包括前蘇聯地區與中國)油氣勘查與生產(上游產業)投資1996年為860億美元,1997年為1060億美元,1998年為1100億美元,1999年劇減至885億美元,2000年回升為990億美元,2001年升至1135億美元,2002年因油價下跌等因素減至1095億美元。加上前蘇聯地區與中國的投資,該院當時估計2002年全球為1284億美元,2003年全球回升至1388億美元。2004年續增,全球投資為1506億美元,2005年預計達1704億美元,比2004年增13.1%。預計2006年全球投資為1850億美元。該院指出,這些年油氣勘查與生產投資明顯集中於已生產的油氣田,以及開發20世紀90年代新發現的油氣田,從而阻礙了在新的地區進行油氣勘查工作。

據CSB調查的近年油氣勘查與生產的費用,結果見表1-7。2003與2004年的增幅都超過10%,2005年增幅更大。

表1-7 2002~2006年世界油氣勘查與生產投資(單位:億美元)

FBR對2002年油氣勘查與生產費用的估計數為:美國320.25億美元,加拿大109.48億美元,世界1296.83億美元。

J.S.Herold Inc.和Harrison Lovegrove&Co.Ltd年度調查報告稱,全球油氣上游產業支出2002年比2001年下降4.4%,2003年比2002年增加9%,達到1610億美元(據194家公司),其中油氣勘查與開發費用為1321億美元。開發費增長最快,達1001億美元,勘查費增加不及1%,為300億美元,證實礦地收購費為289億美元,而未證實礦地收購費為55億美元。該報告也指出,過去5年費用明顯轉向投資開發項目,而勘查費用仍保持相對固定,大致佔15%左右,礦地收購費趨於下降。2001年以來在「成熟」地區(如北美)的上游產業費用相對趨於下降,而拉美、非洲、中東等地區則明顯上升。J.S.Herold Inc.等公司的2004年上游產業費用調查結果為1950億美元,費用增加的地區為非洲、中東、亞太、美國、加拿大和歐洲,拉美則有所減少。2005年為2770億美元。

Lehman Bros.公司調查估計的結果見表1-8。

美國《油氣雜志》每年4月提供的數字匯集如表1-9。

表1-8 2001~2006年世界油氣上游產業費用(單位:億美元)

Ⅸ 礦產勘查概況

地質勘查投資持續增長。2011年地質勘查投資總額1118.2億元,同比增長9.2%(圖1-1 )。其中,中央財政 75.6 億元,占投資的 6.8% ;地方財政 103.6 億元,占 9.2% ;社會投資 938.7 億元,占 84.0%。

其中,油氣礦產勘查投入 674.7 億元,同比增長 9.4%,佔全部地質勘查投資的60.0% ;非油氣礦產勘查投入 443.5 億元,同比增長 9.0%,佔全部地質勘查投資的40.0%。在非油氣礦產勘查中,社會資金投入 265.9 億元,同比增長 10.4%,所佔比重為 60.0%(圖 1-2)。

礦產勘查工作力度顯著加大。2011 年全國礦產勘查機械岩心鑽探工作量 3008.5 萬米,同比增長15.4%(圖1-3)。地質勘查從業人員44.84萬人,其中技術人員21.43萬人,佔地質勘查從業人員的 47.8%。

圖1-1 地質勘查投資情況

圖1-2 非油氣礦產勘查投資中社會資金投資情況

圖1-3 機械岩心鑽探工作量

專欄1-2 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礦產資源領域的主要措施

為加強和促進礦產資源商業性勘查開發,國土資源部與全國工商聯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國土資源領域的意見》(國土資發〔2012〕100號),為民間資本進入礦產資源領域提供了平台。一是保持公平競爭的礦產資源市場環境。保障民間資本投資主體參與礦產資源領域市場競爭的平等權利,保障民間資本投資礦產勘查開採的合法權益。二是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加大對民間資本投資礦產勘查開採的支持力度。三是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油氣資源勘查開采。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查開采,依法保護民間資本參與石油天然氣勘查開採的合法權益。四是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難以確定復墾治理義務人的歷史遺留的工礦廢棄地和廢棄礦山,民間資本投資主體可通過招標掛牌等方式參與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經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後,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優先確定給復墾治理單位或個人使用。五是加強對民間資本投資礦產資源領域的服務和規范管理。做好民間資本投資礦產資源領域的服務工作,切實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監督管理。

Ⅹ 我省礦產資源勘查投入基本情況

國際上礦產資源勘查按一般的操作流程來劃分,僅指戰略選區、野外踏勘、靶區確定、靶區證實、確認礦床的存在等階段,這和我國的預查、普查階段的工作有一定的可比性。但在我國,通常所說的礦產資源勘查,則指預查、普查、詳查、勘探等4個階段的地質工作。

近年來,黑龍江省地質勘查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地質勘查經費由2002年的1.26億元上升到2006年的9.51億元(表),在公益性地質工作穩步推進的基礎上,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迅速發展。黑龍江省商業性礦產勘查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地勘費、地調經費、國家和省返還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社會資金,其中以政府財政性資金投入為主,共占總投入的96.1%,社會資金佔3.9%,如表4-35、4-36所示。

表4-35 2002~2006年全省地質勘探費預算收支完成情況單位:萬元

(據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2002-2006)

表4-36 黑龍江省2000~2004年探礦運作資金投入單位:萬元

(一)2008年礦產資源勘查的財政支出

2008年,黑龍江省共開展野外施工礦產勘查項目380個(預查76個,普查261個,詳查28個,勘探15個),以普查、預查為主。

礦產資源勘查礦種以貴金屬、有色金屬銅鉛鋅鉬和能源礦產煤炭為主。其中,能源礦產勘查54個(煤炭),黑色金屬礦產勘查14個(鐵13個、錳1個),有色金屬礦產勘查126個(銅68個、鋁1個、鉛鋅32個、鎳2個、鎢2個、鉬20個、銻1個),貴金屬礦產勘查170個(金167個、銀2個、鉑鈀1個),化工建材及其他非金屬礦產勘查10個(透輝石礦、磷鉀礦、水泥用大理岩礦、陶粒頁岩礦、硼礦、蛇紋石飾面石材礦、石墨礦、膨潤土礦、硅石礦、水泥用灰岩礦各1個),水氣礦產勘查6個(地熱4個、礦泉水2個)。

礦產資源勘查投入資金達51059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4267萬元(礦產資源補償費45萬元、中央地勘基金638萬元、中央財政補貼70萬元、危機礦山找礦產資金2062萬元、其他1452萬元)佔8%;省財政投入12644萬元(屬地化地勘費1015萬元、礦產資源補償費10573萬元、危機礦山找礦產資金706萬元、其他350萬元)佔25%;社會資金投入34148萬元(國有地勘單位投入6725萬元,國內企業投入24423萬元,個人投入1420萬元,其他涉外企業投入146萬元,其他1434萬元)佔67%。具體情況如圖4-1、4-2所示。

圖4-1 2008年黑龍江省礦產資源勘查資金投入結構圖

圖4-2 2008年黑龍江省礦產資源勘查資金投入渠道結構圖

礦產資源勘查資金投入如圖4-3、4-4所示。在全省名類礦產資源勘查投入資金中,能源礦產煤灰18070萬元,佔36%;黑色金屬2134萬元(鐵2055萬元、錳79萬元),佔4%;有色金屬12281萬元(銅5509萬元、鋁44萬元、鉛鋅3662萬元、鎳79萬元、鎢97萬元、鉬2848萬元、銻42萬元),佔24%;貴金屬15495萬元(金15210萬元、銀55萬元、鉑鈀230萬元),佔30%;化工建材及其他非金屬403萬元(透輝石礦12萬元、磷鉀礦6萬元、水泥用大理岩礦175萬元、陶粒頁岩礦77萬元、硼礦73萬元、蛇紋石飾面石材礦8萬元、石墨礦38萬元、膨潤土礦5萬元、硅石礦5萬元、水泥用灰岩礦4萬元),佔1%;水氣2676萬元(地熱2510萬元、礦泉水166萬元),佔5%。

從圖4-3、圖4-4可以看出,黑龍江省2008年度礦產資源勘查金投入方向主要為能源礦產和貴金屬以及有色金屬。能源礦產勘查主要投資於煤炭,共投資18070萬元,其中社會資金投入14209萬元(主要為企業投入)、中央財政4267萬元(主要為危機礦山找礦資金)、省財政2281萬元(主要為礦產資源補償費);貴金屬礦產勘查主要投資於岩金礦,共投資15495萬元,其中社會資金投入8566萬元(主要為企業投入)、省財政4062萬元(主要為礦產資源補償費)、中央財政投入2582萬元(主要為危機礦山找礦資金和中央地勘基金);有色金屬礦勘查主要投資於銅、鉛鋅、鉬礦,共投資銅礦5509萬元、鉛鋅3662萬元、鉬礦2848萬元,其中銅礦投入社會資金4171萬元(主要為企業投入)、省財政1338萬元(主要為礦產資源補償費),鉛鋅礦投入社會資金2800萬元(主要為企業投入)、省財政862萬元(主要為礦產資源補償費),鉬礦投入社會資金2319萬元(主要為企業投入)、省財政529萬元(主要為屬地化地勘費)。

圖4-3 2008年黑龍江省各類礦產投入勘查資金結構圖

圖4-4 2008年黑龍江省各類礦種勘查資金結構圖

380個礦產資源勘查項目,屬地化地勘單位承擔217個,佔57%;中央直屬地勘單位承擔29個,佔8%;其他地勘單位承擔134個,佔35%。具體情況如圖4-5所示。

圖4-5 2008年黑龍江省礦產資源勘查項目承擔單位結構圖

51059萬元礦產資源勘查項目資金分配:屬地化地勘單位39133萬元,佔77%;中央直屬地勘單位1592萬元,佔3%;其他地勘單位10334萬元,佔20%。具體情況如圖4-6所示。

圖4-6 2008年黑龍江省礦產資源勘查項目資金分配結構圖

相比2006、2007年,礦產勘查項目數量連續2年明顯增加,2007年比2006年增加項目120個(增幅37%),2008年比2007年增加項目52個(增幅14%),從預查-勘探項目均有增加,普查項目增幅明顯。具體情況如圖4-7所示。

相比2006年、2007年,礦產勘查資金投入總額連續2年大幅度增長,2007年比2006年增長9189萬元(增長27%),2008年比2007年增長16716萬元(增長33%)。其中社會資金投入連續年明顯上升,2007年比2006年增長7457萬元(增長38%),2008年比2007年增長14669萬元(增長43%),社會資金投入增長幅度以國內企業增幅最大,其次因有地勘單位自籌資金增幅也較大;省財政資金投入2008年比2007年增長4627萬元(增長37%)。具體情況如4-8所示。

相比2006年、2007年,礦產勘查完成的主要實物工作量亦連續2年明顯增加,如圖4-9所示。鑽探2007年比2006年增加74628米(增加31%),2008年比2007年增加109795米(增加32%);坑探2007年比2006年增加3512米(增加56%),2008年比2007年增加5602米(增加47%);槽探2007年比2006年增加19萬立方米(增加25%),2008年比2007年增加22萬立方米(增加23%);淺井近兩年略有增加。

圖4-7 2006~2008年礦產資源勘查項目個數對比圖

圖4-8 2006~2008年礦產資源勘查投入資金對比圖

圖4-9 2006~2008年礦產資源勘查完成主要實物工作量對比圖

綜上所述,黑龍江省在礦產資源勘查上,連續3年勘查項目數量明顯增多,勘查投入資金大幅度增長,完成的主要實物工作量明顯增加,表現了全省礦產資源勘查強勁發展與繼續增強的態勢,大大加強了全省重點礦種重點成礦區(帶)礦產資源勘查找礦力度。省財政資金投入大幅度提高,體現了省政府對礦產資源勘查找礦工作的大力支持;社會資金投入明顯上升,表明黑龍江省基礎地質工作的作用得到了發揮,拉動了礦產資源勘查市場進一步活躍。從承擔勘查項目數量、獲得勘查資金數量以及完成的主要實物工作量分析上,可以看出,屬地化國有地勘單位仍然是黑龍江省礦產資源勘查工作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