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不預測投資法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不預測投資法

發布時間: 2021-06-10 22:46:04

❶ 均衡投資

多方面投資,規避風險

❷ 我認為價值投資法純屬胡說八道!!!

我覺得這位朋友應該去學習一下巴菲特的相關投資理念,我相信,當你真正理解了巴菲特的投資思想在來看看你現在的想法。
1.你既然都已經知道了價值投資能幫你找出一個有價值的股票,那何必在乎微小的買賣點? 並且真正的價值投資不需要那麼精確,「可以模糊的正確,但不要精確的錯誤」 價值投資是堅持長期持有,只有堅持長期持有才能真正的體現投資價值投資的優勢。你認為不能從價值被低估的股票中賺錢,就是因為你缺乏耐心,你無法等到價格的回歸,缺乏真正的價值投資思想。並且這也說明你並非一個價值投資人,你在乎的是短線,在乎的是每時每刻的價格變化,價值投資人認為這叫投機。
2.判斷一個企業,財務數據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但它絕對不是唯一給你投資信息的東西,我們應當以一個實業家的視角去評價一個企業,從財務,到管理,以及產品本身的市場。當你這樣全面考察了一家企業之後,你絕對不會茫然的面對這只股票。
3.你在3——6中的觀點完全表明你是一個持有技術投資觀念的人,並沒真正理解價值投資的精髓。價值投資提倡自己分析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上市公司,並非所有股票你都有資格去買,如果非得在自己根本不了解的領域里投資,或是跟風專家,最終損害的是自己的利益。
巴菲特之所以不在A股投資,我個人認為那是因為他不十分了解中國現狀,對中國的國民經濟以及上市公司本身的業務,簡單的說,巴菲特認為這超出了他的能力圈范圍,所以他不投資中國A股。巴菲特的投資基本上都局限於美國,他投資他了解的國家,他了解的社會,以及他所了解的企業。
出問題的不是價值投資,是理解和使用價值投資方法的人。 我們真應該分清楚我們是在投資還是在投機,當你明確這個思想後,你會有自己明確的路走。價值投資需要一種企業家的眼光和能力,投資並非人人都能玩的游戲,就像巴菲特所說,這雖然不是一個智商150就能勝過130的游戲,但我們也需要一些基本的分析能力,而且還得有良好的適合投資的心裡素質。 (補充:巴菲特也錯過了好些投資機會)
真誠的建議去看看相關研究巴菲特投資方法的書籍,每當我從媒體上看到那些整天望著大盤上的股價信息的人,我就覺得他們似乎就像伸長了脖子的一群沒有方向的鴨子(魯迅貌似用過這樣的形容,忘記)。

❸ 關於國際投資法的案例分析問題。法律高手來幫忙啊!

我很懷疑這樣的案例題目的出題者自身的法律功底。在根本不知道判決的詳細情況(比如其援引的法律和對案件的分析)就要來判斷是否符合中國法律,這是一種對法律和司法本身的蔑視。

因此,我只能跳過(1)中第一個問題(判決是否符合中國法律),從其第二個問題開始解答(能否申請在中國執行)。從案件表述來看,訴訟可能發生在1994年以後的幾年。而即使到今天,香港法院判決(而非香港仲裁機構裁決)要在中國大陸執行,依然遵循外國法院判決在我國執行的規定,必須具有相關雙邊條約或協定,若無,則以互惠原則進行。香港和中國大陸之間有關雙方自由選擇適用法律的法律關系爭議的法院判決執行的協定直到2008年才簽訂生效,在1994年後幾年的時候,並無此類協定,因此,香港法院判決應不能在中國大陸執行。

(2)拍賣問題
既然香港法院判決不能在中國大陸執行,匯豐銀行無法要求中國法院按照香港法院判決拍賣抵押物。其只能在中國法院提起訴訟,若勝訴,才能要求中國法院按照其判決拍賣抵押物。

❹ 什麼是反周期投資法

這個問題怎麼上了這個版塊?

所謂反周期投資法就是不根據經濟固有的興衰周期進行投資,大致上可以這么說 ,在經濟或者大的趨勢不景氣時投資決策反而變得活躍,加大投資力度。而在經濟或者大的趨勢向上或景氣時與趨勢呈現一種反比的關系,即經濟越熱投資越少。

這種投資是根據反市場規律進行的,很多時候會有驚人的回報。不過風險亦是很大,需要對經濟周期有很理智的看法和獨特的見解。能正確預測周期性才能熟練使用。看看三星公司的發展歷程,無論是投資DRAM內存還是投資液晶面板就是反周期投資 的經典案例。

❺ 公司業績預測不準確或不及時違反法律么如果的話,違反什麼法律呢

1、預測只是對外來業績的預估,只要不是用於對投資人或政府或其他單位的承諾,一般不違法。因為市場本來就是成充滿風險的,預測只能是預測。
2、若涉及對外承諾,如政府或投資人,業績預測與現實重大偏離,且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可能構成詐騙或違反上市公司業業績預報披露規則的相關法規。如在政府相關申請文中,故意誇大預測業績,則會按申請書上的承諾進行處罰。而對外披露有問題,這個可能會引起股價波動,可能會被政權監管部門問詢或處罰。
3、如果非上市公司,內部評估的話,不違法法律,企業風險自擔。

❻ 索羅斯,羅傑斯和巴菲特他們的投資方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巴菲特、索羅斯、羅傑斯分別是商品股票、外匯期貨三大類資產著名的交易者,他們三位誰的投資功力是最高的呢?首先,索羅斯和羅傑斯獲利都是建立在高杠桿交易的基礎上,而巴菲特更多是靠資金的規模和資金的低成本獲利,他的獲利方法一方面在於選股的眼光獨到,一方面帶有濃厚的保險資金追求安全性的投資風格。巴菲特的長期投資和保險資金的特點密不可分,保險資金就是追求長周期收支平衡的業務,長期投資和長期資金是匹配的。保險資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要對股市的投資長期安全穩定的獲利,並且高於投保者的保費,保險資金就贏了。連巴菲特自己也承認經營效益最好的不是他管理的資金而是他管理的保險公司。巴菲特的商業價值鏈主要贏利點在於保險,他的經營模式是保險+價值投資這種復合的增長方式,理解這一點就對巴菲特的投資功力有所了解了。巴菲特不僅要關注於投資,還要關注保險公司的經營,因為有兩個關注,所以他勢必分心。



索羅斯和羅傑斯原來是合作夥伴,他們雙劍合璧的時候也是量子基金效益最好的時候,收益率超過同期的彼得林奇和巴菲特,(1970年羅傑斯與索羅斯共同創立了量子基金,他在量子基金的十年裡,量子基金的復合收益高達37%,超過同期巴菲特的29%和彼得林奇的30%。),他們兩個誰的投資功力更高確實很難說。但他們成名都源自高桿桿交易,高桿桿交易比低杠桿交易更接近投資的本質:前者更加要求風險控制和利潤成長達到平衡,稍有不慎就可能滿盤皆輸。《股票作手回憶錄》中的傑西·利維摩爾四次破產,技術分析大師江恩也輸給了高杠桿交易,誰能在高杠桿交易上長期獲利,誰才是投資世界真正的王者。



高杠桿交易現在越來越復雜,期貨和現貨對沖,期權又和期貨對沖,期權又屬於過於復雜的衍生品。在期貨交易市場上流傳的信條是:市場總是對的,不要和趨勢做對。由於高杠桿放大了風險,就要去極其精確地判斷趨勢、時間窗口和波動區間。但是市場的波動率是無法控制的,大多數交易者選擇了跟隨市場的策略。索羅斯則提出了反身性理論,他認為由於投資者的群盲性市場經常是錯誤的,交易者要利用市場的錯誤進行交易。反身性理論是索羅斯外匯交易的基礎。羅傑斯則是一個把價值投資用於期貨這個以趨勢交易為主的市場上,他常常是看到了某種商品長期的價值成長趨勢,然後再進行中期的操作。由於外匯市場過於宏大與復雜,操作難度更大,索羅斯很難象90年代成為市場的領跑者。而羅傑斯預測未來商品市場依然有牛市,我覺得羅傑斯仍有可能在21世紀繼續走在時代的前列,尤其他是三大交易者中最看好中國經濟的未來的人。羅傑斯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周遊列國,他比巴菲特好動;索羅斯雖然視野宏大,但是有些高高在上,羅傑斯則是依靠自己的雙腳踏上每一塊可能出現投資機遇的土地。我更看好羅傑斯一些,但是索羅斯對於海航的投資說明他的潛能無限,他有時會扮演股權投資者。

❼ 總結了9條基本分析即價值投資法的缺點,歡迎補充

樓主是用了心的!
我的體會與你差不多,基本上可以將基本分析(或者說價值投資)的缺陷分為三類:
一是信息不對稱。我們無法得到所有消息,得到的消息中真假難辨。這些都造成分析是建立在錯誤的基礎之上,結論當然也是錯的;
二是分析的方法的局限性。基本分析必須落實到股票的內在價值上,否則真是如樓主所說,找不到買賣點。但如何估值就成了大問題,總是會有些關鍵參數是無法得到的,所以估值只能是在一系列嚴格的假定之下來進行,而這些假定又往往與實際情況難以吻合,最後估值的結論和拍拍腦袋瞎猜一個的結果差不多;
三是未來的不可預知性。未來影響公司基本面的因素太多太復雜,不可能把握得住。中國的企業規模又小,抗風險能力又差,外界的風吹草動對公司基本面影響非常大。最後總是發現自己留的安全邊際太小了。

股票就是博,博你買的股票未來會從烏雞變成鳳凰。人生也是博,你考大學選專業的時候博未來會好找工作,結婚的時候博老婆是賢妻良母。。。。未來都在變,永遠不可能完全掌握,這才是人生,也才是股票!

❽ 趨勢投資法的原則

趨勢投資法的依據是道氏理論,這一理論認為一旦股價變動形成一種趨勢,便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此時投資者也應該順應趨勢保持自己的投資地位直至市場發出趨勢轉變的信號。
上漲的趨勢一成型就買入,下跌的趨勢一成型就賣出
驅使追逐特性:由技術分析得出的結果告訴人們如何去追逐趨勢,並非是創造趨勢或引導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