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群和投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群和投資

發布時間: 2021-06-10 11:03:08

① 總是被拉到炒股的群里,跟著這些炒股群投資能賺錢嗎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個在努力奮斗的金融民工,請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財經問題!

我們經常會碰到有人拉我們進炒股群,群里有人會帶領大家一起炒股,每天在群里發一些漲停股票的信息,以此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但是進入炒股群,真的能夠賺到錢嗎?我個人認為,想靠炒股群獲得信息來炒股賺錢就是不可能的,真正那些炒股賺錢的人靠的不是消息,而是自己對於股票的分析和選擇,才獲得了炒股的收益。

炒股被騙的是事情時常發生,我們在炒股的時候一定要相信炒股是要依靠自身對於股票的分析和研究後才得出的結論,而不是靠聽消息來炒股,大部分聽消息炒股的人是虧錢的,並沒有因此而賺到錢,炒股應當最好長線的投資准備,選取自己熟悉的行業來進行投資。

② 有一個群,宣傳電影,我該不該投資,要問些什麼問題

這種不靠譜的事,你就不要摻和進去了!
就一個群,你知道他們是不是正規的?你能保證你投資了就能隨時退出?網上的騙局多了去了,不靠譜的事情就不要去做,不然很容易被騙。

③ 講一個少年白手起家高三炒股,加了一個炒股的群和群里的人一起進步的小說,小說裡面有各種指標,分析講解

不要看這種白痴YY的小說,沒有任何幫助。
炒股這東西,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說復雜,因為其涉及到的東西非常多;比如上市公司的運營情況;財務報表;行業前景;國家政策對行業的扶持和支持力度等諸多因素,甚至是公司領頭人的領導力和人格魅力都會影響該公司的股價波動。
說簡單,因為對於經驗比較豐富的高手來說他們都是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他們早已在股價的波動起伏中悟出了一套系統化的交易方法和體系。他們只需要選股,甄別,買入,控制風險,賣出就行,所謂大道至簡。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操作風格也會不同,找准一條適合你自己的投資之路,非常重要!建議新手不要急於入市,先多學點東西,可以去游俠股市或股神在線模擬炒股先了解下基本東西。
至於你說好不好賺錢,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不好賺!因為整個市場來說,虧錢的人是大於虧錢的人的。你能問出這個問題證明你也只是個小白,你要走的路還長,要學的東西也還多,那個股民沒交過點學費呢?卻仍然有很多人樂此不彼,這或許就是股市的魅力吧!
最後也提醒大家: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何況是在我們這個「全球一枝獨秀」的A股市場!

④ 非特定投資群體和特定投資群體有什麼區別

定義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規定的凈資產分為兩類, 分別是限定性凈資產和非限定性凈資產。
限定性凈資產是指民間非營利組織資源提供者或者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資產或資產所產生的經濟利益的使用所設置的時間限制或(和)用途限制。時間限制要求資源只能在特定時間內或規定的日期之後使用,用途限制要求資源用於特定目的。
非限定性凈資產是民間非營利組織報告期內凈資產總額,減去該期內限定性凈資產後的余額。也就是說,報告期內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凈資產中,不受捐贈人等所定條件限制的那部分凈資產。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在使用這類資金的時候,就不受任何限制,實際上,這類資產在使用的時候要受某些規章制度或在業務過程中訂立的合同或協議的規定的約束。
科目設置
民間非營利組織應設置「非限定性凈資產」科目,核算非限定性凈資產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
該科目屬於凈資產類科目,其貸方登記非限定性凈資產增加數;借方登記非限定性凈資產的減少數。期末貸方余額,反映民間非營利組織歷年積存的非限定性凈資產。
會計處理
(一)期末將非限定性收入轉入非限定性凈資產
期末,民間非營利組織將各收入費用類所屬「非限定性收入」明細科目的余額轉入「非限定性凈資產」科目,借記「捐贈收入——非限定性收入」、「會費收入——非限定性收入」、「提供服務收入——非限定性收入」、「政府補助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商品銷售收入——非限定性收入」、「投資收益——非限定性收入」、「其他收入——非限定性收入」科目,貸記「非限定性凈資產」科目。
例:某民間非營利組織2000年12月31日各項非限定性收入科目余額為:捐贈收入50000元;會費收入20000元;商品銷售收入180000元;投資收益7000元;其他收入3000元。會計部門根據會計科目余額,填制記賬憑單,編制將收入轉入凈資產的會計分錄:
借:捐贈收入——非限定性收入50000
會費收入——非限定性收入20000
商品銷售收入——非限定性收入180000
投資收益——非限定性收入7000
其他收入——非限定性收入3000
貸:非限定性凈資產260000

⑤ 投資與理財的橫向職業群和縱向職業群

投資理財的陷阱
潛規則之一:免費薦股有陷阱
【潛規則表現】
市民趙女士反映,她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免費推薦股票的熱線電話,於是打了過去,接線員為她熱情推薦了幾只股票,還建議她交納會員服務費,可以享受更全面的理財服務,她匯款3680元後,獲得了一隻據說可以「保證賺錢」的股票,她買了5000股,沒想到一周時間賠了1萬多元。
【專家提醒】
許多網站、電視上都有類似的薦股熱線電話,背後都有理財咨詢公司在操縱,僱傭一批證券分析師,名義上是免費推薦股票,實際上是誘騙股民入伙,成為會員,按期交納服務費。普通消費者不應輕信專家,不迷信漲停股,不要輕易向陌生人泄露自己的電話、身份號碼、銀行賬戶、證券密碼等信息,不要輕信網站上的各種信息,相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潛規則之二:預期收益莫輕信
【潛規則表現】
市民章先生反映:他2007年底在銀行買了一款投資股市的基金理財產品,花了10萬元。沒想到現在只有6萬多元了。當時銀行推銷人員說得可好了,該基金歷史業績排名靠前,年收益曾高達一倍以上,預期將來年收益30%,比銀行存款強多了,結果購買一年後就賠了近一半。最令人氣憤的是,銀行銷售完理財產品,就不再和他聯系了,連個平信和電話都沒有,而且基金公司每年還照收管理費。
【專家提醒】
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時,都會選擇歷史業績作為亮點來宣傳,預期收益率只是用於宣傳的一個數字,它並不等於實際收益率。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要有正確的判斷,投資前一定要全面了解投資對象,一定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這里並非說銀行理財產品不好,投資收益狀況也跟經濟環境密切相關。
潛規則三:銷戶必須到開戶行辦存摺就得開張卡
【潛規則表現】
投訴人陳先生:我在長春上學時辦了一張銀行卡,想銷戶,可銀行卻表示銷戶必須到開戶行。此外,銀行要求「一卡一折」,辦存摺必須開銀行卡,這合理嗎?(補充一下,建設銀行只提供換折業務,新開戶只能是卡)
【專家提醒】
銀行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可能會設置行業潛規則,但這些規則必須符合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等監管部門的規定,並應提前公示告知。在碰到不公平待遇時,消費者也可向銀監會投訴,甚至起訴到法院要求認定銀行這類做法或條款無效。

⑥ 微信群里投資影視公司分紅是真的嗎

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首先要看影片的出品方或者聯合出品方有沒有這家公司,其次要看在貓眼或者國家電影總局能不能查到,然後就要看簽得什麼合同如果是板票合同都是假的,這個合同只能兌換電影票和收藏,在有一般現在的影視份額的轉讓都是還沒有上映的電影,如果有已經上映的或者正在上映的都是假的。如果你想了解影視投資的方面可以聯系我!

⑦ 我和朋友投資了一個群每天盈利兩萬多,犯法嗎抓到以後被判多久呢

投資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