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第章風險投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第章風險投資

發布時間: 2021-06-10 03:29:03

⑴ 風險投資的第一輪投資稱為什麼

種子資本;
根據接受風險投資的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我們一般可將風險投資分為四種類型。
1、種子資本(seed capital)
2、導入資本(start-up funds)
3、發展資本(development capital)
4、風險並購資本(venture A capital)

⑵ 巨頭基金第一筆風險投資是多少,是誰投資的

根據歷史調查顯示:巨頭基金是又現在的"中國投資第一人「,在投資領域有江西浪子之稱的賴董投資的,可笑的是,當時第一個投資5毛錢的人,現在已經身價過億,在巨頭投資的這筆錢,在其後的十年當中,已經增值100000000倍,成功打敗當時號稱」進賢財團掌門人「的吳總。

⑶ 創業企業如何引入風險投資

畢竟投資有風險,在作風險投資之前,首先要對自己合作的內外的風險投資公司有個整體性了解,即目前有哪些風險投資公司,公司設在什麼地區,資金實力如何,知名度如何,已投資了哪些項目,公司經營業績及投資范圍等。然後再根據本公司的需要尋求意向投資者。通常情況下,尋求意向投資者可通過以下途徑進行:
1。通過網上查詢。目前有不少風險投資的專業網站,這些網站對本公司的投資方向、已投資項目和資金實力都有比較詳細的介紹。
2。查閱「風險投資公司大全」等專業資料,在這些書中常會有一些關於風險投資公司投資方向和投資項目等信息。
3。通過各類創業投資協會等機構尋找,如不同的城市都成立了創業投資協會,這些協會經常組織新項目發布、投資洽談和創業沙龍等活動。
4。通過各種研究、咨詢等中介機構介紹,如各類投資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證券公司等機構,都會有很多項目和投資信息。

⑷ 中國風險投資年鑒的圖書信息

書名:2007-中國風險投資年鑒
圖書編號:2204306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定價:800.0
ISBN:780112765
作者:本社
出版日期:2007-04-01
版次:1
開本:29cm 《中國風險投資年鑒》是反映中國風險投資發展歷程的大型史料性工具書,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教授擔任主編。年鑒將分地區、分行業、分階段地統計分析中國風險投資業的有關數據,梳理中國風險投資的發展脈絡,及時總結風險投資的經驗教訓。
《中國風險投資年鑒》(2007)以2006-2007年為核心,客觀地反映中國風險投資發展歷程,全景式記錄、跟蹤介紹中國風險投資觀點綜述、政策法規、研究報告、調查數據、行業動態以及相關機構、協會、企業和風險投資家名錄;記載著名風險投資案例;評述行業投資特點和國際風險投資最新趨勢。
《中國風險投資年鑒》(2007)為投資者和創業企業提供決策參考,為研究學者、投資家、創業企業界、政府決策者之間架起橋梁,為中國風險投資界提供系統、准確、廣泛的資訊服務。它是中央及地方政府相關科技與經濟管理部門、各類投資基金、金融及中介機構、全國相關行業協會及創業型企業、圖書館、資料室、研究機構以及從事風險投資及關注風險投資事業各界人士重要的參考工具書。 特載篇
第一章風險投資及相關重要觀點集粹
第二章政策法律法規綜述
發展篇
第一章2006年中國風險投資業發展概況
第二章中國內地熱點區域風險投資發展報告
第三章中國私有權益風險投資報告
第四章全球風險投資發展概況
統計篇
研究篇
案例篇
行業篇
附錄篇

⑸ 論文對中國風險投資的分析

幫你完成,,要嗎。。雷鋒幫你

⑹ 風險投資與創業板的目錄

代序(湯世生)
推薦(冼國明曾勇)
推薦序(溫泉)
第1章風險投資與私人權益資本市場介紹
1.1風險投資的概念與內涵
1.2創業金融學與公司金融學的五點不同
1.3私人權益資本市場
本章小結
專欄1-1另類投資簡介
模塊一創業機會與創業企業
第2章機會識別與開發
2.1創業機會:概念與分類
2.1.1創業機會的概念
2.1.2機會的來源
2.1.3機會分類
2.2創業機會的識別
2.2.1創業機會識別過程
2.2.2創業機會識別之影響因素
2.3創業機會評價與開發
2.4商業模式
2.4.1商業模式的概念與基本特徵
2.4.2商業模式與企業戰略
本章小結
專欄2-1商業模式與企業戰略的互動:大連泰德煤網商業模式案例分析
第3章創業企業
3.1團隊生產與代理關系結合體假說
3.1.1創業企業家的投入
3.1.2風險投資家的投入
3.1.3團隊生產和代理關系結合體
3.2基於知識的企業理論與創業企業
3.3創業企業發展階段及特點
3.3.1創業企業的定義
3.3.2創業企業的發展階段
本章小結
專欄3-1商業計劃書的重要性:兼談如何寫好商業計劃書
模塊二估價創業企業
第4章調整現值法與風險資本法
4.1DCF模型與調整現值法
4.1.1創業企業的估值與成熟企業有何不同
4.1.2DCF模型
4.1.3為何是APV而不是WACC
4.2APV法估價創業企業
4.3風險投資法估價創業企業
本章小結
專欄4-1APV法估值案例
第5章實物(戰略)期權
5.1實物期權與金融期權參數對照
5.1.1期權的定義
5.1.2金融期權與實物期權
5.1.3實物期權與金融期權的參數對照
5.2實物增長期權和實物交換期權
5.2.1實物增長期權
5.2.2實物交換(轉換)期權
5.3風險中性定價與隱含波動率
5.3.1風險中性定價原理
5.3.2隱含波動率
5.4戰略期權
5.4.1延遲期權
5.4.2分階段投資期權
5.4.3放棄期權
本章小結
專欄5-1放棄期權的價值
專欄5-2二項式模型估算實物期權價值
第6章實物期權估價
6.1單一企業範式增長機會的估價模型
6.2復合實物期權估價模型
6.2.1生產決定的增長期權評估
6.2.2營銷決定的交換期權評估
6.2.3復合實物期權價值
6.2.4比較靜態分析
6.3拓展的DCF模型
6.4實物期權應用誤區與難點
6.4.1實物期權方法之幾個認識誤區
6.4.2實物期權方法在風險投資領域應用之困難
本章小結
專欄6-1「精確的錯誤」與「上帝在發瘋」
模塊三動態資本結構和狀態依存治理
第7章不對稱信息和動態資本結構
7.1信息揭示與動態博弈
7.2分階段投資與動態資本結構
7.2.1分階段投資
7.2.2動態資本結構
7.3法律作為控制變數之創業者持股比例
7.4面對風險之契約選擇
本章小結
專欄7-1風險融資的資本結構:尋找最優投資工具
專欄7-2深究反稀釋條款
第8章控制權配置與狀態依存治理:創新企業預期估值之風險規避
8.1基於知識的企業理論視角下之控制權配置
8.2不完全契約理論視角下控制權配置
8.3學習模型與創業企業CEO更替
8.4對賭協議:兼談創新企業預期估值之風險規避
本章小結
專欄8-1投資協議條款清單之僱傭協議
專欄8-2報酬機制設計:以有限合夥為例
第9章產業組織視角
9.1產業組織視角下戰略性構建創業企業組合
9.2產業組織視角下風險投資機構:辛迪加
9.3產業組織視角創業企業組合構建策略:中國大陸的實證
9.4產業組織範式資本結構理論
本章小結
專欄9-1風險資本與公司治理:基於33個國家(地區)實證研究
專欄9-2委託代理與創業企業估價
專欄9-3融資策略與產品市場行為
模塊四流動性事件與退出機制
第10章流動性與流動性事件
10.1流動性的六種內涵
10.2宏觀流動性與創業企業估價:美國實證研究
10.3風險投資的最佳退出路徑:基於歐美的實證研究
本章小結
專欄10-1風險資本的六種退出方式
專欄10-2好耶網的成功退出之道:IPO並非最優選擇
第11章退出機制與交易結構設計
11.1紅籌模式
11.1.1「紅籌」、「大紅籌」與「小紅籌」
11.1.2外資VC在中國的運作模式
11.1.3外資VC機構選擇「離岸」運作的原因
11.2跨境換股
11.2.1特殊目的公司與返程投資
11.2.2跨境換股的概念
11.2.3跨境換股與買殼上市和造殼上市
11.3「盛大模式」與「境外期權模式」
11.3.1如何合法規避政府對外資收購戰略性行業企業的管制:盛大模式
11.3.2如何合法規避政府對個人控股海外殼公司的管制:境外期權模式
本章小結
專欄11-1「蒙牛股份」的交易結構
第12章創業企業首次公開發行估值與表現
12.1IPO簡介
12.1.1為什麼要IPO
12.1.2發行與上市過程中的幾個重要概念
12.2IPO估價與上市時機的選擇
12.2.1IPO估價
12.2.2上市時機選擇的重要性
12.2.3上市時機選擇的影響因素
12.3VC與PE支持的公司IPO表現:中國大陸實證研究
本章小結
專欄12-1風險資本在IPO中的效應:基於美國的實證研究
專欄12-2IPO抑價之原因:多方博弈的縮影
模塊五風險資本專題
第13章風險投資機構
13.1VC組織形態與治理
13.1.1有限合夥型
13.1.2公司型
13.1.3天使型
13.1.4公司信託
13.2積極而專業之金融中介:人力資本專業化
13.3獨立VC之創業企業組合規模研究
13.3.1中國大陸實證研究
13.3.2加拿大實證研究
13.4VC之收益衡量:內部收益率(IRR)
13.4.1內部收益率的定義與特點
13.4.2內部收益率的缺陷
本章小結
專欄13-1外國VC投資中國的六種模式
專欄13-2中國風險投資基金與證券投資基金之特徵區別
第14章風險資本與創新
14.1公司風險投資(CVC)
14.1.1CVC的五個目的
14.1.2內部市場驅動創新
14.1.3尋租與無效投資
14.2風險資本與技術創新
14.2.1風險資本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14.2.2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的促進
本章小結
專欄14-1網路泡沫時代「估價理論」與行為金融:兼談DCF模型之基準作用
專欄14-2巴西的PE/VC經驗
專欄14-3從境外風險投資新發展看中國風險投資之抉擇
模塊六創業板
第15章創業板市場的設立與定位
15.1創業板市場的概念與內涵
15.2中外主要創業板市場的設立方式與模式比較
15.3中外主要創業板市場定位比較
本章小結
專欄15-1如何理解與把握「五新三高」
第16章創業板市場發行上市制度
16.1創業板市場發行上市的審核制度的概念與內涵
16.2中外主要創業板市場發行上市的審核制度比較
16.3中外主要創業板市場發行上市的審核程序比較
16.4創業板市場發行上市條件
16.4.1中外主要創業板市場發行上市的定量標准比較
16.4.2中外主要創業板市場發行上市的定性標准比較
本章小結
專欄16-1發行上市審核制度中外比較之啟示
專欄16-2中小企業發行審核要點及案例分析
第17章創業板市場交易制度
17.1中外主要創業板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比較
17.2中外主要創業板市場交易委託方式比較
17.3中外主要創業板市場委託匹配原則比較
17.4中外主要創業板市場的市場穩定措施比較
本章小結
專欄17-1創業板市場交易制度中外比較之啟示
專欄17-2合夥企業法修改與風險投資的法律實務
第18章創業板市場信息披露制度
18.1創業板市場信息披露類別
18.2中外主要創業板信息披露管理體制比較
18.3中外主要創業板信息披露內容比較
本章小結
專欄18-1信息披露制度中外比較之啟示
專欄18-2風險投資基金的非法募資問題探討
第19章法人治理之特殊性與保薦人職責
19.1創業板市場獨立董事制度
19.1.1中外主要創業板上市企業之獨立董事制度比較分析
19.1.2關於獨立董事制度:中國主板經驗教訓
19.2創業板市場保薦人制度
19.2.1保薦人制度之概念與內涵
19.2.2中外主要創業板保薦人制度模式比較
19.2.3中外主要創業板保薦人職責要求比較
本章小結
專欄19-1獨立董事制度中外比較之啟示
專欄19-2保薦人職責中外比較之啟示
專欄19-3有限合夥制風險投資機構證券開戶探討
第20章創業板市場退市制度
20.1中外主要創業板市場退市標准比較
20.2中外主要創業板市場退市程序:以美國與中國香港為例
20.3創業板市場退市渠道分析:以美國NASDAQ市場為例
本章小結
專欄20-1退市制度中外比較之啟示
專欄20-2《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條款解讀
代後記
參考文獻

⑺ 風險投資的法律問題

風險投資產生於二次世界大戰之後,20世紀80年代、90年代風險投資在美國取得巨大成功,並為英國、日本等國家所移植與借鑒。我國對這一新的投資方式也極為關注,1998年民建中央向全國政協九屆一次大會提交了題為《關於加快發展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的提案,此後,風險投資的實踐和理論研究在我國迅速展開。對於風險投資這一新的經濟現象,法學研究應給予關注和回應,風險投資的產生和發展為經濟法、民商法的理論和實踐提供了新的視野和研究領域。我國風險投資的理論研究,特別是風險投資的法律理論研究,還很薄弱。從法學角度對其加以研究的文章尚不多見,進行系統研究的專著尚付闕如。
本文以風險投資法律制度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系統論、經濟分析、比較分析以及法解釋學等方法對風險投資法律制度一般理論、風險投資主體法律制度、風險投資行為法律制度和風險投資政府扶植和監管法律制度進行了系統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對我國風險投資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一些思路。
第一章在對風險投資的歷史沿革、產生的社會基礎進行闡述的基礎上,剖析了風險投資的概念和特徵,指出風險投資是指主要由職業投資家採取獨特運作機制並主要以高風險高回報的非上市企業為投資對象的一種股權投資方式。
第二章為風險投資法律制度的一般理論,首先闡述了風險投資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徵和價值,並進一步分析了風險投資法律關系的概念和構成,最後,歸納了風險投資者與風險投資機構結合的四種模式,即有限合夥模式、公司模式、委託管理模式和信託模式。第一、二兩章構成本文總論部分,為後文的論述張本。 第二、四兩章是對風險投資主體法律制度的論述。
第三章分析了風險投資的三方主體,即風險投資者、風險企業(家)以及風險投資家(機構)。風險投資機構是風險投資法律關系中最主要的參加者,它是聯系風險投資者和風險企業的中介。
而風險投資有限合夥又是最為典型的風險投資組織形式,所以第四章專章分析了風險投資有限合夥法律制度。首先對風險投資有限合夥的產生根源、概念、特徵和風險投資有限合夥契約加以闡述。並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詳細論述了我國引入風險投資有限合夥的必要性和途徑。
本文主張在制定《有限合夥法》或修改現行法律之前,可以通過契約約束使投資者承擔有限責任,以此來對普通合夥加以變通,以實現法律制度的創新。 對風險投資行為法律制度的論述主要圍繞風險資本的募集、風險資本的運用和風險資本的退出制度而展開,風險資本的募集與風險投資機構的設立直接相連,所以關於風險資本募集的法律制度在風險投資主體法律制度中加以論述。風險資本的運用在法律上主要體現為風險投資家(機構)與風險企業(家)之間的契約關系。
第五章詳細考察了風險投資計劃書、投資條款清單、股票購買協議、股東協議和僱傭協議的內容,特別是對風險投資家與風險企業家之間的最為重要的契約形式——股票購買協議作了詳細的闡述。
第六章對風險投資退出法律制度加以梳理,具體分析了P、出售、股份回購和清算等退出方式。 最後兩章分析了風險投資政府扶植與監管法律制度。
第七章分析政府在風險投資中扶植的必翌性和可能性、國外政府扶植模式和主要扶植措施,基於上述分析並在考察國外有關法律制度和我國風險投資政府扶植中存在的問題後,筆者指出我國引入風險投資的初期,應采川政府主導模式;待我國風險投資業逐步發展成熟後,相應地過渡到市場主導模式。
最後一章闡述了風險投資監管的概念、原則、意義、監管內容以及有關國家和地區的風險投資監管體制,並在此基礎上,筆者提出了我國風險投資監管體制的構想:我國在國家風險投資監管 一機構設置上,宜選擇中國證監會模式,在自律模式選擇上,應選擇會員強制入會模式。在監管機構與白律組織權力配置上,當前宜建立以國家監管為主導,輔之以行業自律的復合型監管體制,待將來我國風險投資運作較為成熟和規范後,將逐步轉變為以行業自律為主導,輔之以適度的國家監管的監管體制。

⑻ 投資銀行學這門課程第十一章私募股權投資與風險投資的知識點有哪些

投資銀行學這門課第十一章私募股權投資與風險投資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私募股權投資,第二節風險投資,第三節投資銀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