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唐庄投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唐庄投資

發布時間: 2021-06-10 01:28:24

① 河南登封農村要建萬人社區嗎

是響應鄭州市委新型城鎮化建設,有萬人大社區的項目,唐庄、盧店、大冶三個是試點鎮,都有這個項目。
具體了是合村並鎮,建樓房,把群眾聚集在一起。一是「三規合一」。即:《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產業布局規劃》。即:三張圖合到一張圖上來,實現一張圖引領,同步規劃、一套人馬規劃。只有做到「三規合一」,才能實現規劃引領,才能做到不折騰,避免建了拆、拆了建,消耗資源、消耗財力。二是城鄉一體。就是城鄉要統籌、同等待遇。農村建設要按照城市的標准進行建設,如:水、電、氣、路、地下管網基礎設施配套等。當前農村修建的很多道路沒有地下管網,電線、管線等都未入地,將來還要拆拆挖挖。包括我們市區的一些道路,也都沒有做到規劃引領、基礎設施先行,普遍造成拆拆挖挖。現在市區有幾根地下管網?分別在哪兒布局?都沒有詳細的數據資料,更不用說農村。城鄉一體的另一方面就是要讓走進新型社區、走向城鎮社區的農民,享受與城市(區)一樣的待遇。現在農村低保標准每人每月是140元,城鎮低保標准每人每月是245元,我們要通過新型城鎮化,讓住進新型社區、住進鎮區所在地的農民,享受與城鎮一樣的低保標准等一切待遇,消除城鄉二元結構。三是產城融合。不僅要讓農民住進基礎設施配好、環境好,像城市社區一樣好的樓房、新房,而且還要讓農民有飯吃、有活干,並且居住的社區附近要有產業作支撐。如:登封新區在規劃的同時,在新區周邊規劃了產業集聚區,讓人們既能在登封新區居住生活,又可以到產業集聚區就業工作;鄉(鎮)要根據本鄉(鎮)的資源優勢特點,在鎮區周邊規劃專業園區並確定主導產業,讓住進鎮區的村民、農民有活干。人口集中居住本身會產生就業崗位,新型社區周邊要發展特色種植業、養殖業,要吸引住進新型社區的農民有活干,這是新型城鎮化的其中幾個特點。一部分群眾處於古村落、古遺跡、文物保護地,那麼就不要亂拆。

② 唐庄鎮的工業發展

唐庄鎮
「無工不富、無工不強」,唐庄鎮的幹部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為把唐庄鎮建成工業強鎮,他們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和產業聚集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出了「以真情換真心,以真心換真投」的引資思路,使衛輝市銀利達彩印有限公司、新鄉銀鷺紡織有限公司、和新鄉天風水泥有限公司等10多家高新技術和環保項目的企業落地生根。為留住企業,他們做到「以真心招來客商、以誠心對待客商、以恆心幫助客商、以實心留住客商,」真正實現「招商、安商、引商、扶商、富商」的承諾,園區的發展勢頭強勁。
同時極大地解決了農民的就業問題,使2900餘名當地農民走上了工作崗位,實現了農民「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在發展工業的同時,唐庄鎮更注重給全鎮百姓營造一個清新環保的生存環境,把石碴廠進行了聚集和搬遷,在遠離生活居住地的谷駝建立了石碴工業園區,並投資600多萬元新修了3公里的高標准水泥路和3條生產性道路方便園區發展。
已規劃好8個各投資500萬元日產萬噸無污染的大型石碴廠。有4個石碴廠已建成試產,其它4個投入資金300萬元2008年4月建成投產,該園區建成後將成為豫北地區最大的石碴工業園區,實現了該鎮工業化強鎮的目標。 按照新城鎮化標准建設的唐庄小城鎮,為外來企業入駐唐庄高新民營工業園區創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和地理條件。在唐庄民營工業園區投資的已有衛輝市銀利達彩印廠、新鄉銀鷺紡織有限公司、新鄉利民機械廠和新鄉開元紡織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業。

③ 吳金印在為人類謀福利方面有哪些高尚品質

「太行公僕吳金印」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組部部長宋平給吳金印的題詞,如今這七個大字已化為一座豐碑,銘刻在河南省衛輝市西部的太行山深處,也銘刻在山區人民的心坎上。

吳金印1942年出生在衛輝市一個貧苦農民家裡,18歲入黨當村長,19歲當村黨支部書記,26歲當鄉黨委書記,他在鄉鎮一干就是31年,其中擔任鄉鎮領導職務就有28年,二十多年中,他多次放棄組織上調他到上極機關工作的機會,始終把自己紮根在基層。到現在已有四十多個春秋。四十多年來,他在村鎮領導崗位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位於太行山深處的河南省衛輝市獅豹鄉是革命老區,也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溝,方圓百里就有兩千六百多道嶺、兩千七百多條溝,90%的人吃糧靠返銷,花錢靠救濟。1968年春,26歲的吳金印擔任了這里的主要領導。上任不久,一天,吳金印來到靳庄村,正趕上鄉親們吃午飯,他端過一位老大娘的飯碗一看,愣住了:灰黑的湯水裡,泡著幾個糠團,漂著數片野菜。「山裡人都吃這個?」老人沒有回答,卻把頭低到了胸前。老區人民曾為中國革命做出過重大貢獻,可是,解放快20年了,群眾還過著這樣的苦日子……吳金印暗下決心,拼上一條命,也要帶領群眾改變落後面貌。他帶著領導班子成員翻山越嶺作調查,餓了吃塊干糧,渴了喝口涼水,一天翻五六座山,七八天就穿爛一雙鞋,溝溝嶺嶺他跑了個遍,向荒山要耕地,向禿嶺要糧食的規劃由此產生。面對著除了石頭還是石頭的山嶺,吳金印想,山搬不動,可以把石頭縫里的土挖出來造梯田;溝填不平,可以讓河水改道,閘溝造地。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贊同,於是,獅豹頭的幹部群眾掀起了挖土造梯田的熱潮。經過一冬一春的苦幹,築起了十多條攔河壩,造出了二百多畝梯田。誰知到了夏季,暴發的山洪把新造的攔河壩和梯田一掃而光,剛改造的山嶺溝又變成了亂石溝。然而,吳金印沒有退卻,他帶著大家總結經驗教訓,把平面壩改為拱形,二百多畝梯田又造了出來,種上了莊稼。

吳金印第二年汛期,接連數場暴雨匯成的滾滾洪水,再一次沖走了滿溝的莊稼和良田。眼看著心血又一次付諸東流,幹部群眾痛心疾首,有的失聲痛哭。災難傷透了群眾的心,吳金印同樣萬分難過。但他明白,越是在困難的時候,幹部就越要經受考驗,他把全體幹部召集到一起,開導他們:梯田被沖跨了。哭是哭不回來的。他鼓勵大家,要想不受窮,還得挺起腰桿跟山斗,跟水斗,苦熬沒有頭,苦幹有奔頭,大家總結了前兩次失敗的教訓,把拱形壩改為塔形壩,每道壩下面再修一個跌水池,洪水襲來時可以起到緩沖作用。洪水進入水池後,再從底部的暗渠泄出,梯田就不會受到沖擊。第三年,二百多畝梯田終於經受住了巨大洪水的考驗。昔日的荒山終於結出金燦燦的果實。

跑馬嶺下,滄河環繞。1973年10月,吳金印又帶領獅豹頭的幹部群眾來到滄河中游的羊灣村,搭起茅草棚,攔河造田。要在河灘上造田,須先讓河水改道。經過測算,隧洞溢洪能力須達到1000個流量,方可保證河水改道成功。吳金印與技術員冒著生命危險,在懸崖峭壁上攀上爬下,終於選准了鑿洞的最佳位置並完成了設計:全洞長162米,寬20米,高8米。東西兩側同時開工。在硝煙彌漫、空氣稀薄的山洞裡,吳金印與鄉親們掄起大錘,呼呼生風,別人掘進2.7米,他掘進4米。1975年夏,山洞全線貫通,西洞口已漿砌圈頂,東洞口料石也已備齊,就在這時,暴雨驟降,汛期提前到來。這天夜裡,吳金印提著馬燈要下洞察看水位,突擊隊長搶著要下去,被吳金印一把攔住:「還是我下。我萬一有個閃失,搶險你來指揮……」話沒說完,人已拽繩而下。突然,一聲巨響,一塊卧牛大石從山頂上墜入河中,激起沖天水柱,驚得守在洞口的人對著黑沉沉的河底大聲高喊:「吳書記——一」吳金印卻從與巨石咫尺之處水淋淋地爬上來。怕再出現塌方,大家勸他趕快離開。看著不斷上漲的河水,吳金印卻把手一揮:「搶險隊,上——」自己迅速背起一塊石頭,沖上了東洞口的拱頂。頭頂上,塌方的石塊、泥土簌簌而下;腳底下,咆哮的山洪滾滾而來。整整兩天兩夜,吳金印與搶險隊員們用鋼鐵般的意志,冒著危險,戰勝困難,完成了東洞口圈頂,把更大的洪峰遠遠地拋到了後面。而吳金印卻因過度勞累,暈倒在工地上。大夥兒忙把他抬出工地,送進工棚。搶救時,醫生解開他的衣服,發現全身衣服補了很多補丁,腳上的那雙掌鞋爛得開了花,手掌上長滿銅錢厚的老繭,十指粗糙得像一把把鋼銼,手掌的虎口處結著紫黑色的血痂。兩天兩夜後,吳金印從昏迷中蘇醒過來。他對身旁的人說:「萬一我不行了,就把我埋在洞頂的山上,好看著你們把滄河治好……」聽到這話,人們忍不住哭了起來。

1987年11月,吳金印調任衛輝唐庄鄉黨委書記。第二年該鄉就遇上百年不遇的大旱。5個月內未下一滴雨,別說莊稼,連吃水井也幹了。吳金印頭頂烈日,四處察看,發現遍野禾苗枯黃,但山楂樹卻花開飄香。他意識到若在丘陵地種果樹將是一條生路。於是他帶領著全鄉人民20天在乾旱的丘陵地種下了1.2萬畝山楂、桃與蘋果樹,如今果園成了唐庄農民的搖錢樹,唐庄桃、唐庄梨遠近聞名。在吳金印的治理下,唐庄鎮石屏、代庄等村,街道整齊,一幢幢新樓拔地而起。

吳金印因業績卓著,1997年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他不僅是唐庄鎮的黨委書記,還是新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政協委員。可他還跟從前一樣,一有空就下基層。吳金印說:「只有把環境搞好,人家才願意來投資,唐庄的發展才有後勁,鄉親們的日子才能越過越好!」

吳金印執政為民,堅守本色,不愧是人民的好公僕。我國農村在國人眼裡是貧困落後的代名詞,如果所有的鄉鎮幹部都能像吳金印這樣切實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農村又何愁不富裕呢?農村富了,我們的國家經濟定會踏上一個新的台階;用毛澤東同志的話說:「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能大有作為的。」我們青少年千萬不要嫌棄農村,也許通過我們的參與,農村能夠改變落後面貌。

④ 重慶唐庄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唐庄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4月2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雞的養殖、銷售,特色農產品銷售,花卉、苗木、果蔬種植、銷售,生態農業開發等。
法定代表人:唐均全
成立時間:2014-04-28
注冊資本:3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22500058927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重慶市大足區龍水鎮黃龍村1組

⑤ 衛輝市唐庄鎮怎麼樣

在河南省新鄉市東部,有一塊神奇的地方,它正迎著一股強勁的春潮湧現出許多迷人景觀:一條條水泥路橫亘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一排排日光大棚連綿成片、一望無際,一棟棟居民樓鱗次櫛比,一座座現代化工廠星羅棋布,一行行垂柳飄灑成蔭,一片片蒼松吐翠、杏花飄香……這就是河南省衛輝市唐庄鎮。 ­
­
唐庄鎮地處衛輝市西部,總面積75平方公里,其中山區、丘陵、平原各三分之一,總人口41000人,耕地58000畝。1987年吳金印擔任唐庄鎮黨委書記,當時唐庄經濟發展滯後,全鄉財政收入僅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0元,山區的七個村不少農民住在窯洞內,靠救濟維持生計,其它地方的農民大多才解決了溫飽問題。吳金印把發展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根本,提出了「西抓石頭東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糧,鄉鎮企業挑大樑,沿著國道做文章」這一符合唐庄實際的發展思路。西部山區7個村,靠山吃山,在石頭上做文章。鎮政府先投資建石材廠,購設備租賃給村裡,進行示範引導,嘗到甜頭的農民和村集體,紛紛投資建石碴廠。全鎮100多個石碴廠,每天生產石子3萬立方米、產值60萬元,石碴運輸車輛3000多輛、每天產值近30萬元,兩項之和年總產值達2.7億元。東部7個村地處平原,土質好,鄰近衛輝市,交通條件好,利於市場運作。吳金印帶領群眾建大棚,種反季節蔬菜。目前,東部農村戶均大棚一至兩個,年收入都在萬元以上。北部地處丘陵的7個村莊,乾旱地薄,只能種植耐旱作物,林果樹木最耐旱,而且效益高。全鎮建成了萬畝桃園、蘋果園,現在果樹都進入盛果期,每畝果園收入達3000多元。南部低窪地適宜發展糧食和養殖業,他們便大力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 ­
­
經濟的發展為村莊改造建設奠定了物質基礎。2001年開始,每年唐庄新建樓房2000多戶,建新房戶均投資在5萬元以上。村集體為村莊改造修成了水泥硬化路。目前,全鎮34個行政村,9800戶已按規劃建設農民新居8300餘戶。代庄等近20個村的新村規劃已經基本完成,部分村還新建了二層以上的村委辦公大樓、迎賓牌坊,並進行了街道的綠化、美化、亮化;官莊村、郭全屯村投資4萬元新建了標准化籃球場地,代庄、唐庄村投資30多萬元建成群眾休閑活動廣場。 ­
­
不具有資源、交通等優勢的山區薄地怎麼辦?吳金印經過深思熟慮,大膽提出了發展生態旅遊的新思路。對山區薄地進行綜合整治,按照生態建設為首、以林為主、以山為景的規劃,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修建了集林果、生態、文化、旅遊、經濟、農業六位一體的西山生態旅遊園。2001年、2002年連續兩年舉辦了飛機表演和全國跳傘錦標賽暨冠軍賽,吸引遊客38萬多人,收入20多萬元。同時,西山生態園入選河南省太行創業精神紅色旅遊景點,成為河南省艱苦奮斗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該鎮還依託萬畝桃花園,連續舉辦了十三屆「桃花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140元。 ­
­
唐庄鎮抓住實施國家科技攻關項目「萬畝小麥高產樣板田的研究與開發」的機遇,率先打破傳統種植模式,投資500多萬元在全鎮12個村建成實行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優質品種、統一病蟲害防治等「六統一」的示泛區,完善配套設施,使小麥平均畝產500公斤以上,極大地帶動了該鎮優質強筋小麥的推廣種植和農民增收致富。該鎮利用交通優勢,建成了佔地1.2萬畝的省級農業高效示範園區,發展高、中、低檔溫室大棚3000座,種植名、優、新蔬菜達28個品種,年收入300多萬元。面對丘陵區乾旱、土質薄、糧食產量低的情況,該鎮立足市場,大力發展名優林果種植,種植蘋果、梨、杏等經濟林16000餘畝,年產優質林果3000多噸,遠銷北京等大中城市及海內外,極大地增加了農民收入。在搞好種植業的同時狠抓養殖業,該鎮投入資金100多萬元,建成了3個年出欄400多頭的肉牛育肥示範廠。全鎮已形成優質強筋小麥基地、名優特新蔬菜花卉高效農業示範區和優質林果園區三大特色農業產業,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 ­
­
「無工不富、無工不強」,唐庄鎮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出了「以真情換真心,以真心換真投」的引資思路,使衛輝市銀利達彩印有限公司等10多家高新技術和環保項目的企業落地生根,使2900餘名當地農民走上了工作崗位,實現了農民「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在發展工業的同時,唐庄鎮更注重給全鎮百姓營造一個清新環保的生存環境,把石碴廠進行了聚集和搬遷,在遠離生活居住地的谷駝建立了石碴工業園區,並投資600多萬元新修了3公里的高標准水泥路和3條生產性道路方便園區發展。目前,已規劃好8個各投資500萬元,日產萬噸的無污染的大型石碴廠。該園區建成後將成為豫北地區最大的石碴工業園區,實現該鎮工業化強鎮的目標。 ­
­
唐庄鎮,這個擁有「河南省特色文化產業鎮(鄉)」、「河南省先進鄉鎮」、「河南省文明村鎮」、「河南省高效農業示範區」、「全國重點城鎮」、「國家小城鎮綜合開發示範鎮」等眾多榮譽的鄉鎮,在經濟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成為牧野大地上的一顆閃亮紅星。­

⑥ 唐庄鎮的招商引資

加快工業化進程,建設高新民營工業園區
按照新城鎮化標准建設的唐庄小城鎮,為外來企業入駐唐庄高新民營工業園區創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和地理條件。到目前為止,在唐庄民營工業園區投資的已有衛輝市銀利達彩印廠、新鄉銀鷺紡織有限公司、新鄉利民機械廠和新鄉開元紡織有限公司等 10多家企業。

⑦ 衛輝柳庄鄉唐庄 你知道嗎

唐 庄 鎮 概 況
衛輝市唐庄鎮地處豫北平原,北依太行,西接新鄉市郊,東臨衛輝市區,京廣鐵路 、107國道、衛柿省道、翟陽省道穿境而過,交通極為便利。全鎮總面積逾70平方公里,轄34個行政村,共41000口人,其中平原、丘陵、山區面積各佔三分之一。該鎮在全國鄉鎮黨委書記的好榜樣吳金印書記的帶領下,把唐庄從一個窮鄉僻壤變成了一個富裕、文明的新城鎮,在小城鎮建設和村鎮規劃方面,受到了中央、省、市領導的肯定和表揚,被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和河南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鎮,2006年該鎮工農業生產總值達4.8億元,一般預算收入1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00元。

一、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1、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
通過省級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和帶動作用,形成佔地1500畝的省級農業高效示範園區,園區內建成高科技連棟日光溫室3座、高標准單棟日光溫室367多座,帶動周邊7個村興建高、中檔日光溫室大棚3000多座,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12000畝。
2、優質林果種植規模化和產業化
唐庄鎮根據市場發展方向,鼓勵並幫助丘陵區村發展名優林果種植,形成以石屏桃花園為中心,輻射周邊近20個村種植經濟林果16000畝,並連續成功舉辦了13屆中國?唐庄桃花節。果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中城市。

二、大力招商引資,加快工業化進程,建設高新民營工業園區
按新城鎮化標准建設的唐庄小城鎮和完善的基礎設施,為外來企業入駐唐庄高新民營工業園區創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和地理條件。到目前為止,在唐庄民營工業園區投資的已有衛輝市銀利達彩印廠、新鄉銀鷺紡織有限公司、新鄉利民機械廠、河南豐博天瑞水泥有限公司、新鄉市天鳳水泥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入駐。現有投資4.03個億的衛輝市春江水泥有限公司、
投資1000萬元的新鄉市茶花塑業有限公司、投資1700萬元的新鄉市香源食品有限公司等正在興建。

三、小城鎮建設和村鎮規劃效果顯著,唐庄鎮面貌日新月異。
為了加快唐庄鎮的小城鎮發展步伐,高標准建設新城鎮,該鎮專門邀請中央省規劃設計專家,制定了高起點、高標准切實可行的《衛輝市唐庄鎮鎮區規劃》,鎮區內新建農民別墅1000多座,區域內人口1萬多人,從西到東建成了唐庄民營工業園區、現代生活區和商貿區,被國家六部委列為全國小城鎮重點鎮之一和河南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2006年被新鄉市定為新鄉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鎮,2007年3月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評為「河南省文明村鎮」。
唐庄鎮各村的村鎮規劃和空心村治理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鎮9800多戶已按照唐庄鎮村鎮規劃要求建成一村一特色的別墅7000多座,已有20多個村基本完成了村鎮規劃,通過空心村治理全鎮節約出2000畝土地。

四、集生態、旅遊、休閑於一體的西山森林公園建設,促進了唐庄旅遊業大發展
2000年開始,唐庄鎮西部山區逐漸形成了以生態建設為首,以林為主,以山為景,修建可以容納10架飛機起降的飛機場和觀禮台,5公里的仿古式圍牆,8公里多的休閑園中路,栽種塔松、柏樹、銀杏等經濟林木300多萬株,另外建有蒙古包、稻草屋、土窯洞、休閑涼亭、人工隧道、櫻桃棚等景點。

2001年和2002年連續兩年舉辦了飛機表演和全國跳傘錦標賽暨冠軍賽,2006年西山森林公園入選河南省太行創業精神紅色旅遊景點,成為艱苦奮斗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唐庄鎮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各項事業和諧發展,形成了一個藍天、白雲、碧水的優美環境,歡迎海內外友人志士來唐庄鎮觀光旅遊、投資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