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投資諾貝爾獎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投資諾貝爾獎

發布時間: 2021-06-09 21:32:19

Ⅰ 關於一項諾貝爾獎值都多少錢

諾貝爾獎的獎金總是以瑞典的貨幣瑞典克朗頒發,每年的獎金金額視諾貝爾基金的投資收益而定,1901年第一次頒獎的時候,每單項的獎金為15萬瑞典克朗,當時相當於瑞典一個教授工作20年的薪金。1980年,諾貝爾獎的單項獎金達到100萬瑞典克朗,1991年為600萬瑞典克朗,1992年為650萬瑞典克朗,1993年為670萬瑞典克朗,2000年單項獎金達到了900萬瑞典克朗(當時約摺合100萬美元)。從2001年到2011年,單項獎金均為1000萬瑞典克朗(在2011年,摺合約145萬美元)。 金質獎章約重270克,內含黃金,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圖案不同,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和詞句都不一樣。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朴,每年出席的人數限於1500人到1800人;男士必須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莊重的晚禮服;儀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黃花必須從義大利小鎮聖莫雷(諾貝爾逝世的地方)空運而來。

Ⅱ 諾貝爾獎金「用之不竭」,是因為投資功不可沒嗎

諾貝爾獎之所以能夠持續不斷發放,要歸功於投資理財。3100萬瑞郎增值92倍據說,最初諾貝爾的遺產只有3100萬瑞郎,從1901年至今的112年裡,諾獎發放的獎金總額早已遠遠超過諾貝爾的遺產。

據了解,諾貝爾基金會的理財並不是一帆風順。運營初期,由於投資策略比較保守,加上賦稅較重,所以經營狀況很不理想,一度面臨運營不下去的風險。直到1946年,在瑞典王國政府的支持下,基金會終於獲得了免稅待遇。1953年,瑞典政府允許基金會獨立進行投資,可將錢投在股市和不動產方面,這成為基金會投資規則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改變。

投資也有風險虧損 雖然從1953年以後,諾貝爾基金會的經濟狀況已經大為改觀,但是20世紀80年代才迎來真正的黃金期。在此期間,由於全球股市增長迅速,不動產也在不斷升值,諾貝爾基金會的資產持續增值。不過事情總是一波三折。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動產稅,令基金會的收益大打折扣,【網路理財】www.tz78.cn 諾貝爾基金會在兩年之後不得不做出一項重要決定:將基金會擁有的所有不動產轉到一家新成立的名為「招募人」上市公司名下。1990年初,諾貝爾基金會在瑞典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將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大大賺了一筆。2000年1月1日,基金會的投資規則有了新的改進,允許將資產投資所得用於頒獎,而不像過去那樣,獎金只能來自於直接收入,即利息和紅利。它也意味著基金會可將更高比例的資產用來投資股票,以獲得更高的回報。當然,投資也有風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對諾貝爾獎基金也產生很大沖擊。諾貝爾基金會的2011年年報顯示,由於全球股票市場不振,其股票投資虧損了1900多萬瑞郎。因此,從去年開始,諾獎金額降低了20%,每項獎金由1000萬瑞郎降低到800萬瑞郎。不過,市場總是會轉好的,今年以來美國股市不斷創出新高,歐洲股市也在走好,相信以後諾貝爾獎獎金還會增加到1000萬瑞郎。

Ⅲ 諾貝爾獎的基金來自諾貝爾的哪一項發明

[B]諾貝爾基金會是怎麼掙錢的[/B]

阿爾弗里德·諾貝爾於1896年12月10日逝世後,在其遺囑中提出,將自己的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五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遺囑中的條款及其「非同一般」的目的,連同其部分未完全的形式,引來了巨大的關注,並很快導致了對其的懷疑和批評。只有在經過幾年的談判、協商,有時甚至是痛苦的沖突,克服了無數的困難和障礙之後,諾貝爾遺願中的基本概念才得以以諾貝爾基金會的成立而出現穩定的模式。

諾貝爾基金會是一家私立機構,其職責是受託保護諾貝爾遺囑中指定的授獎機構的共同利益,並對外代表諾貝爾機構。這具體包括各種各樣的通知信息活動以及與授獎有關的各種安排事宜,但是諾貝爾基金會本身卻不參與諾貝爾獎得主的遴選過程和最後的選擇。「諾貝爾基金會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以一種能夠保護獎項本身及評獎過程的財政基礎的方式管理其資產」。

因而,諾貝爾基金會的投資政策很自然地要把保持和增加它的基金、從而增加獎金的金額作為頭等重要的因素來制定。遺囑本身曾指示執行人把剩餘的財產投資到「安全的證券」方面。在1901年最初為董事會制定的投資規則中,「安全的證券」這個提法曾根據當時的情況,被解釋為意味著金邊證券,或者以這類證券或不動產為抵押的貸款,而這類證券和不動產,主要是在瑞典和挪威發行或存在的。

基金會在前50年遇到了許多挫折,稅務問題是其中之一。基金會成立的時候,人們還沒想過稅收問題,盡管諾貝爾遺囑監護人一直要求對該基金會的投資活動進行稅收豁免,但沒人理會。1914年以前,基金會交納的稅率為10%,還勉強能維持。到了1915年,瑞典政府通過了一項「臨時國防稅」,使基金會的交稅率成倍提高。1922年,當年的累征稅負超已大於1923年的諾貝爾獎金了。

從此以後,關於是否該給基金會免稅一直是瑞典議會的議題。這場曠日持久的討論持續了幾十年。直到1946年才有了結果:議會同意基金會享受免稅待遇。瑞典議會的這一決定,也感染了美國人,美國規定從1953年起,諾貝爾基金會在美國的投資活動享受免稅待遇。

基金會的投資開始從保守轉向積極。1953年,政府允許基金會可獨立進行投資,可將錢投在股市和不動產方面。這是基金會投資規則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改變。20世紀六七十年代,如以瑞典克朗計,諾貝爾基金數額的確增加了許多,但因瑞典克朗數次貶值,基金的實際價值並未增多。到了80年代,股市增長迅速,基金會的資產不斷增值,不動產也在不斷升值。但在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動產稅,使得基金會的收益大打折扣。兩年後,基金會作出一項重要決定:將基金會擁有的所有不動產轉到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名下,這家公司有個有趣的名字叫「招募人」。後來,基金會將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這正好趕在1990年初瑞典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於是大大發了一筆。

由於諾貝爾基金會理財有方,世界上許多國家也紛紛效仿。設於1985年的日本兩項大獎「日本獎」和「京都獎」,以獎金數額論,與諾貝爾獎屬一個檔次。他們就是根據諾獎的模式設立和操作的。為此,他們還為諾貝爾基金會捐了巨額資金。

Ⅳ 諾貝爾獎幾年選一次獎金多少

諾貝爾獎每年選舉一次,獎金不是定額,依據基金會收入而定。

早期的范圍約從11000英鎊(31000美元)到30000英鎊(72000美元)。獎金的數目,由於通貨膨脹和基金會的投資收益,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約為3萬多美元,60年代為7.5萬元美元。80年代達22萬多美元,90年代至今持續多年都是1000萬瑞典克朗(在2006年頒獎的時候約合145萬美元)。

(4)投資諾貝爾獎擴展閱讀:

獲得過兩次或兩次以上諾貝爾獎的人或組織:

Marie Curie: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物理獎,1903年:發現放射性與釙元素。化學獎,1911年:提煉出鐳。

Linus Pauling:第一位以唯一獲得者身份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化學獎,1954年:化學鍵的研究。和平獎,1962年:反對核武在地面測試。

Frederick Sanger:化學獎,1958年:測定胰島素分子的結構。化學獎,1980年:核酸DNA序列的確定方法。

John Bardeen :物理獎,1956年:發明晶體管。物理獎,1972年:建立超導BCS理論。

聯合國難民署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UNHCR) 1954年和1981年兩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ICRC)1917年、1944年和1963年三次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是獲獎次數最多的得主。

參考資料:網路·諾貝爾獎

Ⅳ 諾貝爾獎基金現在有多少以前是920W的

今年諾貝爾獎金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按照諾貝爾當初的意願,較為理想的諾貝爾獎金額,應能保證一位教授20年不拿薪水仍能繼續他的研究。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1901年的諾貝爾獎金數額為15.0872萬瑞典克朗,即相當於當時一位教授20年的工資。此後,獎金數額不斷縮水,1902年為14.1847萬瑞典克朗,1903年為14.1358萬瑞典克朗。直至1923年,諾貝爾獎金數額名義價值降到了歷史最低,為11.4935萬克朗。以後,諾貝爾獎金數額雖逐年擴大,但因瑞典克朗的數次貶值,一直到不了1901年的水平。1969年第一次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時,獎金金額為37.5萬瑞典克朗。

1991年,諾貝爾獎達到600萬瑞典克朗,才與諾貝爾獎自頒發以來首次超過1901年時的實際價值相當。那以後,諾貝爾獎金又連年上漲,1992年諾貝爾獎為650萬瑞典克朗,1993年為670萬瑞典克朗,2000年諾貝爾獎五大單項獎和諾貝爾經濟學獎達到了900萬瑞典克朗(100萬美元),遠遠超出了整個原始基金的名義價植,也大大超過了原始獎金的實際價值。2001年諾貝爾獎百年華誕時,諾貝爾獎金額達到1000萬克朗,此後便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上。

按照阿爾弗里德·諾貝爾的遺願,只有諾貝爾基金會的直接收益——利息和紅利——才能用於諾貝爾獎金,從股份管理中得到的資本收益以前不能用於諾貝爾獎金,但從2000年1月1日開始,諾貝爾基金會被批准可以將從資產售賣中所獲得的資本收益用於諾貝爾獎金。根據這個新規則,從諾貝爾基金資產銷售中得到的收益還可以用於授獎活動及支付各種開支,「直到不再需要它們來維持長期良好的授獎能力」。此外,諾貝爾基金會還可以對投資於股市的資產份額作出決定。長期來看,這意味著諾貝爾基金會可能會將更大比例的資產投資於股票,從而帶來更大的整體收益,以及更豐厚的諾貝爾獎金。因而,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如果諾貝爾基金會投資得當,諾貝爾獎金還會漲。

[B]諾貝爾基金會是怎麼掙錢的[/B]

阿爾弗里德·諾貝爾於1896年12月10日逝世後,在其遺囑中提出,將自己的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五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遺囑中的條款及其「非同一般」的目的,連同其部分未完全的形式,引來了巨大的關注,並很快導致了對其的懷疑和批評。只有在經過幾年的談判、協商,有時甚至是痛苦的沖突,克服了無數的困難和障礙之後,諾貝爾遺願中的基本概念才得以以諾貝爾基金會的成立而出現穩定的模式。

諾貝爾基金會是一家私立機構,其職責是受託保護諾貝爾遺囑中指定的授獎機構的共同利益,並對外代表諾貝爾機構。這具體包括各種各樣的通知信息活動以及與授獎有關的各種安排事宜,但是諾貝爾基金會本身卻不參與諾貝爾獎得主的遴選過程和最後的選擇。「諾貝爾基金會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以一種能夠保護獎項本身及評獎過程的財政基礎的方式管理其資產」。

因而,諾貝爾基金會的投資政策很自然地要把保持和增加它的基金、從而增加獎金的金額作為頭等重要的因素來制定。遺囑本身曾指示執行人把剩餘的財產投資到「安全的證券」方面。在1901年最初為董事會制定的投資規則中,「安全的證券」這個提法曾根據當時的情況,被解釋為意味著金邊證券,或者以這類證券或不動產為抵押的貸款,而這類證券和不動產,主要是在瑞典和挪威發行或存在的。

基金會在前50年遇到了許多挫折,稅務問題是其中之一。基金會成立的時候,人們還沒想過稅收問題,盡管諾貝爾遺囑監護人一直要求對該基金會的投資活動進行稅收豁免,但沒人理會。1914年以前,基金會交納的稅率為10%,還勉強能維持。到了1915年,瑞典政府通過了一項「臨時國防稅」,使基金會的交稅率成倍提高。1922年,當年的累征稅負超已大於1923年的諾貝爾獎金了。

從此以後,關於是否該給基金會免稅一直是瑞典議會的議題。這場曠日持久的討論持續了幾十年。直到1946年才有了結果:議會同意基金會享受免稅待遇。瑞典議會的這一決定,也感染了美國人,美國規定從1953年起,諾貝爾基金會在美國的投資活動享受免稅待遇。

基金會的投資開始從保守轉向積極。1953年,政府允許基金會可獨立進行投資,可將錢投在股市和不動產方面。這是基金會投資規則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改變。20世紀六七十年代,如以瑞典克朗計,諾貝爾基金數額的確增加了許多,但因瑞典克朗數次貶值,基金的實際價值並未增多。到了80年代,股市增長迅速,基金會的資產不斷增值,不動產也在不斷升值。但在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動產稅,使得基金會的收益大打折扣。兩年後,基金會作出一項重要決定:將基金會擁有的所有不動產轉到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名下,這家公司有個有趣的名字叫「招募人」。後來,基金會將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這正好趕在1990年初瑞典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於是大大發了一筆。

由於諾貝爾基金會理財有方,世界上許多國家也紛紛效仿。設於1985年的日本兩項大獎「日本獎」和「京都獎」,以獎金數額論,與諾貝爾獎屬一個檔次。他們就是根據諾獎的模式設立和操作的。為此,他們還為諾貝爾基金會捐了巨額資金。

Ⅵ 諾貝爾獎基金

今年諾貝爾獎金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按照諾貝爾當初的意願,較為理想的諾貝爾獎金額,應能保證一位教授20年不拿薪水仍能繼續他的研究。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1901年的諾貝爾獎金數額為15.0872萬瑞典克朗,即相當於當時一位教授20年的工資。此後,獎金數額不斷縮水,1902年為14.1847萬瑞典克朗,1903年為14.1358萬瑞典克朗。直至1923年,諾貝爾獎金數額名義價值降到了歷史最低,為11.4935萬克朗。以後,諾貝爾獎金數額雖逐年擴大,但因瑞典克朗的數次貶值,一直到不了1901年的水平。1969年第一次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時,獎金金額為37.5萬瑞典克朗。

1991年,諾貝爾獎達到600萬瑞典克朗,才與諾貝爾獎自頒發以來首次超過1901年時的實際價值相當。那以後,諾貝爾獎金又連年上漲,1992年諾貝爾獎為650萬瑞典克朗,1993年為670萬瑞典克朗,2000年諾貝爾獎五大單項獎和諾貝爾經濟學獎達到了900萬瑞典克朗(100萬美元),遠遠超出了整個原始基金的名義價植,也大大超過了原始獎金的實際價值。2001年諾貝爾獎百年華誕時,諾貝爾獎金額達到1000萬克朗,此後便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上。

按照阿爾弗里德·諾貝爾的遺願,只有諾貝爾基金會的直接收益——利息和紅利——才能用於諾貝爾獎金,從股份管理中得到的資本收益以前不能用於諾貝爾獎金,但從2000年1月1日開始,諾貝爾基金會被批准可以將從資產售賣中所獲得的資本收益用於諾貝爾獎金。根據這個新規則,從諾貝爾基金資產銷售中得到的收益還可以用於授獎活動及支付各種開支,「直到不再需要它們來維持長期良好的授獎能力」。此外,諾貝爾基金會還可以對投資於股市的資產份額作出決定。長期來看,這意味著諾貝爾基金會可能會將更大比例的資產投資於股票,從而帶來更大的整體收益,以及更豐厚的諾貝爾獎金。因而,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如果諾貝爾基金會投資得當,諾貝爾獎金還會漲。

Ⅶ 諾貝爾獎包括哪些項目

諾貝爾獎主要包括:化學、物理、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和平、經濟學這六個方面。

諾貝爾在遺囑中,把大約100萬瑞典克朗贈與十多名親友,餘下部分(3300萬瑞典克朗)用於設立諾貝爾獎,遺囑中關於諾貝爾獎的內容如下:

我,簽名人艾爾弗雷德·伯哈德·諾貝爾,經過鄭重的考慮後特此宣布,下文是關於處理我死後所留下的財產的遺囑:

在此我要求遺囑執行人以如下方式處置我可以兌現的剩餘財產:將上述財產兌換成現金,然後進行安全可靠的投資;以這份資金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度中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將此利息劃分為五等份,分配如下:

一份獎給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

一份獎給在化學上有最重大的發現或改進的人;

一份獎給在醫學和生理學界有最重大的發現的人;

一份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後一份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Ⅷ 怎麼才能獲得諾貝爾獎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影響,評選的第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在特定學科擁有傑出的貢獻。

具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有:先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委會特邀教授、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國際性會議和組織(和平獎)。

要獲得諾貝爾獎就要具備「努力+機遇+合作精神」三個要素。要擁有偉大的導師;要和偉大的同事、合作者和夥伴共同工。

諾貝爾獎是根據A-B-諾貝爾遺囑所設基金提供的獎項(1969年起由5個獎項增加到6個),每年由4個機構 (瑞典3個,挪威1個)頒發。

1901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5周年時首次頒發。諾貝爾在其遺矚中規定,該獎應每年授予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與和平領域內「在前一年中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瑞典銀行在1968年增設一項經濟科學獎,1969年第一次頒獎。

Ⅸ 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由瑞典科學家諾貝爾設立的。諾貝爾一生都是在炸葯研究中度過的,終生未婚。他的一生共獲得355項創造發明的專利權。諾貝爾研製炸葯的目的是為了民用,但是,後來被人用於戰爭,使成千上萬人死於非命,諾貝爾十分痛心。他在晚年決定拿出巨額財產中的大部分,設立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給那些為科學、文學、和平等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的人。

1901年諾貝爾基金委員會正式成立。委員會設物理、化學、生理學與醫學、文學和和平等五個小組,分別對世界各國在上述領域有突出成就的人進行遴選。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評定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後來增設的經濟學獎;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負責評定生理學和醫學獎;瑞典文學院負責評定文學獎;而諾貝爾和平獎則由瑞典議會來評定,這就是諾貝爾獎的由來。

從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獎到1997年止,共有448人獲諾貝爾科學獎。

http://nobelprize.org/官方網站

Ⅹ 諾貝爾獎是什麼

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獎項。在世界范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有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諾貝爾獎最初分設物理(Physics)、化學([5]Chemistry)、生理學或醫學(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學(Literature)、和平(Peace)等五個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際,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該獎於1969年首次頒發,人們習慣上稱這個額外的獎項為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獎以「諾貝爾獎基金會」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這六個領域對人類做出最重大貢獻的人。截止至2019年,諾貝爾獎共授予了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這其中4位個人以及1個團體(聯合國難民署)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1個團體(紅十字會)曾三次獲得諾貝爾獎,故總計923次授予個人、27次授予團體。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